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学术月刊杂志

杂志介绍

学术月刊杂志是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学术月刊杂志创刊于1957,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 视觉文化的基本问题(专题讨论)——重建阅读文化

    关键词: 视觉文化  阅读文化  图像文化  视觉经验  理论资源  

    周宪指出,在视觉文化的蓬勃发展进程中,似乎有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那便是图像对文字的“征服”。我们应该关注视觉文化强势所造成的阅读文化困境,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和立场,重建阅读文化,培育阅读文化。金元浦指出,新世纪的视觉文化转向是在当代高新科技的基础上发生的人类划时代的媒介革命的表征,具有建构的后现代性。当代视觉文化遇...

  • 视觉图像文化及其当代问题域

    关键词: 视觉图像  图像文化  问题域  生产制作  大众媒介  生活  社会  

    世纪之交的社会发生了文化的“转向”,文化的转向中最为抢眼的景观是视觉图像的“转向”。当今的视觉图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从最高深精微的哲学思考,到大众媒介最为通俗浅易的生产制作,乃至百姓的生活。我们每天在饕餮着视觉的盛宴,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图像的时空境域之中。

  • 视觉文化、现代性与中国经验

    关键词: 视觉文化  中国经验  现代性  culture  文化研究  不同意见  定义  马修  

    从20世纪末以来,视觉文化开始成为文化研究中最令人关注的前沿,并涌现了不少出色的研究。关于视觉文化如何定义,目前尚有不同意见。比如,马修·兰普利(Matthew Rampley)在2005年出版的一本视觉文化研究文选《探索视觉文化》(Exploring Visual Culture:Definitions,Concepts,Contexts)中就指出,

  • 观看研究的路径与困境

    关键词: 观看  西方文化理论  路径  国外学者  路向  对象化  官僚化  

    国外学者把当代观看研究划分为三种路向,即“对象化”阶段、“官僚化”阶段和“后现代主义”阶段。这种划分,一方面显示了观看问题在当代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和丰富程度,另一方面可能是其理论偏好问题,其所展开的路向带育较明显的随意性,并非是对当代文化理论中观看研究路向的最好概括。因此,本文欲在“放宽历也的视野”中,

  • 法律理性的逻辑辩护

    关键词: 法律理性  法律论证  传统逻辑  非形式逻辑  非单调逻辑  

    法律理性必须是通过法律论证来实现。法律论证的好坏取决于:(1)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度;(2)前提的可接受性;(3)前提与结论的相干性;(4)结论的可接受性。从本质上讲,法律论证是一种似真的或可废止的论证,换句话说,其结论通常都不是根据真前提而是根据可接受的前提推导出来的。现实主义法学家对法律论证逻辑基础的挑战表明,仅仅依靠传...

  • 中国哲学的未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与互动(下)

    关键词: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对话  互动  本质主义  自由意志  

    林安梧强调,本质主义引起了方法学上的谬误与错置,治中西哲学不能陷入“本质主义”的圈套。例如,不能说中国人没有自由意志,先秦儒家就很重视自由意志,只是后人把它磨损掉了。他倡导“后新儒学”,提出“约定主义”,主张通过“五证”的方法回到原典,使中国文化在学科学中起调节作用。欧阳康认为,哲学的本性就是对话,但在中国哲学界,马...

  • 为普遍主义辩护——兼评中国文化特殊主义思潮

    关键词: 西方中心论  华夏中心论  本质主义  普遍主义  特殊主义  中国特色  文化本位  全球化  

    普遍主义是一种相信某些知识、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普适性的立场。西方学者曾经用西方中心论为普遍主义辩护,混淆了思想的内容和产生思想的社会条件这两个不同的问题,因而遭到来自知识社会学、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等方面的正当批评。但是,这些批评所导致的特殊主义,又混淆了真理的内在标准和思想的适用范围这两个不同的问题。从哲学上分析,西...

  • 为何种普遍主义辩护——与赵敦华教授商榷

    关键词: 普遍主义  文化普遍主义  价值普遍主义  道德普遍主义  交往实践  社会实践  

    为了对普遍主义进行真正有效的辩护,必须对普遍主义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有哪些变种,这些变种分别回答和提出了哪些问题等等,作进一步讨论。在为普遍主义辩护的时候,要重视普遍主义的复杂含义,注意普遍主义立场与普遍主义政策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所要辩护的普遍主义立场,不仅是文化普遍主义,而且是受价值普遍主义、尤其是道德普遍主义支持...

  • 问题、进路、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的学术制高点上的思考(专题讨论)——当代中国“马学”的一种自我理解

    关键词: 问题  进路  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王南湜认为,在经典马克思主义中,问题意识、理论意识和学术史意识是不可或缺、内在相关、互相支持的三个方面。但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这三者的统一与均衡却往往被打破,从而造成了种种片面性趋向。中国“马学”要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面对上述三种偏向,对自身有一种新的定位或新的自我理解,从而在三者之间达成一种统一或取得一种平衡。...

