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文艺争鸣杂志

杂志介绍

文艺争鸣杂志是由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艺争鸣杂志创刊于1986,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 媒体创新与文学的独创性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媒体创新  媒体技术  文学领域  传播渠道  印刷媒体  多样化  新媒体  

    进入新世纪以后,媒体技术突飞猛进,也带动了文学的快速变化。网络文学的出现与发展,就是媒体创新在文学领域的典型体现。媒体技术的革新,使得文学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文学的IP热潮加快了以文学为内容的印刷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进程。但是,从总的趋势来说,近年文学领域一方面出现了媒体创新的繁荣,另一方面文学内部的创新却相对冷寂。

  • “知我者”走了,我还活着——悼念富仁

    关键词: 仁  悼念  活着  独立性  诗  

    我们生活在一个分裂的时代,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的交流与讨论越来越困难,可以毫不提防、毫无顾忌地倾心交谈的朋友越来越少。我因此经常吟诵古人的两旬诗,并以此命名我的两本书:“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但“知我者”还是有的,富仁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位。我和他,交往并不密切,特别是他远去汕头以后,两个人的独立性都很强;但...

  • 生命也因质朴而美丽——怀富仁

    关键词: 生命  质朴  仁  青年时代  学校管理  80年代  旧社会  博士生  

    细想起来,富仁兄与我有“三同”:第一,年齿相当,都经历过新旧社会,接受了生活的多重磨难;第二,青年时代全部在教书,教过初中、高中,后来是大学。最难得的是还都教过小学,而在中学教的又都是语文并参与了学校管理(其中的大学他是正牌,我是兼职,但也带过近二十年的博士生了);第三,人到中年赶上末班车,重新读研,1980年代进入学界...

  • 送别富仁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仁  送别  研究生班  博士生  学位制  苏曼殊  许地山  

    写关于朋辈的纪念文字,在我,是第二篇,前一篇写日本的中岛碧先生。中岛先生长我三岁,是我最亲密的异国友人。写作本文,最先记起的,是与富仁共同度过的20世纪80年代。富仁由山东来北京读博,我已由北大研究生班毕业。我们曾极力向王瑶先生推荐,王先生说他不知“博士”是什么样子,自然是一句推托的话。那时学位制重建未久,王先生还没有招...

  • 启蒙是启蒙者的悲剧

    关键词: 启蒙者  悲剧  启蒙主义  学术研究  王富仁  价值观  鲁迅  

    噩耗传来,王富仁先生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却反而更加明晰起来了,作为百年来接过鲁迅启蒙火炬的领跑者之一,他的学术研究和传导的启蒙主义价值观延续了四十年,其一生已经无愧了,他与这个世界的决绝方式是那样的果敢和坚毅,却让我们这些苟活者有了些许警醒,在那些肩扛着闸门的人群中,尚有无新的启蒙者去替补这份重任。如若启蒙队伍里还有前...

  • 一个时代的稀有之音

    关键词: 现代史  七十年代  生命体验  八十年代  精神形态  文学研究  鲁迅  文学史  

    我自己细心留意鲁迅的研究文章,是七十年代末,前辈的叙述里,难免不带岁月里的血色,远远的时光里的一切,与自己的生命体验似乎并无彻骨的关系。只是到了八十年代,诸多重要的研究文字出来,才意识到关于文学史里的一切,其实也关乎每一个活的中国人的生活。自那时候起,围绕鲁迅的各种研究,曾一度牵连着思想界的神经,它涉及着现代史与革命...

  • 固守与超越:王富仁新文学研究框架的双重建构

    关键词: 新文学研究  王富仁  双重建构  20世纪80年代  现代文学研究  鲁迅研究  学术眼光  

    20世纪80年代,王富仁以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坚定的学术勇气,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鲁迅研究系统,即把鲁迅《呐喊》《彷徨》反封建的意义从“政治革命的镜子”转到“思想革命的镜子”,完成了鲁迅研究史上一次具有深刻意义的“超越”。而到了90年代,在诸多学者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强调将旧体诗词、通俗文学纳入现代文学研究框架的时候,王富仁却“...

