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文艺争鸣杂志

杂志介绍

文艺争鸣杂志是由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艺争鸣杂志创刊于1986,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 再论“网络文学就是网络文学”

    关键词: 网络文学  文学传统  文学惯例  政府部门  资本逻辑  文学院  新文学  旧文学  

    去年我在鲁迅文学院网络作家班一次课上提出几个问题:网络文学区别于未有网络文学之前怎样的文学传统?是纸媒文学吗?用传统的文学惯例和尺度能不能回答和解决网络文学的所有问题?或者换一种说法,网络文学是新文学,还是旧文学?在网络文学从业者和各级政府部门希望网络文学迅速变现的产业化背景下,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问题,怎样才能不被资本逻...

  • 当代文学六十年:“人性”修辞、性别体验与“改革议程”的文学想象——重读张洁《沉重的翅膀》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文学想象  性别体验  修辞  张洁  

    2005年以来,我们曾经在《当代作家评论》《文艺研究》《南方文坛》等重要杂志上开辟了"重返八十年代"的栏目,对八十年代文学研究的问题、边界和方法做了一些初步性的探讨。这项工作,是当代文学"历史化"的前奏和铺垫。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在八十年代的兴起,逐渐成为一个相对成熟和高水平的学科方向,根本的原因来自于它的"古典文学化"。

  • 镜像、自我与格局——多丽丝·莱辛与张洁的自传体小说比较论

    关键词: 自传体小说  张洁  莱辛  比较论  镜像  诺贝尔文学奖  现实主义小说  英国作家  

    一 比较阅读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的自传体小说《暴力之子》,与中国作家、两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张洁的自传体小说《无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两位作家虽然并无时空与人际上的交集,却都以如此大部头的现实主义小说倾力书写自己的来路,在几十年人生经历基础上,以文学艺术的方式重识过往,辨识自我。

  • 张洁作品在日本的译介与传播

    关键词: 张洁  作品  译介  日本  传播  女性作家  茅盾文学奖  新时期文学  

    作家张洁是我国第一个荣获长、中、短篇小说三项国家大奖、全国唯一两度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她的作品被译成英、法、德、俄、丹麦等十多种语言,有近30种译本。然而,最早关注张洁作品并译介的国家是日本。"作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先锋,以独特艺术风格步入文坛,是在一个时代里,最一流的女性作家。"这是日本学界给予张洁的评价。在日本,对张洁作...

  • 抒情与革命:陈世骧论文学之光与摩罗诗力

    关键词: 中国文学研究  抒情传统  摩罗诗力  革命  北京大学  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性  2010年  

    一、前言:抒情传统论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论"在中国内地流播,以王德威教授的贡献最大。他在2006年秋天应北京大学之邀做短期授课,以"抒情传统"的角度论述现当代文学在革命与启蒙以外的抒情线索,非常轰动。讲课文稿结集成《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一书,由北京三联书店于2010年出版,流通更广。2017年王教授又出版了《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中...

  • 抒情传统与古今演变——从冯梦龙“情教”到徐枕亚《玉梨魂》

    关键词: 抒情传统  古今演变  冯梦龙  中国现代性  2010年  文化张力  引领作用  

    一、前言 近十余年来关于中国"抒情传统"的研究风起云涌,如果对于这一研究过程稍做回顾,"抒情传统"自身经历了前世今生,在新世纪区域与全球的文化张力中应运而生。2006年王德威先生在北大中文系做了题为《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系列讲座,嗣后编成文集于2010年出版,不啻对"抒情传统"研究起引领作用。

  • “有情”的位置:再读沈从文的“书信”

    关键词: 沈从文  中国现代性  书信  抒情传统  政治立场  海外学人  主体建构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议题,自提出以来,引发了持续的讨论。除"抒情传统"本身的构造性、海外学人特定的文化政治立场外,试图在"革命""启蒙"之外,将"抒情"树立为中国现代性主体建构的另一维度,这种"三分天下"的理论构想,自然也是争议的焦点。

  • 抒情的理论与伦理——读王德威的《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

    关键词: 王德威  抒情  中国社会  声音  史诗  伦理  1949年  中国现代性  

    一、情动中国 在20世纪的中国,"启蒙"与"革命"的呼声此起彼落,亟欲疗救中国社会的沉疴巨痛。事实上,经过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实践,"启蒙"与"革命"也确实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变,1949年之后,几乎重造了中国社会结构与人文景观,成为中国现代性的"两大主导范式"。

