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学术交流杂志

杂志介绍

学术交流杂志是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学术交流杂志创刊于1985,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学术交流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0-8284

  • 国内刊号:23-1048/C

  • 发行周期:月刊

  • 全年订价:¥460.00

  • 论王阳明致良知说对佛禅的吸收和利用

    关键词: 王阳明  致良知说  佛禅话语  修行方式  

    王阳明致良知说曾受到明人陈建"援儒入佛"的批判,认为其说带有强烈的佛禅色彩。事实上,阳明本人并不否认二者间的联系。在阐释致良知这一学说时,阳明对佛禅的吸收和利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建构的过程中,阳明融汇佛禅话语,并对禅宗的思辨方法有所吸收;二是在致良知的具体方法上,阳明兼采禅宗南、北两系的修行方式,合顿悟渐修为一体...

  • 方东美论道家宇宙观

    关键词: 方东美  道家  宇宙观  

    方东美赞同道家宇宙观万物有生论的主张,认为宇宙万物为普遍生命流行的境界,一切现象里面都蕴藏着生意,而非机械物质的场合,"道为‘天下母’",将生命之性赋予万物之中。方东美指出,道家"去其障,致其虚"指的是宇宙为冲虚中和系统,物质上有限而功用无穷,此"体"有限而"用"却无限。宇宙里的普遍生命迁化不已、流衍无穷,挟其善性以贯注于人类...

  • 论美国汉学界对《论语》中“仁”的哲学诠释

    关键词: 仁  美国汉学  

    "仁"是儒家经典《论语》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对它的研究构成了美国汉学研究的重要部分。1972年,美国哲学家芬格莱特率先以否定内在和心理特征的立场开辟了当代美国"仁"学乃至孔子研究的新范式。随后,史华慈对芬格莱特的研究提出批判,将"仁"作为一个心理概念进行了系统表述,郝大维和安乐哲则从"人性"角度将"仁"定义为既关涉内在又关涉...

  • 休谟的因果投射论内涵辨析

    关键词: 休谟  投射  意义张力  因果必然性  

    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某些解释被看作是一种投射理论。人们发现,这种投射理论违背休谟的意义理论,很难与其怀疑主义立场相容。然而,休谟哲学中呈现出的"意义张力"问题以及对这一问题的澄清,为我们重新界定因果投射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投射理论是休谟在坚持因果怀疑论的基础上,对我们何以会持有因果必然性信念的一个理论说明,这一说明有助于理解日...

  • 基于“社会效用”的道德原则证明——兼论休谟对康德道德学原理的影响

    关键词: 经验论  道德  社会效用  情感  

    大卫·休谟作为英国经验论哲学的重要代表,其道德学原理是西方道德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派别。从经验论立场出发,休谟完成了对道德原则的证明。这一证明具有以下三个要点:其一是把"公共效用"作为道德之所以存在的根据。其二是把"公共效用"的道德价值追溯到了人类的情感和感受性之中。前者可以看做是休谟提出的客观性道德原则,后者则是主观性...

  • 霍耐特与泰勒承认理论之比较

    关键词: 霍耐特  承认理论  

    承认概念在黑格尔那里得以全面阐释,在对黑格尔承认理论的研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当属德国社会理论家霍耐特的社会承认理论和加拿大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泰勒的文化承认理论,两者的理论在出场语境、理论来源、理论视角、理论底蕴、理论特征等方面具有共同之处,但由于致思理路、理论诉求、理论特色及理论目标的不同,两者理论又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分...

  • 以文化哲学确立制度的价值标准

    关键词: 制度  价值标准  效率  公平  包容  

    按照文化哲学的观点,制度是文化的最小单位。从文化的功能、结构和价值上都可以证明这一立场。因此制度建设不仅是一种技术性行为,也是文化自身的生成和发展。制度建设的价值基础在于制度体现着文化的整体功能,即推进人的自由。而制度的优劣则体现在制度的结构是否能够有效地完成其宪纲,满足人的文化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度的文化价值体现出三个方...

