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现代传播杂志

杂志介绍

现代传播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国和教育部主管,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现代传播杂志创刊于1979,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社会类。

  • 欧洲公共广播电视发展趋势与变革启示——从瑞士“取消收听收视费”公投说起

    关键词: 公共广播电视  收听收视费  欧洲国家  全民公投  

    欧洲公共广播电视主要以执照费或视听费作为主要资金来源。2018年3月4日,瑞士全民公投否决"取消收听收视费"动议,引发了人们对于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重新审视和探讨。本研究以瑞士"取消收听收视费"公投作为切入点,进而考察瑞士及欧洲主要国家(英、德、法、意)的公共广播电视发展历史与现状,以深入探析欧洲公共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与变革启示...

  • 互联网时代西方媒介规制政策的转型与重构——以澳大利亚媒体法律改革为例

    关键词: 媒体所有权  规制  反垄断  媒介融合  多样性  

    2017年9月,澳大利亚通过了以媒体所有权法修改为核心的媒体改革一揽子方案,废除了原有法律中对跨媒体所有权的一系列管制措施,同时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扶持小型独立媒体,鼓励地方性内容生产,推进新闻业更好地服务于公众。此次改革被视为应对新媒体挑战而实施的规制变革,改变传统上以媒介形态数量来控制市场占有率的做法,重新设计适应网络时代的媒...

  • 跨文化传播的活性符号对人类文明意识提升的研究——以赴英中国游客为例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中国游客  文明意识  文化体验  国家形象  

    在十几年旅游带队亲身观察和深度访谈基础上,以赴英的中国游客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构建跨文化体验对游客(人类)文明意识提升影响的机制模型,探讨人类在跨文化行径中的文化体验对文明意识提升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出境游客文明行为的主观规范、文明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文化体验有显著影响;(2)中国出境游客文明行为的主...

  • 自媒体语境中的东北形象及其塑造机制

    关键词: 自媒体  传统媒体  东北形象  传播机制  

    在自媒体语境中,"东北形象"作为一个特有语汇得以凸显。地理环境的寒冷形象、民众性格的暴戾形象、生活状态的戏谑形象成了网民所认知的东北形象。多年来传统媒体所塑造的共和国长子形象、奉献形象、东北亚中心形象,乃至近年出现的发展滞缓的负担形象则被忽略。注重信息的关联效应、追求信息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与受众生活状态的无缝对接、图文...

  • 新闻UGC生成行为:主体重构与角色辨析

    关键词: ugc  新闻传播主体  类型  角色  

    UGC行为模式带来了新闻传播主体的多元分化,新闻传播格局与秩序亦因此日趋复杂,厘清主体类型及角色内涵成为"后新闻业"时代的重要研究课题。梳理UGC兴起后新闻传播主体的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大致经历了一元"本体研究"、二元视角的主体及关系研究、三元结构的主体及关系研究的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以"职业化"与"专业性"双维度交叉框架划分了...

  • “轮盘式”的弱化与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台话语空间的再建构

    关键词: 广播电视新闻  轮盘模式  话语空间  

    自2008年起,以央广中国之声和央视新闻频道为代表的一批广播电视新闻台完成了新闻播出模式的轮盘式改革。作为一种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播出方式,轮盘模式曾经对我国广电新闻台的发展起到过促进作用。但面对当下的话语环境,经历了将近十年实践的轮盘模式逐渐显露出疲态,致使我国广电新闻在不断变迁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处于争夺话语空间的不利地位。因...

  • 海外英文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隐喻建构——基于语料库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隐喻  语料库  跨文化传播  全球化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从主要概念、内容到目标都蕴含着丰富的隐喻。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主流话语对这些中国式隐喻有怎样的回应?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借助语料库分析工具Wmatrix,研究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和非洲这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英文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816篇报道与评论。研究发现,新闻样本中存在多元而又矛盾的...

