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学术交流杂志

杂志介绍

学术交流杂志是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学术交流杂志创刊于1985,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学术交流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0-8284

  • 国内刊号:23-1048/C

  • 发行周期:月刊

  • 全年订价:¥460.00

  • 导引突破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藩篱

    关键词: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教条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导引  社会主义改革  发达资本主义  学术共同体  现代性危机  

    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学术共同体中,以沙夫和科拉科夫斯基为突出代表的波兰新马克思主义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其他代表人物一样,波兰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致力于“复兴马克思主义”、探索社会主义改革、批判发达资本主义、反思现代性危机等重大思想理论主题,同时,他们的理论探索又具有独特的思想深度和批判锋芒。这种理论特...

  • 中东欧国家的欧洲诉求

    关键词: 中东欧国家  欧洲  诉求  持续快速发展  内外政策  经济圈  欧盟  

    朱晓中在《世界知识》2015年第4期撰文指出,越来越多的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和进入欧盟核心机制,重新激发起人们对中东欧国家之于欧盟、乃至整个欧洲意义的讨论。目前,中东欧国家在经济上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欧盟经济圈中最具活力的国家;在政治上,中东欧国家日益成熟,越来越多地参与欧盟重大内外政策的决策,正在进入从加入欧盟到塑造欧盟...

  • 俄罗斯欧亚战略与国家治理

    关键词: 俄罗斯政府  国家治理  欧亚战略  政治发展道路  欧亚经济共同体  行政学院学报  经济联盟  多元治理  

    刘凌旗在《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撰文指出,国家治理的发展,要求俄罗斯政府将各领域的有效管理同各种形式的多元治理相结合,以此为基础的俄罗斯欧亚战略经过了独联体、欧亚经济共同体和海关联盟的反复培育,最终通过欧亚经济联盟、身份认同等内容得到具体体现。欧亚战略是俄罗斯对未来国家、民族发展的一种慎重考量,其正当性主要基...

  • 面对文化冲击乌克兰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乌克兰  文化冲击  俄罗斯文化  社会主义问题  苏联时期  当代世界  独立国家  行为方式  

    刘显忠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5年第1期撰文指出,乌克兰政治家反对俄罗斯文化和乌克兰文化共存,把两者完全对立起来,但并没有把发展乌克兰文化作为自己的优先任务,而是把排挤俄语和俄罗斯文化,使乌克兰和俄罗斯脱离关系作为自己的目标。这表明在苏联时期曾反对俄罗斯化的乌克兰,在脱离苏联而成为独立国家后,所用的还是苏联的行为...

  • 俄罗斯非政府组织立法之启示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立法质量  俄罗斯  公民社会  普京政府  社会保障  民主进程  

    贾少学在《人民论坛》2015年第3期撰文指出,普京政府逐渐认识到公民社会的发展对民主进程的重要意义,并采取各种措施以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但普京政府针对保障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具体举措尚很薄弱,法律的规定很多都显得过于原则性与模糊,修改频率较高,非营利组织法从出台至今已修改几十次之多。然而修订数量不代表立法质量的提升,俄罗斯相...

  • 匈牙利的社会转型:从妥协到决裂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匈牙利  妥协  正义问题  政治力量对比  政治变革  社会科学  政治统治  

    崔鹤在《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撰文指出,转型正义是指在社会转型中尤其是在政治变革发生后,对待前期政治统治中的错误甚至是罪行给与纠偏和妥善处置的正义。匈牙利作为东欧地区率先转型的国家之一,其现代史上体制转型前后执政者解决转型正义问题的相应举措体现出从与过去妥协到与过去决裂的特点。原因可从政治、社会条件及历史三方面分...

  • 文学律法的伦理光照:卡夫卡《审判》新论

    关键词: 卡夫卡  光照  伦理  律法  西方文化  历史谱系  

    廖奕在《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2期撰文指出,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渗透着法律的技术和意象,文学作品中的法律主题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谱系,在这种文学传统中,法律往往以悖论形式存在,在被辛辣嘲讽的同时,又是不可缺少的秩序参照。对卡夫卡而言,文学不是为了法律写实,成为一种普法工具——恰好相反,法律叙事是为了铺垫映衬文学故事...

  • 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的虚构性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学  虚构性  时间概念  现实主义者  文学创作  美学理论  心理论  

    赵雪华在《俄罗斯文艺》2015年第1期撰文指出,真假美学理论可以说是后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理论。后现实主义者首先打破了时间的一维特征,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昨天、今天和明天,历史和现在断开,或重叠、或交叉、或颠倒,重构了另一个时间概念。

  • 步人云端的俄罗斯传媒

    关键词: 俄罗斯  媒体发展  传媒  媒体资源  数字化时代  新闻通讯社  

    陈效卫在《新闻战线》2015年第3期撰文指出,在数字化时代,平台化、可视化、定制化是承载新媒体发展的“三驾马车”,在驾驭这“三驾马车”方面,俄罗斯媒体的做法可圈可点。首先,平台化打造“媒体航母”。落实平台化发展涉及资源、生产、内容、终端、渠道、组织和管理融合,甚至媒体与用户之间的深度融合等。俄政府斥巨资将俄新社和“俄罗斯...