  • 生存美学:庄子与福柯的相遇

    关键词: 生存美学  生存艺术  关怀自身  自性  

    "关怀自身的艺术"是福柯晚年生存美学思想的核心命题,这一思想立足西方古典传统,折射出西方现当代哲学对实践智慧的关注,是生存美学西方传统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而作为中国艺术精神奠基人之一的庄子,其思想最能体现"关怀自身的生存艺术"的生存美学精神。庄子思想与福柯生存美学思想的跨时空"对话",对于理解生存美学的精神要素、促进当下...

  • 试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制度属性和价值模式

    关键词: 内涵  制度模式  价值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  

    伴随着知识的广泛传播和理论的不断演化,发端于西方的国家治理理论逐渐进入中国语境,在中国这块特殊土壤上不断被改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具有丰富中国元素的理论范畴,亟需理论界对其进行宏观性的分析。从内涵、本质特性、政治属性、价值体系支撑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理论命题,可得出以下结论:核心要义上要把握它的制度本质和政治属...

  • 乡村社会中的国家二重性与国家权力建构

    关键词: 国家二重性  国家权力  社会性权力  

    农村改革三十年以来,国家以实体性和象征性两种路径进入乡村社会所产生的差距形成了农民观念中的国家二重性。一方面,国家立足于协调社会群体利益关系,回应乡村社会公共诉求,向农村进行了密集的公共政策输入;另一方面,近年来旨在促进公平、改善民生的社会政策相继出台,更是反映了以农民利益为根本的国家政策取向,在乡村社会建构出了道德化的国家...

  • 群众路线发展的五个转变

    关键词: 群众路线  主体培育  客体定位  执行机制  沟通机制  价值诉求  

    群众路线是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已经从革命党转变成执掌国家政权的执政党,这一角色的转变要求并诠释着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变化:群众路线的主体培育由强化军政素质向突出服务意识转变,群众路线的客体定位由群体取向向个体取向转变,群众路线的执行机制由思想教育向制度约束转变,群众路线的沟通机制由单一渠道向多元渠道转...

  • 珍爱和平:保护抗战遗址与中外合作研究

    关键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抗日战争  抗战史  

    德国重视纪念碑文化建设表明战后德国政府勇于对纳粹罪行承担"永久责任"。同为二战策源地的日本,却与德国有着天壤之别:篡改历史、淡化侵略、参拜靖国神社、企图重新武装自卫队,给世界和平和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这就提醒我们,珍爱和平,中国必须保护好抗战遗址,保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铁证,将历史刻进民族记忆。鉴于中国对二战...

  • 司法改革中的社会资本重建

    关键词: 司法改革  司法公信  社会功能  社会资本  

    司法公信对社会资本具有重要的培育与导向功能,当下的司法改革负有重建社会资本,为法治建设提供内在支撑的重要使命。由于体制性的原因,司法功能定位的偏差导致司法公信式微,社会信任下降,社会资本处于贫乏状态,对法治秩序的生成产生了负向影响。目前的司法改革重点在于凸显司法的社会功能、弱化司法的政治维稳功能并扩大社会参与,完善司法体制,...

  • 法治社会中共同体自治的边界

    关键词: 法治社会  共同体自治  国家规制  

    法治社会在突出法律在国家治理中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强调共同体自治的意义。共同体自治意味着根据规则自主管理内部事务,所涉及的最重要问题即为共同体与国家规制之间的关系。共同体自治有其合理性与正当性,但不可能完全脱离国家的规制。国家权力对共同体内部事务的介入与规制有其必要性与局限性,因此,需要注重其介入的合理尺度与形式,实现国家规...

