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文编码国际和国家标准形成始末——第一阶段:国内酝酿(大致1991年底至1995年12月)

确精扎布 内蒙古大学

关键词:国际合作 蒙古文 国内外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编码 

摘要:蒙古文编码的国际、国家标准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分别历经八年和十二年之久的持续研究、商讨、争论而最终取得成功的重大科研项目。整个工作可分为国内酝酿、国际合作、研制国标三个阶段。研制蒙古文编码国际标准这个课题是1991年底在原电子工业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内蒙古技术监督局的统一领导下,由蒙古语文专家、信息技术专家、标准化工作者以及有关行政部门的领导组成的蒙古文编码专家组完成的。而蒙古文编码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则是在2005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蒙古文信息技术国家标准工作组以后开展起来的。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杂志要求:

{1}基金项目:标明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以脚注形式标注于作者简介上方。

{2}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及图片一般不寄还。

{3}论文题目和各级标题应简洁、准确,20个字以内为宜;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词及代号;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论文英文题目须与中文题目含义一致。

{4}摘要应具有自明性和独立性,并拥有与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5}注明所有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中、英文),并注明第一作者的出生年、性别、籍贯(具体到城市或县)、最高学历、职称、职务、主要研究方向、电子邮箱、详细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部级期刊
1个月内下单

关注 14人评论|0人关注
相关期刊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