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小说评论杂志

杂志介绍

小说评论杂志是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陕西作家协会;西安工业大学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小说评论杂志创刊于1985,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 韩少功的创作何以入史

    关键词: 韩少功  创作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见证人  

    让我先发言,我想大概是因为我与韩少功是生在红旗下的同时代人吧,我是以少功四十年创作的一个历史见证人身份来参加会的。首先祝贺韩少功入驻北京师范大学。因为还有二十几个人要发言,不能超过五分钟,我简短说一下。

  • 他才是真正的“先锋作家”

    关键词: 先锋作家  华中科技大学  文学创作  

    少功是我从事文学创作以来的一个偶像。我跟少功平时交往比较多。应方方之邀,我们曾经在华中科技大学有过两周的“秋讲”经历。我们两个人早饭、中饭、午饭都在一块,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交谈。我们也一起去演讲,参加学生的座谈。

  • 作为一个思想者作家的韩少功

    关键词: 韩少功  思想者  作家  青年学生  当代文学  北师大  朋友  

    非常荣幸参加少功兄入驻北师大的仪式,看到来了这么多朋友,这么多学生,我刚才跟江河兄都惊叹:少功的人气这么旺,确实有点盛况空前,可见少功在朋友们心目中的位置,在当代文学中的影响和在青年学生们中受到的拥护,

  • 天才的触角

    关键词: 触角  天才  外国作家  当代文坛  韩少功  昆德拉  影响力  翻译  

    我原本想说韩少功的翻译,因为那是我的本行。他斜刺里让两个外国作家(昆德拉和佩索阿)走红中国,这很神奇。它一方面见证了韩少功非凡的艺术触角,另一方面印证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坛不同凡响的影响力。但今天这个场合谈翻译显然不太合适,

  • 他的知行合一和对文学的超出

    关键词: 知行合一  文学  香港大学  韩少功  格非  西川  

    我正在香港大学做为期两个月的驻校作家,这次专程从香港飞过来。我说一定要回来,因为我是韩少功真正的粉丝。在座的朋友中少功兄和格非、西川三个人,和我的关系格外特殊,因为我们常一起交流,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 思维的精微或鲁迅传统的一翼

    关键词: 传统  中国新文学  中国小说  鲁迅  思维  新时期文学  历史想象力  对话关系  

    今天,莫言与韩少功两位刚好都坐在这里,他们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话关系,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延续了中国新文学以来的两个传统,又代表了中国新时期文学以来的两个传统。莫言的小说,体现了中国小说在个人历史想象力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而韩少功的小说,则体现了中国小说在个人历史经验方面的复杂性。

  • 求索之路永无止歇

    关键词: 韩少功  格非  中国  当代文学  小说  

    此前为了研讨会的题目,费了很久的脑筋,想了很多,最后还是取了现在这个。看上去有点语焉不详,但刚才已经遭到格非教授的表扬——“求索之路永无止歇”,因为韩少功先生是楚人,

  • 回首四十年的道路——在北师大驻校仪式上的发言

    关键词: 北师大  仪式  道路  张清华  

    我前天到北京,觉得天气非常好,这两天都是蓝天白云。看来我这一次非常幸运,享受到“两会”和“奥运”般的待遇。今天上午由张清华带着我到校园里转了转,也去了国际写作中心,在“京师学堂”的牌匾下面,

  • 论韩少功小说中的精神病及弱智书写

    关键词: 小说形式  韩少功  精神病  书写  弱智  寻根文学  

    作为“寻根文学”的扛鼎者,韩少功是当代文学界“值得期待的作家”之一,从“寻根”时期的《爸爸爸》《女女女》,到“后寻根”时期的《马桥词典》《暗示》,再到《日夜书》,韩少功的作品一直备受瞩目。他不断创新的小说形式以及深沉的理性思考都不停冲击着批评者们的视域,

  • 彼一位置上的文学与文学研究:以韩少功为例讨论

    关键词: 文学研究  韩少功  电子媒介时代  文学理论  学术范式  体系化  可能性  现代性  

    文学理论转型背后真正的问题是“文学的终结”,从审理问题本身出发,文学理论转型的可能性不在于已经或将要提出新的学术范式及其体系化的理论设计,而是如何直接面对“文学的终结”。“文学的终结”作为一种现代性景观不必等待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