  • 论党委决策法制化

    关键词: 党委决策  依法决策  决策立法  

    党委决策居于我国决策制度链条的顶端,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决策形式。为确保党委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合法性,确保党委决策对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正确指导,减少党委决策的失误,必须使党委决策的有关重要环节、步骤、体制和程序规范化、制度化。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未来,要加快...

  • 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法治路径

    关键词: 党内法规  宪法思维  法治路径  

    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是规范党内权力制度化、规范化的根本举措,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党内法规存在着内容庞杂、体系分散、板块不全等问题,同时,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之间存在高度契合点,在国家治理方面可以实现良好的相互补充。因此,需要从法学视角去探寻党的建设中的法治规律,即以宪法思维作为总体指导思想,在制度设计中保持与其他...

  • 论罪刑法定原则的存在与坚持

    关键词: 罪刑法定原则  刑事法治  最大灵活解释  

    基于刑事法治建设的需要,我们必须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存在论。我国刑法第三条虽然在表述方式上有待商榷,但其实质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罪刑法定原则,不可轻易在理论和实践中否定其存在。在当前正在建设而不是已经形成"法治中国"的语境下,罪刑法定的贯彻和实现面对着一个人治传统与法治理想并存、社会剧变与成文法主义同在的外部环境;实现刑事法治,...

  • 共同犯罪的着手实行与既遂认定

    关键词: 共同犯罪  既遂认定  实行行为  

    共同犯罪理论,在刑法学研究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刑法理论中犯罪实行行为的着手与既遂研究同共同犯罪中各行为人的实行行为研究存在着较大的联系,研究共犯中正犯实行行为的着手与既遂需要充分借鉴犯罪实行行为理论。共同犯罪中正犯实行行为是共同犯罪刑法理论中的要点,通过分析单独犯罪实行行为的着手与既遂标准,进而研究正犯实行行为的判断标...

  • 论垄断违法性的实质认定

    关键词: 垄断违法性  实质认定  价值标准  实质性损害  

    垄断违法性实质认定是从垄断的本质这个问题引申出来的,它意在回答为什么要限制垄断,将其规定为非法的问题。从我国反垄断司法实践看,将事实判断与形式规范结合认定垄断违法性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很少根据反垄断法的价值规范对垄断违法性作实质认定。垄断违法性的形式认定与实质认定呈分立状态、垄断违法性实质认定被虚置,不仅很...

  • 物件设置人责任研究

    关键词: 建筑物设置人  建筑物设置人责任  建筑物倒塌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86条关于物件设置人责任的归责原则采取无过错责任。设置人的范围除法条列举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外,个人也应被包含在责任主体范围内。各责任主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存在分包和转包情形下,也不影响连带责任的承担。第2款规定的其他责任人应主要指第85条项下的建筑物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第2款应与第85条相结合才能确定其...

  • 国家课税权力的边界研究——基于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视角

    关键词: 税收国家  政治国家  市民社会  课税权力  法律界限  

    财产是市民社会赖以存在之根本,也是国家存续和发展的保障。当前,国家以"税收"形式分享市民的财产权益,已成为各国共识。纵观税收发展历史,课税权的正当性问题长期争论不休,而以洛克为代表的"市民社会高于国家"理论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国家高于市民社会"逻辑都曾为特定时代课税权的合法性进行诠释,但囿于路径缺陷和时代变迁,两种理论都无...

  • 论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完善——兼评美国信用评级危机

    关键词: 信用评级机构  商业模式  金融监管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取得了突出成绩,评级机构监管法律框架也已初步建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银行、证监会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均承担相应的监管职能。次贷危机充分暴露了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信用评级行业的传统商业模式存在问题,即发行人付费在相当程度上损害了评级应有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

  • 中美非常规货币政策比较: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 常规  非常规  货币政策  中美  

    金融危机过后,主要经济体的利率接近于零,传统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乏力,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国央行开始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来复苏经济,特别是实行能够大规模增加基础货币供给的量化宽松政策,因而,非常规货币政策被正式纳入货币政策框架。2013年后,中国货币当局开始尝试使用非常规货币政策,非常规货币政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

  • 美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融合

    关键词: 美国  互联网金融  融合  

    美国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先驱,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体上分为1990年的蓬勃发展时期2000—2006年的平稳发展时期,以及2007年以来的新发展时期。美国在1990年末便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速了美国传统金融机构的信息化转型,并对美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改变了传统的证券交易方式...

