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文艺争鸣杂志

杂志介绍

文艺争鸣杂志是由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艺争鸣杂志创刊于1986,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 一本杂志与当代中国文学现场——《文艺争鸣》获奖作品集及文选序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学  文艺争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作品集  新时期文学  文选  

    1986年,是“新时期文学”的第十个年头。这一年注定要发生许多重要的文学事件。后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记录了这些事件,比如:王蒙发表了他重要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莫言发表了重要的中篇小说《红高粱》、张炜发表了重要的长篇小说《古船》、路遥发表了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了“新时期文学十年学术...

  • 再传统——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立场与记忆模式

    关键词: 中国当代艺术  文化传统  记忆模式  文化立场  全球化时代  艺术创作  文化交流  艺术创造  

    任何艺术创作都不可能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当代艺术同样如此。全球化时代,为了获得文化交流与对话的有效性,各个民族国家和文化体系的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走上“再传统”的艺术创造之路,即将各自的文化记忆当作最珍贵的文化资源。近年来,中华文明、文化传统与历史记忆以不同的面貌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复活。可以说,这些复活的形式与外来的文...

  • 难以否认的美学倒退走向——对实践存在论美学自我辩解的评析

    关键词: 实践存在论美学  倒退  辩解  否认  高校教材  学术问题  牵强附会  美学学科  

    近年来,实践存在论美学张扬“创新”和“突破”的力度很大,很自然地受到了较多的关注。我们在认真研究之后发现,这一理论其实不是创新而是倒退。如果把倒退当作创新,并且将其理论贯穿在高校教材中广为传播,客观上就有误人子弟的可能。如果是看不出来倒也罢了;既然已经发现了,就有义务、有责任讲出来供学界参考。任何学术问题都是可以讨论...

  • 后人文主义与文学理论的未来

    关键词: 文学理论家  人文主义  20世纪80年代后期  西方文学  理论界  新鲜话题  杂志创刊  

    关于文学理论未来的讨论在当今的东西方文学理论界已经不算是—个新鲜话题了。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文学理论家、蜚声国际文学理论界的《新文学史》州州LiteraryHistory)杂志创刊主编拉尔夫·科恩(RalphCohen)就组织了一批在西方文学理论界十分活跃的理论家和学者对文学理论的现状作了总结,并对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一番描述和预测,...

  • 重读柔石的《二月》——兼谈经典重读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经典重读  柔石  作家作品  边缘性  史料考释  边缘化  

    近些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一个明显的倾向:研究澡题的选取越来越走向边缘化和细碎化。翻开本学科的权威刊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你会看到多数文章研究的是边缘性的作家作品、边缘性的文学史问题、边缘性的文献史料考释,以及细碎化的问题。有些作家与作品、现象与问题都是名不见经传的,甚至闻所未闻。

  • 群众性诗歌运动与现代中国的文学公共领域

    关键词: 新民歌运动  现代文学史  群众性  诗歌  现代中国  天安门广场  文学意义  政治意义  

    现代文学史上几次声势浩大的群众性诗歌运动,其政治意义是远远超过文学意义的,这也是为何在一直以来的文学史著述中很少谈及的一个原因。这里,我所说的几次诗歌运动,一次是大家比较熟悉的1938年8月7日,由柯仲平、田间等人在延安发起的街头诗运动;一次是1958年由亲自发起的新民歌运动.Ⅲ一次则是文学史并未留意的1976年清明前后,群众自发...

  • “人的文学”:赵树理的文学创作之魂

    关键词: 文学创作  人的文学  赵树理  中国农民  文学运动  政治服务  农村生活  

    一说到赵树理,人们的脑海中常常浮出的评价总是:实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旗帜,工农兵文学运动的方向,文学创作民族化、通俗化、大众化的成功实践者,文学为政治服务的代表,叙写中国农村生活的“铁笔…‘圣手”,中国农民的文化代言人,“山药蛋派”的领军人物,等等。如果说赵树理的文学创作之魂是五四时代“人的文学”精神在一...

