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小说评论杂志

杂志介绍

小说评论杂志是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陕西作家协会;西安工业大学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小说评论杂志创刊于1985,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 2005年中国小说一瞥

    关键词: 中国  长篇小说  中短篇小说  年产量  网络作品  2005年  审美趣味  

    当今是一个小说的高产时代。据中国作协统计,80年代长篇小说的年产量不过100部,到了97年和98年,已渐升至800部左右,2000年以来,年产量高达1000部上下。来自互联网的调查更为惊人:2005年中国长篇小说的产量(含网络作品)至少可达3000部左右。这绝对不是夸张之辞。如果再加上中短篇小说,那将是一个骇人的数字。在此,若以有限的篇幅企图综...

  • 为破败的生活作证——陈希我小说的叙事伦理

    关键词: 叙事伦理  人类精神  小说  消费时代  文学评论  多元化  注意力  陈希我  

    在一个精神正在失去重最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来谈论文学?精神语境的变化,文学的多元化,新的写作伦理的产生,似乎都在分散文学的注意力,谈论文学的公共平台已经消失。当文学被迫置身于一个广大、混乱的消费现场,它是否还有自己需要坚守的精神边界?换一句话说,当文学越来越成为消费时代里人类精神失败的象征,它的基本使命是否还是为了探...

  • 新生代女作家的自闭情结和镜像化自恋

    关键词: 新生代女作家  女性话语  女性作家  精神特征  镜像化自恋  自闭情结  

    自从有女性话语的那一天起,女性作家就在争取“自己的一间屋子”——即与男性同等的写作条件。现在,这种争取已经告一段落,她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这间屋子。那么,这时候我们有必要发出像鲁迅“娜拉出走以后怎么样”式的诘问:女性有了自己的一间屋子以后怎么样呢?考察新生代女作家的创作我们可以发现,这间屋子某种程度上正在充当着女性的自闭...

  • 人民性:从抽象到具体的降落

    关键词: 现实主义冲击波  中篇小说  降落  抽象  民性  社会问题  九十年代  

    中篇小说的2005年也许可以说是杨少衡年,这不仅是因为他接连发出四五个有分量的中篇小说,还因为他这一年的小说都朝着一个方向用力,就像打井一样,选定了一个井眼,不断地往深里钻,终于打出了最甘甜的水。他用力的方向就是县长的视角。他在2005年发表的小说中总少不了一个县长当主角,这是他进入当代社会问题的一种方式,虽然县长、乡长一类...

  • 主持人的话

    关键词: 主持人  文学作品  政治抒情诗  熊召政  政治形势  农民诗人  政治化  小人物  机关报  

    我还在铁路上干苦力的时候,熊召政就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发表楼梯体的政治抒情诗,时值“”后期。说当时的文学(当然包括诗歌)是极端政治化的,没错。但一个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要在报上发表一篇文学作品,就算是“极端政治化”的,总还要够得上那个水平。何况是占着整版整版的篇幅,更何况是在省委的机关报即党报上。照这...

  • 寻找文化的大气象——熊召政访谈录

    关键词: 访谈录  熊召政  气象  文化  身份转换  小说家  诗人  

    李从云:熊老师,您好!在《张居正》问世以前,您以诗人著名。您是如何完成从诗人到小说家的身份转换的?

  • 小说的正脉——熊召政自述

    关键词: 熊召政  小说  表现欲  文学评论  艺术形式  中国  

    人的强烈的表现欲,本属于动物的本能。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在于人的表现欲,不仅仅表现身体,更能表现思想。

  • 走向《张居正》——熊召政的精神之旅

    关键词: 时代精神  熊召政  长篇历史小说  茅盾文学奖  青年诗人  人生历程  五十年代  理想主义  人生经验  

    从长诗《请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诗歌奖到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问鼎茅盾文学奖,熊召政走过了二十五年的人生历程。同许多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一样,他先后遭逢了理想主义的激情与世俗化的浪潮。坚守、转向或在两者之间徘徊,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的经历与体验。熊召政的文学创作是他人生经验的升华与结晶,其...