  • 俄罗斯文化哲学历史嬗变——评《俄罗斯文化哲学论》

    关键词: 文化哲学研究  俄罗斯文化  历史嬗变  民族性格  苏联解体后  外国语大学  地缘政治  社会基础  

    独特的地缘政治铸造了独特的俄罗斯文化,而偏好哲理思考的民族性为俄罗斯哲学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时,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所面临的危机又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关于文化寻根、比较、文明选择等问题的大讨论,促使俄罗斯文化学和文化哲学研究全面展开。近年来,俄罗斯的文化哲学研究及其成果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四川外国语大学社科...

  • 北京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先生题词

  • 清华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李学勤先生题词

  • 沙夫异化概念中的矛盾

    关键词: 沙夫  异化  主体异化  客体异化  人  

    沙夫著作中的异化概念结构复杂且充斥着矛盾。从异化的主体方面来看,异化表征为两种相对立的态度:一方面漠不关心,另一方面又积极献身。从异化的客体方面来看,在何种意义上客观因素促成了异化的主体态度以及在何种意义上这种主体态度是社会结构异化的根源这一点并不明晰。本文试图阐释亚当·沙夫关于这些问题的观点并追问是否可能避免异化。

  • 波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演进——以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的哲学为例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宗教批判  自然  认识论  

    一些当代波兰哲学家已经开始阐释马克思思想。他们的阐释在不同层面上对马克思思想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修正。然而,只有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的修正提出了接近马克思主义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本文追溯了科拉科夫斯基相关思想的演进轨迹,探究了蕴含在其演进过程中的动力并在结论部分提出了一种解释这种动力的理论观点。

  • 关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理论探索——亚当·沙夫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关键词: 沙夫  异化理论  社会主义  人道主义  

    沙夫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立场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为依据,以人的问题为核心,阐发了以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为终极价值和理想的社会主义思想。他指出,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人,社会主义的实质是它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以包括每个个人在内的全体人的幸福为目标,谋求在“社会幸福”中实现个人的幸福。在新的科技革命...

  • 危机与救赎——科拉科夫斯基现代性批判理论的重要维度

    关键词: 现代性  基督教  理性  道德  

    本文主要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领军人物科拉科夫斯基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经对西方现代化进程学理和现实层面的分析,科拉科夫斯基指出:这一进程乃西方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具有两面性,这也就意味着对现代性的全盘支持或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合适的,真正明智的现代性反思应当是通过对西方文化精神中其他核心要素的捕捉,即信仰、道德、价值等...

  • 人类的五种生产及其文明积淀

    关键词: 物质生产  精神生产  人自身生产  社会关系生产  环境生产  

    生产既创造了人类,又发展了人类。人类的生产与人类的各方面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多元的生产系统,积淀了人类的五大文明:物质生产积淀了物质文明,精神生产积淀了精神文明,人自身生产积淀了繁衍文明,社会关系生产积淀了政治文明,环境生产积淀了生态文明。文明随着人类本身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五种文明之间的互动是它们发展和提高...

  •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四个基本问题

    关键词: 马克思的正义理论  正义观的理论结构  正义观的理论视角  正义观的伦理特质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人们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要求。理论的进一步展开,需要“破解”四个基本问题。其一,马克思有无独立的正义理论,只有确认马克思有独立的正义理论,研究才有展开的可能性。其二,马克思正义观有无独特的理论结构,这一问题规定了我们走进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特定路径,并指引我们深入...

  • 论方东美对中国哲学基本精神和发展历程的研究

    关键词: 方东美  中国哲学  基本精神  发展历程  

    方东美站在欣赏、认同的立场,以形上学为向度,阐释了中国哲学有机统一、天人合德、双回路向、立乎中道等基本精神,探讨了中国哲学曲折但总体上不断进步的发展历程。研究方东美对中国哲学基本精神和发展历程的阐释,有助于我们把握港台哲学家研究中国哲学的特点,也有助于深化中国哲学史学史的研究。-

  • “援佛入儒”:缔造文化传播的新格局——传播视野下的梁漱溟思想研究

    关键词: 梁漱溟  新儒家  援佛入儒  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  

    梁漱溟面对西方高势能文化的优势扩散,积极思考,准确应对,引介印度哲学,运用唯识学的方法,身体力行地“援佛入儒”。纵向加入“南来”的印度哲学建构而成的三大路向学说,突破了“东西”横向对立的思考困局,创设了新的时代命题,缔造了“中国中心主义”视角下的文化传播的新格局。同时,其思想系统内部存在一个文化传播向组织传播的体系性...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兼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扬弃性继承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传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始终萦绕在中国共产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秉持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深深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邃的文化自信品格,这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 从中国传统主流价值文化看文化领导权问题

