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棒降温技术的自燃煤堆热迁移行为数值模拟

程方明; 常助川; 李贝; 邓军; 易欣; 马砺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710054;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机械与安全学院; 辽宁大连116086; 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54

关键词:煤自燃 热棒 数值模拟 温度等值线 温度场 

摘要:为研究热棒作用下煤堆内部传热行为特征及冷却效果,在物理实验基础上,建立了煤堆-热棒系统复合传热模型,采用ANSYS模拟软件,对自燃煤堆在热棒作用下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有、无热棒时煤堆内的温度场及温度等值线的变化,对热棒的降温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热棒可以改变煤堆内部的热传导路径,帮助煤堆散热。热棒的存在可以使温度等值线向热端移动,而且越靠近热棒位移量越大,形成包围热棒的"马鞍状"降温模态。根据热棒对松散煤体降温的效果,把热棒的作用范围划分为"敏感区"、"过渡区"、"迟钝区"三区,来有效判断热棒的降温半径,给实际应用中控制热棒的密度提供参考。对比实验和模拟结果,模拟值与实验实测值相近,精度较高。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杂志要求:

{1}论文应包括题目(中英文)、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工作单位(中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参考文献。基金项目或科技攻关项目请注明项目种类及编号。

{2}所有来稿将按照本刊内部标准的审稿程序规则审查稿件。

{3}小标题层次用1、2、3……1.1、1.2、1.3……1.1.1、1.1.2……顶格排序。

{4}同一文献再次引证时只需标注责任者、题名、页码,出版信息可以省略。

{5}关键词论著须分别在中、英文摘要后标引2~5个中、英文关键词。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统计源期刊
1-3个月下单

关注 3人评论|0人关注
相关期刊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