  • 孤绝启蒙:持续与深化——王富仁先生的精神面相

    关键词: 王富仁  精神  中国现代  现代与传统  思想追求  作家研究  

    在对王富仁先生的追悼与缅怀中,高频率出现的词语是“启蒙”,的确,这可以说就是对先生毕生学术思想追求的精确概括。从《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到“鲁迅视角”下的中国现代作家研究、思潮研究,再到最近数年熔现代与传统于一炉的“新国学”研究,其实都折射出一种去除蒙昧、再认自我的精神,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启蒙”精神。

  • “人”与“爱”——忆王富仁老师

    关键词: 老师  王富仁  教研室主任  20世纪90年代  财务报销  发票  空白处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博士毕业留校后,做过几年教研室秘书。那些年,高校尚未“争世界一流”,事务不多,我这个秘书的主要任务,一是替教研室主任跑腿做活儿,二是替老师们报销发票。当时教研室的报销有两类,一类是系里的年终福利,一千、两千,每年一次,需用发票去报;二是教研室人头经费,每人每年有几百元,滚动累计,随时可报。那时钱少,...

  • 为谁风露立中宵——我所认识的王富仁先生

    关键词: 王富仁  老师  习惯性  抽烟  肺癌  消息  

    传来王富仁先生去世的消息时我并不感到特别吃惊。去年8月下旬,我在京郊开会,集体合影的时候,习惯性地点燃一支香烟,刚抽几口,就被孙晓娅发现了。她把我拉到一边,嗔怪道:你怎么还抽烟?王富仁老师抽成肺癌了你知道不?说到王老师时,她压低了声音。我心里“咯登”一下,急忙探问王老师病情。她说:王老师是肺癌晚期,情况不大好,正在北...

  •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纪念王富仁老师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王富仁  20世纪90年代  老师  纪念  彷徨  华东师范大学  社会状况  

    2010年5月,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尾崎文昭教授接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薛羽的访问,在讨论到“日本鲁迅研究”与“日本社会状况”的关系时,尾崎教授认为,在日本,20世纪50年代培养出了认同鲁迅的心情,成了学术界、教育界和出版界的遗产,这个遗产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用完了。因为20世纪80年代“两国邦交正常化相当程度恢复了对中国...

  • 王富仁与北京鲁迅博物馆的学术联系——以两个有关王富仁鲁迅研究工作的资料为中心

    关键词: 北京鲁迅博物馆  鲁迅研究  学术渊源  王富仁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文学  博士学位  李何林  

    王富仁教授是当代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他在198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师从鲁迅博物馆馆长李何林先生攻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鲁迅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因此也与鲁迅博物馆有了学术渊源。

  • 他是勇者——怀念我的导师王富仁先生

    关键词: 王富仁  导师  怀念  表情  

    王富仁老师喜欢和我们这些学生聊天。他喜欢抽着烟听我们聊。听到我们说起那些好玩儿的事,他会朗声大笑。但是,如果我们中有人聊到一个重要的、让他心有所感的问题时,他也会拧起眉毛。茶也不喝了,烟停在半空中,笑容停止,表情越来越严肃。接下来他会突然提高嗓门,你为什么这么说,你的观点到底是什么,你重说一遍。他的话匣子会一下子打开...

