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学杂志是由吉林省文化厅主管,吉林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戏剧文学杂志创刊于1978,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关键词: 精品剧目 剧场 综述 展演 首都 俄罗斯人 戏剧演出 生活方式
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戏剧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走进剧院欣赏高水平的戏剧演出,不仅早已成为了俄罗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俄罗斯观众对于剧院的尊重以及对演出的热情,可谓是强烈到了足以对抗寒冬、消融冰雪,甚至不能算是娱乐的场所,而更像是他们心灵的教堂。一旦走进剧场,观演双方就都会心无旁骛,迷恋于对艺术本身的探索、对精神...
关键词: 新时期 东北二人转 繁荣 1959年 艺术形式 戏曲剧种 文化生活 吉林省
吉林是一片色彩斑斓的土地,这里不仅有漫野的青纱帐,这里更有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二人转以其火爆热辣的风格,上接青天下接地气,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1958年,提出了东北应该有自己的戏曲剧种,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1959年初,吉林省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创建了吉剧。“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基于这十六字方针,...
关键词: 歌谣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干群关系 艺术样式 红军时期 文化题材 风格独特 载歌载舞
南赣南采茶歌舞剧院新创作的红色文化题材剧目《永远的歌谣》,以歌颂中国共产党干群关系、生死与共、鱼水相依的优良传统,以别开生面、风格独特、载歌载舞的艺术样式,以满台生动鲜活、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以赣南革命老区独有的民歌民谣融为一体的崭新面貌,呈现了一幅精美震撼的红色艺术画卷……让人感动不已,令人情不自禁的自我考量:如果...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歌谣 创作视野 主要表现 干部形象
近看江西赣州赣南采茶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采茶戏《永远的歌谣》,感到在反映老区人民在艰苦年代的创作视野上,又有新的开拓和突破。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过去在塑造苏区干部形象时是高大的,这种构想当然是符合实际的。但是,在《永远的歌谣》中,群众选出来的龙潭村村长李龙槐(米桶哥),则他挑起的是度夏荒不要饿死人的重担。
关键词: 文化传播 能量 继承 导演 历史文化 人文景观 采茶戏 家乡
赣南是我的家乡,我曾经是一铝土生土长的采茶戏演员,是赣南这块红土地养育了我,我熟悉这片红土地上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虽然离开家乡多年,但是,那些风云厚重的历史,那些热血喷张的人和事,常常萦绕在心,共至和我的老乡一样,植入了血液。描写它,记载它.是一种永远感恩的赤减,是一种小能忘怀的本能。
关键词: 影像时代 孟京辉 剧场
20世纪以来影视艺术的诞生和发展给全球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改变着大众的生活习性与审美习惯。孟京辉的戏剧作品-G;顿应这一变化,他对戏剧舞台形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完成了适时的现代性转换,一反传统的戏剧舞台偏重理性分析的局面,以更直观、更直白、更鲜活的视听效果强化观众的感知,为观众呈现具有影像感的视听盛宴。
关键词: 现代京剧 战友 时代精神 传统经典 演绎 国家大剧院 经典剧目
当观众走进剧场时,观赏的期待是多样的,但是对复排的经典剧目,人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那就是瓶子里的“古酒”味道是否还香醇?此前,由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京剧团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复排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以其精湛的综合呈现,满足了观众的多方期待。剧场此起彼伏的热烈掌声和赞叹声,显示观众首肯了复排经典剧目的价值取向,并与...
关键词: 郭小庄 雅音小集 声腔 表演 情感
对于传统京剧演员来说,“雅音小集”是个不够正统的京剧团体,但在一场场的表演中,郭小庄尝试将传统京剧,结合现代剧场,吸引年轻人了解京剧,使疲弱不振的京剧艺术传承,重现生机。在传统戏曲不景气的年代,“雅音小集”一枝独秀,为京剧开创崭新生命力。台湾京剧表演艺术家郭小庄和她创办的演艺团体“雅音小集”的艺术创新体现在多方面,在...
关键词: 政治意识 爱情课题
新中国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了男女婚姻自由的权利,但爱情的幸福却是一个未曾关注和被忽略的问题。反映在戏剧中,爱情课题是悬置和阙如的,本文选取了1949-1962描写婚姻恋爱的典范文本阐述了新中国初期戏剧中以国家政治为旨归的“爱情”及其缺失。
关键词: 傩堂戏 仪式性 戏剧 艺术性
傩堂戏从三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它的戏剧艺术性:一是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一个含有矛盾冲突的故事,具备演员、角色、观众三位一体的戏剧特质;二是傩堂戏的服饰道具、音乐唱腔、舞蹈动作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戏剧艺术性;三是具备了戏剧的表演虚拟性(象征性)、程式性和综合性。所以说,傩堂戏是一种仪式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戏剧形态,由于流播区...