    关键词: 中国传统主流价值文化  文化领导权  儒家思想  

    研究当下中国的主流价值文化问题,有必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领导权的存在及运行规律。历史上中国文化领导权的最大事实是儒家思想的文化领导权地位,这一地位的形成与中华文明的大一统趋势是相吻合的。但实际上,中国儒家思想的文化领导权既绝对存在又具有相对性的特征。这一事实给后人提供了三方面的启迪:第一,文化领导权的形成必须自觉发挥国...

  • 流浪权初探——几类不同文明视角下的比较

    关键词: 流浪  流浪权  农耕文明  游牧文明  商贸文明  

    流浪不只是生活无着、心灵困顿时无可奈何的一种行走和放逐,即便在生活优裕、心灵自由的情形下,也需要流浪。农耕文明囿于定居的事实和“父母在,不远游”的理念,在精神和制度上遏制流浪,使其难以成为人们的一项权利。游牧文明则基于“逐水草而居,顺四时而行”的事实和与大自然亲近的理念,使流浪客观上成为人们的一项自然一习惯权利。而商...

  • 面对外来人权利问题的欧洲自由主义法理论的困境

    关键词: 外来人  公民权利  后民族  

    当代国际人权领域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发展呈现新问题,以国籍为条件的公民身份理论面临挑战。当代全球性跨国家迁徙移民聚居改变着西方民族国家的社会关系结构,呈现出后民族社会的离散特征;城市成为跨文化身份人群的汇聚场,也引发着欧洲城市混合社会的紧张关系并危及社会团结。“何为外来人、谁是外人”的问题成为欧洲政治哲学的深刻议题...

  • 残障者法律保护问题及研究走向

    关键词: 残障立法  语言  规范  行动困境  互动  

    我国的残障者立法从规范视角审视,存在立法语言明确性欠缺、逻辑矛盾、准确性不足问题,规范的逻辑构成上有假设条件和法律后果设计模糊等弊病;从主体视角审视,残障法律保护遭遇执法主体、责任主体、残障当事者不同情形的行动困境。故而,残障法律保护议题研究需要跨越单一的规范视角或行动视角,关注规范体系与既有生活世界如何有效互动。

  • 权利的制度供给与民生实践——基于农民工群体权利贫困的分析

    关键词: 民生  权利贫困  制度供给  

    权利贫困是由社会的制度安排造成的,只有改善制度供给,才能在根本上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贫困。农民工的权利贫困是一种现实存在,是“身份”“权利”与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被制度化的结果。处于城乡二元保障制度夹缝中的农民工的权利贫困,在根本上受制于社会利益和资源分配的不平衡状态。一旦将导致农民工权利贫困的结构制度化,会进一步加剧...

  • 空心化农村农业减灾公共品合作供给意愿研究

    关键词: 空心村  农村社区  减灾公共品  合作供给意愿  

    空心化是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引发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减灾公共品合作供给也受到农村空心化不同程度的影响,深挖影响当前农村减灾公共品合作供给的因素,农户受灾程度、农村社区特征对农民合作供给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减灾公共品供给满意度对合作供给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户社会资本对减灾公...

  • 农业企业化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影响——基于西南六地的实地调查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业企业化  生产关系  半无产化  

    近几年,工商资本下乡,农业企业化正全方位地影响和改造我国农村的生产关系。通过在西南三省六市的实地调查得出:地方政府和下乡资本在政绩和利益的诱导下,由政府强推型农地流转来实现农业企业化。这个过程导致“被流转”农户在流转期限内与土地剥离,从而被迫进入劳动力商品化进程,并且难以参与土地收益,逐步走向“半无产化”。结果导致农...

  • 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深层次转移的路径

    关键词: 深层次转移  户籍改革  成本分担  能力建设  

    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呈现年轻一代不断外出务工,年龄较大的又向农村回流,即双向流动的特征。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深层次转移,简而言之,就是要让已经在城市长期居住生活的农业转移劳动力逐渐享有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待遇,避免出现回流现象。而加快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构建多元主体的成本分担机制、提升农业转移劳...

  •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

    关键词: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构建发展  创新路径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于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应从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生产、农村商品流通、农村金融服务、农业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六大服务体系入手,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健全服务体系、培育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机制。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研究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金融服务体系  创新  

    与传统农户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呈现出新特征,与其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也需与时俱进,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基本逻辑,应抓住农地经营权放活等政策契机,以降低交易费用为目标,以破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着力点,以消除信息不对称为突破口,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

  •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瓶颈与路径选择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发展瓶颈  路径选择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强化金融机构继续支持“三农”职责的同时,突出强调了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既是现阶段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把农村资金留在农村,以城镇资金支持农村”的有效路径。目前,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尚存瓶颈,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合理的监管职能分工、权责明确的运行机制以及有效的...