  • 黑洞与灰烬

    关键词: 黑洞  植物生长  王富仁  父亲  大地  初夏  

    听到导师王富仁先生去世的时候,我正在老家。这次回去,是给父亲上坟。平原漠漠,夕阳在天空长久徘徊,以彩霞渲染大地,正是初夏季节,能听到麦子灌浆、植物生长的声音。父亲的墓地就在河岸的高坡上,还没有泛青的荒草淹没坟头,各色小花在挤挤挨挨的坟间自生自灭。一切皆空。一切安然。那个下午,觉得人生空虚无比,又觉得或许就是如此。

  • 图像叙事与低调启蒙——晚清画报三十年(下)

    关键词: 点石斋画报  三十年  图像叙事  晚清  低调  战争叙事  景象  

    三、战争叙事的策略与心态 晚清风云激荡,变幻莫测,作为大时代剪影的画报,可想而知,必定是气象万千。准确描述这三十年间一百多种画报的大致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换一个学者或转化一下视角,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景象。在《点石斋画报选》中,

  • 后五四时期新文化青年对出版业的迎拒——以1919-1923年北大学生一代为例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大学生  出版业  五四时期  青年  社会政治运动  学生刊物  

    骤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让学生一代意识到自己孕育社会政治运动的能量,还令其悉知自己从事出版的能力。舆论/出版变革乃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学生刊物”的腾涌则可谓此时期舆论变革的重要征象,甚至连小学生都成立有刊物《小学生》,而其中最具影响力者当属北京大学的学生出版事业。1918—1919年,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通过《(北京...

  • 今何以言古?——论鲁迅的《出关》写作对章太炎演义诸子法的转化与反思

    关键词: 写作时间  鲁迅  章太炎  反思  诸子  中国现代小说  

    《故事新编》作为鲁迅的第三本小说集,被倾注了相当的心血和显示着创作的野心:集内八篇作品的写作时间横跨十三年,希望以中国现代小说的书写来构成和上古先秦世界的对话。不过,对话的兴趣面向是有所转移的: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补天》《奔月》《铸剑》三篇,鲁迅的取材在古神话传说,追求《天问》图般幻想的华美和奇异。而20世纪30年就的《...

  • 走向“运动”的“新文化人”——1919年前后的郑振铎

    关键词: 郑振铎  新文化人  中国新文学  运动  文学论争  陈衡哲  刘半农  

    1935年,郑振铎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中援引刘半农(实则来自陈衡哲)语,感慨“五四”人物被“一挤挤成了三代以上的古人”。对此,他试图重新清理新文学的发展脉络以确证其合法性,并喟叹道:“在那几年,当他们努力于文艺革新的时候,他们却显出那样的活跃与勇敢,使我们今日读了,还‘感觉到十二万分的喜悦与安慰’的!”。

  • 新文学家的儒教乌托邦理想——论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的主题

    关键词: 文学家  乌托邦理想  废名  儒教  写作观念  内在结构  写作方法  

    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以下简称《坐飞机以后》)一书问世以来,学界向称难解。以往研究,往往从书中提取部分资源,以解决研究者自己看重的文学与思想命题,却未见从废名写作此书时自身的思想系统与此书的内在结构出发来展开论述。其实在《坐飞机以后》一书中,废名对其思想与写作观念多有解说,自有系统认知。本文即循此入手,首先试...

  • 中国行纪·旅行书写·汉文笔谈——兼论明治汉学者对中国文学文化的摄取和创新

    关键词: 中国文学  行纪  学者  创新  摄取  文化  文笔  书写  

    中国历史上屡有异邦人士亲身踏访禹域,其中不乏有心之人将见闻感受付诸纸笔,撰文纪行。考虑到此类材料的政治意涵与文类属性,本文采用“中国行纪”的概念指称明治时代日本人结合亲身踏访禹域体验撰写的纪行文字。“’本文讨论之日本明治(1868-1912)在时段上与中国晚清大致相当。不到五十年里,两国都经历了翻天覆地但又截然相反的变动。也...

  • 论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性

    关键词: 中国传统美学  现代性特征  传统美学思想  西方美学  继承传统  现代形态  美学学科  文艺作品  

    中国现代形态的美学,是近百年来在不断学习西方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中无疑体现着现代性特征。但是这种学习不应该只是一种简单的移植和引进。中国传统美学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演进和变迁,自身是有着生命力的,存在着走向现代的因子。其中很多有价值的闪光思想,值得我们发扬光大。这就需要我们站在现代性的立场上对中国传统美学加以审视、...

