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粤海风杂志

杂志介绍

粤海风杂志是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粤海风杂志创刊于1997,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化类。

粤海风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 国际刊号:1006-7183

  • 国内刊号:44-1332/I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全年订价:¥280.00

  • 面对批评的姿态

    关键词: 社会氛围  反动  知青  批评  农村  同学  批判  承认  信念  截获  

    我还记得在农村当知青的一件事情。我的一位知青同学有几封私人信件被截获,里面有些话与当时的社会氛围显然不合,于是公社召开了批判大会,所有的知青都去了。在会上,有干部拿着我这位同学的信念了一些句子,然后责问他:"你说,这些话反动不反动?"我那位同学正站在台上示众,非常干脆地回答:"反动。"散会以后我问他,为什么要承认是"反动"呢?要知道,...

  • 宗教信仰与法治精神

    关键词: 自然法  实证法  宗教信仰  基本价值取向  传统文化  法治  神圣性  艾森豪威尔  价值观  法律精神  

    传统文化与法治的关系主要是居于文化核心的基本价值取向与立法基础和法制目的之间的关系,在西方语境下就是讲"道义上应然性"的自然法与"条款上实在性"的实证法之间的关系。而自然法中核心的正义与权利观念又来自于其宗教传统,具体讲就是法律精神的神圣性与天赋人权。

  • 知识分子应当承担的道义与责任

    关键词: 现代知识分子  后现代  价值立场  社会良知  文化语境  新左派  理想主义  启蒙运动  公共领域  极左思潮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对知识分子的定义可谓不可胜数,就像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弗兰克.富里迪在他的著作《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1]里的"怎样才是知识分子?"一章所概括的:"有很多对知识分子的定义。他们有时被描绘为文化标准的卫士、一群永远的批判者和

  • 关于公共领域的复归

    关键词: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  阿伦特  哈贝马斯  私人领域  公私领域  共和主义  政治维度  交往理性  公共空间  海德格尔  

    一、把公共领域带回来:阿伦特论现象学的政治维度汉娜.阿伦特是一位犹太女性哲学家,她曾目睹魏玛宪政失败和纳粹极权主义兴起,经过艰难抗争逃脱纳粹集中营屠杀而最终定居美国。阿伦特也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存在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1]和雅斯贝尔斯的高

  • “男旦”与“女同”:戏曲文化新的生态

    关键词: 男旦  梅兰芳  大众文化消费  牡丹亭  京剧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概念  李玉  文化符号  艺术家  

    自电影《梅兰芳》于2009年初热映以来,"男旦"之名再次成为大众文化消费中的一个频频出场的名词。"男旦"不仅从以往即使是在戏曲中也稍显尴尬和冷落的位置被凸显出来,而且也成为各种相关力量争夺的目标。譬如,一则随《怜香伴》演出单附送的饭馆广告,也写上了"国粹盛宴"、"中国末代男旦"、

  • 韩寒现象——剧场寓言与批评空间的局限

    关键词: 韩寒  批评方式  寓言  消费时代  现象  权力关系  小人物  象征资本  舞台  鲁迅  

    一、消费时代的剧场寓言我们只是站在这个舞台上被灯光照着的小人物。但是这个剧场归他们所有,他们可以随时让这个舞台落下帷幕,熄灭灯光,切断电闸,关门放狗,最后狗过天晴,一切都无迹可寻。我只是希望这些人,真正地善待自己的影响力,而我们每一个

  • 从《晨报副刊》的南开“读经”事件说开去

    关键词: 新文化  南开学校  五四精神  副刊  复古  国学  晨报  事件  张伯苓  科学著作  

    《晨报副刊》自1920年5月孙伏园接编之后,一直以发表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著作及现代诗歌小说散文(包括杂感、小品等)为主,大力宣传五四精神,鼓吹新文化。因此,它在1922年冬带有倾向性地刊载多篇关于南开学校"读经"事件的文章,也就顺理成章。

  • “五四”前后的《北京大学日刊》

    关键词: 蔡元培  新文化  北京大学  北大  学生运动  陈独秀  学校  教育部  社团活动  

    "五四"前后的北京大学一直都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不断发展,而《北京大学日刊》也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了北大的变化、阐释了"五四"——那段源于北大,也成就了北大的云