  • 归去来兮韩少功:从《日夜书》到《西望茅草地》

    关键词: 韩少功  草地  80年代  统一性  理想  呐喊  亵渎  

    韩少功在80年代首先发起自问,思想是从理想处解放出来的吗?如果存在一个思想的铁屋子,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呐喊·自序》),那么我们是不是在通过对理想的亵渎和对人性的扭曲来释放思想?这种怀疑撕开了历史的统一性,也为韩少功提供了思考的契机。

  • 半岛故事与法兰西情怀

    关键词: 法兰西  情怀  故事  九十年代  南部山区  人的成长  文学能力  翻译家  

    安妮女士是比较早翻译我作品的法国翻译家,九十年代初就到过我生活的地方——龙口,我十六岁之前一直生活在那里,十六岁之后才到南部山区、整个半岛范围内开始所谓的游荡。十六岁之前的生活对我个人的成长,特别是文学能力的形成,

  • 通天之心与情感教育

    关键词: 情感教育  教科书  文学  后遗症  

    “文学是人生教科书”。这句话曾经流行一时,而今却备受冷落。看过了那些“高大全”和“假大空”的文学把戏,人们自然会觉得这种说辞,总是显得有点假正经,不值得再拿它当回事。唉!这是那些高调而虚假的文学,留给这个时代的后遗症。

  • 文学与尽头

    关键词: 文学  变分原理  现代物理学  小说  故事  

    一 在《你一生的故事》这篇小说的后记里,特德·姜简单交代了他的创作初衷,来自于对现代物理学变分原理的喜爱。小说中也呈现了变分原理最简单的应用,即费马最少时间原理。

  • 《黑书》与《酒国》:“奇妙的巧合”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  巧合  中国作家  帕慕克  面对面  作品  莫言  

    中国作家莫言曾在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与2006年度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在北京有过一次面对面的文学会谈。在会谈中,莫言说自己的某些作品和帕慕克的部分作品存在相似之处,

  • 酒文化的批判与反思:论《酒国》

    关键词: 酒文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反思  批判  中国文化  中国作家  感受  

    中国酿酒、饮酒的历史源远流长,酒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系深入到社会肌体的各个角落。酒文化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千百年来,中国作家书写对酒的认知、感受的作品浩如烟海。在如今,酒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系仍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 主持人的话

    关键词: 主持人  文学观点  小说史  感受  

    在当代小说史上,《繁花》是个另类,是个异数。《繁花》的作者,金宇澄先生的许多文学观点,也可以归于另类、“异见”之列。我读他的创作谈,有很多异样的感受,这其中,感受最深,印象也最深的,是他的改造方言之说。

  • 现实有一种回旋的魅力——访谈录

    关键词: 访谈录  回旋  实有  李敬泽  人生  

    王琨:李敬泽认为《繁花》深得《红楼梦》“能无限地实,但又能无限地虚”之精髓,《繁花》的思想底色是喧攘人生终归苍凉的虚无观么?

  • 《繁花》创作谈

    关键词: 创作  现代诗  闻一多  繁体字  

    《繁花》人物在南昌路公寓翻旧书(闻一多编《现代诗钞》),小毛说,姐姐要是喜欢就留下来。姝华面孔一红,翻到穆旦的诗,是繁体字:

  • 金宇澄小说创作论——以《繁花》为例

    关键词: 小说创作论  白话小说  当代文学  叙述语言  上海话  新文体  

    一 相较于当代的其他小说,《繁花》独辟蹊径.用书面状态的上海话,半文言半白话的叙述语言,作为对百年前旧白话小说的呼应,向我们证明了当代文学新文体试验的可能与可喜。

  • 莫言小说与当代文学教育新问题、新思考

    关键词: 莫言小说  文学教育  当代  新时期  散文  戏剧  知音  

    一、莫言小说是否适合进入当代文学教育 自新时期以来,莫言以其才华、勤奋与执著,源源不断地创造出了许多体量庞大、内容丰富、艺术独特的散文、戏剧,尤其是小说。在汹涌澎湃的文坛,莫言既赢得了无数的知音,