关键词: 歌舞伎 劝进账 道德 忠义
歌舞伎是日本独有的戏剧形式,也是日本传统艺能之一。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的歌舞伎的主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写贵族与武士阶级世界,一类是表现民众生活。本文通过列举在日本人心目中最有份量、最经典的作品“劝进账”,来分析日本人国民道德精神中的“忠孝仁义”的形成。
关键词: 元杂剧 正能量 构筑 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
戏剧是流行了近千年的文学艺术,自它诞生以来,就因为其特有的体制与通俗广阔的社会涉及而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具有丰富的娱乐功能,并且具有沟通情感的教化功能。中国古典戏剧中蕴含着众多的传统美德和优秀的中华文化,对于它们的挖掘和辨析,有助于弘扬社会的正能量,为丰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和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关键词: 桂林渔鼓 三姑记 草根 价值观
桂林渔鼓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曲艺,是广西的“非遗”项目。其经典作品是清代作品,曾经广为流传,却没人论过。《三姑记》唱词充分表现了草根阶层善恶果报、惩恶扬善、爱情忠贞、家庭平等和睦、逆境坚持、艰苦创业等价值观。
关键词: 创新精神 现实主义 正面影响 反思
以1956年前后出现的所谓“第四种剧本”为代表的一批现代戏剧本,能够尊重现实生活真实形态,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和情感,弘扬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当时戏剧创作普遍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体现出作者对现实的独立思考,给当时和当下的戏剧创作以深远的正面影响和深深的反思。
关键词: 巴金 小说 戏剧闲笔 意蕴
从戏剧闲笔在小说文本中的作用角度研究发现:巴金小说中存有丰富的戏剧元素,文本中戏剧场面描写为深化主题、点染性格、组建情节服务,而散落于主体情节之外的戏剧名称也并非是随手拈来,随处可用,而是起着暗合情节、拓展环境、添加小说底蕴、显现情绪体验等作用,富有含蓄蕴藉之美。
关键词: 儿童剧本 儿童文学 儿童动画
儿童舞台剧《马兰花》自产生后,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和动画。舞台剧本的主题是惩恶扬善与歌颂勤劳,动画版的主题是善良正义战胜邪恶,以及研究者避而不谈的爱情主题。《马兰花》的角色塑造不足在于小兰戏份弱、马郎缺乏个性、没有突出勤劳,老猫则是人性丑恶的象征。
关键词: 关公 中国戏曲 原创剧目 民间传说 成熟期 三国志 剧作家 杂剧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元代是中国戏曲的成熟期,元人杂剧,数以百计。现存剧本,仅_二国戏就有21种(不算残折残曲),其中关公戏最多。除了《刘关张桃国三结义》《虎牢关三战吕布》《关张双赴西蜀梦》三剧之外,以关公为丑角的剧目,还有6种。这些关公戏,有的故事取材于《冗刊全金相平话三国志》,有的源于民间传说,还有的是剧作家的原创剧目...
关键词: 小品画 折子戏 回归自然 艺术表现形式 互联网时代 文学艺术 文学家 生活
文化是盛开在生活土壤上的花朵,无论何种文学艺术表现形式,都是它用来照亮生活的媒介。日本文学家村、卜春树在他的散文集中创造了“小确幸”一词,就不禁令人眼前一亮!它道出了人们内心深处潜伏的共同期待。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碎片化,切割了既往的平静;而平了的世界又将人们的生存状态分散化、透明化,有说第三次工革命本质上更像是一场回归...
关键词: 小说家 戏剧 契诃夫 老舍 现实主义
作为俄、中两国著名的小说家,契诃夫和老舍在戏剧创作方面发挥了他们共有的现实主义特色,具有许多相通之处,但在戏剧主题的挖掘、冲突的设置、形象的刻画、风格的酿造方面,仍存在不少差异。总体看来,老舍更多向契诃夫学习和借鉴,更加拓展了小说家戏剧的发挥空间。
关键词: 武侠话剧 民族化 古典文学 戏剧表演
武侠话剧的出现填补了武侠世界在戏剧舞台上的空白。武侠小说、武侠电视剧、武侠电影、武侠网游等都有着不同的受众人群,同向思维,武侠话剧的出现深受大家喜爱。武侠话剧的出现,着实让戏剧界的大师们耳目一新,它将中国的传统武术、中国的古典文学与戏剧表演相结合,在舞台上呈现出武动的视觉盛宴。
关键词: 潮剧 转台 德政碑功能 舞台表演
转台在《德政碑》舞台表演中第一次被引进潮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今,转台的多样化运用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机械道具,而是一种能表达戏剧思想内容并被纳入到舞台设计体系里的一种富有表现力、生命力的特殊舞台表演方式。鉴于《德政碑》在舞台表演中对转台的精彩运用,本文将从转台的转场功能、转台的聚焦和辐射功能、转台的时空变换功能、转...
