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杂志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主管,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杂志创刊于2000,发行周期为半年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杂志介绍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杂志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主管,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杂志创刊于2000,发行周期为半年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脑文本 文学起源 伦理选择 教诲功能
中秋夜,难得约到聂珍钊教授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访谈。聂教授在访谈中主要就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和核心问题做了细致的阐述。文学伦理学批评在坚持跨学科的比较研究的同时,强调对文学本体(即文学文本)的研究。脑文本的提出主要是要回答文学起源和文学定义的问题。回顾自己的研究心路,聂教授觉得他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主要受到达尔文进化论...
2011年,以色列学者尤瓦尔·诺亚·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出版《人类简史》(Sapiens: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书,聚焦“智人”(Homosapiens)的演化史,新人耳目,令读书界瞩目。该书认为,大约7万年前,智人——我们现代人的祖先——开始掌握了虚构故事的本领,或者说,学会了“八卦”,从而引发了一场人类演化史上的“认知革命”(cognitive rev...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良心 复仇
良心在《哈姆雷特》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传统观点认为性格或外部障碍导致王子在复仇行动中的拖延,但这类解释因未考虑良心元素而无法自圆其说。莎翁对良心问题的透彻认识涵盖了当时这一概念的含义,他把良心纳入他对复杂人性的思考,在深层次的主体意识中揭示其作用。莎翁身处人的主体意识觉醒的早期现代,他让王子在复仇问题上深陷内外两种冲突...
关键词: 达菲诗歌 话语和权力 女性身体叙事 自我主体重构
卡罗尔·安·达菲的诗歌大多书写社会底层的生存境遇与诉求,其中女性身体与自我主体建构是诗人所关注的焦点之一。纵览诗人的诗歌创作历程,人们不难发现,诗人的目光始终没有脱离女性自我的物质构成——女性身体。她的女性身体叙事包含了两种叙事声音。一种来自"裸女":底层女性对身体遭受宰制蹂躏、自我主体沦落境遇的诉求;另一种是来自"女神"...
关键词: 插画 启明
本文评述鲜为人知的英国画家兼诗人威廉·布莱克为英国清教徒作家约翰·班扬的著名寓言《天路历程》所做的29幅插图。首先介绍20世纪中期这29幅插图的发现过程,同时指出两位相隔百年的艺术家在天分、志趣、才情、信仰方式与生活时代之外共享的对天启异象的信念与执着。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揭示并评述布莱克插画为班扬寓言所做的艺术读解:同样以天...
关键词: 中世纪晚期 英国文学 农民写作
农民问题是中世纪晚期英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贸易扩张、黑死病、百年战争等事件造成的人口锐减和赋税徭役等问题的裹挟下,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频繁,农民各种诉求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普通农民由于长期遭受政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得到人们的同情,因此,这时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形象逐渐形成了较为清晰可感的栩栩如生的文学想象:诚实守信、勤劳坚...
关键词: 爱尔兰文艺复兴 戏剧运动 文学空间 爱尔兰范式 世界主义
本文拟借鉴法国学者卡萨诺瓦在《文学的世界共和国》中所提出的文学空间说来分析萧伯纳、乔伊斯与爱尔兰文艺复兴和戏剧运动(1899-1939)的关系以及两位作家流亡海外的创作如何在追求艺术自治的同时又拓展了爱尔兰的文学空间。萧伯纳借助伦敦这一文化重镇的资源奠定其文学地位,他所创作的关于爱尔兰主题的唯一一本剧作《英国佬的另一座岛》(19...
关键词: 焦虑 文化流散 身份杂糅 爱尔兰战争
学界重视早期现代文学的爱尔兰与英格兰关系问题,却忽视在历史语境中研究莎剧《亨利五世》的流散议题。从爱尔兰战争语境出发,发现本剧亨利军队中的爱尔兰籍上尉让人联想起战争期间英格兰军队中流散的爱尔兰人,他们因经历身份杂揉而成为英军内的灾难性要素,既认可又抵制英格兰霸权。剧中合唱团赞扬亨利从法国凯旋而回时,细致描述英军统帅"可能...
关键词: 康拉德 海上共同体 崇高共同体 共同体的失落
康拉德的小说创作是否营造了某种形式的共同体生活呢?在这样的共同体里面,人应该如何生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他的后期代表作《阴影线》,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做出了某种程度上的回答,从中可以管窥,康拉德作品中所特有的海上共同体生活及其传统、海上共同体生活的崇高形式以及共同体的失落与现代人的生存窘境。另外,借助滕尼斯的共同体理...
关键词: 地点记忆 政治想象
沃尔特·司各特的第一部苏格兰历史小说《威弗利》借助于英格兰年轻贵族威弗利的高地旅行,书写了关于1745年苏格兰高地事件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图莱一维俄兰作为"六十年前苏格兰庄园"的代表,在此次事件中经历了摧毁和重生,反映出司各特对后联盟时代苏格兰和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复杂的政治想象。图莱一维俄兰由家族记忆之地到苏格兰民族创伤之地,再...
