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语文知识杂志

杂志介绍

语文知识杂志是由郑州大学主管,郑州大学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语文知识杂志创刊于1985,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语文知识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郑州大学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003-6210

  • 国内刊号:41-1041/H

  • 发行周期:月刊

  • 《可以预约的雪》教学实录与点评

    关键词: 浮木  教学实录  林清玄  三生石上  当代散文  台湾著名作家  三十岁  大家看  我们的青春  文学大奖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由花及人、再谈人生、最后照应开头看花的行文思路;体会文章作者由期望到伤感再到困惑无奈并最终释然、乐观的情感轨迹;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立意技巧。2.品味文章极具内蕴的语言,体会“拖磨”“畏惧”“蜿蜒”等词语意蕴,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作者对话。

  • 课堂教学中的“常”与“变”——兼评陈广团的《可以预约的雪》教学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阅读教学  林清玄  散文写作  语用知识  吕叔湘先生  陈老师  知识训练  语言运用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当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设计建构生成课堂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便处于动态生成的关系中。这里面有教师智慧的变与不变,有学生生成与提升的快与慢。因此,语文教学的过程充满了诗意的辩证。林清玄在散文《可以预约的雪》中提出应该正确看待生活中“常”与“变”。这应该给我们以启示。

  • 让语文回归语文——陈广团《可以预约的雪》教学实例浅析

    关键词: 教学实例  课堂教学  文本解读  学科本位  高一学生  教学智慧  语言表达能力  示范课  教学用具  目标达成  

    新课改进入了深水区,语文教师开始对课程改革进行全面反思。对于课堂教学,他们已经不再热衷于好听、好看和热闹,而是摈弃浮躁的花样噱头,回归语文的本质,努力上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陈广团老师是近几年我省比较活跃的一位语文特级教师,是一位有思想的语文教师。他的课堂就是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他的教学理念是“把语文当语文来教”。

  • 《劝学》课堂实录

    关键词: 课堂实录  文章结构  名词作状语  数学老师  中心论点  积善成德  二段  喻句  议论性  

    师:大家坐到盐城中学的课堂上已经24天了,对中考仍然记忆犹新吧?中考既是一次无情的分别,也是一次残酷的分流。很多同学没有你们幸运——实现“盐中梦”。为此,我再次祝贺你们!(众鼓掌)现在请你拿起笔,写一句赠言送给你当年的同学,好不好?(众议论)大家不要紧张,不需要你用白话文来表达,而是用文言文来表达。(众惊讶)不要紧张嘛!

  • “教学引擎”的设计师 生成资源的开发者

    关键词: 启动模式  师李  开发者  李老师  先行性  说明理由  堂课  文本理解  检查和  

    特级教师李仁甫在其《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一书中提出了“教学引擎”与“课堂启动模式”的概念。所谓“教学引擎”,就是指用来启动课堂其他一系列教学环节的先行性环节,它相当于一台发动机。“课堂启动模式”,就是指课前设置好的、用来启动课堂的范式,它相当于发动机的型号。仁甫老师认为,“生成课堂”在教师简单检查和导入之后。

  • 文言教学巧切入 互联聚焦大智慧

    关键词: 大讲特讲  李老师  古代汉语  语言运用  课堂实录  名词作状语  生活性  师李  主体性  

    高中文言文教学,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偏向于讲字词,讲语法和翻译,类似大学课程中的古代汉语;一是偏向于讲人文,大讲特讲人文道理方面的内容,将字词积累和语言运用抛之脑后。而特级教师李仁甫执教的《劝学》,很好地将二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情感的洗礼中生成智慧”[1],让文言教学不再枯燥。

  • “文”“言”相生“ 劝”“学”自成——生成艺术在《劝学》课例中的运用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课例  常规课  教学现场  李老师  文言语法知识  内容分析  板块式  机械记忆  

