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文艺争鸣杂志

杂志介绍

文艺争鸣杂志是由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艺争鸣杂志创刊于1986,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 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流派  文学思潮  操作层面  文学技巧  纯文学  写作者  批评家  

    在百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学试图摆脱思想的束缚,已经经历过了许多次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冲击和洗礼,让文学回到纯而又纯的技术操作层面,似乎成为某些"纯文学"作家炫耀文学技巧的大纛,用"纯美主义"来遮蔽多彩的社会与惨淡的人生,这让一般的写作者陡然产生出了许多敬畏之心,甚至面对波澜壮阔的社会图景和汹涌澎湃的人类苦难都视而不见,生怕...

  • 张炜《古船》的主人公

    关键词: 主人公  张炜  构造方式  文学讲座  托尔斯泰  原产地  

    自《古船》诞生之日起,主人公原型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隋抱朴形象的构造方式,是张炜不同于其他作家的一个触碰点,然而它自身蕴含的诡秘性,也是令人们大伤脑筋的。在一次文学讲座上,张炜很隐晦地说起主人公的原产地:"当年读像托尔斯泰的《复活》,感动非常,记忆里总是特别新鲜,不能消失。里面的忏悔啊,辩论啊""原来伟大灵魂的痛苦",都是不...

  • 如何现代,怎样中国?——《当代短篇小说43篇》与20世纪80年代文学创新思潮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短篇小说  中国文联  文学创新  当代  现代  思潮  出版公司  

    在20世纪80年代的选本编纂实践中,有一个选本十分关键,那就是李陀和冯骥才编选的《当代短篇小说43篇》。说它关键是因为,这一选本具有某种程度的承上启下的意义,它是此前的具有探索精神的小说的一次结集和集中亮相,此后吴亮等人编选的《新小说在1985年》(1986)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1985年小说在中国》(1986)等与此不无内在的关联。

  • “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重读诗人穆旦

    关键词: 现代诗人  穆旦  重读  冬天  生命  中国诗歌  现代化历程  

    无论怎么看,"现代性"都是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和诗歌的最主要命题(当然,它同时也是一个艰难的命题),而这也正是诗人穆旦被"重新发现"以来被人们所看重并被不断谈论和争论的一个原因。这是一种不断受挫、遭受到多种误读和审视,看上去也永不完成的"现代性"。在今天,穆旦已被视为最杰出的现代诗人之一,被视为"中国诗歌现代化历程中一个带...

  • 今天怎样研究穆旦

    关键词: 穆旦  江苏人民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学术讨论会  80年代  翻译家  诗人  

    一1980年代以降,经由《九叶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引起的反响的推动,随着《穆旦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的出版以及"穆旦学术讨论会"(1988年5月,北京)的召开,穆旦研究呈现复苏并渐渐升温的趋势,涌现了一批重要成果,甚至汇聚成了一股不小的热潮。

  • “压抑”与“写作”——穆旦翻译的诗歌史意义

    关键词: 诗歌写作  穆旦  诗歌史  意义  翻译  1949年  诗人  创造力  

    一、"显白教诲"与"隐晦教诲"和年轻时候的激越多产相比,诗人穆旦晚年的写作似乎平静而矜持,出产量也难以与其为人熟知的"勤奋"品格相匹配。对于这种令人遗憾的状况,最通常的也并非全无道理的解释是,诗人在1949年之后那压抑孤苦的境遇,损害了他写作的热情和创造力;比他年长且成名更早的诗人,如艾青、冯至、徐迟等人也是在这个时段里不断减...

  • 寻找中国诗歌的自新之路——穆旦与海子比较初论

    关键词: 中国诗歌  海子  穆旦  现代诗人  2007年  中国地区  港台地区  评选活动  

    2007年,时值中国地区新诗诞辰九十周年之际,经过46位活跃在大陆、港台地区、海外的诗人和批评家的投票,由《南都周刊》举办的"新诗90年十大诗人"评选活动在年底揭晓了最终的结果。根据得分统计,现代诗人穆旦以235分名列榜首,当代诗人海子以101分位居第七~((1))。

