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杂志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主管,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杂志创刊于2000,发行周期为半年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杂志介绍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杂志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主管,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杂志创刊于2000,发行周期为半年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关键词: 美国文学 海明威 深化 创新
本文是对杨仁敬教授的访谈。杨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美国文学研究专家,在海明威研究领域成就斐然。他接受本刊的采访,就我国美国文学研究现状和海明威研究领域的一些问题发表了意见,认为文学研究贵在创新,应避免简单重复。
关键词: 华裔美国文学 翻译问题 东方主义 华裔美国作家 哥特 汤亭亭 美国黑人文学 华裔美国人 美国诗人 美国犹太文学
中国对华裔美国文学的译介主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国内翻译了大量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有关华裔美国文学的论著也日益增多。随着国内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了一些关注的重点,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为此,我们邀请了7位在华裔美国文学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以华裔美国文学为主题进行笔谈,就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翻译问题、价值与译介...
关键词: 华裔美国文学 华裔美国作家 少数族裔 审美价值 汤亭亭 华裔美国人 主流文学 美国白人 华裔作家 种族关系
一近年来,国内有关华裔美国文学的论著日益增多。有些著作确实存在注重华裔小说的意识形态而忽视文学本身审美价值的研究。这里所指的意识形态不是中国过去流行的政治口号式的那种意识形态,而是指关注美国少数族裔曾受到占主流地位的白人的歧视、排挤
关键词: 华裔美国文学 王赓武 赵健秀 华裔美国作家 汤亭亭 家国 华裔美国人 三国演义 黎锦扬 谭恩美
华人与离散这个概念之间有任何联系只是近年来的事。即使到了2000年前后,历史学家王赓武对以离散指涉散居华人的社群还是存疑的。王赓武的著作多以英文发表,我们所说的"离散"(diaspora)在他的著作的中译中多作"散居者"。在"单一的华人散居者?"这篇演讲中,他坦率地说出他的疑虑: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华裔作家 洛杉矶分校 美国学术界 美国黑人文学 伯克利 托马斯 美国犹太文学 窥斑见豹 纳博科夫
一在美国学术界,华裔文学并非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出现,而是"亚裔美国文学"(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的一部分。但就整体来说,由于华裔文学具有众多优秀的作家,也使得华裔文学的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洛杉矶分校、(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西华盛顿大学、圣·托马斯大学等都是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重镇。那里有像...
关键词: 东方主义 美国华裔文学 白人社会 查礼 文学作品 布莱特 就这样 东方女性 讽刺意味
一谈起美国华裔文学,有个话题无法避开,那就是美国历史上的华人形象。美国白人社会因种族优越感而歧视中国人,通过想象,利用文学作品和电影等编故事似的捏造出形形色色的华人形象,故意将中国刻板形象化,使得这些负面、消极的华人形象在美国社会广为
关键词: 哥特 文学传统 华裔美国文学 少数族裔 非洲裔 华裔美国人 华裔美国作家 批评视角 性别身份 麦尔维尔
从20世纪70年代到今天,亚裔美国文学的兴起、发展和研究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岁月。今天,在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研究中,亚裔美国文学研究正在以仅次于非洲裔美国文学研究的态势蓬勃发展。但是,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观察到的,这个领域最初的研究成果大
关键词: 华裔美国文学 赵健秀 华裔美国人 华裔美国作家 互动关系 汤亭亭 文化政治 反越战运动 安德 美国主流文化
全球化、跨国性和后民族主义,这是几个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有着不同内在逻辑和复杂互动关系的现象或话语。总体来说,全球化,就其在当代的表现形式而言,起因于发达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试图将世界其他地区都变成其劳务与商品市场的努
关键词: 伍尔夫 创新精神 艺术变革 时空 结构 人物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推动20世纪英国小说艺术变革的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别具匠心的意识流小说无论在改革的力度还是在实验的结果上均使同时代的小说家和批评家们大开眼界。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伍尔夫在传统小说陷入困境之际的创新精神,着重分析其三部重要意识流小说对时空、结构和人物的颠覆与重构,并充分揭示其创新精神对小说艺术的历史...