  • 作为一种批评界面的“抒情”

    关键词: 抒情传统  批评  20世纪70年代  界面  现代学术  中国文学  海外学人  21世纪  

    一 近十余年来,以王德威为代表的海外学人关于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一系列阐发相继问世,使这一命题成了海内外中文学界不断关注与反思的学术热点与问题场域。从20世纪70年代的陈世骧、高友工到新世纪以来的陈国球、王德威,"抒情传统"论所关注的对象、批评的范畴乃至提问的方式都已经有所更新和演变。作为一种现代学术视域下的"传统之发明"...

  • 作为文/学的理论:三论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  抒情传统  当代文学史研究  为文  哈佛大学  2010年  王德威  著名学者  

    笔者的专业归属是文艺学,2010年前后,笔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所着力阐发的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当时怀疑多于认同,曾先后写过两篇文章与王德威教授商榷。在那之后,笔者有幸于赴美访学期间旁听了一年王德威教授开设的相关课程,不仅读到了更多材料,也有机会向王德威教授当面请教。再后...

  • 缘情、激情与共情——抒情及其现代命运

    关键词: 抒情传统  现代命运  缘情  共情  激情  中国文学  学术建构  历史叙事  

    一 "抒情传统"这一发端自北美、兴盛于"台湾"地区的学术建构从陈世骧1971年将"抒情"作为中国文学的"道统"提出开始,经过三十余年,在大陆因为2006年王德威在北大讲学的鼓与呼,进而蔚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批评现象:不唯学院学者论辩不休,且波及批评现场,成为一种理论资源;不仅在空间上搭建了北美、欧洲、新马、大陆、"台湾"地区的格局,更有...

  • 整体研究图景与单一化的历史想象——谈王德威的抒情传统论述

    关键词: 抒情传统  王德威  历史想象  中国文学研究  单一化  文学论  现代性  研究者  

    一 近十余年来,伴随着陈国球、王德威两位教授持续不断的努力,《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抒情之现代性——"抒情传统"论述与中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等著作相继在国内出版,使得"抒情传统"这个原本在海外汉学界使用的概念逐渐为身处大陆的中国文学研究者所关注,并引发了越来越热烈的讨论。

  • “幽暗”的文心:王德威教授北大讲学侧记

    关键词: 王德威  教授  侧记  讲学  北大  文心  中国研究  本土研究  

    "立一主以待宾,宾无非主之宾者,乃俱有情而相浃洽。"王德威教授借王夫之诗话,提出一种"宾主历然"的诗学,以代替敌我对峙的诗学,乃基于他在"宾主"之间——海外中国研究与中国本土研究——居中斡旋的位置。宾主之间要达到"俱有情而相浃洽"的状态,离不开熟悉双方语境的居间调停者。

  • 再论“启蒙”,“革命”——与“抒情”——北京大学座谈会

    关键词: 北京大学  座谈会  抒情  edward  美国哈佛大学  人文讲座  

    应北京大学中文系邀请,著名学者、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Edward C. Henderson讲座教授王德威先生,于2017年10月16日至23日出任第五届"胡适人文讲座"主讲人,发表了题为"现代中国文论刍议"的系列演讲。"胡适人文讲座"是北大中文系最高规格的学术讲座项目,自2010年设立以来,已经先后邀请过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何莫邪(Christoph Harbsmei...

  • 学术批评应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以韩德民对“乐感美学”的酷评为反面案例

    关键词: 学术批评  案例  酷评  美学  乐感  态度  学术研究  钱中文  

    自1981年结识钱中文先生后转向理论研究,1987年考上徐中玉先生研究生后走上学术之路,三十多年来,一直行走在学术研究的漫漫长途上,步履匆匆,无暇旁顾。总是不断发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总是不断地去建设。即便面对既有资源有所甄别与臧否,但也从不与人论战。因为我深知,否定容易建设难,建设的意义大于批判的意义;与人论战耗时耗力,会拖累建设的进...

