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苑新谭杂志是由四川省翻译协会主管,四川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译苑新谭杂志创刊于2009,发行周期为半年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关键词: 翻译共同体 翻译生产 翻译网络
翻译作为文化生产的一个产业在国内蓬勃兴起,改变了过去单兵作战的生产模式,翻译必须在翻译网络内进行,于是形成了翻译共同体。翻译共同体以翻译任务为中心,一切与翻译任务相关的因素构成翻译共同体。《哈利·波特》的翻译生产就是在一个典型的翻译共同体内完成的。对翻译共同体的关注必将引发翻译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 翻译理论 中国翻译 翻译实践活动 翻译事业 翻译工作者 社会文化语境 译学 语言游戏 术语翻译 真然
<正>四川译协常务理事工作会于今年1月作出将会员近期撰写的学术论文汇编出版的决定,负责主编该书的协会副会长连真然先生于8月就把编辑好的《译苑新谭》(第一辑)送到了我的案头,并嘱我写序。推辞未果,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书稿阅毕,感受良多,
关键词: 翻译 创作论 风韵译 媒婆说 以诗译诗
翻译家郭沫若作译并举,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了富有个人色彩、创造与实践相结合的翻译理论,影响最大的有创作论、风韵译、媒婆说、共鸣说与生活体验论、以诗译诗等。他对非文学翻译的研究起步早,成就大。他还对"信"与"美"、翻译地位、翻译批评、翻译与研究、翻译方法与策略、翻译伦理、方言翻译、翻译与阐释等提出了自己的翻译见解,虽...
关键词: 佛经 系统理论 译论 诠释
我国古代译论散见于佛经翻译的经序和僧人传记之中,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博大,但精深二字当之无愧。翻译是一门开放、综合和系统的学科。系统是由许多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本文用系统论的观点对我国古代佛经译论加以系统化的诠释,讨论了翻译的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关键词: 翻译单位 动态性 译者 文化 疆界
翻译单位在国内的讨论由来已久,但以往论述翻译单位的大部分文章在沿用巴尔胡达罗夫概念时却丢弃了其动态性的合理内核,使得相关研究工作进展缓慢,尤其是文化学派提出文化是翻译单位后,不仅使翻译单位本身的研究陷入混乱,而且对翻译研究的疆界产生强烈冲击。本文从语言、译者、文化角度切入翻译单位,认为翻译单位是动态的连续体,进而认为文化是...
关键词: 功能语法 译者的目的和任务
本文根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从语言的经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方面对林语堂一文之译文进行探索性研究。旨在通过对译文与原文、译文与译文语篇的对比分析,探讨系统功能语法在翻译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特剐是在译者的目的和任务方面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国俗语义词语 文化 翻译模式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地理环境、宗教习俗等文化色彩的语义。国俗语义词语是一种广为流传并具有特定文化含义的固定语言表达形式。在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中,国俗语义词语越来越多地使用在语言交流活动中。准确地对国俗语义词语所承载的文化含义差异在不同文化间进行自然贴近的转换,既可以有效地传递原语...
关键词: 四川译学会 先进性 局限性 翻译史
1913年6月,四川译学会创办《四川译学报》,这是四川历史上第一份专业翻译期刊。它十分重视翻译,对译学功用有着深刻的洞见;大力译介欧美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遗憾的是,《四川译学报》宣扬巩固共和,甚至美化袁世凯的统治;宣传基督教,未加批判地译栽帝国主义的侵华言论;带有浓厚的历史局限性。本文介绍了该报在译学方面的先进性,分析了...
关键词: 英若诚 戏剧翻译 翻译思想 翻译策略
英若诚是我国戏剧翻译史上集演员、导演、翻译于一身的杰出翻译家,所译剧本目的明确:为舞台表演服务。本文主要从他的经历和戏剧翻译的主要特点入手,通过分析其译本序言中散见的翻译观,归纳他的译学思想。并通过对他译作的评析,分析其翻译思想对翻译策略的直接影响,以此探讨英若诚在戏剧翻译史上的地位及卓越贡献。
关键词: 影视作品 影视翻译
影视作品作为新兴的、独特的社会文明产物,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性决定了影视翻译原则选择的特殊性。本文主要探讨了影视作品的独特性所在:独特的读者对象(观众)、独特的文本类型和独特的创作意图(文本功能),以及这些独特性决定的特殊翻译指导原则——"功能对等"。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英译选集 经典重构 白之 刘绍铭
白之选编、梅维恒主编、宇文所安编译以及闵福德和刘绍铭合编的四大英译文选是中国古典文学英译选集中的代表作。白之的选集体现了编者在意识形态操控下如何通过文选编译来重构中国文学传统;梅维恒与宇文氏的选集通过充分发挥编译者主体性来重构中国文学传统;闵福德与刘绍铭中西合作的选集则体现了中国学者在典籍英译方面的重要作用,必将成为未...