    传统文言文教学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常规课一般注重“言”,逐字逐句串讲,害怕错过知识点;公开课一般注重“文”,内容分析细致到位,担心过于常规。教学路径,基本都是固定的设置,从字到句,由句到段,连段成篇,这样存在的意义是推动教学路径的完整演绎,对于机械记忆有一定的作用。然而这样的方式势必会错过许多沿途的风景。

  • 《项脊轩志》里的“百年老屋”

    关键词: 项脊轩志  百年老屋  太常寺卿  南阁  渗漉  尘泥  夏昶  唐宋派  文中  不自禁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散文。归有光被称为“今之欧阳修”,他的散文被后人称为“明文第一”。《项脊轩志》中对“项脊轩”是这样定位的:“百年老屋”。文章开首这样说明——“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 老舍“特殊”在哪里——重读老舍的《想北平》

    关键词: 想北平  苏教版  老舍先生  教学参考书  何梅协定  浓得化不开  梅津美治郎  日本中国驻屯军  老舍创作  政务委员会  

    老舍先生的《想北平》,不是一般意义的思念北平,而是在特殊经历中、特殊年代里生发的特殊情感。要真正理解老舍的《想北平》,需要弄清楚那特殊的经历和特殊的时代。一、“想北平”的特殊经历老舍的《想北平》,表达了对北平浓得化不开的深厚情感。苏教版《教学参考书》认为,《想北平》通过对北平的描绘,写出了作者心中的北平。

  • 必须添加的注释和无须添加的结尾——《蒲公英的岁月》一文的两点释疑

    关键词: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苏教版  余味无穷  网中  绘声  里长  言有尽而意无穷  寻隐者不遇  外文系  

    苏教版必修二语文读本选取了余光中散文集《左手的掌纹》中的一篇文章《蒲公英的岁月》,本文和苏教版必修二课本《听听那冷雨》可谓姊妹篇,思乡的主题相同,诗化的语言相似。课本和读本内容相互映衬,选编者用心良苦。在教授《蒲公英的岁月》一文时,笔者认为有两个地方值得推敲揣摩,便拿出来和学生讨论研究。

  • 以“我”为镜——探究《品质》中“我”的文本价值

    关键词: 文本价值  叙述视角  客观叙述  于格  于斯  思考者  赞美之词  教学内容  心理层面  广告攻势  

    《品质》的主角毫无疑问是格斯拉兄弟,其主题指向也显而易见,因此这篇小说的教学内容自然聚焦于格斯拉兄弟及其制靴手艺背后的美好品质。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小说对格斯拉兄弟及其制靴手艺的叙述都是通过“我”而展开的,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并挖掘“我”身上的文本价值。

  • 《后赤壁赋》:苏轼的又一次精神突围

    关键词: 后赤壁赋  贬黄州  定风波  玄裳缟衣  临皋  行香子  临江仙  夜归  一鹤  

    《后赤壁赋》创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十月,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重要作品,可以作为了解苏轼在黄州时期心理状态的重要资料。此文与《前赤壁赋》为姊妹篇,两文的写作仅隔三月。前赋中“苏轼把人生的解脱归之于理,从理性上论证物我皆可无尽,短暂的生命融入自然即可永恒”。[1]那写于三月之后的此文又意欲何为呢?历代方家对这一问题保持着浓厚的兴...

  • 做生活的“鉴赏家”——汪曾祺小说《鉴赏家》赏读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  短篇小说选  选修教材  现代汉语词典  苏教版  文人生活  散文化  熠熠闪光  就这样  真性情  

    《鉴赏家》一文被选入苏教版选修教材《短篇小说选读》之中,位于“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一模块。汪曾祺在《鉴赏家》中塑造了一个懂得鉴赏的果贩叶三的形象。《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鉴赏”一词的解释是“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一位卖水果的能成为“全县第一个鉴赏家”真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作者在文章的前面花了不少笔墨来铺设这件...