  • 音乐的进步与倒退——兼谈阿多诺《新音乐的哲学》

    关键词: 新音乐  阿多诺  哲学  倒退  艺术进步  艺术理论家  艺术话语  艺术大师  

    一、艺术进步问题 在当代艺术话语领域中,艺术进步问题似乎不太经常被提及,而当艺术家或艺术理论家一定要谈到它的时候,往往会给出否定性的表达。"艺术中只有变化,没有进化"这样的说法由于出自如毕加索(Pablo Ruiz Picasso, 1881-1973)般艺术大师之口,仿佛就更增添了额外的说服力。

  • “记忆”的文明史理解及诗意认知潜能

    关键词: 文化记忆  文明史  现代性危机  认知  诗意  历史记忆  怀旧文化  文化消费  

    一、当"自我"成为问题:文明史视野与现代性危机 近年来,文化记忆、历史记忆、怀旧文化、口述史写作,成了人文学科乃至大众文化的热议对象。记忆为何能够在当代文化现象中获得广泛关注?记忆又如何作为一种文化理论加以把握?记忆文化是否只是一种现代性的现象,或仅仅属于当代的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在一个怀旧风靡、消费历史的时代,历史记忆...

  • “遵命”与“变通”——以诗歌为中心论《新华日报》对《讲话》精神的落实

    关键词: 中心论  中国共产党  诗歌  变通  国民党统治区  抗日战争时期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至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大型机关报。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同年10月25日迁至重庆出版,1947年2月28日被迫停刊,连续出版了9年零1月又28天,共3231期。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喉舌,其存续期间在宣传中共方针、政策,塑造中共正面形象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影像改变世界

    关键词: 当代世界  影像  传播媒介  互联网  停车场  

    当代世界,是以电影、电视、手机与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影像化时代。我们现在的所有活动几乎都与影像有关。我们的生活几乎都被影像包围着。我们走出家门会有影像,走进电梯会有影像,我们走进停车场还有影像,我们在公路上,在地铁里,在飞机中全都有影像始终陪伴着我们。

  • 从小说到电影

    关键词: 小说改编  电影  影视作品  

    小说改编电影,是艺术形式转换最常见的现象。很多影视作品是从小说改编过来的。常见的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乱世佳人》《教父》《阿甘正传》《贫民窟中的百万富翁》《青春之歌》《高山下的花环》《周渔的火车》《阳光灿烂的日子》以及由网络文学改编的《甄嬛传》《琅琊榜》《芈月传》等。小说是影视的母体之一,改编小说也是影视常见的策略。

  • 从小说到电影,更是一个艺术哲学的问题

    关键词: 电影艺术家  小说改编  艺术哲学  故事片  好莱坞电影  艺术样式  生产方式  纪录片  

    小时候爱看电影,那时候电影分两种,一种叫故事片,一种叫纪录片。故事片这种叫法很有意思,它说明了电影和文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看电影就是去看故事,而我们读小说不也就是为了读故事吗?电影与小说这两种艺术样式有太多的同类项,相互之间的转换很容易,电影艺术家从小说中寻找故事源头,将小说改编为电影,也就成了一种普遍的、有效的电影生产方...

  • “从小说到电影”漫议

    关键词: 电影  小说  艺术关系  认同感  文学  

    讨论"从小说到电影",更广泛也更本质地说,其实是"从文学到电影"。这个题目的设置不仅描述了一个既定的现实的艺术关系,同时也表现了对这种艺术等级顺位认同感的某种焦虑。

  • 文学、电影及新力量导演散论

    关键词: 文学剧本  电影  散论  导演  力量  后现代  话语权  影视  

    电影与文学无疑关系密切。文学对于电影甚至有一种始源性的意义,立足于文学的影视文学剧本总是被称为"一剧之本"。而由于文学的强大、悠久和深厚,电影的后进、现代甚或后现代,两者的关系亦颇微妙,某种"话语权"之争亦在所难免。

  • 当小说遭遇电影——双重视域里中国“文艺电影”的发生

    关键词: 小说改编  电影史  文艺片  双重视域  中国  文学史  电影样式  交流互动  

    小说遭遇电影的历史,既是文学史,又是电影史。文学史与电影史里的"文艺电影",是在小说改编成电影、电影转换为小说的过程中,跟文学与电影的叙事形式及其工业体系交流互动并逐渐生成的一种电影样式。现在看来,"文艺电影"(或"文艺片")主要是指具有某种"文艺"气质却又不能被归于特定类型的电影作品,也可以包括根据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改...

