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青年艺术家 艺术机构 20世纪90年代末 参展艺术家 市场主体
摘要:进入9月以后,虽然各大院校纷纷开学,但社会上各种艺术机构、单位以及业内人士对于青年艺术的关注和相关活动的操作并没有随之戛然而止,其热潮仍在持续。只是相比于前一阵子,当下青年艺术活动的主体人群层次更为丰富——既有诸如9月中旬在中间美术馆开幕的“常青藤计划2014·首届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这样参展艺术家的名字和面孔都还比较青涩的活动;也有类似与其同日开幕、在Hi艺术中心亮相的中国新锐绘画奖10周年邀请展这类颇具回顾、梳理性质的展览——参展艺术家中的绝大部分,早已既不“新”也不“锐”,画风渐趋成熟,且在参展、获奖、市场等多方而早已为人熟知。两者对比就会发现,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类似“中国新锐绘画奖”这样专门针对青年艺术的奖项和活动还属风毛麟角,而经过十几年的酝酿、操作,青年艺术可谓风起云涌,特别是这两年更是呈现出迸发式的成长,可供青年艺术家参与的展览、奖项、活动可谓名目繁多。然而,信息的丰富多元,无论对于伯乐还是千里马,很多时候却也成为一种困惑。在本期的“市场追踪”中,我们邀请了数位知名美术馆、画廊、艺术院校的相关负责人,来共同探讨青年艺术家如何走入市场,并披露学术、市场主体在关注、选择青年艺术家的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乃至业内规则。
艺术市场杂志要求:
{1}表格、图、公式以及脚注应分别连续编号:一级标题用编号一、二、三……二级标题用(一)、(二)、(三)……三级标题用1、2、3……四级标题用(1)、(2)、(3)……
{2}来稿要求研究资料真实、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规范。
{3}题名简明精练,不宜超过20个字,应删去无实质性内容、可有可无的字和词。如“关于……”,“试析……”等词一般可以省去;没有特定定语成分的“研究”、“分析”、“思考”等,也应被视为赘词,予以删除。
{4}文中出现的次序号,在引文末右上角方括号内注明,参考文献著录书写格式、间隔符号必须按照本刊规定。
{5}摘要应简洁、明了,尽量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给出本文的主要结果和结论。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