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戏曲研究杂志

杂志介绍

戏曲研究杂志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戏曲研究杂志创刊于1980,发行周期为季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戏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 国际刊号:暂无

  • 国内刊号:暂无

  • 发行周期:季刊

  • 作为朋友的张曼君——兼及现代戏曲的思考

    关键词: 上海越剧院  张曼君  现代戏曲  西方音乐剧  品质感  朋友  

    一作为个人朋友的张曼君我与张曼君的结识,没有人介绍,真是应了那句话:"众里寻他千百度"。大约在2000年的夏天,我给上海越剧院写了个剧本《梅龙镇》。那时,西方音乐剧还不像今天这样被普遍关注,但是音乐剧的概念和舞台风貌,尤其它所具有的现代艺术的品质感,已经冲击着中国的戏剧人。

  • 论戏曲现代化的内在矛盾与理路——兼谈张曼君戏曲导演实践的“本体自觉”

    关键词: 戏曲现代化  戏曲改良  戏曲导演  内在矛盾  本体自觉  清末民初  张曼君  二元对立  

    "戏曲现代化"肇始于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如果检视近百年来的"戏曲现代化"的历程,分析其观念和实践,总结其经验和教训,那么,就不能忽视它所固有的内在矛盾。这种内在矛盾也就是"传统/现代""旧/新""审美/实用"之间的一系列的二元对立。

  • 探索现代戏的新空间——“张曼君样式”研究

    关键词: 戏曲现代化  张曼君  舞台样式  戏曲现代戏  新编古装戏  小剧场戏曲  探索  

    对戏曲舞台样式的探索是伴随着戏曲现代化建设这一议题而来的。虽然这个命题所指并不单单是戏曲现代戏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涵盖着新编古装戏,甚至在今天还涵盖小剧场戏曲这种新兴戏曲类型。但是,现代戏作为表现现当代生活的戏曲类型,无疑是戏曲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 解构与建构——张曼君导演美学研究

    关键词: 审美意向  审美个性  戏曲美学  美学研究  个性化艺术  行为规律  张曼君  解构与建构  

    苏国荣在《戏曲美学》引言中说:"戏曲的文化模式,是从戏曲本体中反复出现的审美意向、人物心态、行为规律等方面,去探究本民族普遍存在的文化行为,并从中去观察戏曲艺术的审美个性。"①这段论述也适用于个体艺术家创作模式和艺术特征研究,每一位艺术家风格和特征的形成,都离不开其作品中个性化艺术元素的反复与强化。

  • 从传统到现代的迁跃——论张曼君导演艺术的四个跃层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导演艺术  张曼君  艺术创造力  舞台样式  歌舞表演  戏曲作品  个性风格  

    一从1993年由一名赣南采茶戏演员转型执导自己的导演处女作《山歌情》开始,张曼君以其丰厚的艺术经历和积累,以打通戏曲、话剧、歌舞表演的"杂家"姿态和丰沛的艺术创造力,执导了一大批舞台样式和个性风格极为鲜明、极富表现力的戏曲作品。

  • “浓墨重彩”推动场面变形与结构流动——以评剧《红高粱》为例

    关键词: 高粱  春种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是魔幻而神奇的存在,恣意、疯狂涌动的大片高粱地里生活着粗犷狂野、纵情任性的一群人,高粱春种秋收,自然轮回,生命无拘无束,乖戾张扬,血色高粱红流淌、漫溢于字里行间,以"我爷爷""我奶奶"为代表的"红高粱家族"生于斯、长于斯,热烈的血色高粱地是他们的家园,更是生命的底色,魂灵的皈依。

  • 平衡——张曼君的艺术哲学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戏曲导演  戏曲剧种  张曼君  河北梆子  花鼓戏  黄梅戏  艺术哲学  

    张曼君是一位高产而质优的"现象级"的戏曲导演。从事导演事业的30年来,她创作了50余部作品,广泛涉猎京剧、评剧、川剧、秦腔、黄梅戏、湘剧、晋剧、豫剧、昆剧、河北梆子、赣南采茶戏、蒲剧、湖北花鼓戏、广东山歌剧等多个戏曲剧种。

  • 张曼君导演艺术探析——以秦腔《狗儿爷涅槃》为例

    关键词: 秦腔艺术  张曼君  创作与实践  现代戏曲  甘肃秦腔  

    秦腔《狗儿爷涅槃》改编自同名话剧,也是继秦腔《花儿声声》之后,甘肃秦腔剧团推出的又一新作,二者与后续创作的《王贵与李香香》合称为甘肃秦腔现代戏三部曲。这三部作品不仅是对古朴苍劲的秦腔艺术进行现代戏创作大胆、成功的尝试,也是21世纪以来现代戏曲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组作品,同时也是张曼君从不同角度,有所侧重地进行戏曲创作与实践比...

