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文艺争鸣杂志

杂志介绍

文艺争鸣杂志是由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艺争鸣杂志创刊于1986,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 中国新文化百年历史以及历史的文化记忆

    关键词: 中国新文化  百年历史  文化记忆  著名学者  澳门大学  系列丛书  美术文化  

    得到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项目和澳门大学学术基金的列项支持,得到温儒敏教授等学界大德的学术支持,我们组编了《中国新文化百年史》通史著作及系列丛书,参加者有胡志毅、杨剑龙、栾梅健、陆正兰、周仁政、王勇、陈子平、吴敏、曾一果、郑宁人等著名学者,以及在现代美术文化、教育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颇有建树的新锐学者。现在工程过半,...

  • 晚清民初教育变革与新文化运动之产生

    关键词: 教育变革  新文化运动  晚清民初  教育行为  知识性  价值体系  教育过程  科学研究  

    教育的目的是改变一个人的特质,包括知识、思想、见解、品格、行为、价值体系等等,“教育行为下”的这种“改变”特指往先进的、好的方向改变,比如知识有所积累,行为更加文明,品格更加高尚等等,其终极意义是发展人性进而发展社会,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就是修人道、顺天命的教育过程。所以,真正的教育不仅...

  • “民族形式”建构与当代文学对五四现代性的超克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当代文学  民族形式  五四新文学运动  社会主义性质  新中国文学  

    由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的现代中国文学,在20世纪的实践形态并非均质的,而包含着对“现代性”具体内涵的不同理解。这突出地表现为“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断裂。这两个概念最早出现于1950.1960年代之交的激进文学史写作运动之中,其实质是要求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文学从普泛的“新文学”中分离出来,将其命名为一种比现代文学更“高等...

  • 《新青年》:鲁迅与“五四”的相遇——兼及纪念《新青年》在当下的意义

    关键词: 鲁迅  意义  纪念  心理距离  精神危机  

    鲁迅被视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主将,在长时段的历史中,这一判断自然具有历史的深刻性,但拉近镜头,回到历史现场,我们又无法忽略鲁迅与“五四”之间曾有的历史时差与心理距离。1922年底,鲁迅正面临《新青年》解体后的新的精神危机,借为《呐喊》自序,首次回顾了与《新青年》的交集:“金心异”(钱玄同)的拉稿,“铁屋子”的拒绝...

  • 脱语境的无效命名与历史的“间隔”——对几种新文化运动评论的反思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反传统思想  反思  评论  历史  语境  芝加哥大学  文艺复兴  

    1933年,在芝加哥大学的一场演说中,胡适把新文化运动比作欧洲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胡适认为,“它(新文化运动)是理性对抗传统、自由对抗权威,以及生命和人类价值的赞誉对抗其压抑的一种运动。”林毓生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激进的反传统运动,“虽然反传统运动在别的地方也曾发生过;但,就‘五四’反传统思想笼罩范围之广,谴...

  • 时间意识·现代性与中国文学的古今之变

    关键词: 时间意识  中国文学  现代性  圣奥古斯丁  关系问题  博尔赫斯  著名作家  时间问题  

    人类对于时间的本质、属性、结构以及时间与人的关系问题的追问是在追问一个无解的难题,正如世界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所言“我想时间是一个根本之谜。其他东西也许是神秘的。空间并不重要。你可以想象一个没有空间的宇宙,比如,一个音乐的宇宙。当然,我们是听者。不过,说到时间,你有一个如何给它下定义的问题。我记得圣奥古斯丁说过‘何谓时间...

  • “满映”影片中能东北风情与形象——殖民主义的电影想象与叙事逻辑

    关键词: 殖民主义  叙事逻辑  电影  想象  形象  风情  东北  

    “满映”拍摄的启民映画,也叫文化映画,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新闻纪录片。“满映”1937年建立后,文化映画还没有单独机构,次年10月25日正式设立文化映画课,由制作部次长牧野满男兼任课长。伪满当局对这种进行宣传教育、其实就是欺骗和洗脑的体现殖民国策的电影极为重视,1938年10月到1939年2月,伪满政府、日本关东军、伪满协和会和“满映”...

  • 在启蒙现代性与“游戏文章”之间游移——略议李欧梵的“现代性的追求”

    关键词: 启蒙现代性  李欧梵  中国现代作家  游移  文章  游戏  现代文学研究  

    “现代性”可以说是李欧梵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从他的博士论文《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开始,再到《现代性的追求》《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都是其致力于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多重面孔的研究实绩。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李欧梵以现代性的多副面孔,甚至可以说是现代性的“颓废”面孔...

  • 延安文学研究的还原性特征

    关键词: 延安文学  文学研究  还原性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形态  文化场域  学术成果  

    延安文学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特定历史文化场域形成的一种文学形态和类型。延安文学研究在新世纪以来的十余年间取得了长足进步,获得了一些较为重要的学术成果,而且,这个时期的延安文学研究,也已经突破了其自身的限制,而对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深入认知和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近年延安文学研究其实成了一个较为持...