  • 熊召政作品目录

  • 旧著作新开张——“旧著新读”卷首语

    关键词: 卷首语  小说评论  图书市场  李长之  栏目设置  

    我听孙晶告诉说,《小说评论》要开张一个新栏目:叫做“旧著新刊”,其实也不是旧著作重新刊登的意思,而是旧著作的“新读”。但所读所论的也是有一个范围,就是当下被重印出版、在图书市场上能够买得到的“旧著”,像李长之的《鲁迅批判》、刘西渭的《咀华集》等等,这个栏目也就是对新刊的旧著的论述。

  • 李长之与《鲁迅批判》

    关键词: 李长之  国民党统治时期  北新书局  日伪时期  历史环境  出版社  图书馆  

    每一本书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和命运。李长之著《鲁迅批判》这部十万字的小册子也是如此。《鲁迅批判》1935年由北新书局首版。出版之后,《鲁迅批判》屡遭批判和查禁。国民党统治时期,它被视为左派读物予以排斥;日伪时期,则被列为禁书。1957年,李长之被划为右派后,《鲁迅批判》成为“黑书”封存于图书馆,不得借阅。在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以...

  • “重构”中的文学版图——从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小说排行榜(2000-2004)看小说在新世纪初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 中国小说  世纪  排行榜  90年代以来  小说创作  学会  版图  文学  市场经济  全球化进程  

    进入新世纪已经第六个年头,新世纪小说创作在人们的期许中前行,日益彰显着它的新质。但新世纪小说并非与新世纪一同诞生,它是上个世纪最后20年,尤其是90年代以来小说创作发展变化的一种结果与延续。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小说创作的影响深刻而巨大,...

  • 新世纪批评话语中的“新世纪文学”——以《文艺争鸣》对“新世纪文学”的建构为例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文艺争鸣  批评话语  文学评论家  耐人寻味  建构过程  文学批评  陈晓明  张颐武  程光炜  

    2005年的《文艺争鸣》上,接连发出了雷达、张炯、陈晓明、张颐武、程光炜、孟繁华等著名文学评论家的文章,对“新世纪文学”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读。而且,这个讨论可能还将持续下去。与此同时,其他文学评论性质的刊物却风平浪静,缺乏对此沦题的互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究竟是《文艺争鸣》打了一个理论“提前量”还是搞...

  • 人狗情未了——对当代小说中一种故事类型的考察(1980—2003)

    关键词: 故事类型  当代小说  文化批判  日常生活  文学作品  70年代  二十世纪  社会批判  政治人格  战斗性  

    与狗在日常生活中驯良、忠诚的实际品质不同,在我们的口语和书面表述里,狗更多是以一种负面形象出现,与之相关的意指往往是低贱、卑劣、谄媚、狡猾和凶残等。以二十世纪20-70年代的文学作品为例,一些文化批判、社会批判类讽刺文或战斗性“檄文”便常常把狗抽象成一种符号,一种涵义特定的称谓来比附某类国民性、文化或政治人格。(如吧儿狗...

  • 《那儿》与当代中国文学的叙事立场

    关键词: 当代  中国文学  叙事立场  社会正义  管理层收购  经济学  下岗工人  公平问题  国有资产  文学写作  轰动效应  

    在我们这个政治头脑发达、经济智商低下的国度里,《那儿》的影响比“郎咸平风波”来得强烈和震撼,这或许是因为小说不只传递了一个经济学上的MBO(管理层收购)问题,而且更多地包容了社会的、政治的和情感的信息。诸如下岗工人的苦难、国有资产的流失等社会正义与公平问题,就引起了读者们对于社会学和经济学方面的关注,以及新左派批评者们...

  • 《兄弟》(上)的生存意识与叙事伦理

    关键词: 叙事伦理  生存意识  历史轨迹  现实关怀  九十年代  自我救赎  

    九十年代的余华经历了从先锋叙事到现实关怀的转型,这既是从先锋迷阵中的突围也是作者寻求创新与超越的自我救赎。从《在细雨中呼喊》开始,到《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再到新近的《兄弟(上)》,他都选择了一个相对真实的历史背景,循着一条可以触摸的历史轨迹,开始了对一个想象中的、经过放大的和浓缩的历史的讲述。从表面上看,《兄弟》...

  • 对话与交响——论长篇小说《秦腔》的复调特征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复调小说  对话  乡土小说  现代中国  内在精神  艺术探索  文学形态  巴赫金  

    我以为,如果借用俄国人巴赫金的术语,《秦腔》应该属于比较典型的“复调小说”,洋洋45万言的《秦腔》其实是一场充满了各种不同声音的大型对话,是一曲沉郁悲凉、浑然杂陈的民间交响乐。无论是小说的文体还是精神,《秦腔》都为现代中国乡土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艺术探索。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不从文体上揭示出《秦腔》的大型对话体结构,...

