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艺术工作杂志

杂志介绍

艺术工作杂志是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鲁迅美术学院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艺术工作杂志创刊于1980,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艺术工作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 国际刊号:2096-076X

  • 国内刊号:21-1598/J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全年订价:¥260.00

  • 立竿见影--张峰雕塑艺术有感

    关键词: 艺术  张峰  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成功要素  知行合一  灵感  文章  

    我发现写文章和画画一样,都需要灵感,而且两者部需要认真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一幅好画和一篇好的文章其成功要素是一致的,实践是产生灵感的先决条件,我宁愿把“知行合一”改称“行知合一”,美妙的灵感也许才能找到栖息的地方。

  • 藏古乐道 写意人生--记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冯朝辉

    关键词: 鲁迅美术学院  中国画  乐道  教师  人生  写意  书画艺术  民族传统  

    我与朝辉的相识源于对民族传统书画艺术的共同痴迷,当时他还是一名旅居日本,专事中国名家书画回流的学者.

  • 辉缘翰墨 汲古倾情

    关键词: 鲁迅美术学院  收藏工作  日本留学  书画鉴定  绘画  中国画  美院  

    因为对绘画的喜爱,我考入了美院:也因对绘画的喜爱,我步入了收藏;更因对绘画的喜爱,做一名美院教师成为了我职业的向往。在经历了近20年的日本留学、旅居,专事书画鉴定、回流和收藏工作之后,如今我又回到了母校——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这是我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 没有上下文的叙事与作为景观的社会风景

    关键词: 上下文  风景  社会  景观  叙事  西南师范大学  创作法则  1975年  

    1975年,李昌龙出生在贵州一个较为偏远的县城。199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南师范大学的美术学院。本科四年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使他谙熟学院化的创作法则、《侃茶》是李昌龙早期的一件创作,也是一件秉承了现实主义思路的作品。

  • 时间的痕迹--读张永正2008-2010年的绘画

    关键词: 2010年  绘画  痕迹  时间  第一印象  韵律感  艺术家  

    2005年冬,我与永正在昆明相识,那时他在TCG诺地卡画廊举办第一次个展,他在昆明定居不久,正在创作《过程》系列。色彩浓烈张扬,富于韵律感的线条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是他的作品给我的第一印象。他的绘画让我联想起同样来自甘肃的另一位艺术家张俭的音乐,浓烈、苍凉,传递出西部自然的气息,

  • 你看到的快乐是忧伤的

    关键词: 忧伤  快乐  艺术创作  人生情感  星星  

    时间在眼前一天天的逝过,转眼将至不惑之年,有时回想这几年的艺术创作,真有一种欲言又止之感。其实艺术创作一定是人生情感的集中映射。感觉就像闭上眼看到无数颗星星在闪耀,其实迷惑得很,不曾看清也无法清晰的表白.每一颗星星部有其响亮的名字:梦想、爱欲、拥有、失落、快乐、忧伤……而这一切一切正是我每一幅艺术创作的载体

  • 城市雕塑存在与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 城市雕塑  历史意义  构成元素  艺术手段  艺术形象  装饰  

    一、城市雕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城市雕塑是通过艺术手段装饰城市的某些构成元素,实现城市的美化、达到纪念目的、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视觉立体艺术形象?

  • 时间的印痕——版画中的时空与印痕

    关键词: 版画语言  印痕  时空  时间  审美特性  版画艺术  视觉元素  制作过程  

    印痕,作为版画的一种基本视觉元素,一直是版画家们着力呈现并倾心的版画语言。它往往会成为版画艺术自身存在的独有的审美特性,其审美核心取决于制作过程的间接性,是媒介在转印过程中留在纸面的肌理与痕迹所展现出的版画特有的视觉美感。但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版画艺术也逐步超越材料与过程的诸多限制,传统意义上不可逾越的画种界限也...

  • 横亘千里的全景式画卷——黑龙江山水画的地域精神

    关键词: 地域精神  山水画  黑龙江  全景式  画卷  艺术探索  中国画创作  知己知彼  

    在知己知彼和注意广泛吸收营养的情况下读史以明鉴,继承和创新发展是中国画创作的正确思路?自古以来大江南北画家在艺术领域形成不同的风格,黑龙江的山水画及其地域精神,表现出特别的艺术探索和理论研究价值。黑龙江山水画的地域精神是始终坚持从现实生活出发、坚持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创造.