  • 再谈《拿来主义》语言的讽刺性

    关键词: 讽刺性  邵洵美  细节描写  送去主义  愚昧落后  革命时代  象征主义  小孟尝  开一  

    不少人都谈过《拿来主义》语言的讽刺性,大都将笔力集中在反语、比喻、细节描写等方面。这些研究都抓住了重点,分析细致、深入,让读者受益匪浅。比如使用反语手法的词语就不少。“发扬国光”原文加了引号,表示否定和讽刺,表明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投降媚外,丢国家的脸;“进步”是变本加厉的卖国行为。

  • 人物立场:解读《鸿门宴》的关键

    关键词: 文学写作  项伯  秦都咸阳  解读文本  樊哙  亚父  英雄气概  各色人等  市井无赖  

    《鸿门宴》作为文言名篇,既是文言学习的蓝本、文学写作的典范,也一直受到师生的高度重视。文本切入和解读的方式各有千秋。笔者以为,从人物的立场变化来探究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从而客观地评价人物,是解读文本比较省力的角度。发生在秦都咸阳郊外鸿门的这次特殊宴会,与其说是一场宴会,不如说是一场角力赛。

  • 自我解脱的四个层面——解读《归去来兮辞》

    关键词: 不事雕琢  生命意识  寻壑  心为形役  妙悟  杂诗  壶觞  孤舟  

    “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欧阳修这样评价《归去来兮辞》。其不事雕琢的文字、潇洒出尘的意象、通脱自然的审美,让许多文人赞叹不已。尤其是陶渊明生命意识的觉醒,对“心”的推崇坚守,自动自觉放弃官场、回归自然的行为,连苏轼都觉得难以“师范其万一”。《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仕”与“归”的分水岭。

  • 横镶竖嵌总相宜——校本课程《漫话“嵌名联”》教学实录及点评

    关键词: 教学实录  怀文  嵌名联  循环播放  思文  笠翁  杏坛  和南  孟繁锦  学语文  

    2015年元旦刚过,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和南大附中一行客人来到国家级楹联教育基地——江苏省沭阳县怀文中学,考察楹联教育。其间,笔者和初二(207)班的同学们代表学校,为来宾展示了一节校本楹联课,课题为《漫话“嵌名联”》,反响不错。以下为实录。课前事:1.PPT显示欢迎辞:国家级楹联教育基地——怀文中学欢迎您!2.教室里循环播放张瑜演唱的《笠...

  • 留些土地种“联”花——《漫话“嵌名联”》课堂教学实录点评

    关键词: 教学实录  怀文  现代学校  嵌名联  文字功底  美感享受  兴波  周立  初中语文课  古典文化  

    对联,亦称属对、对对子,是一种古老的文学艺术。短短的两个句子,却能尺水兴波,芥纳须弥,带给人们古典文化的意境熏陶与美感享受。唐宋以降,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塾,对对联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也是文人墨客的一种高雅游戏,凡有点文字功底的人大多能即兴对上几句。可惜,现代学校的语文课堂已远离对联教学很久了。所幸有像江苏沭阳县怀文中学这...

  • “长文短教”亟须三个“回归”

    关键词: 长文  模拟练习  赵树理  为了忘却的记念  人物命运  我的两家房东  情感氛围  藤野先生  

    近年来,“长文短教”被广为推崇,一些培训活动也多以此为主题。但是,值得警惕的是,“长文短教”受到青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下语文教学浮躁和功利性的表现:不只是公开课,就是一般家常课,也往往急于在“短”的时间内把课文上好,然后留出更多的时间做应试模拟练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长文短教”理念及其实践加以重新审视,探索合适的应对策略。

  • 地方课程资源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尝试——以安徽省阜阳市“欧苏文化”的教学应用为例

    关键词: 地方课程  高中语文教学  欧苏  安徽省阜阳市  颍州  课程资源开发  研究性学习课程  中学语文教材  湛江师范学院  诗歌鉴赏  

    湛江师范学院的范兆雄教授在《课程资源的层面与开发》一文中这样表述:“课程资源可以按三级课程资源管理分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关于“地方课程资源”这个概念,广西师范大学的谭娟晖在《关于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中则给出这样的定义:“地方课程资源是指国家内部的各地方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组织等方面的独特资...