  • 论张曼君导演的现代戏曲舞美观念

    关键词: 传统戏曲  张曼君  戏曲舞美  现代戏曲  戏曲现代戏  内在规定性  理性诉求  新时期以来  

    新时期以来,学界和演艺界虽然对"戏曲现代戏"所持的态度各有不同,却隐含着一种共同的理性诉求,即如何立足于传统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戏曲艺术。每一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审美内在规定性,戏曲艺术更是如此。现代戏曲和传统戏曲最大的差异是表现的内容不同,新的思想内容又导致戏曲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其中,尤以舞美的转变最为突出和引人注目。

  • 清宫演剧研究之回溯

    关键词: 昇平署  朱希祖  演剧  档案  十三年  清宫  

    一早期的清宫演剧研究清亡后不足20年,对于清内廷演剧档案的整理研究即已开始。民国十三年(1924),海盐学者朱希祖先生在北京宣武门外大街汇记书局发现并购得清昇平署档案及戏曲钞本,共一千数百册,其中演戏所用曲本六七百种,其余为演剧档案。

  • 表演理论与中国古代戏剧史研究

    关键词: 表演理论  中国民俗学  20世纪中后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  成长壮大  

    表演理论(Theory of Performance)作为20世纪中后期以来影响中国民俗学最为显著的理论和方法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近30年的时间里,在中国学术土壤里移植播种,进而逐渐成长壮大,并影响到其他各类学科的研究。

  • 21世纪前二十年间戏曲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

    关键词: 戏曲文献  戏曲研究  学术积累  生态环境  整理与研究  21世纪  求新求变  瓶颈期  

    进入21世纪,戏曲研究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学科内部的发展走向来看,经过一个多世纪数代学人的不懈努力,戏曲研究已有了相当丰厚的学术积累,相关研究逐渐进入一个瓶颈期,求新求变成为整个学科的内在要求。

  • 我记忆中的杜颖陶先生

    关键词: 陶先生  日伪统治时期  周贻白  戏曲研究  日本宪兵队  杜先生  

    杜颖陶先生是一位资深的戏曲研究家。在20世纪50年代,我有幸结识了这位学者。我和杜先生的相识,一是由于他是我的老师周贻白先生的挚友,周先生常常感念他。在日伪统治时期,周先生因说了几句日本人的坏话,被日本宪兵队抓去蹲了数月的牢房,出狱后病倒在一家小旅店里。

  • 误读的诸宫调“重大发现”——侯马二水金墓曲辞解

    关键词: 诸宫调  曲辞  沁园春  说唱艺术  侯马市  

    一2000年5月,山西省侯马市第二水文勘察院院内发现一座墓壁上题写有数首曲辞的金墓,杨及耘、高青山《侯马二水M4发现墨笔题书的墓志和三篇诸宫调词曲》①一文对之进行了报道,且根据其中三篇曲辞皆署有宫调名([南吕·□□□][般涉·沁园春][道宫·解红],见图1),认为“这很可能是当时流行的说唱艺术形式——诸宫调”。

  • “孤篇横绝”与格调错位——论白朴的文化人格和艺术思想

    关键词: 文化人格  白朴  悲剧精神  戏曲史  元杂剧  人生方向  宋金元  

    白朴(1226—1306?)是勾栏文化兴起后元初"书会名公"的代表人物。在宋金元易代之际,白朴的身份独特而富有时代特色,他对人生方向的选择亦富有典型性。《梧桐雨》在戏曲史上一直享有"孤篇横绝"的崇高地位,属于元杂剧文采阵营中"妍丽派"的开创性剧作,是中国戏剧中难得的、深富悲剧精神的作品。

  • 明代戏曲刊本插图的非叙事与图像重构

    关键词: 图像学  图像重构  插图  关注焦点  图像解释  时代精神  潘诺夫斯基  图像志  

    当我们以中西比较的视野关注图像学时,会发现潘诺夫斯基提出的图像志①和我们试图对明代戏曲插图进行的图像解释是具有共同关注焦点的。在前图像学描述的层次上,插图绘制了哪些形象和要素?这些形象正在做什么或者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在更深的图像学层次上,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插图具有怎样的时代精神?

  • 佛教传奇《归元镜》曲谱及舞台搬演考略

    关键词: 因果业报  利欲  宗教教义  尼姑下山  市民化  佛门弟子  世俗化  

    戏曲与佛教之关系历来错综复杂,既有批判讽刺者,亦有劝诫宣扬者。然自晚明至清,戏曲传奇中的僧尼形象多呈现出世俗化与市民化,佛门弟子多成为利欲、性欲、情欲的代言和文人对宗教教义的嘲弄对象①,在传奇搬演中僧尼也多沦为由被戏谑的丑角小旦所装扮,《僧尼共犯》《尼姑下山》等即为此类,而以宣扬佛教为目的者,又多以因果业报为手段,《南柯记》...