  • 漂移与融合——新媒体艺术对舞台设计语言的拓展与延伸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设计语言  舞台  漂移  信息媒体  印刷技术  结绳记事  信息科技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信息媒体。从结绳记事到印刷技术,从照相机的发明,到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艺术上的巨大变革,都将给艺术创作和艺术形态语言带来一种新的尺度。所谓“新媒体”,这个词是对某个参照系来完成的新媒体的概述,

  • 生命周期设计——建筑与生态自然融合的一种范式

    关键词: 建筑领域  设计师  生态自然  生命周期  范式  建筑设计  人类存在  可持续设计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建筑领域的学者们一直拒绝承认建筑与时尚和潮流有关,设计师们则更是不遗余力地鼓吹其纯粹的、反时尚的根源。但事实是,大部分建筑设计不仅展示了最新的技术底蕴,同样体现出潮流印记状态。例如,在面对全球变暖、有毒建筑垃圾和不公平生活质量等威胁到人类存在的诸多问题时,绿色建筑实践和可持续设计体系成为人类渴...

  • 海报设计中的文字图形化方式研究

    关键词: 海报设计  文字  图形化  视觉冲击力  信息传递  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表现力  公共场所  

    海报也称招贴,是指张贴在公共场所的一种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告示,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递媒介,也是一种重要的视觉表现载体。丰富新颖的想像构思、先进的制作和传播技术、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以及个性化的表现形式使得海报成为最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海报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准确快速有效的将信息传递给受众。过去,文字是海报设计的主要元素...

  • 时间因素对数字产品页面色彩认知的影响

    关键词: 数字产品  色彩认知  时间  页面  生产生活方式  信息社会  产品色彩  21世纪  

    一、数字产品色彩与时间因素及相关研究 21世纪,人类逐渐进入以计算机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被新形式的介质改变。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移动(计算机)数字设备为人们解决各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各种便利,传统的媒体形式或产品开始逐渐被社会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基于数字计算技术的新媒体和新产品。

  • “仿形象生”--谈陶瓷设计艺术中的自然形态语言

    关键词: 陶瓷艺术  设计艺术  形态语言  自然  形象  现代科技发展  文化底蕴  设计表现手法  

    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陶瓷设计艺术将人们对于美的理解、对于美的追求赋予形态塑造。“仿形象生”充分运用自然形态语言的陶瓷设计表现手法古来有之,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化现象渗透到陶瓷设计艺术的自然形态语言中。“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已转化为文化的需要。”现代的陶瓷设计艺术正是一门以生活需求为基础...

  • “枝叶茂盛”的寻常设计

    关键词: 人性化设计  审美内涵  实用价值  生活需求  生活品质  日常生活  交互设计  民众  

    当代设计应以“仁:设计的善意”服务于民众的责任为前行旨归,真正地理解和诠释“设计”为人服务的实用价值与审美内涵,深刻感知设计对于满足生活需求、提高生活品质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因此,将质朴的寻常设计行之有效地纳入广大民众日常生活当中,充分地弘扬和体现出“枝叶茂盛”设计的寻常性及善举,令人十分敬佩。迄今为止,今天的民众比任...

  • 体验与共享——感官设计五要素

    关键词: 感官性  设计  五要素  共享  同类产品  实验室  研究员  说明书  

    感官设计(Sensory design)是指对一个产品从感觉上进行判断——由专门受过训练的测试者通过比较同类产品做出感官性评估。与实验室的分析不同,测试者和研究员主要根据所见、所闻、所触、所嗅、所尝的体会得出结论并写出说明书,列出精确的设计需要。尽管人类很多感觉并非仅仅依赖于身体感官(此外还有例如重力、距离和包围感等),但视觉、听...

  • 再谈“承上启下”

    关键词: 承上启下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身份  文化认同感  高速增长  中国品牌  中国企业  中国人  

    在经历了3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文化的迷茫和信仰的缺失之后,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渴望回到自己的文化中,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寻求深层次的文化认同感。我们也欣慰的看到,从上到下,越来越多的声音传递着对我们自己传统文化的信心和期盼,身边也涌现出越来越多这样的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他们默默地致力于创新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开辟...

  • 《缘督庐日记》丛考(一)

    关键词: 缘督庐日记  藏书家  叶昌炽  庶吉士  国子监  翰林院  拓本  石刻  

    晚清藏书家的碑帖拓本收藏 叶昌炽(1849-1907)字菊裳,号颂鲁,长洲人。晚年慕庄子“缘督为经”之义,自题缘督主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选庶吉士,散官授编修,历任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讲、甘肃学政。本传见《清史稿·文苑传》。喜采访古迹,考订石刻,曾得唐宋石刻百余通,加以整理,写成《邻州石室录》三卷。又积二十余年访碑,藏拓...

