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创作杂志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音乐创作杂志创刊于1956,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杂志介绍
音乐创作杂志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音乐创作杂志创刊于1956,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关键词: 文以载道 教授 音乐分析 中国现代 作曲技法 20世纪 2010年 音乐类院校
几乎所有认识姚恒璐的人,都会首先将他与现代音乐分析相联,都会因为品读《20世纪作曲技法分析》一书将他视作中国现代音乐分析的领军人物。在这个领域中,姚恒璐教授可谓是硕果累累,2000年至2010年间,姚恒璐出版专著、编著十余本,其中《20世纪作曲技法分析》、《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教程》、《作曲的基础训练》、《音乐技法综合分析》等书被列为音乐...
关键词: 郭祖荣 金色的秋天 分析
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是郭祖荣最重要、流传最广、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本文以音乐作品中所体现的作曲家的创作构思和“立意”为中心参照点,尝试着分析和阐明该曲的艺术特征、突出特点、创作意图和文化内涵,探究郭祖荣《金色的秋天》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和民族化的创作手法。
关键词: 谭盾 电影音乐
电影艺术发展至今,影片配乐越来越受到制作者与观影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音乐制作者认识到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不能一味的“照搬”西方电影音乐制作模式,而要有独特的“中国风格”。作为中国商业电影配乐大师级人物的谭盾,其影视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编曲方式的融合堪称这一方面的典范。本文就谭盾在电影《夜宴》中的两首配乐与电影情节相...
关键词: 创作技法 多调性 泛调性 悲情 作品 女高音 排练
本人有幸参加了龙德云教授发表在2014年第2期的作品《霸王别姬》的排练与首演,并担任女高音(虞姬)的角色,在此,特对角色的体验,和对作品的理解作一个陈述和浅析,如能对以后要排练此作品的同行及朋友们有一定的帮助,本人将感到莫大的欣慰。
关键词: 王志信 词曲结合 旋律创作 结构特征
众所周知,叙事歌曲《木兰从军》取材于一首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经过词作家刘麟的当代艺术创编,不仅尊重了原作的词义,而且完全符合了当今人们的欣赏口味。而曲作家王志信的极富河南戏曲风味的旋律创作,不仅彰显了花木兰文化身份的地域性,也充分运动了戏曲音乐强大的叙事功能,将原诗中所陈述的故事利用音乐完整地呈现了出来。文章正是从音乐...
关键词: 主流 非主流 中西方文化 当代音乐 人民大众
从1980年的英国剑桥大学葛尔教授来华讲学(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首次大师班讲座)和1985年的“武昌会议”(第一届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交流会)以后,我国作曲家逐渐的开始对现代作曲法产生兴趣,使我国的当代音乐蓬勃发展,同时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但是却渐渐的“远离家园”与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本文主要是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对我...
关键词: 青主 艺术歌曲 美学观 创作形式
20世纪20至30年代是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重要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艺术歌曲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代背景。本文以这一时代的突出代表人物青主为例,对他的创作形式进行分析,并与其创作观念相对应,进而揭示其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 黄自 舒伯特 创作思想 共性分析
黄自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驱,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而舒伯特则是音乐史上著名的“歌曲之王”,其作品数量和质量都无人能及。两人虽然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但是两位大师却在创作中表现出了诸多相似之处,分析和总结两人艺术歌曲创作的艺术共性,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艺术歌曲的本质特征,为研究和演唱好艺术歌曲打下一个良好...
关键词: 乌力格尔 曲式结构 创作特点 演奏技巧
《乌力格尔叙事》是作曲家李世相为四胡与管弦乐队创作的一首协奏曲,是四胡作品中演奏技巧较难、表现力较强的代表曲目之一。作品采用四胡与管弦乐队在交响化的配合发展中,通过联曲体的五个部分一气呵成来演译,展示了乌力格尔音乐的艺术魅力及草原人民的丰富情愫。本文从三个角度对四胡协奏曲《乌力格尔叙事》进行分析,对曲式结构的创新、主导动...
关键词: 文化霸权 本土音乐 教师教育 价值取向
文化多元、价值平等在全球倍受推崇,但现实经济因素约制下的西方文化霸权依然严峻,文章以价值取向视角对中国本土音乐话语权之重构进行探究,认为当务之急是对文化霸权的深刻批判,只有明确主体意识,克服对立思维,培养文化理解,整合认知模式,方能摆脱束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音乐教师教育之路。
关键词: 小提琴 民族化 模式 教学
小提琴在西方享有“乐器皇后”的美誉,18世纪初传入中国后,开始与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相融合,开启了小提琴民族化的历程。本文在黑格尔美学的背景下,把小提琴的民族化归纳三种模式:司徒梦岩模式(马思聪模式)、刘天华模式和戏曲模式。第一种模式可以称为小提琴的外在之变,第二种模式为内在之变,第三种模式为内外之变。这三种模式中,业界对第一种...