  • 新视觉力量:突显的当代性意蕴——小说的银幕化再造刍议

    关键词: 小说作品  银幕  当代性  力量  视觉  国产电影  持续性  生产性  

    国产电影银幕十年"色彩缤纷",其爆款的持续性和蓬勃的生命力,可谓是气势恢宏,也可谓波澜壮阔。如果我们对它们予以细致的生产性分析,就会看到,优秀小说作品的改编是当下电影繁荣格局生成的重要助力。

  • 小说C位还保得住吗,兼谈长影经验

    关键词: 小说  20世纪80年代  经验  电影改编  艺术形式  老师  吕新  影视  

    听了一上午各位老师的发言,感觉自己的立场一直也在移动。我们今天的这个议题,"从小说到电影:艺术形式的转换与生成",在有些老师的发言中,小说明显占据主位论述,电影改编成为一种是否能忠于原著的艺术。这方面,吕新雨和杨庆祥老师的质疑极为重要,今天的小说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作为普遍题材的电影?如果对小说和影视的关系没有这方面的思考...

  • 如何建立情感共同体——关于“从小说到电影:艺术形式的生成与转换”

    关键词: 小说改编  经典电影  艺术形式  共同体  情感  经典小说  阅读期待  文学史  

    关于"从小说到电影:艺术形式的转换与生成",我首先想到的是,把一部优秀小说改编成一部优秀电影,难度很大。毕竟,好小说已经生成了独属于它的气质。所以,有经验的导演在选择经典小说时往往会慎重,因为很难抵达文学读者的阅读期待。当然,文学史上经典小说改编成经典电影的案例并非没有,那显然是作为导演的迎难而上。

  • 作为传播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艺术形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历史  主办方  纪录片  中文系  

    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我自己虽然写过关于纪录片《铁西区》的评论,但从来没有来过东北。东北是晚清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历史的缩影,所以一定要来弥补一下这个缺憾。我博士是中文系毕业的,但毕业之后就一直在新闻传播学这个学科里工作。

  • “从小说到电影”三议

    关键词: 电影  小说  专业人士  散点透视  长镜头  蒙太奇  

    "从小说到电影"是个很好的题目,可讨论的角度很多,可讨论的内容更是非常丰富。听了一天的会,收获良多,需要回去好好消化的则更多。作为非专业人士,本来也就只有那么一点点意见和看法,是特别经不起被如此"剧透"的。所以轮到我讲,也就只能"散点透视"或老生常谈了。搞不了某个机位的"长镜头",就只能美其名曰多来一点"蒙太奇"。第一点是,...

  • 小说与电影的互动生成

    关键词: 电影票房  当代小说  互动生成  学术研讨会  电影院  体裁  普遍  

    很高兴来参加"从小说到电影"学术研讨会。其实我的专业不是研究电影的,也谈不上是资深的影迷。有时候觉得不想把钱给中国的电影票房,因为很多次买票看了以后都会后悔,出了电影院就觉得几十块钱真不该花。但在目前的语境中,电影又特别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在某种意义上承担了一个"普遍体裁"的功能。我们知道在1985年之前,当代小说其实是承担了一...

  • 当下国内改编研究的反思:历史维度与文化研究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历史维度  编研  国内  反思  电影研究  市场热点  论文数量  

    在国内,改编研究其实是一个缺乏专业性与研究难度的论题,往往成为从文学转到电影研究的学者最方便的选择。当一部改编自文学的电影吸引大众关注、成为市场热点的时候,人们都能说说改编好坏以及应当如何改编等话题。这方面的论文数量确实非常庞大,达到了两千多篇。就研究思路而言,此类研究是从具体案例入手,进行文本差异、现象比较研究。然而,改...