  • 古典诗歌剪影艺术浅论

    关键词: 古典诗歌  剪影艺术  诗中有画  诗苑  美学趣味  美学特色  审美形态  朦胧美  艺术张力  主体心灵  

    “诗中有画”,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贯追求和美学特色,并在前人的美学、诗学论文中频频出现。然而笔者发现,古典诗歌不仅与传统绘画相通,而且有着与现代摄影、雕塑等艺术类型极为相似的创作手法,剪影艺术便是其中之一,这种艺术手法使诗歌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张力,甚至有不少诗歌就是因此而成为诗苑名篇的。本文试就我国古典诗歌中剪影艺术的特征、...

  • 解读“冰山”里潜着的“三要素”——《桥边的老人》的一种教法

    关键词: 外国小说  选修教材  高中语文  冰山理论  第一课  人教版  文本对话  教学效果  八分  

    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是《外国小说欣赏》(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第一课。目前关于此课常见的教法有两种:一种是围绕着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去展开,一种是围绕单元“话题”叙述的角度去展开。但是,采用前一种教法的教师们习惯于做一些知识性的介绍或者标签性的揭示,学生获得的只是关于“冰山理论”的概念。

  • 披沙拣金,功莫大焉——作业批改是我们不能放弃的“阵地”

    关键词: 作业批改  语文作业  学科特色  课堂教学  文学科  课后作业  仿句  完成质量  仿写  教学常规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仅是对课堂所教内容的检验和巩固,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语文学科自然也不例外。高中的语文作业大致分为无形和有形两种:所谓无形的,诸如预习、阅读、思考之类的作业,虽然很难有切实考核的标准和手段,但它恰恰体现了语文的学科特色;所谓有形的,和其他学科一样,以具体的题目形式。

  • “四读”:渐近“秋天”的美丽——我教学《秋天》的新尝试

    关键词: 何其芳  震落  意象群  乌桕叶  稻香  见石  中更  诗行  饱食  牧羊女  

    《秋天》是何其芳20岁左右时写的短诗: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 蔺相如真的会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生成教学

    关键词: 秦王  璧碎  从容自如  如沐春风  秦兵  朝堂  中所  赵王  王陈  王所  

    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赏析司马迁《史记》经典篇目《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讲得很投入,深深陶醉其中,以至于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学生也听得如痴如醉,如沐春风。老师和学生热烈讨论故事中所蕴含的“势、利”与“智、勇”的关系,分析蔺相如如何识得形势,而自信从容地把强秦、把凶残的秦王戏耍于股掌之间。此文最精彩的描写是“完璧归赵”一处,蔺相如大智...

  • 吃透文本,选点“爆破”——以《在山的那边》为例谈诗歌教学

    关键词: 诗歌教学  教学策略  在山  议论抒情  文本理解  文章主旨  教学内容  激趣  核心教学  

    我无意于空谈语文教学的大道理,并努力回避之,因为这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实用价值并不大。老师们需要的,是能借鉴、能仿用、能操作的教学策略,在试用、实施于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教学的理解。为达此目的,我总喜欢用一个案例来阐释某个小观点,力求能让我的“例谈”对老师们有实际的帮助。

  • 小说选修:增强阅读的“现场感”——以苏教版《短篇小说选读》阅读教学为例

    关键词: 短篇小说选  现场感  张大春  阅读教学  选修教材  苏教版  创作动机  心理描写  创作思想  阅读趣味  

    所谓现场,即事件或行动发生的地点。在选修教材《短篇小说选读》的阅读教学中,如果学生读到身处小说事件发生的现场,就能体会到人物的滋味情调,融合人物的真情思考,从而与故事生活发生联系,做出富于“现场感”的鉴赏。所以,台湾学者张大春在《小说稗类》中强调,置身小说“现场”的阅读,是较高的阅读境界。

  • 赋到沧桑句便工——姜夔《扬州慢》赏析

    关键词: 扬州慢  姜夔词  南宋词  词综  黍离之悲  北宋词  白石道人歌曲  填词名解  赤阑桥  禅智寺  

    说起南宋词,人们会以“极其工,极其变”来评价。这种说法,源自清人朱彝尊,他在《词综发凡》中指出“世人言词,必称北宋。然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姜尧章氏最为突出”[1],比较王国维对南宋词“至南宋以后,词亦为羔雁之具(羔雁,是古代卿大夫见面时拿的礼品;羔雁之具,此处指诗歌成为士大夫间应酬赠答的工具),而词亦衰矣”[2]的评价...