  • 瓦萨里与切利尼disegno概念比较

    关键词: 概念比较  瓦萨里  艺术理论  16世纪  意大利  绘画  建筑  

    Disegno是16世纪意大利艺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最著名的阐发者是瓦萨里,他在《名人传》技法导言的论绘画部分对这一概念做了详细论述:因为我们三种艺术(建筑、雕塑、绘画)之父disegno始于理智,从众多事物中得到一个普遍判断,就像自然中所有事物的形式或理念……所以disegn知晓人体、动物、植物、建筑、雕塑和绘画中整体与部分、部...

  • 艺术史的开拓——谈瓦萨里关于《名人传》缘起的自述

    关键词: 瓦萨里  艺术史  

    在瓦萨里的自传中,有一段关于其《名人传》缘起的著名的记述。在这段记述中瓦萨里告诉我们,有一段时期,他与一些文人及名流常在红衣主教法尔内塞的府上聚会,一起讨论种种精妙而高雅的话题。

  • 在真幻之间自由行走的马格利特

    关键词: 马格利特  超现实主义  自由  技术层面  宇宙本体  绘画史  比利时  舞台剧  

    在西方当代绘画史上,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Ren e Magritte,1898—1967)是个迷人的矛盾体。在他的作品里,那些充斥着图形与文字的诗意画面、舞台剧般的诡异场景、日常物品的并置与融合、富含哲理的标题,构建出—个亦真亦幻的神秘世界。事实上,这位向往神秘世界的大师,从不以精确描绘客体为己任—在表面上循规蹈矩、—板一眼,在...

  • 《燕几图》版本与图谱中的家具形制研究

    关键词: 古典家具  形制特点  图谱  版本  科学技术出版社  宋代文献  1934年  参考价值  

    流传至今的宋代文献中,《燕几图》作为可能是唯一留存的家具专著而得到重视。古书的出版刊印向来讲究版本溯源,笔者手上这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3月第一版的《重刊燕几图蝶几谱附匡几图》,是将营造学社癸酉年冬天(1934年初)TUEP的《存素堂校写几谱三种》进行了重刊。卷首为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的《校刊记》,对图谱的身世渊源...

  • 俄罗斯苏里科夫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工作室传统壁画课程实录

    关键词: 传统艺术  俄罗斯  美术学院  工作室  实录  课程  壁画  马克  

    “我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是当代俄罗斯的时髦问题。“俄罗斯新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是用民族精神、传统艺术、东正教文化来填补前苏联解体后意识形态与文化信念的缺失。

  • 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发展之我见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教育发展  当代  文字现象  经典作品  学习领域  艺术价值  审美批评  

    各类金石简帛文字遗迹早已进入到书法学习领域,并大量出现在各类书法史论著作之中,但并非所有古代文字现象和文字遗迹都可以纳入书法艺术的范畴,其材料属性与艺术价值也不能与那些名家经典作品等量齐观。相比之下,历代名家经典作品既是构筑书法史的核心部分,也是各种书体技法、审美批评、理论阐释的前提和基础。

  • 我看柬埔寨吴哥时期的宗教与艺术

    关键词: 民族艺术  柬埔寨  吴哥窟  宗教  cssci来源期刊  2008年  美术理论家  雕塑家  

    2008年,本着推动中外雕塑研究的美好愿景,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教授曾率团考察柬埔寨吴哥窟古迹,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著名老一辈雕塑家曹春生先生、田世信先生以及著名雕塑家陈云岗、吕品昌、王中、王少军、殷小峰、程兵、张伟等随团考察,对柬埔寨吴哥艺术做了专门的考察和研究并在金边召开研讨会,活动内容干《民族艺术》(CSSCI来...

  • 吴哥窟雕塑艺术给我们的启发

    关键词: 雕塑艺术  吴哥窟  创作规律  艺术本质  古代埃及  两河流域  艺术史  艺术品  

    我们这次去吴哥石窟虽然是短时间的参观,但直观感受和印象仍然是很深刻、强烈的。它不仅增加了我们对吴哥雕塑的形象认识,而且还补充了我们世界雕塑艺术史的知识。而最重要的,是启发了我们对雕塑艺术本质与创作规律的思考。这种思考常常出现在我们面对本民族古老的雕塑艺术品的时刻,出现在我们参观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印度、美洲玛亚、非洲...

