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红山子复式岩体 晚侏罗世早期 早白垩世早期 地质意义
摘要:通过岩相学研究和LA-ICP-MS锆石U-Pb测年,对红山子岩体的主要侵入期次和侵入岩形成时代进行了厘定,明确了红山子岩体为复式岩体并探讨了其地质意义。岩相学研究表明,红山子复式岩体由粗粒碱长花岗岩、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等组成;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粗粒碱长花岗岩的年龄为153. 6±1.2 Ma,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年龄为151. 4±1.1 Ma,与周边火山盆地赋矿火山岩的年龄一致,属晚侏罗世早期;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的年龄为131. 5±1. 8 Ma,花岗斑岩年龄为133. 3±1. 4 Ma,与侵入红山子盆地的花岗斑岩的年龄一致,属早白垩世早期。因此,红山子岩体是由燕山期2个相隔20 Ma的不同期次侵入体组成的复式岩体。研究表明,红山子铀矿床赋存在早白垩世早期花岗斑岩与晚侏罗世火山岩的内、外接触带中,暗示复式岩体早白垩世早期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与晚侏罗世粗粒碱长花岗岩、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是有利的找矿部位,并得到了铀矿勘查实践的初步证实。
岩石矿物学杂志要求:
{1}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注明作者真实姓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
{2}文稿应为word文档,在“主题”栏中注明“作者一标题。
{3}文章题目要确切地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所有稿件均应附英文文题,中英文题目必须一致。
{4}参考文献:著录作者直接参阅过的公开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公开出版的图书和在其他媒体上公开的文献,按文献出现的先后,在正文中的相应位置以阿拉伯数字标注。
{5}需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内容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不分段,用第三人称撰写。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