  •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超验性与经验性空间变化

    关键词: 空间变化  现代文学作品  经验性  超验性  感性直观  人类意识  精神存在  空间意识  

    人对于空间的认知,依照康德的说法,是作为先天的一种“感性直观的纯粹方式”,主要用来包罗万象,审视乾坤,反观生命主体价值和意义。以空间的方式认识、把握和表现世界,是人类意识的一个重要维度。同时,也涵盖着人的精神存在境况、价值、意义、前途和命运。通过对空间意识的考察,可以由此切入对一个时代的文化与精神风貌的整体认识和意义...

  • “人的文学”与周作人的生活美论

    关键词: 生活理想  周作人  新文化运动  美论  平民文学  文化改革  

    在新文化运动视域下,周作人的《人的文学》是一篇无声的檄文,开启了文学和文化改革的新篇章,被胡适誉为是“当时关于改革文学内容的一篇最重要的宣言”“’。周作人除了对“人”给予关注之外,也同样关注文学中的生活思想和生活理想,无论是《日本的新村》《新村的理想与实际》,还是《人的文学》《新文学的要求》都或多或少地强调生活之于文...

  • 场景、摹仿与方法——从奥尔巴赫《摹仿论》的视觉艺术特征谈起

    关键词: 视觉艺术  摹仿论  巴赫  场景  艺术特征  哥伦比亚大学  english  批评方法  

    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1892—1957)在《摹仿论》 (Mimes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 in Western Literature, German in 1946, English in 1953 )的开篇旋即展示出一个“场景”,引领读者进入凝神观看的状态——“读过《奥德赛》的人一定记得第十九章那个经过充分酝酿、激动人心的场景”“’。“场景”一词在《摹仿论》中频频出...

  • 《沉疴》与人情小说的终结

    关键词: 人情小说  山东师范大学  东方出版社  长篇小说  血缘文化  人情世界  精神基础  阅读  

    去年暑假,赵月斌将他新出的长篇小说《沉疴》(东方出版社,2016年版)寄给我,后来又邀请我参加由山东师范大学主办的这部小说的研讨会,我为此把《沉疴》读了两遍。第二遍阅读时,那种刺痛感伴着一种沉重的辛酸,仍在心里挥之不去。我很久没有这样难忘的阅读记忆了。一方面,是因为月斌所写的北方乡村的人情、习俗、礼仪和禁忌,和我生活、成...

  • 怪诞的寓言与血色的忧患——赵月斌文学原创与批评概观

    关键词: 概观  批评  原创  文学  忧患  寓言  怪诞  大众文化时代  

    倘若对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坛的所谓“一线作家阵容”稍作观察,可以发现赵月斌不仅无一席之地,似乎甚至难见其蛛丝马迹。比较客观的说法是这样的:赵月斌的写作从不曾大红大紫,形成热点。不过,事实也有其另一面,正如公众知名度与出镜率,在这个娱乐狂欢的大众文化时代并不代表什么,对于时下各类形形色色、招摇过市的文坛排行榜,大家不必认真...

  • “躲在一张蛇皮里”——赵月斌的文学迷宫

    关键词: 文学评论家  艺术创作规律  迷宫  蛇  历史唯物主义  批评家  明心见性  思想者  

    作为一个文学评论家兼作家,赵月斌有创作的体会和经验,也有批评家的敏锐和独立。他站在创作和批评的前沿,独持己见,在诗思与哲思的融合处,发出富有自己个性而又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真知灼见。他是一个“省察生活”“直陈真念”的作家;又是一个“以心触心”“明心见性”的批评家;他是“记录时代”“书写本质”的速记员;又是一个“正视悖论...