  • 呼应或疏离:抗战时期三报主要副刊抗战话语研究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传播制度  副刊  抗战话语  

    抗战时期国民党传播制度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主要副刊抗战话语主体和内容的演变也呈现阶段性特征。1939年1月、1943年10月是两个关键的时间转折点。三家报纸主要副刊演变的几个关键点与传播制度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呼应或者疏离关系,传播制度影响着副刊宗旨、主编、内容和宣传技巧的演变,主导了抗战文艺的发生...

  • “慢新闻”的传播理念、地方实践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慢新闻  慢媒体  另类媒体  后工业  

    以近十年来西方各国新涌现的"慢新闻运动"为考察对象,结合文献研究与案例研究,探讨其核心价值观、地方实践及价值属性。研究发现,这股发端于英国的新闻思潮已经在西方各国遍地开花,出现了大批慢媒体及慢新闻报道项目,并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和效仿之作。"慢新闻"拥有独立的价值观,倡导反资本、慢速生产、高品质、精致叙事、透明度、媒体合作...

  • “讲好国家故事”的语言策略:建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中间道路

    关键词: 国家故事  语言游戏  建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  

    在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共享价值观指引下"讲好国家故事"成为各国时代命题。有学者指出,建构主义忽视了语言对于建构国家身份和利益的重要性,而后结构主义的极端主义倾向也需要中和,因此汲取博弈论的游戏思想,开辟出一条具有理性主义解释力的"中间道路"——语言游戏理论。从语言游戏理论的视角出发,"国家故事"传播被...

  • 世界信息传播秩序演变与中国的贡献——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的传播实践为例

    关键词: 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  中国国际电视台  文化霸权  

    对世界信息与传播旧秩序的最初反抗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核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内的斗争。但该组织最终向美国妥协,强调用自由市场解决传播问题,这场反抗旧秩序的斗争也以失败告终。在后冷战时期的多极化阶段,半岛电视台和"今日俄罗斯"的崛起在相当程度上被认为是撬动世界信息与传播旧秩序的成功实践,但它们的崛起也跟国家力量密不可...

  • 精准对外传播视角下国际受众的历时性研究——基于对广州外国人媒介使用和信息需求的连续调查

    关键词: 精准对外传播  国际受众  历时性  媒介使用  连续调查  

    本文通过2009年、2011年和2017年对在穗外国人分别进行的三次媒介使用和信息需求的问卷调查数据比对,描述历时性视野下在华国际受众的动态面貌。研究表明,在华国际受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组成结构更加多元,社交媒体已超过传统媒体成为获取中国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各类信息需求也因在华逗留原因的不同呈现出群体差异。这意味着对外传播要提高精准度...

  • 新闻舆论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的历史定位与时代价值

    关键词: 新闻思想  新闻舆论  治国理政  

    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在革命斗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完善新闻理论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脉络清晰的思想体系和工作指南,在推动革命和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是高瞻远瞩,把新闻舆论提升到"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战略高度。本文以史观视角回顾和梳...

  • 社交媒体地理偏好的传播机制实证研究——以新浪微博2009-2014年水灾传播为例

    关键词: 水灾  地理偏好  数字鸿沟  灾害传播  微博  

    随着灾害事件频发与社交媒体的普及,灾害传播已经成为社交媒体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新浪微博(2009-2014)五年间的数据分析,探讨社交媒体的灾害传播规律。研究表明,新浪微博呈现出一种与传统灾害传播具有显著区别的传播特征:传统灾害传播的关键影响要素(事件中的生命、财产等损失的严重程度)在社交平台影响甚微,但地理偏好却成为关键要素...

  • 回归艺术性的本质规定:现实题材电视剧“中国梦”的表达之道

    关键词: 中国梦  电视剧  现实题材  艺术  真理  

    电视剧之艺术性的本质规定是:其一,它是真理性的;其二,作品世界乃关系世界。现实题材电视剧窘迫困局之本,在于其对电视剧之艺术性的本质规定的遮蔽;其艺术使命是朴实地揭示生活的真理与意义。"中国梦"作为当前最根本的现实语境,承载着个人、民族、国家的共同梦想,并为当代人的现实生活及价值追求做出了根本性的规定,故对"中国梦"的彰显与表...