  • 受难史与成长史

    关键词: 成长  受难  情感力量  自我意识  主体性  交响乐  疾病  坦诚  

    李兰妮的文字一如其为人,真率、坦诚、爱憎分明、热情似火,读来或让人黯然神伤,或让人痛快淋漓,总能以强烈的主体性和强大的自我意识尽情诠释文学的情感力量。长篇新作《我因思爱成病》又是这样一部读来极其令人震撼和感动的作品。一个弱女子与疾病抗争时的绝望、无助与坚强,她面对疾病时的坦荡、无畏和真实,以及与小狗周乐乐相互依偎、共...

  • 让爱成为精神疗治的良药

    关键词: 精神  评论文章  文学作品  2008年  生命尊严  向死而生  超文体  出版  

    李兰妮的《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是她2008年出版的《旷野无人》的续篇。《旷野无人》出版之后,在国内刮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李兰妮旋风”——这部作品太重要了。记得次年吴丽艳发表了一篇《强大的内心与爱的伟力》的评论文章。文章说:“李兰妮的《旷野无人》,在形式上是一部‘超文体’的文学作品,它的内容则是一次...

  • 她因爱而温暖而阳光而再生

    关键词: 再生  阳光  温暖  文学形象  精神档案  长篇散文  真实生活  抗争  

    自从读了长篇散文《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病患者的精神档案》以后,我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关心李兰妮。那个有着超强品质意志、与疾病顽强抗争的李兰妮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无论是真实生活中的李兰妮,还是作为文学形象的李兰妮,都让我们感动,都让我们无法忘记。我们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但每次听到朋友说见到李兰妮了,心里就会有很好的感觉,仿...

  • 《登堂入室》:作为窥视之窗的电影与文学

    关键词: 欧洲电影  窥视  文学  阐释空间  中产阶级  室内  家庭  心灵  

    弗朗索瓦·欧容导演的《登堂入室》(IntheHouse)是一部心理一室内悬疑剧,为我们创造一扇窥视之窗,藉以窥探中产阶级家庭的隐秘欲望、心灵困顿、内在裂隙、关系畸变与精神症候。《登堂入室》一方面是该电影作者一贯且擅长的主题和风格,可谓渐人佳境、登堂入室;另一方面又融人欧洲电影的新近趋向中去,即“寻回失落的房子/家庭”…,而在这...

  • 刀锋之舞——《东邪西毒》《一代宗师》中王家卫美学管窥

    关键词: 王家卫  美学  刀锋  2009年  科技发展  电影  

    1994年,王家卫完成电影《东邪西毒》,2009年,他将之以“终极版”的形式重现,其中有多个镜头场次重剪,但大意仍是15年前的,只是在画面美学上更技术地强调了当年因科技发展所限不能达到的部分。2013年,《一代宗师》上映,这是王家卫准备达8年(一说13年)之久的电影,众所期待,若从时间上看,它与1994年同写江湖的电影《东邪西毒》有着某...

  • 精神的困境朴素的回归——从伊朗电影《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谈起

    关键词: 电影节  伊斯兰宗教  纳德  朴素  困境  精神  

    —提起伊朗电影,给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小鞋子》《我在伊朗长大》等,它们在世界级的电影节上斩获数不清的奖项和荣誉。伊朗本土电影开始于1925年,但由于国家为神权政治统治,电影受到了伊斯兰宗教的多重影响和制约。当权者认为电影对神灵失去敬畏,会动摇长期以来宗教对社会的绝对权威,甚至会颠覆道德信仰下的价值理念,因此早期伊朗本土电影...

  • 当代中国的媒介空间与80后文学的审美经验生成

    关键词: 80后文学  审美经验  当代中国  媒介  空间  文化再现  文化场域  知识建构  

    80后世代关于青春的文化再现、知识建构与文化场域、媒介空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媒介作为一种权力介面、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起着积极的塑造作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审美经验”的形成。本文选择“媒介空间”作为分析范畴,从媒介所建构的公共领域的视角考察80后世代审美经验发生的特征及其结构演化,分...

