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氟化钛溶液对釉质抗酸作用的实验研究

汪鹏; 李珏丹; 阮建平; 高江红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陕西省颅颌面精准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04;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 陕西西安710004;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综合科; 陕西西安710004;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科; 陕西西安710004

关键词:釉质 牙酸蚀症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四氟化钛(TiF4)溶液对釉质抗酸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人第三磨牙并制成3 mm×2 mm×1. 5 mm的釉质块试件50个,将其随机分为5组(n=10);分别用10 g/L TiF4(A组)、20 g/L TiF4(B组)、40 g/L TiF4(C组)、13. 6 g/L Na F(D组,阳性对照)和双蒸水(DDW)(E组,阴性对照)对相应组试件进行处理后,一并放入10 g/L柠檬酸脱矿液中37℃水浴下脱矿5 min,并重复循环6次。脱矿结束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试件的脱矿深度,并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其釉质表面形貌。结果:A、B、C、D、E组的脱矿深度(μm)分别为20. 94±4. 35、19. 02±3. 95、17. 08±3. 89、19. 32±3. 37、26. 17±4. 62,B、C、D组分别与E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 A组与E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 05)。FE-SEM观察结果显示,不同浓度TiF_4溶液处理釉质后均可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沉淀层,其中40 g/L TiF4的沉淀层较厚且致密。结论:TiF_4溶液处理釉质后可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含有CaF2和TiO2的沉淀层,而该沉淀层则是TiF4提高牙齿抗酸能力的结构基础。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要求:

{1}作者信息:在正文后注明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等。

{2}在文章投递之后,请勿再投递其他期刊,我们会在一个月内联系作者,并告知是否录用该文章。

{3}标题层次应分明,文中节段层次序号分别用“1”、“1.1”、“1.1.1”,一般以三级为宜。文内接排序号用圆圈码,如①、②、③……表示。

{4}参考文献:按C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有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于右上角标出。

{5}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4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

统计源期刊
1-3个月下单

关注 6人评论|0人关注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