  • “是你们教了我鲁迅的杂文”——由穆旦说到袁水拍

    关键词: 穆旦  杂文  鲁迅  袁水拍  现代主义  1940年  蒙太奇  

    一穆旦写于1940年11月的《五月》,在两种风格、诗体之间形成猝然对照,一直为后人称道,被看作是现代主义蒙太奇美学的一次完美实施,同时似乎也为传统与现代的辨证结合提供了一种特别的方法~((1))。诗中还有一句格外醒目,初读时,颇能使精神一振:无尽的阴谋;生产的痛楚是你们的,是你们教了我鲁迅的杂文。

  • 《小镇一日》:“路”与“内地的发现”

    关键词: 中国内地  诗歌创作  历史事件  穆旦  王佐良  清华园  浪漫派  

    从长沙到昆明的"三千里步行",是穆旦生平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按照王佐良的说法,此前的穆旦置身于北平清华园里,写的是"雪莱式的浪漫派的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但也发泄着对现实的不满";"三千里步行"让穆旦"看到了中国内地的真相","他的诗里有了一点泥土气,诗风也硬朗起来"。

  • 穆旦诗歌中的词与物

    关键词: 穆旦诗歌  现代中国  40年代  20世纪  认知框架  诗歌形式  有效解  诗歌史  

    由于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实危机重重,新诗的合法性焦虑无法在诗歌史内部有效解决。这在穆旦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今天后设的认知框架内,考察过去年代诗歌的想象力与历史诉求之间的巨大落差,会让人生出许多困惑和疑虑,因为诗歌形式的完成与"思想的主体"的生成始终处于交织的历史网络之中,两者的内在关系并非是显明的,在现代中国尤其复杂。这就...

  • 论穆旦诗歌的“黑夜”一词

    关键词: 穆旦诗歌  评价  参照系  批评家  新诗史  象征性  诗人  历史  

    一、穆旦的坐标:评价的参照系能否对穆旦做出客观而公正的评价,是检验一个批评家工作有效与否的试金石。作为新诗史上的重要诗人,穆旦被赋予了超出其自身的象征性含义,以及过多的历史期待,原因在于我们自身的历史焦虑,想象一下,如果"十七年"文学之中诞生了我们所希冀的"大诗人",那么对穆旦的评价会有很大不同。

  • 穆旦的汉语及其历史意识

    关键词: 历史意识  现代文学  外部世界  汉语  穆旦  方法论  形而上  标志性  

    通过方法论的颠倒,形而上世界逐步被祛魅,现代文学发现了"风景"和"内面",从而完成了对"人"和文学的改造。~((1))换言之,现代文学通过对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重新发现甚至发明,进一步"占有"了现代世界。其中,标志性的事件是现代文学的历史意识的获得。

  • “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穆旦诗歌的修辞与历史意识

    关键词: 穆旦诗歌  历史意识  修辞  20世纪80年代  世界  照明  言语  现代主义  

    穆旦依然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有争议性的"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穆旦的名字随着"现代主义"的热潮被重新"发掘"出来之后,就一直被当作是"现代主义"的代表,享有至高的荣誉。直到21世纪之后,随着对穆旦的"非中国性"的指责的提出,~((1))穆旦的修辞也成为"非议"和"热议"的对象,围绕着其"(非)中国性"也产生了一系列论议。~(...

  • 捐赠、馆藏与作家研究空间的拓展——从中国现代文学馆所藏多种穆旦资料谈起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馆  作家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捐赠  穆旦  空间  馆藏  网络交易平台  

    随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不断推进,文献资料的发掘也日益丰富、驳杂。各类原始书报刊的信息得到了反复的检索(毫无疑问,电子化资源起到了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旧书刊市场、网络交易平台以及由此衍生的个人收藏乃至个人性质的文学馆也已得到研究者的较多关注,在文献发掘中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俄罗斯文学的太阳——论普希金及其文学经验

    关键词: 普希金  俄罗斯文学  文学经验  太阳  亚历山大  别林斯基  道德力量  艺术家  

    凡是对诗又惊又喜,厌恶生活的散文的人,凡是只有崇高的事物才能得到鼓舞的人,此人也还不是艺术家。对于真正的艺术家,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诗。——别林斯基:《亚历山大·普希金作品集》对象越是平凡,诗人就越是需要成为崇高,以便从中提取不平凡,以便使这不平凡也成为完全的真理。——果戈理:《关于普希金的几句话》女士们,先生们!诗歌使人变得...