  • 情绪体验:80后写作的审美突破——样本研究:《悲伤逆流成河》

    关键词: 情绪体验  悲伤  80后  样本  审美  写作  少年  本体  

    悲伤可以逆流成河吗?悲伤是一个表示情绪的词,逆流成河在这里应当是取比喻的意义,是对一种现象的夸张描述。在“悲伤逆流成河”这个典型的譬类意象式抒写中,一般人看到的是少年人“为赋新诗硬说愁”式的滥情,而我则从中看到了被遮蔽已久的“感性”本体,这一感性本体借助少年人的恣意抒写,招摇地回来了。

  • 商界小说的情爱游戏法则

    关键词: 商界小说  情爱  法则  游戏  身体欲望  消费主义  中国社会  消费场所  

    在消费主义日见兴盛的今天,面对中国社会的种种变化,谁也不能不承认,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消费亦即“欲求”狂欢中,特别是“在独特的、直接产生广泛的身体刺激与审美快感的消费场所中,情感快乐与梦想、欲望都是大受欢迎的”,“身体欲望”以及由此而滋生的两性情爱问题也因而成为了引人关注、诱惑重重、欲说还休的话题。

  • 传统话语与当代文学的商人形象建构

    关键词: 商人形象  政治话语  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形象学  文化状况  经济话语  合力作用  话语权力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学者巴柔认为:“形象并不是,至少并非绝对是与当时的政治、历史及文化现实相吻合的,但它却和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代文学中的商人形象即如此,它既是当下政治话语、经济话语、大众话语等多重话语权力或对抗或联手合力作用的结果,同时传统话语也一直作为商人形象建构的底色存在。

  • 商界小说中的“商业场域”探析

    关键词: 文化场域  商界小说  商业  人的本质  社会关系  关系网络  布尔迪厄  社会学家  

    置身于关系之中、处在特定的位置和环境,是人存在于世界的方式。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循着这种认识路径,“场域”观念得以产生,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将场域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网络,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o”㈦’在他看来,社会空间由于分...

  • 诗苑中的蕉叶——评《小诗磨坊》第7辑

    关键词: 小诗  磨坊  芭蕉  作品  艾芜  感受  诗人  

    总是向往热辣湿溽、风景特异的芭蕉谷。有关芭蕉谷的认知最初是从艾芜等人迷人的作品中,然后从各色各样的电影中感受到的。最近,则从泰华诗人的年度结集——小诗磨坊的作品中得以感知。我知道芭蕉有许多种,就像棕榈有数不清的品种一样,形制各异,体态万殊,但优柔丰美的芭蕉叶却总是那样姿势绰约,质地隽洁,从容地迎接热烈的炎阳,欢快地招...

  • “像守财奴一样守住自己的往事”—路内论

    关键词: 守财奴  忧伤  个人  故事  小说  

    一个人忧伤地坐在那里,头也不抬,低声说,那就讲讲年轻时候的故事吧。讲完了,无辜地看着你,依然是一脸的忧伤,仿佛又有些释怀:“衰老可能来得更慢一些吗?”这个人就是路内。路内不相信自己已不再年轻,心里却打着鼓。这是他通过小说,留给我最深的印象。路内的小说一点儿都不畅快,像在冷水里加热一只青蛙,慢慢地就被挟持了情感,让人分...

  • 伊沙:以诗歌的方式进行杂文的事业

    关键词: 中国诗歌  伊沙  20世纪80年代末  事业  杂文  中国当代  散文随笔  中短篇小说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伊沙,自20世纪80年代末迄今,一直活跃在中国诗坛,引人注目也饱受争议,是非主流、反学院的“民间写作”“口语诗歌”的代表人物,对近二十年中国诗歌的发展进程产生过实质性影响。伊沙多才多艺,除诗歌外,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随笔、诗歌评论、体育评论、诗歌翻译等创作且均有不俗的表现。其中,伊沙的散文随笔和诗一样颇...

  • 声音与距离——对王安忆《弟兄们》的叙事学分析

    关键词: 叙事学分析  王安忆  距离  声音  女性小说  作品内容  叙事方式  

    虽然王安忆在她的“四不原则”…中旗帜鲜明地宣称“不要语言的风格化”“不要独特性”,但无可否认,王安忆的小说有其自有的特点。其特点不仅仅体现在作品内容上,更与其叙事方式有关。如果不关注叙述人与叙事话语,那么对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女性主体、精神世界等方面的谈论往往偏离其根本特征。同为关注女性问题的小说,王安忆的《弟兄们》可...

