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语文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心理倾向 情感投入 课堂气氛
摘要: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的思想和意志,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一旦人们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勇往直前,排除一切干扰,乐此不彼,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的学习就会充满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从而让各种感官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的。
学周刊杂志要求:
{1}为了方便编辑部与作者取得联系,投稿时请附作者信息,包括第一作者的姓名、单位、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和邮箱,以及其他作者的单位。
{2}选题新颖,结构严谨,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语句简明,语义确切,标点规范。
{3}层次标题是对本段、本条主题内容的高度概括。各层次的标题应简短明确,同一层次标题的词组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层次标题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即1,1.1,1.1.1,1.1.1.1。一般不超过4级。
{4}学术性文章引用文献须核对原著,务求准确。注释(参考文献)用文后标注法。
{5}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列出主要数据)、结论四个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