  • “总体艺术”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图文一体现象

    关键词: 浪漫主义文学  西方  19世纪上半叶  图文  艺术  近代文学史  18世纪  文学运动  

    众所周知,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晚期,并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盛,它是西方近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思潮之一,也是一场遍及欧美并产生了全球性影响的文学运动。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留下了异常丰富的思想遗产,它对于西方乃至中国文学的影响是非常巨大和深远的,也是有目共睹、世所公认的。对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研究,自其产生的时候就开始了,且一...

  • 论克林思·布鲁克斯的戏剧批评理论

    关键词: 布鲁克斯  戏剧批评  批评理论  诗歌批评  小说批评  批评家  

    引言美国新批评家克林思·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在诗歌批评中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其小说批评也逐渐引发学界讨论的兴趣,但是他在戏剧批评方面的建树至今尚未获得应有的重视。

  • 从文学教育的角度审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关键词: 当代文学批评  中国文学批评  文学教育  道德评判  观念陈旧  文学创作  文学理论  学术界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学术界讨论已经很多,批评比较多,现象描述比较多,道德评判比较多。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确不尽人意,表现为形态落后、观念陈旧、理论缺乏创新等,这可以说是共识。过去的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主要是从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之间的关系的角度进行的,这种反思当然也是非常有益的,也有很多收获。...

  • 中国化的“唯美与颓废”——邵洵美的诗论研究

    关键词: 唯美主义  邵洵美  中国化  颓废  诗论研究  诗歌创作  新文学史  实践活动  

    邵洵美是中国新诗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唯美—颓废诗人,堪称中国新文学史上唯美主义的象征,其人生经历、文学实践活动以及文学观念中无不体现着唯美—颓废的色彩。邵洵美循着唯美主义先驱的足迹,接受、传承、实践、坚守着唯美主义的信仰。唯美与颓废的文学信仰在其诗歌创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诗歌是邵洵美文学创作的主体,其诗歌创作受莎茀和史文朋的...

  • 论严歌苓《第九个寡妇》中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 生命意识  严歌苓  寡妇  文学表现  活动能力  生命存在  人的生命  生命体验  

    生命意识可以说是文学表现的普遍核心要素之一,但其作为"具有了意识活动能力的人类,对自我生命存在的感知与体悟,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关切与探寻,具体体现为生命体验、生命思考、生命策略与生命关爱等等"~((1)),又因作者的生存环境、人生际遇与文化人格的差异等等,总是使文学文本中的生命意识是千差万别的。

  • 逃离“城堡”的突围之作——残雪新作《黑暗地母的礼物》解读

    关键词: 残雪  解读  礼物  地母  突围  城堡  逃离  文本意象  

    残雪自步入文坛以来,围绕其作品的论争及文本意象的解码,始终是学界关注的"问题域"。在残雪的文学王国中,荒诞的语言与诡异的场景总是相伴而生;那源于灵魂深处的"塞壬之歌"始终萦绕在读者耳畔,它产生一种"向心力"的旋涡,将每个试图闯入的冒险者卷入"意象的迷宫"。在迷宫中,残雪设置了语言的陷阱和惊悚的情境,让迷雾重重的世界变得更加模...

  • 湖畔派诗人:从博物学知识到自然写作实践

    关键词: 湖畔派  诗人  写作实践  自然  博物学  消极浪漫主义  知识  

    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带有神秘色彩的诗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语"系统,需要多重视角的解读。在通行的外国文学史著作中,编著者常以"消极浪漫主义"(高尔基语)、"讴歌自然的诗人"(雪莱语)、"风景画家"(罗斯金语)等语评价湖畔派。如郑克鲁的《外国文学史》就强调了诗人们"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农村生活"的消极避世观,...