关键词: 政治 文学 诗歌 北爱尔兰
文学与政治有着一种微妙的关系,两者的结合曾经产生过许多经典诗歌。但在20世纪,文学与政治的结合引起更多的是怀疑,文学一旦与政治沾边,它就被认为失去了艺术的独立性,沦为被政治利用的工具。一方面文学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文学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又不可避免地与社会、政治和历史保持联系。20世纪70—80年代的北爱尔兰诗歌就面临这一两...
关键词: 罗斯金 金河 生态批评 独立体 生态关怀
罗斯金的童话故事《金河王》至今未见有人从生态的视角加以文化解读。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发现,整个童话故事几乎就是一部生动形象的生态批评作品。罗斯金将自然诉诸形象,不仅表现了他对自然的尊重,还表述了他注重对人性本真纯洁及人类其他情感的生态关怀,阐述了他对最终实现人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先决条件的独到见解。这些思想虽然在罗斯金的其...
关键词: 贝克特 戈多 等待行为 美德缺失
贝克特的戈多是一个游离不定的能指,其所指取决于等待行为的伦理学意义,从理性美德和信仰美德的角度,可以明晰《等待戈多》所呈现的感性和理性之间的颠覆性关系、十字架之树的戏仿、《圣经》的"非经典化"处理、时间之流中的信仰真空等文本内涵,从而判断戈多并不是评论家们通常所认为的上帝或者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而极可能暗示了贝克特后期重要戏...
关键词: 毛翔青 后殖民
本文运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分析探讨华裔英国作家毛翔青的小说《酸甜》中所表现出的跨文化冲突,指出在《酸甜》中,作者表现出了华裔在英国生存所面临的三种情况:一种是单一文化现象,以一家之主陈氏为代表,恪守传统,没有体现出任何的灵活性;一种是文化平衡现象,以他的妻子莉莉为代表,试图在中英文化中寻求一种平衡,达到阴阳意义上的平衡与转...
关键词: 毛翔青 文化身份 失衡
在小说《酸甜》中,英国籍中欧混血小说家毛翔青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一个华人家庭在伦敦的生活遭遇。男女主人陈和丽丽身处英国文化的大环境中,却固执地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孤岛上,最后家庭残缺,前途未卜。他们虽曾努力重新建构一种新的文化身份,但这种身份重建的努力是失败的。对自己的种族身份异常敏感而且情感极其复杂的毛翔青,对中国文化持否...
关键词: 戏仿
《黑暗昭昭》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在长逾10年的休眠期后发表的重要作品。小说虽然以20世纪后半叶的世俗社会为背景,却在文本中织入大量的圣经典故,被看做是从《创世记》到《启示录》的圣经故事在当代社会的重演。然而《黑暗昭昭》与《圣经》的互文关系却若即若离,充斥着各种互相矛盾的因素,如神学命题和喜剧形式的对立、男主人公麦蒂亦圣亦愚...
关键词: 现代人格 出身论 城市想象
英国小说《牛虻》译介到我国后,以多种艺术样式进行传播。这部小说对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过深刻的启迪,由此影响了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亚瑟的个人私密生活,他的爱情、他的父子关系在革命斗争的激烈冲突中经受了痛苦的磨砺,给革命时代的中国读者以充分的思考空间,作出属于自我的理解与阐释。《牛虻》所描述的欧洲都市生活丰富了他们的都市想...
关键词: 美国文学 世界性 跨大西洋 跨太平洋 跨半球 深层世界
美国文学从一开始就具有跨国界的特征,其世界性可表现为:跨大西洋(transatlantic)、跨太平洋(transpacific)、跨半球(hemispheric)。研究美国文学的世界性,并不是机械地在其中寻找他国的具体存在,而是更应该关注其深层世界。例如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故事发生在纽约长岛,但通过分析小说的深层叙事结构,就会发现其中隐含着欧洲文学蛇...
