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林杂志是由哈尔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哈尔滨文艺杂志社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小说林杂志创刊于1981,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关键词: 民间立场 乡土观念 命运走向 底层社会 故事 历史进程 善良本性 李汉平
著名作家李汉平为我们奉上短篇小说《如意酒馆》,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底层社会人们的善良本性。石也的小说《当泥土变成灰尘》,表现出对乡村命运走向的深入思考。作品描写了因为修路拆迁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作家以民间立场从农民角度出发,讲述了当下中国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从一家人在拆迁事件中的命运转变,表现出乡村的历史进程中乡土观念的蜕变。
关键词: 马达声 泥土 恐惧
一站在春天刚苏醒的田野里,门连贵猛然觉到脚下的地皮在剧烈颤抖,回头望去,只见村东的天上扬起了滚滚的尘土,紧接着就听见轰隆隆的马达声,好像天空在塌陷。他恐惧地看着寒风里瑟瑟的杂草,两眼迷茫地把双手伸进袄袖,佝偻着身子,向着漫卷的烟尘走去。
关键词: 三十里 婚丧嫁娶 日出而作 步行
小说里的事情发生在我童年是的老家,一个小山村。在我的记忆里,这条不大的山谷是很闭塞的,好像在1990年才通客车。从读初中开始,我和伙伴们都要步行,在三十里开外的学校住上一个星期,周日休息再步行回家。也许是因为封闭吧,这里的人给人的印象好像唯有淳朴与善良。人们习惯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种地打粮,婚丧嫁娶,生儿育女……日子也悠...
关键词: 民间立场 乡土观念 命运走向 故事 原乡书写 历史进程 泥土 灰尘
当泥土变成灰尘,当种子磨成面粉,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还能最后剩下什么?这是当下原乡书写呈现出的针对中国乡村困境表达的焦虑。石也的小说《当泥土变成灰尘》表现出对乡村命运走向的深入思考。作品描写了因为修路拆迁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作家以民间立场从农民角度出发,讲述了当下中国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从一家人在拆迁事件中...
关键词: 心理平衡 叫卖声 北三 公共汽车 酒馆 如意 老太太
在嘈杂的北三市场里,有个如意酒馆。来这里喝酒的,大抵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穷。穷,且好喝两口,上这里便是最佳之选了。北三市场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果菜肉蛋的价格往往比别的地方便宜些。以至于从这里搬走的老住户,那些喜欢买便宜货的老太太们,对这一带仍有无限的依恋。有人甚至揣着可以免费乘车的老年卡,坐公共汽车杀回来,赶北...
关键词: 前园 倭瓜 秫秸
一麻娘是我的干娘。麻娘家的后园与我家的前园只隔了一道秫秸垒成的篱墙。坐在我家的前窗台上就能望见麻娘戴着老花镜坐在炕上做针线活儿。她也常从她家的后窗里探出那张落满麻痕的脸,与篱墙这边正在园子里薅草的母亲唠闲嗑。一天不见面她说:"呀!你家的黄瓜开花了。"三天不见面她又说:"呀!你家的倭瓜结纽了。"说话的时候她脸上的笑纹就埋在那浓...
关键词: 悲悯情怀 生活艰难 心灵世界 大开大合 原乡意识 孩童 善与美
我曾读过莎仆小友的不少作品,尤对他的小说激赏,《麻娘》即是此中的一篇。《麻娘》这个小说,写乡村女人麻娘历经苦难却具有悲悯情怀的一生,永恒地散发出善与美的热力,直至她默默辞世。她虽貌丑,却有美好的心灵世界;她虽生活艰难,屡遭灾祸,却活得坚忍而沉着。小说并不设置大开大合的情节,只是通过一个由孩童而后成年的"我",缓缓记叙所见所闻所感...
关键词: 生活小区 花花草草 豆角 茄子 辣椒 大蒜
一那年,我家还住在塑料厂生活小区靠围墙的最后一栋楼里,墙那边就是青年公园。因住的是一楼,带个独立的小院,我妈在后院种了茄子豆角辣椒大蒜,墙角还放了两只酱缸,常年散发着香臭难辨的混合气味。我姐就常年地抱怨说,咱家不能种点花吗?我妈不以为然,花?光看吶?可犯不着养那玩意!那年头进公园还要票,虽说里面不过就是些花花草草,但圈起来以后就太...
关键词: 张家村 神奇的力量 养老院
张小元爱上了一个女人,而且马上要结婚了,这是张家村目前最大的新闻。这几天的张家村人像过年一样,每个人脸上都是喜庆的,似乎大家都新婚在即。张小元都六十三岁了,还是个处男。张小元要娶的女人,比他大十九岁。张小元和这女人上无片瓦,下无寸地,都住在养老院。这三条信息连在一起,就有了神奇的力量,让整个张家村的人每天像中了特等奖似的兴奋着...