  • 《百合花》的接受史及其文学教育功能之反思

    关键词: 教育功能  接受史  反思  文学  茹志鹃  解放军  文艺  

    一 1958年,茹志鹃的《百合花》相继投寄给两家文艺杂志,都被以“情感阴暗,不能发表”为由退了回来。第三次她把稿件寄给《解放军文艺》,仍不能发表,

  • 文学教育背景下鲁迅《故乡》的阅读与阐释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教育背景  鲁迅  中学语文教育  阐释  阅读  中学教科书  

    鲁迅的《故乡》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名篇,同时也是中学语文教育的经典文本。自民国以来,《故乡》便进入教材领域,成为中学国文教育的范本。据考证,1923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第一册(沈星一编、黎锦熙与沈颐校)已经收录了《故乡》。

  • 见证中国当代小说的辉煌历程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小说  排行榜  商业行为  

    2005年开始参加中国小说排行榜的工作,因为在深圳媒体几年,对商业行为比较敏感,所以,乍一听到“小说排行榜”,心中一惊,好生新鲜。当时,虽然中国小说学会的排行榜已经进行了五年,但整个文化界对于这个名词依然新鲜。

  • 《软埋》的历史镜像与叙事伦理

    关键词: 叙事伦理  历史  镜像  中国小说  人性内涵  价值标准  艺术创新  

    始终标注“历史深度、人性内涵、艺术创新”这一价值标准的中国小说年度排行,中国小说学会已经推出了17届。在资深的雷达会长看来,2016年度的小说就其创作实绩而言,堪称是一个“大年”:一方面,

  • 《极花》的乡村叙事与意义建构

    关键词: 乡村叙事  意义建构  90年代以来  创作主题  对立冲突  叙事视角  作者人格  当代农村  

    贾平凹的《极花》延续了他90年代以来小说中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对立冲突的创作主题和“密实的流年式的叙写”等特征。小说中作者人格对象化的叙事视角,对当代农村现状的全息纪录,对城乡文明的再反思以及“微观写实”和“宏观写意”相结合的叙事风格,

  • 《大风》:乡土书写与“多声部叙述”

    关键词: 多声部  叙述  书写  乡土  中国小说  作品  诗  

    李凤群自幼生长于安徽,已出版《非城市爱情》《背道而驰》《大江边》《颤抖》《良霞》《大风》等多部小说。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曾经强调:“没有史的骨架作品无以宏大,没有诗的情感作品难以动人。”

  • 《朝霞》的边缘书写

    关键词: 书写  生活故事  叙事方式  结构模式  结构联系  

    吴亮的《朝霞》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记叙了“”十年间阿诺等边缘人物发生的生活故事,这些人整日游荡在都市的狭缝中,生活在漫无边际的闲言碎语中。本文试图对《朝霞》的内在秩序和结构模式进行分析,以便“将作品意义同其结构联系起来;

  • 唐颖:情爱叙事策略与文本接受

    关键词: 文本接受  叙事策略  情爱  唐颖  日常生活审美  多元文化观念  生活场景  女作家  

    当代女作家唐颖,自1986年第一篇小说《来去何匆匆》发表至今,创作了一系列表达女性情爱的小说。这些小说以细腻的情感描述,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审美,多国的生活场景,多元文化观念的碰撞,呈现出极强的故事性、情节性、戏剧性,

  • 陕西文学的海外传播之路——以贾平凹为例

    关键词: 陕西文学  贾平凹  海外传播  中国当代文学史  发展格局  文学创作  创作群体  陈忠实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格局中。以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为代表的陕西文学创作,被公认为是最具实力和成就卓著的地域性创作群体,评论界常肯定地称为“当代文学的重镇”。陕西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

  • 贾平凹作品在德语国家的译介情况

    关键词: 贾平凹  译介  国家  德语  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创作  发展格局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格局中,陕西的文学创作经常被誉为最有实力和成就的创作群体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陕西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相当活跃的态势,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和稍后出现的高建群、叶广芩、方英文、冯积岐、杨争光、吴克敬、