  • 回到社会现实本身

    关键词: 社会现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主旨  应当  路径  疏离  谈论  

    回到社会现实本身,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旨和基本口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依循这一主旨而得以成立,并由此而开展出其研究的全部路径、方法和问题领域。撇开或疏离社会现实本身,我们也许可以去谈论和倚仗任何一种别的什么哲学,但唯独不再可能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了。

  • 以哲学的工作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人类自我意识  时代精神  现实存在  性问题  个体性  民族性  主题化  

    我曾把哲学概括为“以时代性内容、民族性形式和个体性风格求索人类性问题”,并提出哲学是以“表征”的方式构成“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依据对哲学的这种理解,我把哲学的工作方式概括为“时代精神主题化、现实存在间距化、流行观念陌生化和基本理念概念化”,并力图以这种工作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思想构境论:一种新文本学方法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 文本学  学思  思想实验  重新建构  伯尔尼  平面化  目的论  立体化  

    在最近关于列宁“伯尔尼笔记”的研究过程中,为了反对苏联学者对列宁哲学思想实验的平面化、线性目的论的主观预设,我第一次公开采用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即文本学解读的空间化和立体化拟现和重新建构。我将其命名为思想构境论。

  • 中国哲学“体知”的意义——从西方诠释学的观点看

    关键词: 体知  认知  体验  实践  教化  诠释学  

    “体知”是中国哲学所特有的面对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它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方法,与西方近代主客二分的知识论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儒家的“体知”观念则更重在个体生命的修身成德和道德实践性的充分扩展,凸显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旨趣。作为认识社会、体悟人生的实践型智慧,“体知”重视内在的省察,反观自我之心灵,而非一味地逐于外物;...

  •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否需要修改

    关键词: 社会公平  效率优先  

    “效率优先”,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持续快速的发展,这始终是社会发展占第一位的因素。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决不是平均主义,应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方面,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有机会享受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成果。“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可以不必再提,但决不可以倒过来,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来代替“效率优先、...

  • “实证经济学”与“实证迷信”基于方法论视角的批判

    关键词: 实证经济学  方法论  实证  假设  

    尽管主流经济学家们长期致力于将经济学打造成一门“纯洁的”经验科学——实证经济学,却未能为此提供一个坚实可靠的方法论基础。罗宾斯对经济学研究的性质和研究范围的狭窄界定,新古典经济学的高度简略化的“理性经济人”基本行为假设,弗里德曼的“假设不相关性”观点,乃至专业经济学家们似是而非的“实证”,以及在“实证”旗号下沉湎于数...

  • 论政府产业管制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关键词: 政府产业管制  机会主义  治理结构  道德风险  交易成本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比较适合于解释人类复杂的带有明显组织行为的治理结构。政府产业管制作为一种解决市场失灵的治理方式,是市场、厂商及其治理结构关联于交易成本节约在政府组织行为方式上的反映。伴随市场失灵而出现的政策失灵,引发了人们对政府的行为过程及其效应的关注。产业管制实质上是政府与厂商之间的一种强制性契约,尽管这种契...

  • 从二分到合作: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公共行政结构与范式

    关键词: 合作  区域化  行政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日益强调统筹区域与协调发展。与此同时,传统上分割化、闭合化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已经成为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深层次根源。针对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区域层面的政策规划、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与系统创新来促进区域合作、产业整合乃至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公共行政学的理路出发,面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

  • 文艺学和美学在中国的传统与发展(专题讨论)——当代文艺学和美学:没有说完的话

    关键词: 文艺学  美学  当代  发展  

    朱立元认为,20世纪中国文论和美学,并非“全盘西化”的过程,而是既不同于古代传统文论和美学、又不同于西方文论和美学的现代文论和美学新传统的建构、生成过程。20世纪的中国文论和美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新传统。其在当前的发展中面临的深层问题在于基本理论缺乏与“史”和批评的互动、互通。当代中国文艺学和美学走出困局的必由之路,仍在于...

  • 文化多样性与中国美学的建构

    关键词: 中国美学  文化多样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球化背景  背景材料  话语霸权  英文本  文章  

    几年前,我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全球化与中国美学》。文章的英文本登在2004年的《国际美学年刊》上,受到好评。但中文本则在国内出现一些不同的意见,有同行认为我的观点偏保守。最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次报告会上,我将那篇文章中的一些想法作了择要叙述,又对一些背景材料作了说明。正好,王建疆撰文《反思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和“话语霸...

  • 以道观之

    关键词: 道观  全球化背景  关系问题  话语霸权  文艺学  传统  现代性  

    关于中国有没有自己的美学和文艺学,有没有这两个方面的传统,已经讨论了很多年了。这些讨论的议题又可被归结为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我在《学术月刊》2006年11月号上撰文《反思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和“话语霸权”》,提出了一些与当下人们不同的看法,引起了讨论。我在坚持自己观点不动摇的前提下,换个角度延展自己的观点,继续欢迎批...