  • 追忆开国初复旦二老

    关键词: 语法修辞  郭绍虞  陈望道  三十年代  中文系  文学批评史  文化教育事业  办学理念  教育兴国  五四时代  

    一我所说的开国初,大致是指1950—1954年这最初的五年。这是全国解放以后,大学文化教育事业何去何从,认定什么方向,走什么道路的一个关键时刻。我所说的二老,指陈望道先生和郭绍虞先生。

  • 一个不应被流光湮灭的历史人物

    关键词: 三十年代  中国电影艺术  自由神  二十世纪  桂林  广东省委  革命  湮灭  义勇军进行曲  电影制片厂  

    张云乔是中国电影艺术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流行的进步电影如《桃李劫》、《风云儿女》、《自由神》、《夜半歌声》等等,美工设计都是出自他手;他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最早的吟唱人之一;他担任美工师的最后一部电影故事片是《逆风千里》;2005年在中国电影100周年纪念活动中被提名为中国优秀电影艺术家候选人。

  • 学术不可成骗术

    关键词: 现代学术  欺骗  抄袭  中国学术  学者  人文社科  新左派  现代文学研究  基本的  媒体  

    汪晖"抄袭门"早已闹成媒体大事件。有趣的是,正因为如此,挺汪派获得了一个极其新潮、极其西化的借口:这是媒体攻击自由学者的最新例证。[1]我虽有好揭人短的恶名,但生性迟钝,向来跟不上潮流,因而也没有掺乎这幕闹剧。当然,我还有自知之明,我掺不掺乎根本无关紧要。近日无聊,于网上搜得

  • 当代作家、学者的汉语水平问题

    关键词: 汉语水平  中国当代作家  反抗绝望  语言问题  批评  学术研究  陌生化  病句  文理  学术语言  

    王彬彬教授的《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批评汪晖的学术奠基之作《反抗绝望》一书中,存在"论述语言的文理不通问题"和"抄袭与剽窃的问题",引起学界的关注。

  • “岭南文派”选刊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关键词: 少年中国学会  梁启超  清王朝  爱国  新观念  老年人  清议报  腐败  帝国  思想转变  

    方志钦、刘斯奋编注《梁启超诗文选.前言》在谈及梁氏"一生复杂多变",为世所讥时,指出:在此,我们试以"爱国"二字作一概括,并以之作为考察和理解他一生思想脉络的依据。惟其爱国,所以梁启超作为一介书生,才能以救亡图存为己任,成为变法维新的健将;惟其爱国,所以他始终以"改良"祖国,使之能立于"竞争"之世为职志,毕生探求中国富强之道;惟其爱国,他...

  • 80后:网络江湖与另类文化

    关键词: 另类文化  网络  后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青年亚文化  青春期  江湖  主流社会  作品  创作倾向  

    20多年前,我在大学研究中国当代文学,认真而投入,后来去媒体干了七八年,其间与文学完全脱离了数年。2004年重返大学后,再次进入当代文学,一个文学空白的时间段,居然奇妙地让我获得一种回望的视角,一个产生丰富联想的历史空间,我的目光开始投向并逐渐聚焦到80后一代人身上。

  • 河洛文化的根源性特征及其当代意义

    关键词: 河洛文化圈  河图洛书  当代意义  河洛地区  根源性  中华文明  中原文化  孔子  性特征  司马迁  

    一、河洛文化的界定河洛文化是学界聚讼纷纭的话题。它既表现为空间界定的差异,又表现为时间界定的不同。在总结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以为从空间上确定河洛文化的范围须注意四点:1.划定的区域范围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则无特色,过小则无内涵;2.四周边界似宜大致划定地区,不宜划得太过具体和清晰,因凡

  • 阳明先生雕像下的随想

    关键词: 王阳明  阳明学  农民起义  南昌  朱熹  圣人  大师  明朝  城市花园  道路  

    5甲这几天是入冬以来最冷的日子,但我还是执意趁着闲暇去一趟阳明公园,它是前些年才开辟的城市花园,濒临的街道就叫阳明路,刚翻修不久,到处都是崭新的面貌,老城区内以贤达命名的道路大概就算它宽阔。

