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评论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新闻与传播评论杂志创刊于1930,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新闻类。
杂志介绍
新闻与传播评论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新闻与传播评论杂志创刊于1930,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新闻类。
关键词: 电视暴力 内容分析 类别建构 分析单位 暴力情景信息
电视暴力和攻击研究自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之后,在国外传播学界一直备受关注,历经数十年的发展,研究成果丰硕。然而,国内学界在此方面的研究仍旧停留在纯概念性的引介和综述上,既缺乏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文献回顾和方法论阐述,也少有对中国电视暴力的深入细致、科学系统的量化内容分析。本文以方法论为视角,通过揭示电视暴力内容分析在类别建构...
关键词: 民族志新闻 质性研究方法 反身性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将质性研究引入新闻业务的新趋势,并以民族志新闻为个案,探讨了质性研究特别是民族志等方法引入新闻实务,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新闻价值的挑战,以及反身性概念对于当下新闻业界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 受众研究 民族志 理论取向
本文以受众研究发展的内在规律为起点,从民族志方法的理论取向入手,探讨我国和西方民族志方法受众研究的不同。论文认为民族志方法受众研究的兴盛是受众研究由被动受众转向主动受众的产物。民族志方法具有自然主义、阐释主义和批判传统等三种不同理论取向。以此分析我国和西方的民族志受众研究发现,我国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停留在描述和初步阐释...
关键词: 表达自由 个性 历史语境主义
文章认为,从约翰·弥尔顿的基督徒的出版自由到约翰·密尔的个人表达自由之间,有詹姆斯·密尔政治表达自由的过渡。这样,从基督徒的"真理探讨"自由到公民的政治表达自由,再到个人自由,整个自由主义的表达链环才前后有序地衔接起来。文章用历史语境主义的方法,分析了密尔父子俩不同取向的表达自由思想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论证了这一衔接产生的必...
关键词: 民营报纸 新闻专业主义 苏联新闻体制 公私合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根据建立"联合政府"策略上的考虑,中共对资产阶级的报纸没有采取"一律查封"的办法,而是根据其政治态度区别对待,允许50多家"进步的"民营报纸继续出版。然而,很快这些民营报纸就"集体退场"了。经过考察发现,中国大陆民营报纸的"集体退场"不是中共及其领导的政府某项具体政策的结果,也不是这些民营报纸的经营者不努力所致,...
关键词: 品牌牧羊人
从国家新闻学建设的角度来看,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或者可以视作党媒介品牌生产的历史性事件。因应历史形势,扮演了"品牌牧羊人"的角色,并用心操持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生产,最终,制作了有历史意义的红色新闻学经典品牌,开启了新的"新闻学时代"。
关键词: 唐代 5w理论 传播学解析
唐代"士人行卷"是我国古代人际传播史上极富特色的传播现象。唐代的"士人行卷传播"产生于三种文化背景,即科举制度的出现、重视进士科的时代风尚以及不糊名的考试制度。根据美国传播学大师拉斯韦尔的5W理论——传者、内容(讯息)、媒介、受者、效果五个环节,笔者通过对唐代"士人行卷"的人际传播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发现"士人行卷传播"对唐代的社会...
关键词: 新知识体系 新闻史研究
"中国新闻史"作为一门新知识,经历了一个逐渐确立起来的过程。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新闻"概念内容现代性的获取、"新闻学"在新闻知识体系中的处境、"新闻史研究"的启蒙和著述方式等问题,都充满复杂性,但又与整个中国知识体系和学术著述形式的现代转型保持方向一致。
关键词: 陈独秀 同人分裂
《新青年》的成功,与其早年运用传播策略介入"东西文化论战"有着密切的关系。创刊之初虽参与讨论,但意不在此,而是通过"造势"营造"众声喧哗"的假象,乃是为生存计;从第五卷第三号起,《新青年》对《东方杂志》"突然发难"、"意气攻讦"。其间,更借"林蔡之争"造势,是期冀"成名"的自我炒作;目的达到后,无心恋战,最晚至第七卷第二号后完全退出论战,既有...
关键词: 出版自由 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的意义
小野秀雄认为新闻自由与出版自由都是以言论自由为基本出发点的,因此他考察了言论自由以及与其相关的出版自由的产生过程,通过对英、法、美等国新闻自由确立过程的介绍,从政治学以及法学的角度,梳理了西方文献中对于出版自由(新闻自由)基本概念的论述。其中,对于新闻自由的观点,可以主要分为法国式的观点与英美式的观点两种。最后,小野秀雄还介...
关键词: 泰米尔移民 媒介恐慌 语义分析
泰米尔难民进入荷兰导致媒介"恐慌",这表明荷兰社会存在着对泰米尔人"入侵"的主导共识,而对报章新闻话语的语义分析也揭示了这一共识。本文集中分析五份荷兰全国性报纸,考察媒体在运用自身体制和意识形态策略时,采用了哪些方式再生产并合法化社会和政治权力集团的观点。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流动生活 新媒介 身份焦虑
本文采用民族志的方法,对广东省惠州市比亚迪工业园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查,试图探寻新媒体是如何伴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生活的。作者发现,现代工厂制度和流动生活极大地消解了传统的人际关系网络。在这种情境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高度依赖新媒体建构人际关系,但这种关系相比于老一代农民工基于地缘和业缘的人际网络而言,是十分脆弱和以情感宣...
