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

毛晓燕; 陈红英; 胡晓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一科; 四川泸州646000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儿童 化疗 感染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感染的临床特点、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与MICM分型、粒细胞数目的关系,为临床感染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感染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及抗感染方案。结果:29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共行339例次化疗,发生化疗后感染共168例次,感染发生率为49.56%。发生感染的部位包括上呼吸道、肺部、胃肠道、口腔、皮肤等,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送检86例次标本行病原菌培养,9次明确病原菌,阳性率为10.47%,共发生14例次真菌感染,占8.3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危患儿感染发生率为47.80%,高危患儿感染发生率为5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58,P=0.099)。化疗后粒细胞缺乏阶段发生感染87例次,占51.79%。抗感染方案主要针对G-菌,多选择第三代头孢,严重感染者选择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真菌感染以氟康唑、伏立康唑抗感染为主。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发生感染率高,以上呼吸道最多,G-菌常见,需警惕多部位及隐匿性感染,重视多次重复部位感染。MICM危险度分级越高,化疗后粒细胞数目越低,感染发生率越大。重视预防,抗感染针对G-菌为主,据药敏试验调整方案,可辅以支持治疗,提高成功率。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要求:

{1}省部级以上任何一种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基金号,放入Acknowledgement栏目中。

{2}文稿必须为国内尚未公开发表的原稿,请勿一稿多投。

{3}无特别约定情况下,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份一概用4位数字表示。小数的表示方法,一般情形下,小于1的数,需在小数点之前加0。

{4}本刊注释一律采用国标形式,脚注尾注分开。引用文献依次注明:作者、文献名、出版社、出版年、出版时间、页码等项,并请核对无误。

{5}引言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引言作为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这一问题。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1个月内下单

关注 4人评论|0人关注
相关期刊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