关键词: 文学戏仿 多领域游戏 语言游戏
纳博科夫在小说《微暗的火》中巧妙、充分地运用戏仿,即通过对某个模式有意的模仿,创作出一部富有独创性的作品;运用包括多种语言文字双关语、字谜游戏、文字游戏(含回文、字母先后顺序游戏、文字高尔夫)在内的多种游戏和语言游戏,构成了小说异常的复杂性和迷惑性。他的目的是邀请读者参与他的游戏,使读者成为作品的生产者之一。
关键词: 德莱塞 老舍 城市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见证了中美两国前所未有的城市化高潮,这一历史进程已经被永久地定格在德莱塞的《嘉莉妹妹》和老舍的《骆驼祥子》这两部小说的文本中。小说将都市环境描绘成由富人垄断的"禁城",无钱无势的穷人被围墙、服饰和金钱等有形或者无形的界限隔绝在外。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标志,机械与随之而来的速度是小说主人公追求和迷恋的对象。...
关键词: 理性主义 主体性
本文探讨了约翰·巴思的小说《路的尽头》。笔者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结合当时的历史与其他批评家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小说中的主体性问题。本文认为,巴思在小说中以艺术戏剧的形式讨论了理性与非理性问题,揭示了人是语言文化塑造的这样的事实,从而认为世上没有恒定不变的主体性。
关键词: 牧神 黄金时代 罗马 进步论 狂欢
《牧神雕像》在西方历史的宏阔语境中反思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主导价值观念,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批评和暗中消解。霍桑以牧神的堕落为主线,隐喻19世纪上半叶的精神病症;又以黄金时代的神话为参照,返观进步论主导下的美国状况。在确认原罪说的同时,作家以罗马为隐喻,通过游记描写将历史空间化,借此消解进步论所依赖的线性历史框架,质疑进步论指引下...
关键词: 爱默生 大自然 精神价值 诗意生存
本文试图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和社会语境分析,探讨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者爱默生所描述的"上帝之网"的引申义,诠释他的自然观、生命观、历史感和文化精英意识;考察爱默生的浪漫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精神资源,表明他对神性、人性、自然环境所持的基本态度,评论他对自然和上帝之间的关系的言说、对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言说、对自然和自我之间的关...
关键词: 诗歌 隐喻 对比 哲理
理查德·威尔伯是美国当代诗坛上传统诗歌的典型代表诗人,其诗歌语言纯朴、简练,韵律优美,寓意深远,善于通过隐喻引出简单表象下的哲理。本文通过分析"事件"、"作家"和"旅程"等几首代表诗篇,探讨诗人如何通过独具匠心的"隐喻"技巧的应用,将其内心的感受、对世界的感悟和诗歌的热爱同日常生活细节相对应,使读者在简单而又巧妙的对比中领略诗歌之美...
关键词: 全球化 后东方学理论 文化批评理论 比较文学 贝克特小说 中国音乐和文化
本文着重探索后东方学理论与比较文学、文化批评及全球化理论关系的来龙去脉。如果形式主义文论侧重美学形式,而继后的文化批评侧重文学的文化/政治含义,那么,后东方学理论则是对二者的兼容,从而避免了观念与实践的极端性,让我们有可能超越仍充满活力、仍富有挑战性的文化批评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理论,去迎接后东方学理论的新时期。作者以贝克特小...
关键词: 文艺理论 构建功能 分析功能 美学功能
文艺理论可以从三个方面使我们受益:它帮助我们建构知识(构建功能),它促进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分析功能),它提升我们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美学功能)。文艺理论为我们提供一个理论框架,我们在这个框架中展开文学批评。没有理论基础的批评往往显得疲软、松散、缺乏逻辑性,因而缺乏说服力。文艺理论拓展了我们的批评视野,它不但提供了新的文本解读方式...