关键词: 戏班 采茶戏 20世纪80年代 清代中后期 音乐历史 戏曲演出 赣南 职业组织
戏班的历史,是戏曲音乐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戏曲演出不是演员个体所能从事的活动,它需要戏曲班社的承载方能完成。“戏曲班社既是一个谋生的职业组织,又是一个进行艺术生产的集体。特定的班社组织形式,必定受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而特定的艺术生产发展状况,又受特定的组织状况制约。不研究戏班发展的历史,许多艺术现象就无法...
关键词: 影视 戏曲 传播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戏曲艺术,经历了口传心授的口头的传播方式,印刷媒介的出现使其开始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对外传播,之后的广播媒介又使其具备了声音的特性。现在正在经历着电影、电视媒介给它带来的新的机遇,也催生出诸多的影视戏曲形态。这使得戏曲有了多维度的4~#i-效果,为处于衰微时期的戏曲打了一针强心剂。然而,戏曲与影视的结缘并不...
关键词: 评剧 天津
天津自晚清开辟为通商口岸后,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城市娱乐业的繁荣。评剧自晚清传入天津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天津城市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公报》作为天津重要的报刊媒体.见证了评剧在天津的传播和发展历程。《大公报》对评剧的态度逐渐发生着变化。从排斥到接受,从不屑一顾到调查研究,从认为败坏风气到认为具有一定社会意义,...
关键词: 现代解读 二人转 文本 传统 舞蹈艺术家 人类学 成人礼 小剧场
《大西厢》与关东成人礼行动(人类学解读)《大西厢》是二人转剧目中的珍珠。是演出中下单率最高的剧目。舞蹈艺术家马力当年拜访“筱兰芝”,有个粉丝告诉她,筱兰芝的《大西厢》,他看了1000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对于东北观众,《大西厢》确有百听不厌之魅力。笔者20年前在一个小剧场里一晚看过三个版本的《大西厢》,观众如醉如痴,无一...
关键词: 文化产业发展 二人转 障碍性 地域限制 经济价值 文化属性 著名学者 余秋雨
二人转在较短的时间内,以巨大经济价值的惊人实现,令人刮目相看。然而,惊喜之余,我们还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目前二人转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并非一味风平浪静,一帆风顺,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成为二人转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的绊脚石。一、文化方面 首先是二人转独特的地域文化属性。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创作是受地域限制的,接受并...
关键词: 东北二人转 传统剧目 考证 流变 黑土地 艺人 艺术
有着三百来年历史的东北二人转,这株关东艺术之花,自它诞生之后在黑土地上延续到今天,而且愈加兴盛。它枝繁叶茂成长的元素诸多,但最主要的是一代又一代二人转艺人的汗水和心血的浇灌及艺人们用智慧催生传承下来的三百多个传统剧目。在这些剧目中,有几出被艺人冠名为“启蒙戏”,又称“开坯子戏”或“教学戏”。其中的二人转《小王打鸟》和...
关键词: 外国戏剧 家长 表演风格 身体动作 语言体系 戏剧表演 九十年代 表演语言
日本先锋派剧作家平田织佐是日本剧场界享负盛名的先锋人物,他不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西方译入的戏剧“污染”日本现代戏剧表演的语言体系和演员的表演风格。积极发展“现代口语戏剧”力图让表演语言曹度与日常语法合一。他还意识到人类“说话”时往往伴有下意识的身体动作,因而让演员在表演中用适当的动作与神情来配合台词,
关键词: 口述史研究 艺术学 文献史料 名家 辽宁 国家社科基金 大众媒介 史学研究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 口述史借助大众媒介的新技术与新成果,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它以颠覆性的视角和方法对历史进行追问,弥补了传统史学研究中存在的单纯信托文献的罐头,打破了传统文献史料的正统性与固定性。口述史在艺术学领域对于抢救珍贵史料、丰富研究手段、突破研究局限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长春市建设街83-2号,邮编:1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