  • 农产品价值链融资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农产品价值链  融资  作用机理  

    我国农户作为典型的信用弱势群体,往往由于其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普遍缺乏有效抵押物,而面临着严重的信贷约束[1]。农产品价值链融资以价值为中心,受传统信贷约束较少,农户的抵押品类增加;此外还有第三方监管并介入农产品价值链融资中,相对应地使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降低、成本下降,增加了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流通渠道,有效地降低...

  • 大数据时代对税务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税务数据  信息管税  国际税收  

    随着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如何分析与应用税务数据已成为税务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大数据时代下的税务工作具有科学优化税负量度、高效普及税法知识、加快信息管税进程和提高税务稽查效率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税务数据有效性、涉税信息安全性和国际税收获取性的挑战。因此,大数据时代下的税务工作应增强非结构数据规范管理能力、保证...

  • 产业升级与就业扩张

    关键词: 就业扩张  产业升级  就业结构  第三产业  

    实现产业调整升级与扩大劳动力就业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产业升级与就业扩张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产业升级在短期内具有就业损害效应,而在长期内则可能具有就业创造效应,但是短期和长期效应的转换并不是自然发生的,就业扩张型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问题是关键所在。借鉴美、日等国的产业升级经验,政府与市场在功能上的静态良性互补和动态有效衔接...

  • 以农场化带动城镇化模式探索

    关键词: 城镇化  农场化  模式  土地流转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不是人们主观意识的产物和行政命令效应,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各国城镇化的过程与现状差异很大,但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路径。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出现两个平行的结果:一是高度城市化,一是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集中表现形式就是建立现代化的大农场。我国有些省区...

  • 森林生态功能区适应性管理问题探讨

    关键词: 森林生态功能区  适应性管理  影响因子  

    森林生态功能区是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限制开发区域中的一类,是提供生态服务、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不确定性给森林生态功能区带来很大的影响,适应性管理就是针对森林生态功能区不确定因素所产生的影响而进行的一种新的管理实践活动。以适应性管理理论为基础,在综合分析森林生态功能区实际情况和明确森林生态功能...

  • 町人伦理及其对现代日本管理哲学的影响

    关键词: 日本  町人伦理  管理哲学  

    町人是日本社会从古代向近代转化过程中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基于独特的社会地位与生活模式,其伦理思想与传统的儒教思想也不尽相同。作为近代日本企业家群体的主要来源,町人及其伦理规范对日本管理哲学的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町人伦理的发展历程及思想特质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现代日本管理哲学。

  •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动力、阻力与创新方式

    关键词: 社会管理  制度创新  创新动力  创新阻力  创新方式  

    从思想观念、制度结构、主体行为三个维度来透析和解剖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问题,可以发现,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动力主要包括:西方管理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思想等现代观念的嵌入所产生的内驱力;制度供求非均衡的常态属性所产生的推动力;获利机会驱使下主体所产生的理性选择行为。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阻力主要包括: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 社会资本理论在西方社区发展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 社区发展  社会资本  可持续社区发展  

    社会资本与社区发展之间有着共同起点,社区发展不断走向成熟以及世界范围的社区发展运动推动了社会资本理论的兴起与繁荣。以社区发展为背景,西方学者对社会资本的概念、内涵、类型以及功能关系进行了更为具体的阐释;社区发展也为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在21世纪西方可持续社区发展领域中社会资本理论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梳理西...

