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2000年福建暴雨灾害灾情时空分析

江清华; 高路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福州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州350007; 福建省陆地灾害监测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州350007;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州350007

关键词:暴雨 灾害损失 灾害系统 福建 

摘要:近年来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显著增加趋势,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选取灾情的主要指标:暴雨灾害频次、死亡人口和农田淹没面积,探讨了1950—2000年福建省暴雨灾害的灾情时空分布及趋势特征。研究发现:1)从时间变化上看,无论是暴雨灾害频次、死亡人口还是农田淹没面积,受灾最严重的月份均为5月和6月,其分别占全年灾情的68.0%、81.4%和76.2%。5月份的暴雨灾害灾情总体变化趋势均为先增加后减少,而6月份总体趋势均为先增加后减小然后再增加;2)从区域分布来看,年代际死亡人口的重灾区集中于南平市和龙岩市;农田淹没面积灾情最严重的地区为南平市、尤溪县、漳浦县、福州市区和闽侯县,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3)从变化趋势上看,年代际死亡人口呈上升趋势,年际死亡人口约以6年为一个变化周期,且年际差有增大的趋势;年代际农田淹没面积呈波动上升趋势,年际农田淹没面积呈周期性上升,其周期从9年缩短到6年。随着气候变化(如台风)和人类活动(如快速城镇化)的双重影响下,福建面临越来越大的灾害风险,防灾减灾部门应给予密切关注。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杂志要求:

{1}来稿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及以上各项相应的英文翻译、正文、注释、参考文献。

{2}文书文献、档案史料类投稿,建议采用word 文档,并附分辨率较高的照片或扫描件,以便核对。

{3}文中使用的图片(包括作者自造图片及自造字等)、图表等务必准确、清晰。

{4}引征应能体现所援用文献、资料等的信息特点,能(1)与其他文献、资料等相区别;(2)能说明该文献、资料等的相关来源,方便读者查找。

{5}论文为科研课题、项目成果的,需注明课题、项目名称,并在同括号内填写课题或项目编号,如为多项课题、项目成果应依次列卅,以分号分隔。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统计源期刊
1-3个月下单

关注 10人评论|0人关注
相关期刊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