关键词: 劳伦斯 伦理 道德 他者
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小说《羽蛇》在学界通常被认为是一部政治小说。劳伦斯从宗教、神话传说、政治以及情感等多个层面刻画女主人公凯特·莱斯利在墨西哥的所见所闻及其自身的转变。本文试图在现代主义整体语境的观照下,结合列维纳斯的伦理学观点,从劳伦斯以小说伦理建构为着眼点的创作思想整体出发,探讨《羽蛇》中的伦理问题。本文认为,劳伦斯...
关键词: 地方主义 都市主义 社会流动性 英美小说
基于莱昂内尔·特里林对"外省青年"的界定,本文指出再现主人公从小地方向大都市流动是19世纪以来英美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这种流动或生命之旅不仅仅是生活和职业上地理位置的迁移或变化,它反映的是"外省青年"在身体或精神层面向上的社会流动。但在描写这一类似的向上流动的趋势背后,英美小说所揭示出的流动动机和表现却大相径庭,即便在同...
关键词: 中国诗歌与诗学 庞德 意境 会意语法
尽管庞德和他的同伴们从中国传统诗歌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并且因此推动英语诗歌取得了巨大的创新成就,他们还是忽视了中国诗学中的许多精华,这限制了他们在创新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诗学中极有可能进一步推动英语诗歌发展的两个概念是:"意境"与"会意语法"。"意境"乃是由一群巧妙构思的意象所构成的一种五维诗意世界,而不是单个意象或...
关键词: 都市戏剧 空间正义 边缘群体
都市戏剧以都市为背景,借用艺术的手法,反映都市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所发生的矛盾与冲突。本文以20世纪末三部反映美国都市边缘群体生存状态的戏剧(《玛丽莎》、《天使在美国》和《刚下船的人》)为研究对象,探讨都市流浪汉、不同性取向者以及少数族裔移民所面临的生存空间困境和精神空间危机,揭示都市空间的辩证性和再生产性及其所包含的强烈的...
关键词: 美国黑人文艺 真 美 提升黑人种族
杜波伊斯十分关注美国黑人文艺的发展,作为《危机》刊物的主编,他积极鼓励黑人年轻作家进行创作,多次在演讲以及书评中论述美国黑人文学与艺术的本质。1926年,他在演讲中提出所有"艺术都是宣传"的论断影响甚广,也招致很多批评。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梳理杜波伊斯关于文艺为提升黑人种族服务的批评思想,并结合美国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分析其复杂性...
关键词: 奇思妙喻 抒情史诗
本文围绕"一个人本身就是一座城"这一主题,解读威廉斯《帕特森》中具有代表性的奇思妙喻,挖掘帕特森其人与其城之间的隐喻性关联,揭示现当代美国抒情史诗创作中戏剧性地让人与城相互捆绑和相互认同的一个艺术特征。
关键词: 霍桑 权力技术 表征 规训 乌托邦 催眠术
霍桑的大部分作品创作于19世纪30至60年代,大致对应美国的改革时代,监狱改革是当时改革者热衷的目标之一。作家对刑罚与权力运作有相当深入的思考,《红字》和《福谷传奇》两部小说尤其敏锐地折射了权力技术的历史变迁。如果说《红字》展示了古典时期以符号学为工具的权力运作技术,《福谷传奇》呈现的是一种全新的针对个体的权力运作技术,即福柯...
关键词: 诗歌 非裔 吉斯科姆 拖延
当代美国非裔诗人的创作成就可观,本文以获得"美国书卷奖"的C.S.吉斯科姆的创作为例,从其独特的诗学路径看其在族裔矛盾与冲突中的立场。吉斯科姆在其代表作《草原风格》中采用了"拖延"这一诗学策略,拒绝将所书写的对象推向意象、象征、隐喻等传统诗学维度。他的拖延,意在颠覆白人文化在文学及社会话语中的霸权,旨在推翻对黑人或少数族裔概...
关键词: 藏传佛教 东方宗教哲学 精神探索 文化冲突 全球化
20世纪60、7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自南北战争以来最为动荡的时代之一,传统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被否定、质疑,新兴文化和新的价值观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传入美国的佛教在这股大流中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和主流,成为多元文化和宗教的一元。作为美国当代重要的作家,德里罗与藏传佛教有着深厚的渊源,这是西方文化向东方宗教寻求精神支...
关键词: 全景敞视主义 侦探小说 呈现 折射
本文考察传统上被视为亚文学的侦探小说中全景敞视主义折射式的呈现。在此类作品中,对"看"的关注以及看者、侦探、监视者的角色渐次嬗变与递进,令人更深刻地领悟全景敞视主义的宗旨与内涵。社会实验与文学想象相互指涉,模拟现实,预兆未来。侦探小说以多种形式呈现全景敞视主义的"互文",使这一基于假想的理论广为传播。
关键词: 西方抒情诗 抒情传统 浪漫主义 英语诗歌 西方诗学
本文探讨西方诗歌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抒情诗(lyric)。"抒情诗"在西方语境中到底具备何种意义?西方抒情诗对于内心的呈现有什么样清晰可辨的特征?通过与中国"抒情传统"理论的对照,本文对西方抒情诗概念的内涵及其在16-20世纪诗歌传统中的表现加以细致分析。在西方抒情诗中,诗人用不同方式与灵魂及其意象进行对话,考察、剖析自身,书...