关键词: 黑眼圈 睡眠障碍 邻居
搬到新安小区没几天,闹心事就找上了我。确切地说,是噪音。我本身有睡眠障碍,对声音特别敏感。我顶着黑眼圈,像猫一样竖着耳朵,寻找噪声的来处。几番折腾,终于发现,弄出噪声的是对门的邻居。我是通过门上的猫眼认识对门邻居的。一个是中年女人,短发,衣着朴素;一个是十六七岁的姑娘,微胖,脑后梳着简单的马尾。
关键词: 小学 高中 四十年
老樊是我不折不扣的老同学。"老"到从小学到高中连补习加一块儿,12年都同处一教室,用他的话说连长高都是一起的。我们熟悉到彼此一开口,就知道对方用意。同学之情一直浓浓地延续到现在。那天他话锋一转,兴冲冲地说咱们小学同学也建个群吧?其他班热闹得都快上房揭瓦了。我不冷不热:"分开快四十年了,有必要吗?""分开越久越有必要。"老樊跟了一个调...
关键词: 裙子 妈妈 三岁
小灵儿无数次在梦中见过妈妈。在梦里,小灵儿和妈妈特别亲。妈妈总是紧紧地抱着她,亲亲她,还像变戏法似的从她的背包里拿出好多红裙子和花裙子,都是在电视里见过的那些她最喜欢的裙子。小灵儿从来没见过妈妈,她很想记住妈妈的模样,可是,妈妈的脸总是模模糊糊,就像一张曝了光的照片。她一着急,便会在梦中醒来。小灵儿今年九岁。妈妈在她三岁那年...
关键词: 水泡样 脂肪球 鬼头刀
1又一次,他墙样堵在了你的路上。昨夜,你一合眼他便横在你的面前,挡住你的去路,几乎困了你整整一晚。他浑身是血,一手摇着蒲扇一手提着把巨大的鬼头刀,样子吓人极了……不接,不接,不接,这个时候打什么电话……鹏水泡样从你的脑海底部缓缓上浮:短小的四肢,脂肪球似的身躯,大背头,红领带,满口金牙——这是鹏吗?
关键词: 小说发表 小说写作 大众接受 创作谈 夹缝 80年代
这是我的作品第二次上《小说林》,第一次上《小说林》是去年,也是小说,叫《三岔塆》。好多年前,曾经在《小说选刊》的一篇创作谈里读到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发表的作者。我觉得这是一句大实话,至少适用于大多数的作者。我的小说写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从写小说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渴望着自己的小说发表并被大众接受。
关键词: 似是而非 内核 约定俗成 规则
《颁星所》有一种精确的设计感,就像"颁星"要讲究约定俗成的规则。尽管这个规则暧昧含混,拒绝泾渭分明,拒绝一切纸面上的明晰公正,但它却取得了自洽的内核。现在,作者要给这个内核命名:斯是洱非。明眼人都知道,作者说的是"似是而非"。可明眼人不知道,他们将由此落入撒旦的陷阱。对,就在此时此刻,他们的"明眼"上长出了一层翳。
关键词: 天柱峰 神示 漂泊 高楼上 云贵高原
一从白山黑水,到云贵高原;从华北京都,到洞庭潇湘。出生后,我就一路漂泊,人生的帆就这样被裹挟在命运的风中漂泊,我不知道今生的扁舟会泊在哪片江湖的岸边。怎么也没想到,不经意间,就在秦巴江汉间这个汽车之城安顿了今生。不知是哪一天,在皎洁的月光下,我于车城的高楼上一抬头,就看到武当天柱峰。似乎在金光妙相中有一种神示,竟对自己漂泊的人生...
关键词: 现代女作家 萧红 张乃莹 呼兰河 余光中 散文集 鲁迅 仰望
萧鸿,我没写错,一个与鲁迅曾经关心和培养的,百年前出生于东北的那位本名叫张乃莹的现代女作家萧红同音的女子。只不过,萧红借用了她祖上的姓氏,她没有,并且她很小的时候就叫萧红,后来才忽然想,自己早晚要像鸿雁一样飞过东北的高空,告别仰望的同名前辈。她们甚至在同一条名叫呼兰河的河边诞生,也不过好比是余光中的诗句,一个在那边,一个在这边。
关键词: 秦汉时代 将军印 身份特征 印章 实用性 司马印 春秋时代 艺术性
印章出现很早,从考古发现看,至少要追溯到春秋时代,但彼时印章大多是战时的需要,或者标明使用者的身份特征,使用这些印章的人大多是王宫贵族和官员。如,某司马印,某将军印。那时候的印章,实用性大于艺术性。后世学印之徒的共识,就是宗法秦汉,其原因是秦汉时代文字趋于统一,开始定型,其字法、章法特征有章可循,视为学印最佳入手门径。学秦汉不至...
关键词: 大写意花鸟 中规中矩 笔韵 大家风范 画作 笔墨
文孝兄的大写意花鸟,是那种靠笔墨功夫来体现作品成色的很传统、很正宗的画作,中规中矩中隐现着灵感与聪慧的火花,笔韵、笔趣无时不充盈在他的线条和色彩中。这些,我们都可以在他大量流传甚广的画作中感受和评价,不由不信水滴石穿的功到自成。是啊,他虽半道下海,但屈指也有三十年间,修道、悟道羽化为得道、老道,不仅成熟,且有大家风范。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 全译本 萨拉马戈 九十年代 修道院 译介 葡萄牙
葡萄牙也有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名叫萨拉马戈。他的《修道院纪事》这本小说是曹元勇从上海给我寄到陕南的,后来我把它带到了西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一期的《世界文学》上专门译介了这部小说,所登载的有一百多个页码。我阅读了这本杂志上的一百多页,后来收到了朋友赠送的全译本,也看了,但对这部小说的感触不深。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91号,邮编:15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