  • “历史”、“效率”与“合法性”:单位制变迁的机制分析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单位制  黑龙江农垦  制度变迁  

    黑龙江农垦经历了“供给制一计划体制一层层包干制一家庭农场承包制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变革,而其社会管理制度则经历了初期的“场办社会”一“军政企社”高度合一的“条块管理”之下的区域治理以及“内部政企分开”的变迁。农垦的发展经历了新中国从建国至今在农村和城市的一系列制度改革,其复杂性超越了许多单位组织。它的功能分化不彻底、行...

  • 论垦区文化认同与垦区身份认同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社会层级认同  公平感  垦区文化认同  垦区身份认同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黑龙江垦区居民的社会心态进行问卷调查,形成对黑龙江省垦区民众社会层级认同与社会公平感状况的初步判断,并通过分析社会层级认同与公平感的关系,探讨了垦区文化与垦区身份认同在二者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与全国多项调查结果类似,垦区人的社会层级认同也呈现出下移趋势,不同收入水平群体间的社会层级认同呈现...

  • “应然”与“实然”:社会文化价值特点与影响

    关键词: 社会文化价值  社会生态心理学  主体间理论  

    本研究从社会生态心理学和主体间理论视角出发,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对社会文化价值进行了地区对比分析。对1423名黑龙江垦区和深圳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的地区社会文化价值存在差异,垦区更多地表现出集体主义和人文取向价值。(2)“应然”和“实然”的社会文化价值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权力平等和人...

  • 周代礼乐歌诗与雅颂诗篇的艺术形态

    关键词: 礼乐歌诗  宫廷政治  史诗叙事  表演形态  

    周代歌诗是周代文学的典型样式,歌诗把诗歌从主要依赖语词的徒歌艺术发展成诗乐舞相互融合的综合艺术。歌诗源于宫廷,宫廷政治是周代歌诗形成的历史土壤。歌诗而不是诗歌,歌诗艺术与礼乐的结合,决定了歌诗综合性的表演艺术特征。西周大雅诗篇具史诗性叙事的特征,而颂诗则形成了戏剧的原始结构形态。

  • 屈骚中的“彭咸之所居”和“彭咸之遗则”

    关键词: 屈原作品  彭咸  居所  遗则  

    屈原作品中提到的彭成之所居,均是与抒情主人公的神游相关联,是以西海和若水为空间背景。那里是楚族发祥地,是彭成之所居的地域。彭姓与楚族同出自颛顼,存在血缘关联。彭姓在由西向东的迁移过程中,在岷山以东留下一系列痕迹,可作为追寻彭成之所居的参考。彭成之遗则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特立独行,不趋时媚俗;二是由诸内而发诸外,性...

  • 儒道释合流的前夜:从《世说新语》看东晋清谈与佛学的关系

    关键词: 魏晋清谈  玄学  佛学  名僧  名士  

    《世说新语》这部“清谈全集”中的四个典型案例揭示了庾亮、殷浩等名士以及支遁、慧远等名僧在清谈玄学与佛学逐渐调和、互融互渗的历程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如庾亮对佛陀的人学解读,殷浩对玄、佛之理可以相通的学术发现,取义佛典的香木之喻的真实寓意和慧远“以感为体”的《易》学观及其文化意义。庾亮对佛陀的人学解读,不仅奠定了玄学与佛...

  • 中国抗战时期一次成功的外宣活动——宋美龄1942—1943年访美性质辨析

    关键词: 宋美龄  外宣活动  抗战时期  访美  

    1942—1943年宋美龄以私人身份出访美国,是中国抗战时期一次成功的外宣活动.而非外交活动。宋美龄的演说具有明显的宣传或者说大众传播的特点,即具有公开性、针对性、充分利用大众媒体、讲究宣传技巧等特点。宋美龄通过半年多的从政府到民间的外宣活动,向美国民众广泛宣传了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情况,唤起了美国朝野对中国抗战的同...

  • 中间位置的求索与香港《明报》的崛起(1960-1970)

    关键词: 查良镛  中间立场  香港报纸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明报》从一份小报崛起为一份知识分子大报,这是香港报业史上一个需要解释的现象。《明报》的崛起主要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客观上,香港报界因为战后国共斗争分为左右两派,形成一个中间空隙。主观上,《明报》努力寻找左右之间的一个中间位置。一方面《明报》不断重申自己“非左非右”的立场,表现出四种恒久价...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区中宣街20-6号,邮编: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