关键词: 数码钢琴集体课 研究 分析 现状 发展
数码钢琴集体课从国外引入至今已近二十年。随着该课程在我国各高校的广泛开设,对数码钢琴集体课的研究也日趋深入。本文对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章进行梳理,并对其进行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从中探析数码钢琴集体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多元文化 流行声乐艺术 跨界 周杰伦 音乐作品
时下中国流行声乐艺术的发展新方向受到越来越多音乐人的关注,多元文化发展下,中国流行音乐仅仅依靠单一形式或模式来求索新发展已是难上加难。本文立足于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方式,以“跨界”为主要切入点,以周杰伦的音乐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希冀能够抛砖引玉,对于新时期的中国流行声乐艺术“跨界”现象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古筝曲 枫桥夜泊 音乐美学思想
古筝曲《枫桥夜泊》作曲家为王建民教授,其创作素材来源于唐诗《枫桥夜泊》主题思想。作曲家汇集了大量的中国传统音乐素材,运用了独特的创作手法,给听众呈现出了原诗的寂寥意境,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 艺术教育观念 艺术教育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新制度经济学
以观念与制度变迁的关系为主线,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观点,阐述了制度变迁及其路径依赖原理,剖析了艺术教育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现象,探讨了艺术教育观念在艺术教育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关键词: 秦筝 文化意识 艺术阐释
周煜国创作的《云裳诉》是秦筝音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本文从文化意识和艺术阐释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研究秦筝的风格特点以及与陕西地方音乐的渊源关系,从而对古筝音乐的发展引发现实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中国艺术歌曲 诗词创作 李白 日常生活 中国人 诗句 如意
唐代大文豪李白是国人最熟悉、最亲切的诗人,关于他的诗句是个中国人都能吟诵一句。李白诗词已深深扎根于日常生活,伴随我们一生同喜同悲。我们做客他乡时会“举头望明月”,在职场不如意时说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来安慰自己,即使出去旅游看个瀑布也来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些诗句滋润了国人生活,也带动了其他艺术领域的发展,直接受益的莫过于...
关键词: 羌族 多声部民歌 体裁
羌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历史悠久,现今主要聚居于岷江上游的广大地区。羌族多声部民歌风格古朴,保存了较多的传统风貌,是羌族人民留给人类的一笔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研究羌族历史的宝贵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和传承价值。本文从山歌、劳动歌、酒歌、风俗歌、舞歌等五方面对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体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 新民歌 韵味 对鸟 传统
目前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源自传统民歌、经改编而成的新民歌,如何演绎好这些作品已成为声乐教学的新课题之一。笔者认为在演绎这些新民歌时,要深入挖掘其内涵,体现其地域特色,关注其文化语境,把握其特殊韵味,同时突出民歌的时代特征,才能不失传统民歌之韵味,又能体现时代的风貌和特色,使新民歌富有光彩,为大众所喜爱。
关键词: 河套地区 创作歌曲 晋陕元素 艺术特色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内蒙古河套地区(主要是巴彦淖尔、鄂尔多斯、包头等)涌现出一批本土作曲家,他们创作了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汉民族风格歌曲,这些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晋陕传统民间歌曲风格特征,同时又汲取了内蒙古西部特有的地方民歌元素(如爬山调、漫瀚调、二人台等)。内容大都以歌颂家乡面貌的变化、男女青年对自由爱情的向往等。这些...
关键词: 广西渔鼓 渔鼓艺术 艺术特色
广西渔鼓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曲艺的一种典型的代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作者经过广泛收集历史文献资料、通过采风挖掘广西渔鼓传承脉络,对广西渔鼓艺术特色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如何弘扬广西渔鼓艺术特色提出了具有较高价值的独特见解,为唤起文学艺术界对广西渔鼓这一独具民族特色说唱艺术的高度重视,打开了崭新的视野。
关键词: f小调 小号 曲式结构 调式调性
在小号专业的诸多协奏曲中,德国作曲家奥斯卡.彪迈的《f小调小号协奏曲》1是一首倍受国内外演奏者青睐的作品。它将小号的抒情与炫技融为一体,以丰富迷人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品的音乐内涵。本文通过对该协奏曲的分析表述,为演奏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及进行演奏上的“二次创作”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 基督教音乐 格里高利圣咏 复调音乐 音乐创作
基督教音乐是中世纪时期欧洲音乐的主流,也是西方音乐发展的源头,对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并渗透到音乐发展的各个方面。探析基督教音乐的发展和成就,才能比较深刻地去了解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好的欣赏西方音乐。
关键词: 利盖蒂 网状织体 音色音响 音色卡农 音色渐变 音块音色
《大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966年,是利盖蒂在创作成熟时期的一部重要管弦乐作品,风格独特、个性鲜明。本文试图从配器的角度来分析这部作品第一乐章的“静态音乐”架构,并通过对微观技法的分析来探究作曲家独创的“网状织体”及其“音色音乐”的现代作曲理念。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中国文联大楼B座,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