关键词: 诗辩 范式转换 建模类型 语言之真
在西方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漫长演变过程中,有一条从对文学创作之特质的界说发展为积极有意地为"诗"辩护、辨明的脉络,在"诗"的概念内涵持续变化的过程中,诗辩者以四种主要的知识论模型和方法论范式——摹仿论、有机论、符号学与新修辞学范式来推演、界定或想象"诗"的特性和价值,这四次主要的范式转换与对"诗"的概念认知的转变并非同步...
关键词: 栏目主持人 文学研究 跨学科研究 学术期刊 读者
经过近两年的紧张筹备,文学与经济跨学科研究栏目终于和读者见面了。作为该栏目的主持人,在这个尚不十分成熟的新生栏目在《英美文学研究论丛》面世的时刻,我感到十分欣喜,因为这预示着国内学术期刊对我们所做的尝试的认可,或者,至少可以说,这是对我们的一种鼓励与支持。欣喜之余,也不免有些惶恐。
关键词: 18世纪 苏格兰 商业社会 乡村经济 道德
约翰·高尔特的小说《限定继承权》以家族产业失而复得的视角记录和再现了18世纪与英格兰组成联合王国之后苏格兰的经济发展史:资本主义经济取代了封建庄园制经济,出身世家的地主乡绅逐渐让位于积极进取的城市商人阶层。瓦金肖家族的世袭产业基托斯顿修被拍卖象征着古老的苏格兰乡村经济模式的破产;孤儿克劳德·瓦金肖从小商贩到布料商再到格瑞皮...
关键词: 劳动价值 道德焦虑
《董贝父子》中,狄更斯以高傲的伦敦进出口商董贝为例揭示了维多利亚时期富有的帝国商人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财富评价凌驾于伦理道德评判之上,财富成为帝国商人抵御道德谴责的护身符。本文认为,以善恶与否的财富决定论为核心的维多利亚"商业伦理"是狄更斯的批判对象。在谴责商业至上论的同时,狄更斯热情讴歌了身心健康的维多利亚劳动者形象。...
关键词: 历史小说 司各特 市场经济 出版业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学出版业成为司各特历史小说创作的重要推手,引导他从诗歌向历史小说写作转型。市场经济时代灵活的稿酬支付方式使司各特可以提前透支文学信用,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并迫使他进行高强度写作,成为极为高产的作家。司各特是激进型投资者,他将文学写作视为商品生产,将获得的利润再投入到出版业和其它产业,进行资本的循环增值。文学出...
关键词: 浪漫主义 出版经济 阅读伦理 文学创作
研究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创作离不开对当时重要外部因素的深度考察,而出版经济的变化及其引发的阅读伦理的革新和"阅读之邦"的形成便是其中最值得考察的因素之一。本文意在回顾英国出版经济体制概况,归纳浪漫主义时期的阅读伦理,分析新型出版经济体制下文学创作的表征与特色,进而指出大文学视野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忧郁 经济地位 伦理地位
《威尼斯商人》中的安东尼奥总是被忧郁笼罩。这种忧郁的根源在于安东尼奥的海外贸易的海盗属性。海外贸易的高额利润使他在威尼斯城邦享有较高经济地位,但它的海盗属性又导致他背负沉重的道德债务,丧失伦理优势地位。正是经济地位与伦理地位的不匹配导致安东尼奥的深层忧郁。为了消除这种忧郁,在威尼斯城邦采取重新分配商业利润、反对高利贷、...
关键词: 地理诗学 海明威 非人转向
当今西方学界出现了明显的"物质转向"或"非人转向",将批评视角转向文学中的"物",劳拉·格鲁伯·戈弗雷的新著《海明威的地理:亲密感、物质性与记忆》(2016)即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该书聚焦海明威的"地理诗学",探讨海明威在其作品中如何建立人物与地方的亲密感、如何凸显地方中"物"的主体性和物质性。本书为探索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地理...
关键词: 文化 文化间性 对话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符合当代世界发展的内在要求,但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为新世纪的学术界提出了诸多理论挑战。为此,中、加、美三国的学者和作家相聚加拿大滑铁卢孔子学院,共同探讨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形势下如何发展文化间性,展开跨文化对话,谋求全人类美好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 编者 以色列 现代人
2011年,以色列学者尤瓦尔·诺亚·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出版《人类简史》(Sapiens: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一书,聚焦“智人”(Homo sapiens)的演化史,新人耳目,令读书界瞩目。该书认为,大约7万年前,智人——我们现代人的祖先——开始掌握了虚构故事的本领。
关键词: 专业指导委员会 文学研究会 大学英语 人物 1950年 博士生导师 英汉语比较 博士学位
虞建华,1950年出生,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授,1991年获英国东英格兰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学术职务包括:教育部英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以及《外国语》、《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译林》等出版物编委。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邮编:200083。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