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杂志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咸阳师范学院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杂志创刊于1986,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杂志介绍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杂志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咸阳师范学院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杂志创刊于1986,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672-2914
国内刊号:61-1410/G4
发行周期:双月刊
全年订价:¥120.00
关键词: 礼制建筑 高祖官社 元始官稷
在分析文献和考古资料后认为,汉长安城南郊“西组建筑群”中的F13为秦代宫殿类建筑,在汉代修葺后继续使用,与社、稷无关。其中的F14包括了“高祖官社”和“元始官稷”。
关键词: 秦咸阳 路家坡 陈爰金版 秦楚关系
秦咸阳遗址附近发现的8枚楚国陈爰金版钤印清晰,形体基本完整,地层也比较明确。这些金币可能是楚国贵族或豪富带来的,也可能是秦楚战争中掠夺来的。它的出现,对秦史及货币史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秦工室 手工业作坊 管理
秦工室是秦国在郡县和王室普遍设立的专门制造各种器物的手工业作坊。内部有由县啬夫(县令)或郡守任命的工室啬夫管理,而工室的制造业务则由负责全国经济事务的内史进行管理和考垓。
关键词: 社会心理 厌汉 思汉 王莽 刘秀
西汉中期以后,伴随着统治危机日甚一日,一股厌汉的社会心理普遍在社会各阶层中滋生和蔓延开来。并成为汉新王朝实现禅代的重要因素。然随着王莽改制的失败,遂又引发了社会各阶层思汉的社会心理.并最终促成了东汉王朝的建立。
关键词: 汉代士人 批判精神 渊源
司马迁承继先秦史官及士人评判历史“以道自任”的传统,著史以明道,著史以治世。这一“道德理性的批判精神”与汉代士人社会地位的变化使其所产生的矛盾心态的冲突,乃是司马迁《史记》批判精神的渊源。
关键词: 文献学 辨伪学 顾颉刚 古史辨派
顾颉刚先生在其为《崔东壁遗书》所作的长篇序言中,对中国学术传统中世官世畴的王官之学、“良史”和“实录”史学典范、《春秋》义例等编纂体例、“微言大义”与“实事求是”的今古文经学传统等内容均视而不见,认为中国自先秦两汉以来都“缺乏历史观念”,完全以“造伪”与“辨伪”一组概念解释中国学术传统,其厚诬古人的不宽容态度以及缺乏...
关键词: 戊戌时期 维新派 女子教育思想
戊戌维新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明确提出了兴办女学的主张,论证了兴女学是提高国民素质,进而达到救亡图存、富国强民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戊戌维新时期女子教育思想对近代女子学校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立身之道与文章异 宫体 二谛
“立身之道与文章异”,这是宫体创作的主导理论。这一理论的形成受到了齐粱时期日益兴盛的佛教二谛思想的影响。尤其是萧统的二谛新解,与宫体这一理论有许多相通之处。萧纲把佛学思想转化为指导文学创作的理论,一是他有较萧统更自由的生活环境,二是魏晋以来立身与为文越来越分离的创作现实。这一理论,对宫体弥漫梁代中后期文坛并影响陈隋和...
关键词: 古代文论 主体精神 主体性 审美 新感性 人格
在当前的多元文化语境中,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需要人文化转向,即在文化研究中还原、挖掘其内在的主体精神,从而既形成理论研究的新框架体系,保持本土文论的哲学品格和话语特色,又能借助于文论精神意蕴的学习与传承,启迪当代文人生成“审美新感性”,在新的审美经验模式下寻求生命主体精神的“立言”和“还乡”。
关键词: 严羽 妙悟 灵感
妙悟与西方文论中的灵感相通之处在于直觉性、创造性,但二者并不完全等同。妙悟重过程、重培养,有一定的理性色彩。妙悟需吸收灵感中的情感狂放的色彩。
关键词: 神话 情感变形 拟兽化 拟物化 拟人化 人化
神话中主体形象的异变反映了神话中情感的变形。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体现在神话中.这样神话中的情感越来越摆脱“原始野蛮”的气息,神话中的情感也就呈现出去圣化的特点。神话中的主体形象主要经历了四个方面的变化:拟兽化、拟物化、拟人化、人化四个阶段。
关键词: 陈廷焯 词选
晚清词论家陈廷焯对词评论的重点在《词综》、《词选》两部词选上,陈氏肯定《词综》有辑存文献之功,但未尽汰芜词;赞誉《词选》能得词之本原,但仍有去取未当者。另外陈氏对其他历代声名卓著之选本皆有品评。虽然存在对词选类型辨析不精等问题,但其论述大抵精当,颇有示人学词门径之功效。
关键词: 艺术思维 艺术符号 符号转化
艺术思维的符号转化是艺术创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艺术思维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艺术是思维的整体化结果,是思维的符号化转化。艺术符号之成为艺术符号,正是由于它具有审美和文化的双重特性。符号,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二级传达或显性传达媒介,是艺术思维的直观二级传递。艺术思维要想转化成艺术符号,就必须依靠艺术技巧。艺术符号是对...