  • 中国网络综艺节目的叙事爆点与危机

    关键词: 网络综艺  叙事策略  日常化  话题化  星素结合  

    当前中国网络综艺节目发展较快,体量较大,但是质量上佳的作品所占比例依然较小。特别是目前网综叙事良莠不齐的现象,急需深入探讨。中国部分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叙事发展较快,比较成熟,叙事日常生活化、接地气;注重采用新颖的形式,表现网民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与社会问题,形成网民热烈讨论的话题;注重选用一些网络上关注的人物,这些人物大多个性鲜明...

  • 美国电视剧华人移民形象的二元板结化塑造

    关键词: 美国电视剧  华人移民  批判话语  中美关系  二元板结化  

    使用批判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当下美国热播电视剧中华人移民的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并尝试以之为切入口,厘清美国主流价值体系操演中国、中国人的形象及中美关系所依存的象征秩序。"模范少数族裔"和"傅满洲的幽灵"构成了美国主流电视文化领域华人形象的二元结构。该结构的板结化背后的文化优生学话语逻辑,则将对美国华人的生活选择以及中美两国的...

  • 从点击的量到传播的质:中国电视剧海外网络平台传播研究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国际传播  网络平台  youtube  中国故事  

    在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剧纷纷在海外视频网站平台布局。以中国电视剧在YouTube上的传播与接受为个案,梳理中国电视剧在YouTube上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商业营销等方面的现状,提出并分析目前存在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不强、品牌度不够高等现实问题,进而提出中国电视剧在海外网络平台提高传播质量的"三重门"策略:字幕翻译、互联网思维和跨文化传播...

  • 论中国早期电影创作和运营者的混杂性构成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早期电影  创作者  运营者  

    中国早期电影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由名字指涉、人物身份和家族运营所导致的混杂性,构成了其起步发展阶段的重要特色。名字指涉的新旧交织性,既是创作主体观念模糊的产物,也是风格暧昧的表现。人物主体的身份流转与多重,则决定了电影主题思想的多元丰富性。与此同时,创作者社群运营的特征,则对电影思想的混杂性构成展示了另外一种关联。

  • 中国纪录电影为何能创造“奇迹”

    关键词: 中国传媒大学  纪录电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专家学者  学术研讨会  社会效果  中央媒体  影视创作  

    自2018年3月2日上映以来,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引发各地观影热潮,产生良好社会效果。4月14日,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新闻局张强副局长一行,与电影主创团队、学界业界专家以及中央媒体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记者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共同探讨了重大题材影视创作、社会主...

  • 新时代新宣传的典型范本

    关键词: 范本  纪录电影  艺术表现力  冲击力  

    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以恢宏巨片饱满展现了崛起中国的辉煌成就,生动诠释了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极具冲击力地演绎了"厉害了,我的国"主题,淋漓释放了纪录电影的艺术表现力,玉成了一部新时代里程碑式的宣传巨作。

  • 《厉害了,我的国》:政论纪录电影中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 电视政论片  时代精神  纪录电影  宣传工作者  国家话语  视听语言  社会影响力  意识形态  

    政论片是一种把抽象思辨和意识形态形象化的视听类型,也是各个时期国家话语的典型代表。(1)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影视工作者不断创作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电视政论片,并对主题抽象、情感表达、社论话语、叙述方式、专家采访、视听语言等手法进行了多元化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新时代对政论片提出了新要求,成为广电从业者和宣传...

  • 两岸数字内容产业合作探究——基于对两岸数字内容产业界深度访谈的分析

    关键词: 海峡两岸  数字内容产业  合作  

    两岸数字内容产业合作是两岸业者以中华文化为根基,在市场经济原则下,基于比较利益而进行的一种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交流与合作。两岸数字内容产业的合作除受到产业自身的内外因素驱动外,还深深地受制于两岸关系影响。两岸数字内容业者作为在微观层面上的以自利和规避风险为行动准则的社会行为体,主要根据自身拥有的资源、对合作中收益和风险的...