  • 不可逃脱的宿命与强势文化的冲击——阿来小说主题意蕴变化探析

    关键词: 主题意蕴  强势文化  小说  阿来  宿命  茅盾文学奖  研究者  

    阿来的小说一直以来都广受研究者的喜爱,尤其《尘埃落定》在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之后,对阿来小说的解读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作为关注的焦点的《尘埃落定轨其主题意蕴也一直众说纷纭。其实,在《尘埃落定》中我们可以发现贯穿全书的两个主题意蕴:即“不可逃脱的宿命”和“强势文化的冲击”。无论是《尘埃落定》还是之前和之后的小说,这两个...

  • 现代革命与传统复仇——《暴风骤雨》的内在冲突

    关键词: 内在冲突  传统  革命  复仇  现代  社会运动  

    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的,是一场波及整个乡村的社会运动,对政治、经济以及民族心理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远远超出了经济层面——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使生产资料的占有平均化,而是波及了政治观念、道德伦理、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在革命风暴的携裹之下,乡村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伦...

  • 论张炜的文学语言观

    关键词: 文学语言观  张炜  香港浸会大学  2010年  理论意识  当代作家  文学理论  三联书店  

    张炜是中国当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具有较强理论意识的人之一,也是在文学理论方面用力最勤的人之一。自出道以来,他在创作高产的同时,也出版了《问答录精选》《期待回答的声音》《忧愤的归途》《周末对话》《生命的呼吸》《精神的思绺》《自选集·葡萄园畅谈录》《自选集·融入野地》㈤’《时代:阅读与仿制》㈣’等9本文论集,2010年3月至6月,...

  • 移民性写作与特区文学——兼谈“故乡经验”问题

    关键词: 文学写作  珠海特区  经验  故乡  民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写作资源  童年记忆  

    本文的“移民性写作”意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全国各地来到深圳、珠海特区工作和生活的作家、诗人的写作,也包括打工者的文学写作;“故乡经验”意指作为这些写作者重要的写作资源,融会在创作中的童年记忆、乡土情感、既有的生存观念与伦理原则等等。移民身份的多重文化体验与故乡经验的矛盾交织、互渗融合,使得特区文学在展现茂盛繁荣的生...

  • 陈洪绶和歌川国芳的水浒人物比较研究

    关键词: 人物比较  陈洪绶  和歌  长篇白话小说  宋江起义  南宋时期  

    《水浒传》为明施耐庵所作,它是根据南宋民间流传的故事与元杂剧以及《大宋宣和遗事》等加工整理而成,讲述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到招安的全过程,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水浒英雄最早的美术形式表现的是南宋时期被画家李嵩,龚开等绘成图赞。尽管宋江三十六赞这些画像已经失散,但却为明清人的水浒插图与题赞开了先河。以后围绕...

  • 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尴尬与解困

    关键词: 标志设计  汉字  尴尬  解困  象形文字  图形符号  英文字母  

    汉字无疑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之一,只有汉字才能挂在墙上作为艺术来欣赏,汉字是象形文字,是从图形符号演变而来,从本质上讲,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图案符号,就是一个标志,但纵观当今标志设计,却很少基于汉字,更多的是基于英文字母来演绎。为什么会这样?笔者认为汉字面临如下一种尴尬。

  • 《保力口利亚舞曲六首》的乐态及演奏分析

    关键词: 演奏分析  舞曲  斯特拉文斯基  20世纪  音乐教育家  1939年  音乐语言  

    20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巴托克(BelaBartok,1881—1945)是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是继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之后,一位以独特新颖的音乐语言,根植于民间音乐创作而赢得世界声誉的现代音乐大师,是20世纪最强有力的音乐天才之一。其音乐思维观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39年,巴托克完成了他早在1926年已经开始的那部教...

  • “钢琴热”与中国文化发展

    关键词: 文化发展  中国文化  钢琴热  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表现形式  人类生命  人类文化  历史进程  

    随着人类生命的延续,人类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交流、融合,在当今已经步人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化舞台上精彩纷呈,不仅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活力,而且基督教等西方文化也纷纷亮相,文学、电影、音乐、美术、舞蹈等诸多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我国文化大...

  • 《存在》

  • 视像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邮编:1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