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播学评论杂志

杂志介绍

中国传播学评论杂志是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管,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中国传播学评论杂志创刊于2019,发行周期为年刊,杂志类别为新闻类。

中国传播学评论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暂无

  • 国内刊号:暂无

  • 发行周期:年刊

服务流程:

杂志简介

Magazine introduction

《中国传播学评论》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于2019年创办,面向全国发行的新闻类学术期刊。《中国传播学评论》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学者的喜爱。该杂志是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致力于推动我国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建构本土研究的范式。该杂志目前已被中国知网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传播学领域的重要学术出版物之一。

杂志的主要内容包括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评论等,涵盖了新闻、广告、公共关系、新媒体技术等多个子领域,并紧密关注这些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它设有多个栏目,如“算法的力量”、“算法、数据与城市”、“切问近思半月谈沙龙荟萃”等,通过丰富的板块设置,为读者提供了多元化的学术资源和思想碰撞的平台。

《中国传播学评论》不仅发表中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还译介全球传播学研究的前沿成果,以此开阔研究视野,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在传播学研究上的对话与交流。它始终坚持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的原则,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学术探讨,引领着传播学界的研究方向。

此外,杂志还通过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如研讨会、讲座等,进一步加强了国内外同行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它不仅是了解中国传播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推动传播学学科建设、提高中国在国际传播学界地位的关键力量。综上所述,该杂志以其独特的办刊理念和高质量的学术内容,在传播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推动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栏目设置: 第一部分 算法的力量 第二部分 算法 数据与城市 第三部分 “切问近思半月谈”沙龙荟萃 第四部分 算法生活调研报告

杂志特色

Magazine introduction

{1}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3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一致。去掉"研究、分析、探讨"等词。

{2}摘要撰写避免套话。不应出现作者所从事研究领域里的常识性内容,不应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也不要对论文的内容做解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3}正文内各级标题一般不超过15字,尽量不用或少用标点符号,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如一级标题1,2…,二级标题1.1,1.2…,三级标题1.1.1,1.1.2…。

{4}论文内容应接触学科前沿,做到论点新颖、明确,论据充分、可靠,语言通顺,文字简练。

{5}本刊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来稿必复,编辑部将在收到来稿后三个月内安排匿名审稿。逾三个月未收到录用通知者,可自做他用。

{6}来稿如为各种基金项目资助文章,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正式规定的名称填写基金项目名称,并注明项目编号。

{7}论文请注明作者姓名、最高学历、职称、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另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8}文中凡引用他人观点、资料的务必查对准确,并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依先后顺序注明出处。

{9}全文图和表分别统一编号(即:图1、图2,表1、表2……)。复杂的图如果不能在Word文档中直接绘制,请用绘图软件绘制生成单独的文件。图和表均须有图题和表题。

{10}注释:是作者对文章某一内容或词语的必要解释或说明,其内容或词语应以加圈数字的上标形式顺序标出,注释性文字按顺序置于参考文献之前。例:机联网络①。

常见问题

Magazine introduction

相关期刊

免责声明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邮编:100024。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文秘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