关键词: 文本阅读 翻译策略 道
本文对文学文本的阅读本质属性及阐释多样性的根源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翻译应该遵循的策略:指导原则应"取法乎上";理解要"得意忘言";表达需"离形得似";论证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一道家哲学命题所蕴涵的丰富的翻译哲学思想,是对文学文本阅读与翻译的经典诠释。
关键词: 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修辞 翻译
本文用英国翻译家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结合日译本《围城》中有关苏小姐这个人物的四个方面修辞的译例,探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文学作品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交替使用于小说翻译中,既能再现原文风格,又能使译文自然,从而使异语读者最大限度地接近原语读者的感受。
关键词: 胡适 诗歌翻译 规范的构建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他的翻译与他的创作一样,为新的翻译规范指明了方向。他译诗的主题从爱国尚武到宗教、哲学和爱情的扩展,独语、爱情诗、哲理诗和悲剧观念的引进,以及表现语言从文言到白话的演变,不仅反映出自身文学和翻译观念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和构建了转型期翻译的主流话语和诗学规范。
关键词: 字本位 古诗英译 分析单位 转换单位
汉语语言研究应从过去限于以词为本的西方语言研究范式转向以汉字为本,"字本位"理论所倡导和体现出的这种语言认知和文化寻根意识,对古诗英译带来了颇多启示。文章以"字"为视角,基于字与汉诗语言结构、诗美的关联,指出古诗英译翻译单位划分在考虑语言因素时,还应考虑诗美层面;同时就古诗英译理解分析单位和表达转换单位的层级结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韵律效果 音乐美的传递 韵式 格律
诗歌被誉为最古老、最精练的文学形式。而诗歌的音乐美作为其显著的特征,在其演化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随之衍生了大量规范和评价诗歌的韵律效果及相关理论。虽然中英文诗歌基于各自不同的文化历史渊源和传统,它们除了显著的特性以外,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本文旨在分别从中诗英译和英诗中译两个角度探讨诗歌翻译过程中音乐美传递的不...
关键词: 李白诗歌 数词 翻译美学
李白诗歌中的数词不仅恰如其分地起着表情达意的作用,而且还有效地凸显了原诗感情大胆浓烈、意境奇伟瑰丽、气势雄浑潇洒、艺术风格豪迈飘逸等多重审美意义。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对李白诗歌的翻译方法进行研究,对重塑和再现原诗的审美意义,增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李白 诗歌 翻译
《送友人》是李白的代表作,也多次被翻译到英语世界。通过对其不同英语译本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诗歌英语翻译在形、音、义上都存在各种障碍,但一个好的译者可以通过归化、异化和适度再创作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诗的精髓。
关键词: 翻译 适应 选择 寒山诗
本文依据翻译适应选择论,从译者对社会、文化、语言以及译者自身等因素的适应选择的视角出发,研究加里·斯奈德的英译寒山诗,旨在说明其英译寒山诗是对当时美国社会文化和为表达自身兴趣而适应选择的结果。
关键词: 川柳 世相 幽默 谐谑
本文对川柳这种日本特有的文学体裁的样式和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日本第22届川柳大赛部分优秀作品为例,通过翻译,对川柳所特有的诙谐幽默加以再现,并对诗句中所表达的世相进行了分析和评论。目的是通过对川柳的介绍和译评让读者了解日本的大众文学、人生百态、社会现象和翻译方法。
关键词: 科技翻译 标准 标准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不同领域的海量科技信息需要快速、准确、高效地在工业部门转化为生产力,这就要求对科技翻译进行产业化改造。科技翻译要求准确、简洁、规范,在技术上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通过翻译管理流程和体系的规范化,实现科技翻译标准化。
关键词: 科技文本 客观性 时态 语态 情态
科技文体旨在阐述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描述其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表述客观事物间的联系,其文本本身呈现的普遍的客观意义强于其他文体。本文对比了中英科技文体在时态、语态和情态上的差异,说明如何在科技英语的翻译中选用正确的时态、语态和情态,在目的语文本中忠实地体现原语文本描述的客观性。
关键词: 科技翻译 篇章 语篇 逻辑 结构
科技文体,因其本质和特征,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在翻译时应遵循逻辑性强、行文规范的特点,立足于整个语篇或者原语文本的整体逻辑关系和逻辑架构,分析词、句、段在整个语篇中起到的逻辑作用,运用恰当的目的语进行翻译。
关键词: 科技英语 认知 隐喻 翻译
隐喻不仅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人类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本文从认知角度分析了科技英语词汇中的隐喻现象,并探讨了英汉认知隐喻的对比及其翻译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 dvd技术 英语术语 汉译
DVD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普及至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过各种各样与之相关的英语术语,如CD,VCD,DVD,HD-EVD,Blu-ray DVD,CBHD等。本文将在介绍DVD技术相关英语术语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这些术语的含义和汉译。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口译教室 口译人才培养 口译教学 作用及意义
多媒体网络口译教室在口译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映射了口译教学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不断走向开放、互动与实践的更新过程。现代口译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要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多媒体网络口译教室,提供口译情境,激发口译兴趣,锻炼口译能力,修订口译策略,使口译教学突破时空的物理局限,生动有趣地调动学生口译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口译技能。
关键词: 口译 误区 方言 行话 敏锐的听力