  • 用系统的方法对文章做整体的修改

    关键词: 张炎  肌雪  考场作文  缘事而发  玉楼春  天成  整体结构  羚羊挂角  香屑  

    文章本天成,但修改可以让其更加美妙。古往今来,凡属文者都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与完善。宋代张炎《词源》:“改之又改,方成无瑕之玉。”俄国作家契诃夫也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修改确实必要,但如何修改却大有学问。要而言之,修改分成全面修改与局部修改。修改文章首先要重视全面的修改。

  • 六字联珠式结构法:议论文教学改革的新视角

    关键词: 议论文教学  写作训练  一般不作为  头脑冷静  结构法  议论文写作  学语文  文体结构  写作教学过程  论述语言  

    提高议论文的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不能忽视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尤其是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辨事论理方面保持头脑冷静、思路清晰,养成缜密、全面、理性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思维习惯。传统的议论文教学法偏重于对论证方法、论证技巧的传授,由于议论文体结构貌似简单、程式化。

  • 话题作文的立意原则和方法例说

    关键词: 话题作文  作文训练  写作训练  新材料作文  命题作文  生命之花  山重水复疑无路  抒情散文  春泥  不合逻辑  

    话题作文是高考常考的作文类型,也是平时写作训练常用的作文类型。本文就话题作文的立意原则和方法进行举例说明,以期使学生在写作中触类旁通。话题作文因其开口大,角度多,使学生一时难以找到突破口,常出现“泛泛而谈”的现象。所以,我们认为话题作文的立意要求有三点:具体、明确、集中。具体,即需要将宽泛的话题细小化。

  • 贴近生活,多元评价,多形式呈现写作成果——有关农村初中生写作教学的探索

    关键词: 多元评价  写作现状  作文课  你喜欢  不知道  调查对象  自我发展  写作课程  交流作用  写作材料  

    鉴于当前农村初中生出现写作困难的这一普遍现状,我们开始了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以系统化实用性教学为指导,以多元评价与多种形式呈现写作成果、鼓励学生喜欢写作的教学探索道路。在接手新的一批学生时,我们首先对他们进行一次有关农村初中生写作现状的调查。本次的调查对象为初三(3)班和初三(4)班的学生,共100人。

  • 基于学情的读写结合案例——一次作文练笔引发的探索

    关键词: 读写结合  第一课  就这样  对我说  热爱生活  曹文轩  史铁生  案例分析  神态描写  文中  

    【案例叙述】这是一个绝对真实的教学故事,就发生在我任教的班级。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散步》的时候,我布置了一道练笔题:一家人之间难免意见有分歧,化解分歧正是浓浓亲情的体现,你们家有像文中这样的分歧吗?请说说你们家的亲情故事,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字数300左右,要写得生动。学生的习作收上来之后,我进行了认真评改。

  • 高考作文如何更准确、更全面地测试汉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 高考作文  作文命题  汉语写作  高考语文  思辨能力  微写作  中学作文教学  描写文  命题方式  夹叙夹议  

    高考后热议作文俨然已成为惯例。高考作文题目饱受争议,有诸多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作文命题的一些基本问题始终未得到很好解决,如,设置作文测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高考作文究竟应该怎么考才能更准确、更全面地测量出考生的汉语写作能力?作文如何命题才更科学、更合理?一、明确高考作文测试的目的关于作文考试的目的,各方有不同见解,有人强调...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邮编:45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