关键词: 欧洲人权公约 莫斯利诉英国案 镜报集团诉英国案 隐私权 新闻自由 台湾大法官第689号解释
英国小报侵犯名人隐私由来已久,2011年更是备受关注的一年。除《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停刊外,欧洲人权法院先后下达两宗报章侵犯名人隐私的重要判决,都源自英国。镜报集团诉英国案与其他连串判决,确立了英国法院应如何按《欧洲人权公约》处理新闻自由与个人隐私的矛盾、强化了隐私信息的保障,使英国报章在报道时受到的规范较以往大得多,包括在...
关键词: 广告 商业价值取向 社会价值取向
商业价值取向下,广告在实现经济价值时,也往往产生负面社会价值,进而导致广告与社会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冲突。广告的社会价值取向,包容、并超越商业价值取向,以全面满足社会主体的需要、实现社会价值为目的。因此,广告应该由商业价值取向走向社会价值取向,这样便能调整广告与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 社会责任 专业主义 广告 职业伦理
随着问题广告的泛滥,广告社会责任缺失已成为人们谴责的焦点,广告业面临空前的信任危机。问题广告缘何屡禁不止?广告社会责任缺失的症结和出路何在?本文试图回到行业结构本身探究其奥。通过对构成广告职业的三个重要因素:广告、广告人、广告公司的分析,本文发现,广告社会责任问题的症结在于专业主义的缺失,建构广告专业主义,乃是中国广告业发展...
关键词: cssci 跨文化交际 可视化
本文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对中国跨文化交际学1998~2009共12年内刊发的1122篇论文进行了分类统计,对论文的关键词、作者、作者所在省区合作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和科学知识图谱等信息可视化技术,形象地勾勒出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的学科全貌,使作者、编者、读者全面洞悉学术热点,以推动中国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文化适应理论 研究述评
本文以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视角,梳理文化适应理论的基本脉络,呈现该理论的发展趋势,同时呈现了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适应理论的研究取向。综述后发现,国内研究学者很少将媒介使用纳入少数族群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范围。作者结合在中国新疆伊犁多民族地区为期四个月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实践,提出了总结式的研究述评。作者认为:在多民族地区研究文化适应问...
关键词: 被动化 视角 意识形态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结合新闻事例,分析了被动化在构建话语意识形态、体现视角中的作用。视角受意识形态影响,并控制、影响语言的表达形式。说话者通过被动化,突出事件的受事者,隐去或弱化施事者,削弱施事性及动作的强度。这种标记性做法,限制了受话者的信息可及性,促使受话者以利于既有权势关系或价值体系的方式来识解事件。
关键词: 新闻摄影 大众传播 视觉冲击力 隐性信息
本文在尊重新闻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讨论了优秀新闻摄影图片的共性——"厚度",并且对"厚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我们认为,所谓"厚度"与前期的选材、中期的拍摄,以及后期传播过程中给读者的"隐性信息"有关。选择一个优秀且被大众接受的题材是成功的第一步。中期选择拍摄有巨大视觉冲击力的瞬间,是吸引受众的直接手段。在观众的阅读过程中,让他们获得...
关键词: 报业集团 bpr 知识型员工 激励机制
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和知识型员工的培养,都是提升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是推进组织建设和流程再造的关键。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报业集团现阶段具体实际,提出3个针对性较强的激励机制,包括以外在激励为主以内在激励为辅、以团队激励为主以个人激励为辅以及情感激励的激励体系。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政治效能感 政治参与意向 赋权
媒体在公众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对34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本研究探讨了互联网使用的不同层面对大学生政治效能感、日常政治交流及政治参与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作为了解和获取外部政治信息的渠道,在大学生日常政治中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政治内容的使用,大学生显著地提高了自身的内在效能感,并正面影响到自身的线上...
关键词: 网络使用 网络依赖 媒介使用 社会风险感知
本文考察互联网使用对公众社会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是否使用和依赖网络作为主要信息渠道,以及对网络使用与依赖程度的差异,均对公众的社会风险感知不产生显著影响。这表明,社会风险已经泛化在社会生活中,媒介使用的差异已经不能导致公众风险感知的差异。本文因此提出政策管理建议,对网络和传统媒体的管理应适当改善,使其适当地宽松以推进...
关键词: 传播学研究 武汉大学新闻 传播与文化 媒介经济 传播史 新闻学 国内外新闻 理论与实践 价值取向 电
<正>《新闻与传播评论》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是一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大型学术年刊。年刊关注国内外新闻传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追求正确的价值取向、多元的学术思想、高质量的学术品味。现行主要栏目有:学理与方法、传播与文化、比较新闻学、人类传播史、媒介经济、网络传播等。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湖北武昌洛伽山,邮编:4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