  • 伦理教化思潮与历史悲剧的类型演进——以南戏与明清传奇为例

    关键词: 历史悲剧  中国古典悲剧  美学特质  伦理教化  明清传奇  元末明初  精神指向  历史剧  

    历史悲剧是中国古典悲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强调并反映历史上发生过的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也可以说,历史悲剧是体现悲剧美学特质的历史剧。中国历史悲剧发展至元末明初,直至其后的三百多年间,蜕化为一种儒家思想与伦理教化的传声筒,在剧作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指向上显现出比较严重的教化倾向。

  • 清代戏曲理论批评视野中的“弋阳腔”

    关键词: 四大声腔  弋阳腔  昆山腔  浙江东南沿海  余姚腔  文化风情  北曲杂剧  海盐腔  

    发源于浙江东南沿海一带的南戏,在流播过程中衍生形成了许多带有浓郁地方文化风情、演出风格各异的声腔剧种,发展到明中叶,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四大声腔",受到了民众广泛欢迎,打破了北曲杂剧的舞台独尊格局。"四大声腔"中,昆山腔、弋阳腔声势最大,传播接受最广,影响最为深远。

  • 吴梅《钧天梦传奇》的发现与考论

    关键词: 传奇杂剧  吴梅  戏曲作品  文献整理  梁淑安  左鹏军  考论  民国时期  

    近年来,笔者在梁淑安、左鹏军等学者的启发下,致力于民国时期传奇杂剧的文献整理与综合研究工作,截至2019年初,共发掘民国传奇杂剧剧目四百余种。在此期间,笔者偶然获见吴梅一部此前未见任何著录的戏曲作品——《钧天梦传奇》。故不揣谨陋,拟对其作初步的介绍、考证与论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线索与资料。

  • 姚华的治曲方法与现代学术转型

    关键词: 陈师曾  姚华  通人  王国维  郑天挺  梅兰芳  梁启超  民国时期  

    治曲名家贵筑姚华(1876—1930),字重光,号茫父,是民国时期"旧京城的一代通人",近代名流如梁启超、陈师曾、鲁迅、梅兰芳、郑天挺、黄秋岳等,或为友朋,或为子弟,皆与之过从甚密,倍加赞誉。而以"通人"和艺苑独标的"诗画之名"所容易造成的真相遮蔽,加之其治曲成就及名声又稍次于同代的王国维、吴梅①往往今人对他作为学者的一面关注不够。

  • 从“歌”向“舞”——从梁社乾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京剧海外传播的重心转移

    关键词: 戏曲考原  海外传播  重心转移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梁社乾  王国维  演故事  歌舞  

    20世纪初,王国维在其《戏曲考原》中指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虽咏故事,而不被之歌舞,非戏曲也……虽合歌舞,而不演故事,亦非戏曲也",其中将戏曲搬演概括为"歌""舞"两个维度。①后世学人多以此为基础,对王氏之说法或增或减,然其主旨大抵不出“歌”“舞”两端。

  • 京剧名武生高盛麟的戏路、专集与上海演出述略——兼谈京剧名伶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 高盛麟  图书出版业  清中叶  武生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京剧  戏路  名伶  

    京剧名伶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思路21世纪以来,图书出版业繁荣,各类书籍的出版蔚为大观,其中戏曲论著亦借此东风而层出不穷。譬如,近年的京剧名伶评传类图书就层见叠出,令人目不暇接。清中叶以来,戏曲的重心由案头转移到了场上,优伶演剧更成为重中之重。

  • 《戏曲研究》稿约

    关键词: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学术刊物  中国艺术研究院  戏曲研究  学术杂志  理论联系实际  继承与发扬  cssci  

    《戏曲研究》杂志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57年,1980年复刊,是当代戏剧史上创办最早的戏曲学领域学术杂志,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刊坚持继承与发扬中国艺术研究院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坚持严谨朴实的学风,努力把刊物办成高水准、专业性强的学术刊物。

  • 《戏曲研究》2019年度约稿专题

    关键词: 戏曲理论  戏曲研究  历史性成就  约稿  理性思考  专题  现状与发展  

    一、戏曲理论建设70年研究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戏曲理论研究获得了历史性成就,研究方法不断更新,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力量不断增长,同时,有关戏曲现状与发展的理性思考从未间断,大量纷繁复杂的理念、学说和观点亟待深入而系统的梳理、建构。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邮编:100700。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