关键词: 绘画诗 视觉图 话语图 入画发声 图像代码
绘画诗是西方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其演变过程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浪漫和现代四个阶段,并已步入后现代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起,基于对传统的"诗画一致说"和莱辛的"诗画异质说"的批评和吸收,西方评论界开始致力于理论上的深层研究。20世纪90年代该学科逐渐发展成为研究"词"与"图像"内在关系的一门新兴的人文学科——绘画诗学,即:诗人如何将视觉...
关键词: 传统诠释学 现代哲学诠释学 反思诠释学 述评
西方文论的研究不能忽视西方文学诠释学研究。西方文学诠释学的发展经历了从作者意图说、读者创生论到文本中心论的复归。西方文学诠释学对意义的追寻最终还是落根在了存在的家园,这既是对伽达默尔传统的继承,也是利科反复思考的核心命题。本文通过对西方文学诠释学的综合评述,梳理西方文学诠释学的理论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期望诠释学研究同仁...
关键词: 伍尔夫 小说形式 柯勒律治 创作构思 现代小说 批评方法 情中景 主观真实 景中情 真实观
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生命诗学之所以值得研究,是因为她对文学的根本问题的论述突破了西方诗学的核心理念,不仅可以为走出当下的文学和理论困境提供开拓性思路,而且可以为中西诗学的对话和交流提供例证。西方诗学长期存在着重美学思辨
关键词: 狄金森 美国诗人 跨文化传播 诗节 惊鸿照影 艾米莉 怨情 爱情诗 语言策略 两种文化
中国近年来兴起一股阅读、研究狄金森的热潮。众多诗人、作家承认自己师承狄金森。狄金森是学术界关注最多的美国诗人之一。遗憾的是,研究者们大多倚重狄金森在美国的研究资源,不太重视思
关键词: 赫斯顿 黑人文化 人类学之父 佐拉 美国黑人 黑人作家 文化特征 黑人奴隶 伏都 珍妮
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是已经进入美国文学"名人堂"的一位美国非裔女作家。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南方人,赫斯顿从小浸润在丰富多彩的黑人民俗文化传统之中,对其极其熟悉和热爱。她师从美国人类学之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博厄斯,学习人类学,两次到南方进行民俗调查,所有这些孕育了赫斯顿强烈的黑人民俗文化
关键词: 吉尔曼 乌托邦思想 女权主义 艾赛 乌托邦小说 美国女作家 迈亚 父权社会 女性主义
早在公元前11世纪,希伯来先知,例如阿莫斯、霍齐亚、艾赛亚、杰里迈亚等,就曾经表达过乌托邦思想,从伦理和宗教角度提出改革社会的建设性方案,以希望和进步代替保守主义。在史学界,柏拉图的《理想国》被认作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作为一种文类的乌托
关键词: 埃利奥特 埃默 美国文学史 学术视野 elliott 普林斯顿大学 美国小说 洛克菲勒 博士论坛 小说史
埃默瑞·埃利奥特(Emory Elliott,1942—2009)教授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文学研究专家,曾任美国研究协会(Ame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主席、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校级教授,主编过《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Colombia History
关键词: 稿件格式要求 英文摘要 电子文本 联系方式 出版社名称 小四号 引文出处 五号字 投稿格式 word
一、来稿请同时提交电子文本和打印文本;二、来稿文本应包括(1)中、英文标题;(2)中、英文摘要(200字以内);(3)中、英文关键词(3—5个);(4)正文;(5)作品引用;(6)作者基本信息(姓名、学位或职称、研究方向、最新主要成果、联系方式);
关键词: 英美文学 文学翻译研究 文学批评理论 优秀博士论文 电子文本 上海外国语大学 稿件格式要求
自2007年始,《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每年出版两期,主要发表与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文学批评理论、英美文学翻译研究、英美文学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另外,还发表优秀博士论文的内容提要和介绍国内外英美文学研究动态的文章。热诚欢迎英美文学工作者来稿。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邮编:200083。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