  • 解“老阴”——赵月斌《沉疴》

    关键词: 老年女性  苍蝇  声音  个人  

    高中的一年暑假,我正在家里睡午觉。热大概跟黑一样有什么魔法,吸收掉了世界上所有的喧闹,周围无限安静。苍蝇在耳畔萦回,嗡嗡声仿佛来自洪荒。忽然,有另外一个声音传来,先是跟苍蝇的振翅声夹杂在一起,渐转渐高,慢慢压过了嗡嗡声。我在半睡半醒之间,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那是一个老年女性的声音,没有另外人的回应,只她一个人在独白,...

  •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一场大雪中返乡?——兼谈《沉疴》中的三重“乡土叙事”

    关键词: 乡土叙事  返乡  才能  村庄  故乡  诡异  

    晦暗的天空,暗哑的天空。有风在嘶吼,有风在肆虐。我孤独地跋涉在空茫的大地上,无尽的寂寥,啮噬着我。前方,是故乡,是我所生长的村庄,我的母土。诡异的是,这村庄似乎近在眼前,又似乎远在天边;似乎触手可及,又似乎遥不可及。

  • 巫婆不死,近神者神——《沉疴》创作谈

    关键词: 巫婆  创作  公开发行  长篇小说  评论家  延宕  

    《沉疴》是一旧作,写于1999年。投过一次稿,无果,便搁置下来。没想到十七年后,它才公开发行,成了一本招摇过市的新书。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手里捂了这么久,非因“悔其少作”,也未“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只是不太想让它暴露于众目之下罢了。对作者来说,《沉疴》不过是一本很私人的书,当初只是想写给自己,交付一段心情,所以写...

  • 隐在历史褶皱处的青春记忆与人性书写——从《芳华》看严歌苓小说叙事的新探索

    关键词: 小说叙事  严歌苓  书写  人性  记忆  青春  

    严歌苓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芳华》甫一面世,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芳华》具有浓厚的“个人自传”色彩,是以第一人称来描写她当年亲历的部队文工团生活——作家虽然也写到了后来人物的命运变迁和故事,但只占小说很小的比例和部分。给人近乎作家“自叙传”这样的读后感,一点也不奇怪。且不说严歌苓的人生经历已多为人了解:她在军队待了13年,...

  • “鲁迅作品的黑暗面”与“铁屋中的呐喊”——略论李欧梵的鲁迅研究

    关键词: 鲁迅研究  李欧梵  呐喊  鲁迅作品  铁  60年代  大陆学者  

    李欧梵说过,“1962年初到美国即读《鲁迅全集》开始,就觉得鲁迅是一个内心生活极丰富也极深沉的人”这让李欧梵大为诧异。《铁屋中的呐喊》构思于60年代末,英文版在1987年出版。李欧梵在《铁屋中的呐喊》中要写的鲁迅,是与大陆学者的鲁迅研究有相对之意。他揭示的是鲁迅思想上的“黑暗面”,艺术鉴赏上的“颓废面”。

  • 还原与复活:抗战小说真实形态的超越——论熊育群《己卯年雨雪》的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 抗战小说  文学史意义  形态  复活  还原  历史题材  世界范围  反法西斯战争  

    熊育群《己卯年雨雪》,是一部涉及抗战历史题材的巨著。朱向前、傅逸尘指出:“七十年过去了,中国的作家、艺术家却鲜有能在世界范围产生重大影响的重量级佳作问世。在世界二战题材经典文学的殿堂里,中国的抗战题材文学不仅缺席,甚至恐怕连对话的资格都尚不具备。”《己卯年雨雪》,是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后,中国少见的正面、庄...