  • 胡风、舒芜和有关道德问题

    关键词: 胡风  道德问题  中国知识分子  革命领袖  文艺思想  揭发  政治斗争  传统道德  新道德  何其芳  

    近读吴永平《舒芜胡风交往简表》(《新文学史料》2010年第一期)、《谁说胡风不告密》(《南方都市报》2009年11月18日)、方非《舒芜:被出卖的命运》(《粤海风》2010年第三期)几篇涉及胡风、舒芜在当年"胡风案"中恩怨纠葛的文字,感到一段似乎已经了结的公案大有重新摆到桌面上来的架势。联系到近些年

  • 重提历史的真实——答商金林先生

    关键词: 胡风  编辑工作  文学史料  文章  反共  内部资料  历史  国民党  全集  真实  

    商金林先生于2009年第四期《新文学史料》上发表了《〈胡风全集〉中的空缺及修改》一文(以下简称"商文"),对《胡风全集》的编辑工作提出了严重的指责。商先生有类似内容的文章还分别发表在2009年第三期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及2009年12月10日的《团结报》上。《胡风全集》的整理辑注

  • 罗飞先生的批评为何乏力——答《关于“回忆录”的话题》

    关键词: 回忆录  批评  鉴别  口述历史  口述史料  文章  真实性  书屋  南移  观点  

    2010年《粤海风》第三期刊登了一篇《关于"回忆录"的话题》,作者罗飞,对我提出的"尽信回忆录不如无回忆录"这一观点再次予以批评。所谓"再次",是指2009年他在《书屋》杂志第6期发表了一篇长文:《对陈漱渝〈不可尽信的回忆录〉的鉴别》。我在同年《书屋》杂志第9期进行了批驳。我以为是非已经昭然,不料如今战线南移,烽烟再起,令我特别纳闷。

  • 网络时代的诗词混搭

    关键词: 古代诗词  网络时代  互文性  模式化  古典诗词  所指意义  精英阶层  相似之处  语境  东南  

    诗词混搭出现的时间已难以考证,就我所能找到的最早的相关内容是由网友"烛影风声"于2009年5月30日在天涯论坛娱乐八卦板块发表的题名为"818那些混搭的诗句(不相关的联在一起很有爱的诗句。)"的帖子。[1]但楼主"烛影风声"在帖子开头便说道:"在别的地方看到这样的看

  • 网络空间里的“哥”与“姐”

    关键词: 网络空间  称谓语  流行语  符号秩序  虚拟空间  意识形态  近十年  关键词检索  齐泽克  运作机制  

    "哥"、"姐"的走红虽然有悖"常规",但也并非无迹可寻。以称谓语为关键词检索近十年的网络流行语,不难发现这样一条演变的轨迹(仅以典型者为例):芙蓉姐姐→犀利哥→哥、姐。

  • 作为传奇述说的陈寅恪

    关键词: 陈寅恪  传奇  二十年  故事  知识分子形象  梁启超  文化氛围  历史研究  清华园  情节  

    有关陈寅恪的传奇故事,上世纪20年代就在清华园中述说流传了。近20年来,这一传奇故事的述说更加丰富普及。和其时所谓"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的文化氛围相关,在上个世纪末,陈寅恪再一次为人们所关注。1995年出版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让一度已经被淡忘的陈寅恪,又在读书人中间热络起来。这本书也是后来诸多陈寅恪

  • 笔名、网名及其他

    关键词: 笔名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作家  网名  现代文学研究  现代文坛  当代文坛  史料学  重要内容  文化人  

    笔名是作家诗人、文人墨客摇笔杆时题署的别名、化名。现代文坛曾大兴笔名之风,几乎每位作家都有笔名,有的多达十几个、上百个(如鲁迅),因而研究现代作家的笔名,已成为现代文学史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现代作家的逐渐远行,笔名的破译也越来越难。诚如现代文学研究专家陈子善

  • 广东古村落·石寨

    关键词: 古村落  广东省  民间文艺  文学艺术  唐代  联合会  陆丰  认定  历史  协会  

    石寨村位于陆丰市大安镇,始建于唐代,是一处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2008年,石寨村被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民间文艺家协会认定为首批27个"广东省古村落"之一。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之三)

    关键词: 英雄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广州市天河北龙口西路550号广东文学艺术中心大楼1715房,邮编:51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