  • 从《真腊风土记》看巴戎寺浮雕

    关键词: 浮雕  风土  前期研究  古代雕塑  世界范围  工作准备  柬埔寨  文献  

    我们在对世界范围内的古代雕塑遗存进行考察之前,前期的案头工作准备、一手文献的掌握,是一件尤为重要的功课,考察应当是对前期研究思考的一种印证,而不应成为毫无准备的走马观花。对于柬埔寨吴哥艺术的研究,笔者以元代周达观《真腊风土记》为案例,对巴戎寺浮雕具体内容予以观照,倡导文献原典梳理与雕刻本体解读的并举和互证。

  • 感悟吴哥窟雕刻之美

    关键词: 雕刻艺术  吴哥窟  感悟  文化艺术  柬埔寨  

    柬埔寨的吴哥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其精美的雕刻艺术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令世人震撼。

  • 也谈吴哥宗教文化

    关键词: 宗教文化  吴哥古迹  国家政治权力  宗教信仰  社会生活  建筑设施  文化含义  吴哥王朝  

    自古以来,东南亚就是宗教的乐园,宗教信仰因素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方式。虔诚的信仰物化为一座座石构的建筑设施,虽历经岁月的沧桑,依然凝固着神圣的信念。通过对吴哥古迹宗教文化含义的解读,可以看出在吴哥王朝时期,国家政治权力与宗教信仰紧密结合在一起,信仰中渗透着权力的逻辑,权力中又体现出信仰的虔...

  • 发现“女王宫”——班迭斯雷寺之美

    关键词: 王宫  吴哥窟  创作源泉  艺术魅力  柬埔寨  建筑群  表征性  雕刻  

    虽然柬埔寨吴哥窟的考察已经圆满结束,但吴哥窟宏伟壮观的建筑群以及蜚声世界的雕刻,尤其是“高棉的微笑”的表征性雕刻形象,却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淡去。时至今日,吴哥窟那超乎想像的艺术魅力依然带给我极大的精神震撼和创作源泉。

  • 吴哥雕刻艺术的三个特征

    关键词: 雕刻艺术  吴哥  印度文化  印度宗教  文化碰撞  柬埔寨  印度教  

    在考察了整个柬埔寨吴哥的艺术之后,细品吴哥的雕刻艺术,可以发现其有着三个比较显著的特征:雕刻与建筑的结合、题材的多源与融合以及雕刻风格的印度化,笔者认为这三个特征都是受到印度教及印度文化的深刻影响,是印度宗教、文化、艺术等诸多因素和高棉本土民族文化碰撞及融汇下形成的。

  • 神话创造的吴哥寺

    关键词: 吴哥  神话  当地居民  建筑物  

    当你问当地居民谁是吴哥寺的建造者时,他们会一成不变地做出这四个回答中的一个:“这是天使之王普拉安的作品”、“这是巨人所为”、“这些建筑物是著名的癞王造的”,或是“它们自己造了自己”。

  • 首届“美术文献与鉴赏”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关键词: 国际学术  研讨会综述  美术文献  鉴赏  艺术研究  艺术鉴定  艺术理论  艺术史  

    我们的艺术研究三藩,即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鉴定这三个领域,如果总的情况依然是理论家想当未来时代的预言家,历史家想当过去时代的预言家,只有鉴定家在他的禁地独享着艺术品评和真假归属的乐趣,而没有一种力量能促使三者互相倚重,并汇为一强的话,那么就艺术史而言,尽管有老一辈学者留下的学术财富,尽管有年轻一代中的特立独拔之士,

  • 公共艺术学科建设的新探索——第11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学报年会纪要

    关键词: 高等艺术院校  年会纪要  学科建设  公共艺术  学报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第11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学报年会暨公共艺术学科建设论坛”于2013年4月13日在上海举行:会议分为两个专题:(1)公共艺术学科设立之学理依据;(2)公共艺术学科之交叉与综合。广西艺术学院《艺术探索》执行主编李桂生与鲁迅美术学院《美苑》常务副主编杨振国,分别担当了两场专题研讨的学术主持人。

  • 空间衔接与动态——对话弗兰克·斯特拉

    关键词: 绘画空间  弗兰克  对话  动态  衔接  70年代  极少主义  60年代  

    70年代,斯特拉开始将其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早期纯粹的极少主义作品的创作转向油画和彩色浮雕的创作上,最后形成了成熟的三维风格。他的由彩色雕塑构成的叱咤风云的绘画空间起始于1980s年代中期。

  • 无形的网络

    关键词: 网络空间  交易机制  金融工具  全球化  关系网  经济体  生活  系统  

    我们怎样去理解塑造我们的世界和生活的不可言喻的力呢?“全球化”,这个万能的可怕概念,代表一种推动全球的资金、人力和服务的系统,操纵这个系统只需毫不费力地敲一下电脑键盘。在被称为网络空间的那个模糊不清的地方,无形的网络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其中,从以影子银行、抽象金融工具和无人能懂的交易机制等形式出现的经济体到使我们与...

  • 《绝唱》(青铜/184cm×84cm×48cm)2003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19号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工作》编辑部,邮编:1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