  • 《猿山》:关于权力主题的深度叙事

    关键词: 叙事  主题  权力  中国文学  个人体验  启蒙意识  批判精神  历史感  现实感  

    由于过多地依赖虚妄的想象,由于过分热衷于叙述苍白的个人体验,许多当代作品常常带给读者一种深深的隔膜感,常常使读者觉得它们与自己没有多少关系。在这些作品里,现实被小心翼翼地回避了,历史被轻轻松松地遗忘了。回避与遗忘的结果,是造成中国文学普遍而严重的痼疾:历史感和现实感的极度匮乏,批判精神和启蒙意识的极度贫弱。当此时也,...

  • 的两张面孔——《暴风骤雨》、《故乡天下黄花》叙事比较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领导  0农村基层组织  人民当家作主  农村生产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向被认为是革命成功的关键。党史对意义的评价认为:通过,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提高了农民觉悟,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建立起农村基层组织,为以后在中国农村实行的合作化运动与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群众基础。正统题材小说与此基本对应,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以下简称《暴风》)就是其代表,它不仅从正面表现了运动,...

  • 后悲剧时代的来临——从余华的《活着》谈起

    关键词: 悲剧  余华  叙事文学  后新时期  改革开放  伤痕文学  寻根文学  反思文学  知青文学  

    新时期及后新时期悲剧叙事的变化是当代叙事文学嬗变的重要表征。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到寻根文学、知青文学、再到先锋文学直到新写实、晚生代、新生代,改革开放之后叙事文学一直充满着悲剧氛围,一直在抒写苦难和悲剧,但在这不绝如缕的悲剧叙事中飘溢出来的人生况味,投射出来的时代风格则是异彩纷呈的,对之进行梳理,我们可以得到改革开放...

  • 明亮的哀歌

    关键词: 文学工作者  女性叙事  报刊编辑  老舍茶馆  普通人  批评家  出版社  小说  

    刘静小说中惆怅的、哀伤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女性叙事,十余年来悄然打动了不计其数的读者,这些读者不是批评家、报刊编辑或职业的文学工作者,而是一些对生活怀抱正常态度与热情的普通人,其中大部分是女性。不久前我在北京老舍茶馆巧遇一位年轻女士,当她听人说出我供职的出版社名时,立刻前来向我询问她多年前看过的小说《父母爱情》及其作者...

  • “小小说”与“大小说”——黄荣才《小小说集》序

    关键词: 小说集  中国当代小说  现代文学研究  创作道路  短篇小说  契诃夫  序  新时期  小说家  

    新时期以来的“小小说”的发展大概也是中国当代小说发展的特色之一,我一直是搞现代文学研究的,对中国当代的“大小说”没有研究。对中国当代的“小小说”更缺少应有的关注。但我在大学时曾立志于契诃夫研究,按照我的理解,契诃夫就是从“小小说”开始自己创作道路的。他在读大学期间,就以“契洪杰”的笔名创作了大量非常短、非常小的小说,...

  • 市场化年代小说叙事的偏离

    关键词: 市场化年代  小说  叙事方法  中国  整体性意识  精神需求  

    对于市场化年代的小说叙事,如果单方面地赞颂或者批判,会有一种欢欣鼓舞以至有意夸大的感觉,或者会有一种盲人摸象以至危机重重的感受。我们希望,既提出问题,又尽量在一种叙事与现实关系的整体性意识中去认识、思考这些问题。因为,所有的叙事现象,都在现实变化与叙事想象的关系中,没有脱离现实传统和叙事传统的、孤悬的叙事现象。

  •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文学教研室

    关键词: 天津师范大学  教研室主任  当代文学  文学院  教学人员  中国小说  文学评论家  硕士生导师  科研力量  副会长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文学教研室是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一支重要的教学、科研力量。这个教研室目前有教学人员八人。其中教授三人(汤吉夫,作家、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夏康达,文学评论家、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李大鹏,硕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三人(卢翎博士、刘卫东博士、施津菊博士),讲师二人(林霆博士、段守新博士...

  • 反逆中的诗人性情——读郭沫若书法

    关键词: 郭沫若  书法艺术  诗人性情  中国  思想品德  

    郭沫若世尊“郭老”,其书法亦有“郭体”的时誉,此概因他在文学、历史、古文学、戏剧、翻译、社会活动、书法等领域建树卓越。新中国建立以后,“郭体”一度仅次于“毛体”的出镜率。一些报纸、刊物、大学、出版社、文博机构等,都相继采用并长期沿用“郭体”作为重要的形象识别,这些字有的出自于他的亲笔,有的则是他书作里的集字。这不是简...

相关论文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西安市建国路83号,邮编:7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