  • 论先锋戏剧的空间化叙事

    关键词: 先锋戏剧  时间裂变  空间化叙事  

    在非理性主义盛行时代,历史发展失去了目的与方向,戏剧没有了明确的结局。随着语言、时间整一观念的逐渐消解,时间结构在20世纪先锋戏剧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呈现出一种非常明显的空间化叙事色彩。先锋戏剧的时间结构空间化主要是通过打破“符号”、“句”、“段”各个层面的同位关系以及解构符号本身等方式来实现的。先锋戏剧的空间化叙事是...

  • 西域胡戎乐在北魏的传播与被接受

    关键词: 西域胡戎乐  雅乐  音乐观念  乐府诗  

    北魏之前,西域胡乐已在内地流传。凉州作为胡乐东渐的第一站,对促进汉魏雅乐与胡乐的交融,起到了重要作用。北魏初期,宫廷音乐本用胡乐。立国既久,汉化渐深,统治者遂大力推崇雅乐,垂心雅古,务正音声,但北魏雅乐终不免戎华兼采、不辩雅郑,杂入了大量西域胡戎乐。这一有悖“礼乐治国”之状况,却推动了中古音乐从“教化民众”向“娱悦性...

  • 论后期延安文学中的“语言”

    关键词: 延安文艺整风  民间语言  农民语言  后期延安文学  

    延安作家对民间语言尤其是农民语言的学习和运用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延安文艺整风前,作家们对根据地农民的刻画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到具体语言的运用确实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丑化和欧化现象,显示出与根据地农民和农民化的士兵间的隔膜。延安文艺整风后,农民语言和民间语言在新的意识形态要求下开始大量进入延安作家的话语实践,并因之进一步改写...

  • 白银货币化视角下的明代赋役改革(上)

    关键词: 白银  货币化  赋役改革  农民  身份  契约  

    明代“一条鞭法”推行全国之前的一系列赋役改革,经历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虽然名称不一,但无一例外地都把折银征收作为最主要的一项改革内容。折银成为明代赋役改革的一条主线,“一条鞭法”是这一系列赋役改革的延续和总结。均平赋役是历史上数不清的赋役改革的共同特征,统一征银则是明代赋役改革不同于历朝历代改革的主要特征。明代赋...

  • 竹枝词之社会史意义——以江南为例

    关键词: 竹枝词  风土  社会史  史料  

    竹枝词出于古巴蜀人祭祀仪式歌,经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整饰传扬而来。这种民间歌谣,特别是长江流域的民谣,包括长江下游的“吴音”,无论是口传情状采录,还是生活访谈实录,抑或是附具的文献征考,绝大部分竹枝词有如地方史志,来源相当可靠。不难看出,竹枝词与江南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追踪竹枝词的创作动因,导入乡贤们的观念世界以及独特...

  • 同姓联宗与地方自治——清末民国时期江西地方精英的文化策略

    关键词: 清末民国时期  同姓联宗  地方自治  

    明清以来普遍出现的同姓联宗是中国历史上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从明清科举时代到清末民国地方自治时代,由地方精英推动和主持的同姓联宗活动经历了时代性的演变与发展,呈现出新的历史特点。这一变化与清末民国时期的政治变迁具有密切关系。清末民初以来,伴随着科举制度时代的结束和地方自治运动的兴起,活跃于地方政治舞台上的新式地方精英,...

  • 马叙伦与民国初年北京大学的新旧之争

    关键词: 马叙伦  北大  新旧之争  旧学  国粹主义  

    马叙伦与北京大学早期历史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民国初年,马叙伦不仅在治学的领域和方法属于旧学一路,而且学术思想上仍带有明显的国粹主义取向。因此在这一时期的新旧之争中,马叙伦以“旧派”学者的形象出现。他的这一倾向不仅受到支持新派的学生的挑战,而且面临来自新派同事的压力。不过,马叙伦的“旧派”形象主要是就其治学情况而言,在...

  • 从传统理解现代 以现代解释传统——景海峰教授访谈

    关键词: 传统  海峰  哲学系  治学经历  北京大学  老师  

    ○景老师,您是如何开始研究哲学的?能否简单谈一下您的治学经历? ●好的。我是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当时对哲学并无特别兴趣,或者说根本不知道哲学为何物。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所以“入门”也很特殊,

  • 百刊同贺《学术月刊》走过五十年(排名不分先后)

  • 《学术月刊》创刊五十周年纪念会在沪举行

    关键词: 纪念会  创刊  市委副书记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宣传部长  副秘书长  新闻出版局  

    [本刊讯]2007年4月21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学术月刊》创刊五十周年纪念会”在沪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给《学术月刊》社发来贺信。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秘书长姜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郝铁川、市委宣传部秘书长何继良、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新立等领导以及全国二十余家知名学术期...

  • 让传火之薪燃烧更旺——纪念《学术月刊》五十华诞

    关键词: 纪念  燃烧  编辑部  朋友  创刊  春秋  作者  

    自1957年《学术月刊》创刊至今,转眼已是整整五十载春秋。在回眸这半个世纪来的学术跋涉之际,我谨向五十年来给予《学术月刊》鼎力支持、结下深情厚谊的广大作者朋友、读者朋友,向辛勤工作的几代编辑部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

  • 贺信

  • 贺信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上海淮海中路622弄7号(乙)社联大楼4F,邮编:2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