  • 想象共和国的方法——以《初雪》《洼地上的“战役”》为中心的讨论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想象  1949年  1950年  朝鲜战争  志愿军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如何想象并叙述这个新生的共和国,从而最大程度地凝聚起全国人民的人心和人力,是摆在每一个共和国作家面前的根本任务。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25日,志愿军赴朝参战,其后,大批作家先后跨过鸭绿江,去感受并进而描述“英雄儿女”的战斗勋业,讴歌中朝人民血肉相连的情谊。这样的描述与讴歌,...

  • 超轶政治的政治性——民初的政治困局与新文化的历史出场

    关键词: 社会历史  政治实践  新文化  民初  出场  政党政治  中国传统  二次革命  

    结合民初的社会历史状况来考察,新文化(新文学)的产生和当时政党政治实践的失败密切相关。二次革命失败后,在国外,流亡于海外的同盟会——国民党系的革命派产生分化,从中分化出欧事研究会一系从事于思想文化的反思与宣传;在国内,进步党本想带袁世凯走开明专制的策略,却被袁世凯的皇帝梦所击碎。“唯宪法主义”的政党政治基本失去了民主...

  • 古代文论研究中阐释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 古代文论研究  阐释学  有效性问题  意义建构  研究者  

    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我们的古代文论研究有哪些问题可以提升到阐释学的层面来思考。例如,我们研究的目的何在?是追问真相还是意义建构?古代文论研究能够是客观研究吗?它应该是客观研究吗?究竟怎样的研究态度和方法才是恰当的?在古代文论研究中有没有“强制阐释”问题?如果有,其表现形式是怎样的?在这门学问问世以来的一个世纪中,这些问...

  • 走向中西会通的中国文论——兼论张江教授“强制阐释论”

    关键词: 中国文论  教授  张江  阐释  中西会通  文学实践  

    近年来,张江教授提出“强制阐释论”,对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论进行了系统的反思,指出其存在“场外征用”“主观预设”“非逻辑证明”和“混乱的认识路径”等若干缺陷,进而批判了以西方理论为标准,裁剪中国文学实践与经验的研究方式,倡导“全方位回归中国文学实践”“坚持民族化方向”“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辩证统一”以重建中国文论。张江...

  • 谁在倒退:认知美学与实践存在论美学之辩——答张玉能、张弓、寇鹏程诸先生

    关键词: 实践存在论美学  认知美学  倒退  张弓  创新  

    实践存在论美学号称是具有世纪生命力的创新性理论。但在认知美学看来,这一理论不是创新而是倒退。针对我们的这一论点,已有一些反驳意见,我们曾做出过应答;现在又有新的反驳意见并说认知美学是倒退,需再加以辨析。

  • 文学如何介入公共生活?——诗性正义与文学纪律之比较

    关键词: 公共生活  文学想象  正义  诗性  个人利益最大化  纪律  功利主义  话语主导权  

    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在《诗性正义: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中认为,科学思潮兴起后,人们试图使公共生活科学化并建立单一而明确的正义和中立性标准。于是经济学和功利主义日益掌握了公共生活(譬如法律)的话语主导权,将个人利益最大化、财富和效率最大化作为政策制度建立、司法审判的唯一标准。但经济功利主义和科学理性的强大冲...

  • 欲望话语转换与意义建构——对沈从文小城小说欲望书写的一种解读

    关键词: 欲望书写  小说作家  意义建构  话语转换  沈从文  小城  解读  写作技巧  

    沈从文作为“京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同样,他也是典型的小城小说作家。我们通过对他的小城小说的解读,发现文本中的欲望书写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和写作技巧,既创造出了新的文本内涵,也呈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他的小城小说中,作家通过对欲望进行话语转移,用文化来引导欲望、来支配欲望,建构欲望与文化、伦理、道德等的新关系,在欲望叙...

  • 从黑暗森林到生活世界——论《三体》系列小说中的话语意识

    关键词: 话语意识  系列小说  生活世界  森林  领军人物  科幻小说  科幻文学  刘慈欣  

    作为中国科幻小说的领军人物,学界对于刘慈欣及其代表作——《三体》(《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一向不吝溢美之词。严峰谈道:“在读过最新出版的《三体》以及《三体Ⅱ·黑暗森林》以后,我毫不怀疑,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这样的评价在六年后的“雨果奖”中得以验证,刘慈欣也成了中国科幻界...