本文阐述了一名合格的口译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我们必须走出当今口译教学和口译资格证书考试的误区。只有通过一项项艰巨而辛苦的强化训练,特别是长期进行各种各样的英语和汉语的听力强化训练,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口译人员。
关键词: 动机 心理素质 观念改变 调整
本文旨在从心理因素的角度分析主体在口译学习和实践不同阶段所遇到的障碍,并结合口译实践和教学经验以探讨消除不利心理因素的方法和对策。本文通过对本院翻译系两届大三学生授课效果的对比以及相关资料研究发现:主体现时心理状态及其调整在口译学习和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障碍因素可以通过系统训练得以改进或克服。
关键词: 释意论 同声传译 译员能力
巴黎释意学派,又称迭意理论,是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的重要学派。该派理论认为,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借助语言表达的意义。因此,翻译的任务是传达交际意义,是理解思想与重新表达思想的动态过程。本文从释意学派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以及口译过程三步骤入手,提出同传译员的译员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 口译 非正式商务活动 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与各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以参观游览和文体活动为主的非正式商务活动也越来越多。本文阐述了这类活动的主要特点及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文化缺失 对等理论 翻译
文化缺失是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共有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对等理论是奈达提出的并在国际翻译界有深远影响的重要理论。在翻译中正确运用对等理论是完成一篇优秀译文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关联理论 文化缺省 翻译 补偿策略
文化缺省是作者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原文作者与译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不同,译语读者往往无法填补原作者省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因此文化缺省很可能导致误读或理解障碍。这就需要译者在处理文化缺省时采取恰当的补偿策略,以帮助读者跨越文化障碍,获得对文本的正确解读。本文试图从关联理论...
关键词: 翻译 等效原则 对联翻译
"等效原则"是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多年来中外翻译界关心和争论的一个重要话题,由于受到文本、文化、思维方式和译者等因素影响,要想在翻译过程中追求绝对的等效是不可能的。汉语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从律诗中脱胎出来,翻译时存在可译性限度(Limits of Translatability)。本文通过"天下第一长联"两种英译文的对比,旨在进一步说明,...
关键词: 思维差异 表达角度 视点转换 翻译
中英民族在观察和表达事物的角度上有较大不同,本文基于对二者思维模式差异的分析探讨,指出在翻译过程中应透彻理解原文深层含义,摆脱原语语言形式的束缚,做好两种语言互译中表达角度的灵活转换,以获得最为贴近原语内涵意义的理想译文。
关键词: 委婉语 语用功能 语义特征 英译技巧
本文从委婉语的定义、语用功能及语义特征三个方面入手,对汉语委婉语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意译、直译、直译加注释、迁移翻译法和综合法等五种英译技巧,以期达到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加强对委婉语的理解和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 法律翻译 主语的选择和确定 功能翻译理论 英语思维 语境
在法律文本汉译英的过程中,为译文选择和确定合适的主语是提高译文地道性和准确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鉴于汉语的"意合型"特点为英语译文主语的选择和确定造成了困难,本文在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和思维习惯特点、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的思想,介绍了汉语某些类型的句子其英语译文主语选择和确定的思路、方式和规律。
关键词: 商务信函 文体特征 翻译
商务信函具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要求译文准确、严谨规范。在商务信函词汇及句子运用的文体特征上,往往大量使用专业术语,频繁使用表礼貌的词语,准确运用词语,适当运用模糊限制词,句子运用力求简洁、礼貌,复合长句翻译常以主句为主导,并列长句翻译常采用分句译法等,翻译时应注意其翻译策略。
关键词: 翻译 翻译过程 在线翻译资源
奥斯特米勒的《译者的电子工具》一书是中国译者了解翻译工具的窗口。根据对该书的分析和对我国翻译发展重新定位,选择适合我国译者的在线辅助翻译资源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从译前、译中和译后三个阶段详细讨论并归纳了目前英汉互译中最新在线辅助翻译资源,以期为我国的译者了解和掌握翻译工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标示语 目的论 语用失误 汉英翻译
标示语的汉英翻译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翻译界对此展开的研究还不够多,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目前的文献中从目的论的角度对标示语汉英翻译语用失误进行研究的论文还比较少,故本文将尝试着从目的论的角度以成都市公共场所标示语的汉英翻译为例,对公共场所标示语汉英翻译的语用失误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发现,公共场所标示语在英译过程中...
关键词: 风味小吃 公示语 翻译
风味小吃名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公示语,它不同于其他公示语,如道路、交通、警示语等,无法在英语国家找到与其功能相同或作用相似的公示语作为英译借鉴。小吃公示语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语言功能和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成都部分繁华路段的风味小吃标牌进行调查,分析其双语标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探讨中国风味小吃公示语英译的策略和模式。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成都高升桥东路1号长城金融大厦7楼,邮编:610093。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