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现代中文学刊杂志

杂志介绍

现代中文学刊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文史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现代中文学刊杂志创刊于1984,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现代中文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文史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674-7704

  • 国内刊号:31-2026/G4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全年订价:¥220.00

  • 社会关怀与治学之路

    关键词: 社会现实  个人治学  人文关怀  学术研究  艺术美学  日常生活审美化  

    八月二十八日的清晨,我在南京大学北大楼采访了着名的美学教授——周宪老师。坐在这个见证了南大百年变迁的建筑里,聆听着周老师爽朗而又殷切的话语,我庆幸自己能够在这一天记录下一个学者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一个知识分子永远无法割舍的人文情怀。

  • 当代最新作品点评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文学作品  文学评论  艺术风格  

    与西方式的论文相比,中国式的点评更讲究“此中有人”。如何既保持研究者的客观性,又不失爱好者之真性情,进而在某种意义上回复中国传统的点评风格,是本论坛追求的一个“高难目标”。为达此目标,本期点评再次试验“插话”的形式,对有争议的作品,在正文的持平之论外加入“插话”

  • 文学与自然科学比较研究

    关键词: 文学研究  自然科学  文艺理论  研究方法  文学作品  人文精神  

    文学与自然科学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门学科,但是它们并非没有联系。进入近代社会,敏感的文学家很乐意从自然科学中吸取营养。而自然科学作为生产力的一部分,具有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它的进步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

  • 物有恒姿 思无定检——读欧阳修四篇咏物小赋

    关键词: 欧阳修  咏物赋  中国  文学评论  

    与欧阳修的诗、词、散文所受到的重视程度相比,他的赋除了一篇《秋声赋》,其他作品却极少受到关注。欧阳修的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应试或应景的官场之作,另一类是咏物抒情小赋,两类各10篇左右。前者多解经论道,本文姑且不论,而后者,则绝非仅《秋声赋》一篇佳作。体现

  • 《陌上桑》新解

    关键词: 诗歌创作  古代风俗  中国  文学评论  人物形象  主题思想  

    《陌上桑》只有二百六十五个字,故事简单,语言也相当浅近,但理解这首诗的争议却很大。现在,从初中到大学的众多语文教材都将这首五言诗的主旨,归纳为罗敷与使君之间“侮辱和反侮辱的斗争”,即揭露统治者倚仗权势,玩弄女性,荒淫无耻,歌颂罗敷这位美丽的劳动妇女的勇敢坚

  • 上官缨先生的启示

    关键词: 上官缨  伪满洲国时期  文学研究  中国  现代文学  艺术风格  

    和上官缨先生相识是吉林省社科院文学所李春燕先生介绍的。李春燕先生是国内“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研究专家,我为了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专程从上海到长春请教于李先生。李先生对我说:“要研究东北沦陷区文学,你应该访问访问上官缨先生。他虽然不是我们学院体制内的研究人

  • 西方语言理论与文学汉语——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思考

    关键词: 西方语言理论  中国  现代文学  文学研究  文学汉语  语言转向  表达方式  

    我自己因为对语言比较感兴趣,所以交给大家的就是这篇。我是想从三个层次来表达我的问题。第一,简要描述了当代对现代语言与现代文学研究的状况,提出了我自己的想法,第二,从史的角度,梳理了从文学中理解汉语的可能性。第三,我对于文学汉语的一些设想,也可以说是问题。

  • 《儒林外史》结构研究的误区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小说  小说文体  情节结构  文学研究  古典长篇小说  

    回顾二十世纪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史,我们会发现,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西方小说文体观念和理论的视角下展开的,西方小说文体视角渗透于古代小说研究之研究思路、理论框架、分析模式、评价标准等各个层面,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中国古代小说文体之固有本体特征的误读和遮蔽.在《儒林外史》结构研究中,这种误读和遮蔽就表现的非常突...

  • “走”对“行”的替换与“跑”的产生

    关键词: 汉语词汇  词义  动作趋向性  区别性特征  

    汉语古今词义演变中,“走”在“行走”义上对“行”的替换是学者们早就注意到的问题。如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把“走”、“行”、“跑”作为事物是怎样改变了名称的例子。然而,“走”如何从“奔跑”义转变为“行走”义、实现对“行”的替换的过程,以及“跑”

  • 汉语句法的象似性——以龙州粤方言形容词的音变重叠式为例

    关键词: 龙州粤方言  形容词  汉语  句法  象似性理论  语法关系  音变重叠式  认知结构  

    “象似性(iconicity)”相对于“任意性”,涉及语言符号的属性问题。象似性理论认为语言符号单元及其语法规约往往能从它们所表达的经验系统中找到对应,这种对应是语言对客体及其心理表征的模拟.一般认为象似主要为图式模拟,即语法关系和现实关系以及概念结构的联系是有

  • 欧阳修同题材诗文比较

    关键词: 欧阳修  中国  文学题材  诗歌  散文  艺术风格  文学评论  

    关于欧阳修诗歌散文化、散文诗化的特点,学术界已有论述。但本人认为这一特征不足以囊括欧阳修的全部诗文,只适合某些作品。且这一论述有失粗疏,不够精确。欧阳修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诗歌和散文均有其不同的特点,以“散文诗化”、“诗歌散文化”这样的概念笼统地描述欧阳

  • 他们是否能解决彼此的问题?——罗尔斯与古代中国“正义”理想的交感

    关键词: 先秦哲学  中国  古代  儒家思想  正义理论  自由主义  

    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曾经指出,当民主成为通向自由的唯一可能路线时,我们就必须承认现实中它是完全被破坏了的。而且,他继而补充道,在那些没有民主历史渊源的国家,它的将来甚至更是值得怀疑的。

  •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对顶美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戏剧语言  对顶美  英国  顶式语言  戏剧文学  审美取向  

    歌德曾说:“每个重要的有才能的剧作家都不能不注意莎士比亚,都不能不研究他。一研究他,就会认识到莎士比亚已把全部人性的各种倾向,无论在高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描写的竭尽无余了,后来的人就无事可做了。”作为剧作家,莎士比亚获得如此的称赞,很重要一点是得益于他的精妙绝伦的诗化的戏剧语言。尤其

  • 艰难的自由之路

    关键词: 西方文学  时代特征  文学作品  神父形象  近代文学  宗教信仰  基督教  上帝  

    自从人文主义者但丁首先对教会发起冲击后,反宗教传统就在西方文学中延续下来。而发展到19世纪后,这一传统更是成为了文学的一种时代特征。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有一半以上都写到神父,其中还有很多作品以神父形象为其主要人物。与文艺复兴文学的全盘否定不同,神父形象在l9世纪表现出的是更加激烈的灵与肉的交锋和人化与神化矛盾的碰

  • 《老乞大》中的时间助词“来”

    关键词: 时间助词  会话教材  中国  现代汉语  句法结构  高丽人  朝鲜  

    《老乞大》是旧时朝鲜高丽人学习汉语的会话教材,“乞大”是“契丹”的转音,被用来指中国,“老乞大”就是“老中国”,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中国通”,指那些在中国居留过较长时间从而熟悉并精通中国语言文化的人。《老乞大》全书近两万字,以高丽商人来中国经商为线索,叙述了他们的沿途见闻、住宿饮食、货物买卖等,

  • 话语的跃于——无法命名80后

    关键词: 商业写作  中国  当代文学  话语形式  文学评论  价值取向  

    当“70后”这个临时概念还未有时间与机会得到进一步的阐释与完善的时候,“80后”文学又被媒体抓住时机适时地抛了出来。

  • 总目录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理科大楼A座217室,邮编:2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