关键词: 萨特 接受美学 阅读 创造 情感
萨特提出了有关文学接受的一系列观点,如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参与、情感的介入、阅读即创造、阅读是读者的预测和期待等。这些观点后来为接受美学理论所接受并被文学批评实践反复证明。其中某些观点虽有偏颇之处,然其功绩不容忽视。
关键词: 后四十回 评价
《红楼梦》后40回是补续之作,但它与前80回早已连为一体,为广大读者所接受,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在评价它的时候,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尊重读者;后40回与前80回既有连续性、统一性,也有特殊性、差异性,评论时应把版本研究与文学评论区别开来;评论后40回应有统一的标准。事实证明。虽然后40回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不如前80回,但作为补续之...
关键词: 薛宝叙 矛盾性格 原因
薛宝叙是与贾宝玉、林黛玉鼎足而三的重要人物,也是红学研究中争议最多的复杂人物。宝叙品格端方,容貌丰美,宽以待人,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学识:她“鲜艳妩媚”而“不觉奢华”,“才、学、识俱佳”而高唱“女子无才便是德”,有“金玉良缘”而“总远着宝玉”,这些矛盾性格在宝叙身上表现得极为突出而真实;宝叙鲜...
关键词: 晴雯 袭人 平儿 女奴形象
晴雯、袭人和平儿,是《红楼梦》着墨最多的三个女奴形象。这三个女奴在《红楼梦》中性格各异,形象丰满,具有很大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 爱情 贾宝玉 花袭人
在以贾宝玉为轴心的情恋姻缘关系中,小姐里宝玉爱的是黛玉,丫鬟里宝玉爱的却是袭人。宝玉对袭人的爱主要体现在:同袭人的关系格外亲密;能像关注黛玉那样关注袭人;在对待袭人与对待晴雯、宝钗、湘云态度异同的比较上宝玉更看重的是袭人。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情缘是一种理想的前世仙界情缘;宝玉和袭人之间的情缘是一种温暖的今生世俗情缘。
关键词: 骈文 用典 事类 形式美
用典是南朝骈文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受到诸多文论家的肯定。南朝骈文中的用典之多可谓蔚为大观,它经历了由宋至陈日益圆熟的发展过程;用典可起到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增强形式美等艺术效果;用典分为事典和言典两类;用典之习与南朝重形式美的审美标准及重才学的社会风尚有关。
关键词: 李商隐 孟浩然 诗歌 残缺意象 空白意象
李商隐和孟浩然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作品风格也多有不同,但他们对诗歌艺术的追求是一致的。李商隐的爱情诗和孟浩然的山水诗,都选用了较多的残缺意象和空白意象,给人想像的空间。以达到一种言外之意、蕴外之致的艺术效果,反映了他们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和对美好精神世界的追求。
关键词: 苏轼 徐州 王安石变法 批判
苏轼徐州作《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历来被认为是歌颂劳动者、抒写农村风光并反映作者喜悦心情的名作。笔者参酌史乘查阅相关资料后认为,把这首词的创作主旨简单作以上认定并不全面。此词婉曲地表达了作者对王安石变法活动的批判,和在仕途上不得重用的苦闷情。
关键词: 黄英 寓言 新型生产关系 解读
《聊斋志异·黄英》是一则充满深意的寓言,它深刻地反映了新兴生产方式在明代中叶产生发展的状况以及这一生产方式对旧文化的改造、颠覆。但由于自身的局限。在专制主义和旧文化的围剿下不久就衰亡了,从而使中华民族丧失了一次走向强大的宝贵机会。
关键词: 执政党 民主政治 能力 思考
执政党要提高社会主义民政治能力,首先要提高党发展自身民主的能力,不断推进党自身的民主化;其次要不断改进执政方式,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第三要建立和完善政治参与机制,为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提供保证;第四要大胆地学习和借鉴人类政党政治中的文明成果。
关键词: 专门委员会 经济法主体 行政法主体
分析了专门委员会的特征,论证指出它们与行政法主体的不同,说明我国专门委员会是经济法主体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婚姻家庭关系 误区 辨析
婚姻家庭关系是一种普遍而又重要的民事法律关系。在该关系中.存在着若干误区,澄清这些模糊认识对于正确处理婚姻家庭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 策略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有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影响,更主要的是自身因素的影响。其健康教育的策略是构建“全员十全科十全程+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设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人文环境;善用自我防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 高等师范 音乐专业 文化素质教育
音乐是一种文化而非纯粹技术,把音乐仅仅作为一种技术而不是作为一种文化来理解是片面的。文化素质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非专业素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高等师范应重视和加强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关键词: 管理者 文书档案意识 意识
公务文书是管理机构及其管理者对上接受管理和对下实施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文书档案意识是管理者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性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法理责任意识;第二,民主集中制意识;第三,操作程序意识;第四,监控反馈意识;第五,制度文化意识。
关键词: 博士学位 硕士研究生 硕士学位 宁夏大学 师范学院 西安市 陕西 毕业
白政民博士,男,1968年出生,陕西西安市人,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7年陕西研究生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在宁夏大学人文教。1999年评聘为副教授,同年被聘为中国古代文导师。现为咸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关键词: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师范学院 礼泉县 陕西省 中文 语言学
邓国栋教授,男,1954年出生,陕西省礼泉县人,1981年12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88-1989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理论语言学,1992-1993年在复旦大学全国高校汉语骨干教师研讨班学习。现任咸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林路咸阳师范学院内,邮编:7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