  • 性别与身份政治刍议

    关键词: 性别  身份政治  女性主义  拉康  

    关于女性身份的思考与争论一直贯穿女性主义历史发展始终,但当代性别问题所涵盖的意义范畴已绝非女性主义一词所能道尽。只有考察当代身份政治的复杂语境及其内涵,并回溯性地将女性主义的发展谱系纳入到身份政治的视阈内,才能进一步探询超越性别身份政治的可能。齐泽克通过对拉康性化理论的政治转译,为此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他把性别的问题推至...

  • 美国社会自治传统探源

    关键词: 美国自治传统  英国传统  殖民时期  

    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治理经验,首先需要对其政治和文化传统有一个客观了解。作为美国自身特殊的历史和国情的产物,自治是贯穿美国社会成长历程的基本特质和社会治理方式,也是所谓"美国式民主"的根本标志。探寻美国社会自治传统形成之源,可以为认识美国政治传统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提供一面镜子。美国的自治传统始于殖民时期的社...

  • 中国古典美学“爽”范畴探微

    关键词: 爽  范畴  爽逸  生命追求  

    "爽"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范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多种质素,发展成为一个极具张力的审美范畴。古代文人常常将"爽"作为文艺创作和人生追求的重要精神理念与审美准则来加以运用。而且"爽"范畴本身具有极大的粘合性和衍生力,又产生了许多与"爽"相关的子范畴。"爽"不仅被广泛运用于文艺创作理论,而且发展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精神...

  • 内视觉——中国古典艺术的视觉观照

    关键词: 中国古典艺术  视觉观照  内视觉  

    中国古典艺术中,无论是视觉艺术还是非视觉艺术都以其特有的题材、方法、观念等表现出了对视觉的格外关注。在对视觉的关注中,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共同指向了内在于心里的内视觉图景,并以激活、丰富内视觉作为创作与接受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视觉艺术以削弱外视觉为手段。与此相反,非视觉艺术以强化外视觉为手段。各种不同的艺术能够殊途同...

  • 西方绘画写实观及其对中国画的误读

    关键词: 绘画  写实观  视觉主义  理性主义  

    写实技法背后体现的是人们对"真实"观念的理解,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理解"真实"的标准不一致,其写实出来的面貌也就大不相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写实只是为绘画地位进行辩护的策略,具有浓烈的视觉主义和理性主义色彩,其所谓写实,只不过是写视觉之实、理性之实。然而近代中国却将之上升为具有普适性的写实、绝对的写实、舍此别无其他的写实...

  • 鲁迅小说“父亲缺失”现象的精神分析

    关键词: 鲁迅小说  父亲缺失  精神分析  

    鲁迅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唯独没有清晰的父亲形象。"父亲缺失"既是鲁迅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鲁迅小说的创作现象。如果以精神分析的视角去探究,我们会发现,鲁迅小说中常常以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叔侄关系来替代父子关系。因为关系的改变使得鲁迅能更真实、更彻底地表现出对于父亲的爱与恨,尤其是恨。然而对于父亲的恨是不被允许的,这种情...

  • 构建网络群体极化与约束机制

    关键词: 约束机制  整体构建  网络群体极化  

    网络群体极化是个体网民情感累积、聚群到一定程度后的一种群体情感宣泄的过程。在网络虚拟世界表现出非理智与情绪化、匿名性与去个性化、突发性与演化迅猛等特征。以网络群体极化为切入口,对网络群体极化的产生、演化及内部的生成机制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从政府、媒体和网民三个层面着手,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约束机制,以实现网络社会的和谐发展。

  • 重大灾难报道中的仪式传播策略

    关键词: 重大灾难  媒体报道  仪式传播  

    在重大灾难报道中,应突出仪式传播,化危为机,充分发挥媒介的价值整合作用。结合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和中国文化心理学,仪式传播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实施现场情境中的互动仪式;坚持媒介情境中的互动仪式;突出互动仪式中的集体记忆。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区中宣街20-6号,邮编: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