  • 网络文化视野中的中国网络侦探小说

    关键词: 侦探小说  中国网络  文化视野  新中国成立  法制精神  小说理念  中国传统  通俗小说  

    侦探小说作为一种文学舶来品,在继承中国传统公案小说理念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的法制精神,在20世纪初登上了中国通俗小说的舞台,出现了以程小青、孙了红为代表的侦探小说家和霍桑、鲁平等为读者津津乐道的侦探形象。新中国成立以后近三十年时间里,

  • 猫腻古风玄幻武侠作品的空间演进历程与哲学思考

    关键词: 空间  演进历程  作品  武侠  玄幻  学思  古风  网络文学  

    作为中国当代网络文学中的主流,空间对玄幻武侠类作品而言,是一个首要而关键的因素。空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范畴之一,其具体内涵能够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延展。网络本身就是科技革命所缔造的一个崭新的空间.其延展性、

  • 《麦河》:关于土地的文学书写与现代性思考

    关键词: 文学书写  现代性  土地  中国问题  百年文学  乡土文学  文学立场  中国故事  

    乡土文学作为中国百年文学的主流,坚持以中国经验讲述中国故事反映中国问题的文学立场,有效追踪了百年乡村的变化。诚如孟繁华先生所言:“在现代中国,对乡村的叙事几乎是‘追踪式’的,农村生活的任何细微变化,

  • 论赵德发《人类世》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赵德发  反思  道德追求  小说创作  

    道德与现实的矛盾是赵德发小说创作的一大主题。之前的“农村三部曲”《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中,通过对中国农民生存与发展的刻画,揭示了农村伦理结构的破坏、重构与现实道德追求间的冲突,

  • 《后上塘书》:情感认同与叙事逻辑的断裂书写

    关键词: 叙事逻辑  情感认同  书写  断裂  生活气息  人情世故  孙惠芬  

    孙惠芬是“贴”着地面写作的作家,她的乡土世界远离高蹈的姿态、形而上的思辨、哲学化或历史化的视角。细腻写实的生活气息、对乡村人情世故的擘肌分理、对人物隐秘心理的深度开掘,构成了作品稳定而持久的特质。

  • 论《软埋》的叙事结构及其功用

    关键词: 叙事结构  长篇小说  书写  历史  

    2016年被誉为长篇小说的“大年”,发表、出版了20多部产生了较大影响的长篇小说。在这些小说中,发表于《人民文学》2016年第2期的《软埋》是特别引人注目的一部。其引人瞩目之处不仅在于它对历史上比较敏感的运动的书写与反思,更在于它在书写这段历史时所采用的独特的叙事结构。

  • 论《软埋》的时间心态、人性面孔与历史叙述方式

    关键词: 历史叙事  叙述方式  时间  人性  心态  现实情怀  叙事模式  小说  

    《软埋》是一部用现实情怀来书写历史的小说、一部思考记忆和遗忘辩证关系的时间之书,也是一部透过历史镜像去透视人性的小说。虽然,方方并未完全颠覆既往的历史叙事模式,但是,《软埋》无疑在现有的范式内探索了历史叙事的新形式。

  • 沈从文小说叙事结构的音乐性特征

    关键词: 音乐性  沈从文小说  叙事结构  小说结构  音乐色彩  文学家  

    不计其数的文学家都曾对音乐的描情叙景抒发了自己的感动和启示,甚至都认为音乐是自己作品的一部分。典型如罗曼·罗兰,他的小说结构浸透着音乐的素质,字里行间飘掠着透明而又缤纷的音乐色彩,

  • 后理论时代的文学研究——评吴子林《文学问题:后理论时代的文学景观》

    关键词: 后理论时代  文学景观  文学研究  学问  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  新媒体  碎片化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微存在”横扫一切的时代,在碎片化视觉离散无感的“后理论时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与研究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又该何去何从,这正是眼下人们非常关注但又普遍感到迷茫的一个现实问题,亟需得到回答。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西安市建国路83号,邮编:7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