  • 《朝花夕拾》与鲁迅“最理想的人性”思想

    关键词: 鲁迅  五四新文化运动  人性  理想  陈独秀  

    陈独秀评价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时,曾说鲁迅写的文章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附和于《新青年》团体中的哪一个人。正因为有这种独立的思想,鲁迅才能在严复、梁启超、王国维、林语堂等思考“国民性”问题的诸多学者中独树一帜。不论在国外学习,还是回国后的工作、创作等,鲁迅都在积极探索中国人的“国民性”。据许寿裳回忆:在日...

  • 西奥多·德莱塞的城市道德书写——以《堡垒》为例

    关键词: 德莱塞  城市  书写  道德  时代生活  

    《堡垒》与德莱塞之前的小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甚至天壤之别。其故事情节没有《欲望三部曲》跌宕起伏,少了城市的喧嚣和欲望的展演,也没有《嘉莉妹妹》中的传奇色彩,而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多了一份浓浓的温情与温暖,一股澄明与清新的气息凝铸与浸透整部小说。马蒂森指出:‘《堡垒》与德莱塞的其他任何小说不同,读起来并不像一部自然主义小说...

  • 残缺的善 怪诞的恩典——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中的“残疾人”神学观探析

    关键词: 奥康纳  残疾人  作品  恩典  怪诞  神学观  残缺  科学发展  

    弗兰纳里·奥康纳把疾病看成是上帝的恩典,其作品中不断重现恩典来自苦难的奥秘,秉信人性的善是在苦楚的火焰中锻造出来的。奥康纳青睐于对残疾人、畸形人的刻画,其怪诞的风格常使读者感到猝然心惊,与“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生命的苦痛和奥秘最终会消逝在人类科学发展步伐中”“’的时代主流精神相悖。日臻完美的现代人不再祈求上帝的救赎,奥康...

  • 中国意象表现主义油画探究

    关键词: 表现主义绘画  中国意象  油画  中国传统绘画  写意精神  表现性  意象性  绘画手段  

    中国意象表现主义油画,顾名思义,即兼具中国传统绘画意象性与西方表现主义绘画表现性的一种油画风格。所谓意象性,即从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文人画中传承而来的写意精神;所谓表现性,即从西方表现主义绘画尤其是德国表现主义画派那里借鉴而来的表现主观个性、情感的思想方式和绘画手段。中国传统的意象性与西方新进的表现性在许多地方有着共通...

  • 中华书籍文化传统的承续与发展——“十七年”书籍封面设计的民族性表达

    关键词: 中华文化传统  书籍装帧设计  封面设计  民族性  民族文化传统  鲜明特色  古代文化  

    作为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创造者,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悠久书籍文化,包括书籍装帧设计在内的书籍文化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书籍史中具有鲜明特色。民族文化传统在长期的历史中构建而成,同时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将富有生命力的新内涵汇入自身。过去对传统的研究更关注古代文化,

  • 峡江船工号子研究

    关键词: 劳动号子  船工  峡江  劳动过程  生产过程  艺术加工  情绪健康  淮南子  

    引言 号者,大呼也,乃呼唤、呐喊之声,俗称“喊号子”。据二干多年前《淮南子·道应训》记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号子,也称劳动号子,是劳动者在长期的物质生产过程中集体创造的一种与劳动过程紧密结合的歌曲形式。号子音乐的形态比较原始自然,很少经过艺术加工,情绪健康、朴素,节奏粗犷、有力。“...

  • 安塞姆·基弗艺术作品中的“隐喻”

    关键词: 艺术作品  隐喻  安塞  修辞手段  比喻类型  艺术家  文学语言  视觉语言  

    “隐喻作为一种文学语言的修辞手段,是比喻的一种,它也被称为‘暗喻’,是与明喻并行的比喻类型。隐喻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的修辞,也为当代艺术家广泛运用,通过符号表层含义而向深层意蕴生发,更加有效、生动地表达艺术家的思想”。绘画中的隐喻其实就是一种符号上的比拟、一种形象上的对照和一种作品内容及思想意义的外延。艺术作品通过在本体...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邮编:1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