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心肌梗死后 个性特征 心理健康水平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患者个性特征、心理健康水平,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8例心肌梗死后患者(心梗组)进行测试,并与66名无严重器质性疾病的居民(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心梗组患者的EPQ个性特征检测N维度标准分(T分)(56.37±2.9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1.91±4.20)分,E维度T分(56.25±3.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2.13±4.99)分。心梗组患者焦虑症状标准分(52.35±9.8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1.79±7.01)分,抑郁症状标准分(48.26±10.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3.11±6.21)分。焦虑症状发生率心梗组为47.05%,对照组为15.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状发生率心梗组为42.65%,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梗组不同性别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比较,SAS评分≥50分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DS评分≥53分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梗死后患者个性特征以性格外倾和情绪不稳多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提示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
预防医学杂志要求:
{1}外国人名、地名请参照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语姓名译名手册》(新华通讯社译名室编) 和《外国地名译名手册》(中国地名委员会编) ,并注原文。
{2}本刊编辑部可能对来稿作一定的修改或删节,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投稿时声明。
{3}应尽量简洁、准确,一般不超过20字。
{4}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其中近5年内的文献应占50%以上。
{5}关键词3-8个,尽量采用标准主题词,若主题词表中无该关键词的可使用自由词。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