  • 两种艺术的融合与再生——“从小说到电影:艺术形式的转换与生成”学术论坛综述

    关键词: 艺术形式  学术论坛  电影节  小说  综述  再生  东北师范大学  文艺争鸣  

    9月8日,由吉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组委会主办、《文艺争鸣》杂志社与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承办的"从小说到电影:艺术形式的转换与生成"学术论坛在长春召开。

  • 重估《奉答王敬轩先生》与《作揖主义》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 历史价值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主义  中华民族  二十世纪  多元选择  经济状态  中国社会  

    二十世纪是中华民族在多元的文化、政治、经济状态下等多元选择的一个"革命性"时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社会中多元化力量"共同合力"的推动结果。在这种"共同合力"的推进下,旧中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时代巨变。从观念形态上来说,中国人思想意识的觉醒及对西方近世文明的开放、吸纳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双重历史功绩。

  • 从鲁迅与林语堂的幽默之争说开去

    关键词: 林语堂  幽默  中国文学史  鲁迅  道德仁义  文学界  中国人  

    1924年6月9日,林语堂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一文,将英文中的"幽默"概念引进到中国,并阐明了自己倡导幽默的动机:"我早就想要作一篇论‘幽默’(Humour)的文,讲中国文学史上及今日文学界的一个最大缺憾。(‘幽默’或作‘诙摹’,略近德法文音。)……中国人虽素来富于‘诙摹’,而于文学上不知道来运用他及欣赏他。于是...

  • 历史叙事中的性别政治与男性气质——解读哈金的《新郎》

    关键词: 历史叙事  哈金  男性气质  性别政治  新移民作家  新郎  解读  文学现象  

    在哈金及其小说的研究中,其"新移民作家"与"流散作家"身份常常作为问题的焦点充当解释哈金研究中其他问题的"元问题"。作为文学现象,作家主体身份的复杂形式也将是作品夹带的基本特征,作品与作家存在着历史、时代与哲学理念的共融性,互相依存地保留着艺术创作层面的共同指向,存在一种自然的、自发的艺术生产与被生产关系。

  • 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传承与演变

    关键词: 传统工笔人物画  现代中国  写意性  传承  演变  美学术语  审美性  历史渊源  

    写意性是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中极具历史渊源的话题,无论从工笔画的功能性,还是绘画者的审美性两个方面来解读,均传递着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独特的审美原则与崇尚意境的审美韵味。从美学的视角来研判,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是抒发画家内在的特质与逸气,用规范的美学术语"写"来刻画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内容本身,"写"不仅仅是强调创作的过...

  • 主题性中国画的内在规定及育人功能

    关键词: 育人功能  中国画  主题性  优秀作品  文艺作品  中华文化  创造能力  总书记  

    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的作品。"

  • 困境与出路——对戏曲电视栏目的理性审视与深层思考

    关键词: 戏曲电视  电视栏目  困境与出路  理性审视  休闲娱乐  文艺形式  舞台演出  戏曲欣赏  

    作为中国生命力最长的电视文艺形式之一,戏曲电视已然走过了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其栏目化播出也有四十年的历史。戏曲电视栏目从最初照搬戏曲舞台演出的单一形式,到如今将戏曲与综艺、娱乐、竞技、真人秀等元素有机互融,满足了观众戏曲欣赏、知识普及、资讯获取、休闲娱乐的需要。它使古老的戏曲艺术借助现代传媒焕发新的生机,当之无愧地成为戏曲...

  • 音乐与电影画面的同化原则

    关键词: 电影画面  音乐  同化  有机组成部分  艺术品  艺术形式  叙述结构  独立性  

    苏珊·朗格提出的"同化原则"指的是各门艺术形式之间相互交融的规则,她认为"当不同种类的艺术品结合为一体后,除了其中的某一种个别艺术品之外,其余的艺术品都会失去原来的独立性,不再保留原来的样子"。音乐与电影画面的同化,是音乐融于电影画面之中,音乐成了蒙太奇叙述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 民族视域下艺术歌曲演唱风格探究

    关键词: 中国艺术歌曲  演唱风格  民族声乐  视域  历史意义  多民族国家  民族性  演唱方式  

    中国艺术歌曲是我国民族声乐领域的重要分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性是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之源,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创作和演唱方式,是民族性思维程式和结构模式的必然体现。从民族性的视域审视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深入探析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性演唱风格,对于深度发掘中国艺术歌曲的文化内涵,发扬光大中国艺术歌曲民族性演唱风格的独特优势...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邮编:1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