  • 冲绳文学中的“疾病隐喻”与“战争记忆”——以目取真俊《水滴》《叫魂》为例

    关键词: 疾病隐喻  文学书写  战争记忆  水滴  冲绳  人类文化  生理现象  

    "在人类文化中,‘疾病’的概念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理现象,本身也负载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与哲学色彩。鉴于疾病在文学书写中的隐喻功用,作品中出现的疾病意象必然有比疾病本身更为深刻的内涵。"~((1))对于文学而言,疾病隐喻既是一种文学修辞、叙事手法,也是创作者阐释表达空间和意义生成的载体,同时也意味着一个知识系统的建构。它吸纳最为广泛...

  • 论《嘉丽妹妹》的空间书写与女性意识建构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书写  空间  城市生活  文学术语  文学意义  探索者  

    从词源上讲,"Flaneur"是一个法语词,意思是悠闲的街头"漫步者(stroller)",打发时间的"闲逛者"(lounger),虚度光阴的"游手好闲者"(loafer)。作为一个文学术语,它却承载着丰富的文学意义,指的是漫游在城市各个角落,观察、体验城市生活的人。他们是城市的探索者(urban explorer)和街道的收藏家(street connoisseur)。

  • 主客观音乐:电影叙事的呈现与诉求

    关键词: 音乐分析  电影叙事  诉求  文学作品  经典作品  叙事研究  叙事功能  差异化  

    叙事系统的研究起始于文学经典作品的分析,将叙事研究渗入到非文字媒介的音乐分析中存在较大难度,因为音乐没有"类似于文学作品的整套词汇和语法"(纳迪兹语)。音乐在电影叙事中所发挥的作用可概括为"表形"和"达意"两个层面。所谓"表形"即音乐作为呈现影视声场的媒介元素,"达意"则是音乐作为承载语义的符号元素。可见,电影音乐会因音...

  • 口头诗学视野下《古诗十九首》对汉乐府承继的论析

    关键词: 口头诗学  汉乐府  承继  20世纪末期  中国学  本土化  创造性  

    20世纪末期,朝戈金、尹虎彬、巴莫曲布嫫等中国学人对肇始于美国的口头诗学展开了系统的引介、翻译,将它进行吸纳、转化和本土化,创造性地解决本民族的问题。

  • 表现主义油画审美的现代性——兼谈东北地域油画的精神取向

    关键词: 表现主义绘画  油画  精神取向  东北  现代性  地域  审美  中国传统绘画  

    2016年4月,笔者在吉林长春作为国家艺术基金"东北表现性油画人才培养"学员,有幸聆听了朱乃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曹星原先生的系列讲座,并于9月参加了《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讲座和国际研讨会很全面地阐释了表现性油画的深刻内涵与发展脉络。

  • 富士山与圆相美

    关键词: 富士山  日本浮世绘  自然环境  文化艺术  审美意识  日本人  地域环境  视觉体验  

    文化艺术与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不同的国家地域环境、不同山水、不同自然生活条件所产生的视觉体验与感受,造成了人们思想、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形成了各异的风土人情、民族习俗、审美观念等。自然景观富士山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名山,孕育了日本人的思想文化,影响着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促进了日本民族独特的民俗艺术发展。日本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就以...

  • 笔试中书面告知交际实现途径分析

    关键词: 交际意图  书面形式  笔试  言语交际  语言形式  互动交流  交际主体  形式表现  

    言语交际是主体双方为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互动交流的过程,对交际主体而言,交际的过程就是通过特定语言形式表现和理解交际意图的过程。从广义上说,语言形式作为交际意图的实现形式,既包括口头形式,又包括书面形式。从这一角度出发,笔试中出题人与答题人间的对话交流本质上是一种书面形式的言语交际,以告知为核心交际意图。

  • 黄梅荣作品

    关键词: 黄梅  湖南商学院  作品  艺术设计  艺术学院  硕士  

    黄梅荣(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女,1976年11月生,湖南长沙人,硕士,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任教,研究方向为视觉艺术设计研究。

  • 李西臣作品

    关键词: 油画作品  四川美术学院  师范学院  文艺争鸣  六盘水  山东临沂  硕士学位  

    李西臣(六盘水师范学院)男,山东临沂人,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六盘水师范学院副教授,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油画作品被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北京今日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和藏家收藏。并多次在全国及省级美术展览中获奖,并获得六盘水市政府文艺奖,油画作品和学术论文在《美术观察》《文艺争鸣》《当代美术家涨美术大观》等全...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邮编:1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