  • 中国传媒市场结构的变迁、模型及优化

    关键词: 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  准入壁垒  退出壁垒  市场结构优化  

    通过分析中国电视和互联网媒体市场结构变迁,发现电视市场结构集中度几经起伏呈"M型"变迁轨迹,集中度上升是因规制提高准入壁垒,集中度下降是因准入壁垒下降、退出壁垒高耸。中国互联网媒体广告市场集中度则因行政壁垒较低,在市场竞争与整合作用下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变迁轨迹。基于此,构建了中国本土传媒市场集中度与市场壁垒模型。当前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整合传播研究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短视频  整合传播  

    短视频顺应了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阅读习惯,迎合了人们对信息迅速获取的需要,满足了人们对影视作品的娱乐化快餐式需求,已然成为当下传播的利器。在国家倡导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建立清朗网络环境的大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整合传播既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上都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能够实现两者双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

  • 互联网情绪传播研究的新路径探析

    关键词: 情绪传播  情感传播  网络舆情  社会情绪  反向认知情绪  

    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对情绪传播在舆论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三个学科面向的研究路径进行了探讨。在未来的情绪传播研究中,应注重从"事件导向型情绪"向"全域整体型情绪"研究深化;聚焦网络公共事件中的反向认知情绪研究;关注行业舆情中的情绪判别与口碑营销。

  • 政务微信对公共议题的推进程度研究

    关键词: 政务微信  公共议题  社会治理  新媒体  

    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网络传播环境之下,政府执政能力和执政效力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政务微信作为新时代政府服务民生、参与社会公共治理的重要途径担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通过上半年全国政务微信数据信息抓取与调查分析,以典型事件案例作为切入点,研究政务微信对公共议题的推进效率、推进效果,并从互联网技术升级、民众社会心理转变两方面分析得出...

  • 论新媒体对人类情感认知的异化作用

    关键词: 新媒体  虚拟性  审美心理  异化  

    从公众审美领域来看,艺术学与传播学的交界领域,将会在未来成为新媒体传播结构中直接作用于人类情感的关键环节。新媒体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沟通个体心灵的传播方式,并且通过计算机所提供的多渠道信息整合处理技术让这些方式变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结构。互联网的这一端连接着诸多作为个体的人,而另一端则连接着整个作为历史与现实的社会文化,而...

  • 走出“密苏里模式”: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专业化趋向

    关键词: 新闻传播教育  专业化  通识  学术性  密苏里模式  

    新世纪以来,在台湾地区政经体制改革、社会变迁、高等教育制度变革以及传媒产业转型背景下,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在办学结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师资构成等方面都发生了诸多调整和变革,偏重职业技能训练的"密苏里模式"不再被奉为圭臬,与专业化相关的通识教育、学术发展与学科自主日益成为一种普遍性的要求。但在台湾地区市场持续扩张、技术...

  • 青少年微媒介叛逆与亲职督导

    关键词: 微媒介  家庭沟通  媒介叛逆  亲职督导  

    微媒介侵入家庭沟通场域,冲击亲子沟通形态,传统亲职督导方式受到挑战。研究发现,父母督导方式主要秉持社会取向的限制控制模式,而非指导与引导等积极方式;青少年媒介叛逆心理与行为较为突出;微媒介作为新的冲突源,正在解构传统的家庭沟通模式与权力关系;微媒介负面影响的第三人效应呈现差异,父母认为子女受到微媒介的负面影响更大,而子女视角则...

  • 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办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学术研讨会

    关键词: 中国传媒大学  纪录电影  学术研讨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成功  新闻传播  社会效果  中央媒体  

    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2018年3月2日上映以来,引发各地观影热潮,观众反应热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18年4月14日,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召开。新闻局张强副局长一行,与电影主创团队、学界业界专家以及中央媒体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记者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共同探讨...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邮编: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