  • 当代二人转中“笑元素”的构成及其文化品格

    关键词: 二人转  文化品格  元素  当代  民间艺术  审美价值  地域文化  审美追求  

    二人转作为东北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其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保持着娱乐大众的内在审美追求,制造快乐、生产笑声的基本宗旨。这种属性是二人转文化内涵和审美机制中特有的“笑元素”。

  • “垫脚石”抑或“绊脚石”——美国移民题材小说中的母国文化与移民认同类型建构

    关键词: 移民题材  文化冲击  母国  美国  同类  小说  

    美国集世界移民之大成,以野火燎原之势吸纳五洲四海纷至沓来的移民,演绎着“移民之邦”的传奇。移民,本质上就是一种生命的“移植”,宛若裸露敏感的“根”,移栽进新鲜奇异的土壤中,蓦然间开放出再生的奇葩。这群特殊的跨界者在原乡与彼岸问徘徊游离,不仅要承受生命移植后的情感震荡,更要适应异质文化冲击下的双重疏离体验。移民在文化漂...

  • 尴尬也是一种风景——李骏虎小说综论

    关键词: 尴尬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文化中国  文学生涯  综论  小说  风景  

    70后生人,“尴尬的一代”几乎成为他们的一种文化标示。1975年生人的李骏虎也不例外,两次巨大的社会转型都与其遭遇。20世纪80年代,在其最重要的成长阶段,文化的启蒙思潮、文学的黄金岁月,培育了最初的文学之梦。20世纪90年代,适逢文化中国向经济中国的剧烈转型,文学遭遇经济的裹挟,陷入边缘化危机,在此节点上开始文学生涯的骏虎,注定...

  • 话剧“老字号”传承文化传统的书写思辨

    关键词: 文化传承  话剧  书写  文化传统  商业老字号  思辨  历史变迁  

    老舍话剧《茶馆》一面记录了北京城兴衰起伏的历史变迁,一面也开启了关于北京商业老字号话剧书写的源头。话剧书写所钟情的“老字号”多是北京城里具有一定历史沿革,且为这座城市所独具特色的商业行当。在日积月累的经营历程中它们不仅练就了熟稔精细的行业技术,更形成了明确严苛的行业准则,在与北京城的历史同构中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商业...

  • 生态文艺学建构的理论原点——兼论曾永成与鲁枢元奠基之作的理论建构努力

    关键词: 生态文艺学  鲁枢元  奠基之作  原点  文艺生态学  学术历程  问题意识  重新阐释  

    2000年5月、12月,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和鲁枢元《生态文艺学》先后出版,标志着生态文艺学在我国正式提出并开始学科理论建构。走过了15年的学术历程,生态文艺学的理论建构是否已经“经过了萌发和草创阶段”,“进入了学理的探索、丰富和深化阶段”?遗憾的是,在这两部著作之外,我们没有看到对生态文艺学进行了更加...

  • 中国传统静态写物绘画转型面面观

    关键词: 绘画作品  中国传统  静态  转型  发展历史  新中国成立  文献资料  墓室壁画  

    在可以查阅的文献资料中,绘制于辽代天赞二年的墓室壁画《厅堂图》可谓是中国传统静态写物绘画最早的经典之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宋、元、明、清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各个历史时期,均有一定数量、独立地表现室内静态物品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在传承、延续、发展中国传统静态写物绘画的过程中,构造出适应于不同阶层审美情趣的精神世界和独...

  • 画家身份与责任的历史追问——20世纪初(1949年以前)中国现实主义美术思想内涵初探

    关键词: 现实主义美术  1949年  思想内涵  20世纪  画家  中国  追问  历史  

    西方现实主义绘画是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悄然地出现的。1855年,法国年轻的画家库尔贝因作品被沙龙拒绝遭到拒绝,库尔贝一气之下,另举大旗,在当时巴黎世博会展览馆不远的地方,另建一个简易的展览棚,展出了自己40多幅作品。其中有代表作《画室》和《奥尔南葬礼》,他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了“现实主义”的标签,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由此在美术...

  • 唐卡色彩对现代设计艺术理念的启示与颠覆

    关键词: 现代设计艺术  色彩体系  唐卡  艺术理念  视觉艺术  文化识别  绘画形式  绘制方法  

    唐卡作为西藏的一种地域性的绘画形式,是用绚丽的色彩描绘出极乐世界和神圣的佛,其独特的绘制方法和完整的色彩体系,创造了雪域高原的一朵视觉奇葩。色彩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是视觉艺术的重要因素,在现代设计艺术领域中,色彩的角色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属性,更是设计师情感的表达,并且是唤起和激发观众情绪的工具。最具震撼力的唐卡色彩,与...

  • 徐兴作品

    关键词: 美术作品  美术教育专业  东北师范大学  教师资格证书  美术学院  刊物发表  

    徐兴 1978年出生于吉林省四平市,1999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先后取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2003年到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工作至今,2006年取得吉林省教育厅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美术学》,现职称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在《才智》《现代交际》《新视界》等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在《大舞台》等核...

  • 赵钢作品

    关键词: 作品  东北师范大学  教师资格证书  钢  教育学院  长春大学  中国画专业  美术学院  

    赵钢 1969年出生于吉林省大安市.2000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2004年取得艺术学学士学位1984年到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工作至今,2014年取得吉林省教育厅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现为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国家级高等视障资源中心主任,职称实验师.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邮编:1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