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中共党史研究杂志

杂志介绍

中共党史研究杂志是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主管,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中共党史研究杂志创刊于1988,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政法类。

  • 新中国六十九年的成就、经验及历史启示

    关键词: 历史启示  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  成就  光辉历程  面向未来  国家形成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当我们每一个眼下生活在这片美丽而富饶、庄严而神圣国土上的中华儿女以及远在海外的侨胞,在享受着祖国尊严和荣耀的时候,回顾我们的人民共和国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光辉历程,感悟历史,思考当下,面向未来,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

  • 蒙哥马利访华新探

    关键词: 蒙哥马利  中英关系  中国外交  民间外交  

    1960年至1961年,蒙哥马利两次来华访问。他的这两次访华之旅并未肩负任何官方使命,但全程得到英国外交部的暗中指导与帮助,英方实质上将其视为对华进行战略观察的一次良机;中方则寄予其分化英美、宣传我内外政策的厚望,极力将这两次来访打造为国际公关的舞台。蒙哥马利的两次访华尽管无形中掺杂着中英双方的些许官方意图,但仍属私人访问性质,是...

  • 浙东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再研究

    关键词: 浙东抗日根据地  浙东游击纵队  统一战线  

    抗战中后期,浙江战场呈现出日伪军、国民党军、中共部队三方角力与斗争的状态。中共在弱势情况下制定了灵活务实、行之有效的战略策略,成功地统战了国民党军非嫡系的田岫山部和张俊升部,不但使自身力量逐步壮大,建立与巩固了四明山根据地,而且改变了浙东地区三方势力的力量对比。可以说,不断调整对田岫山、张俊升两部的统战工作方略,因时、因地...

  • 近代中国的“亡国奴”身份抗争与抗日动员

    关键词: 身份想象  身份焦虑  身份抗争  抗日动员  

    亡国奴"这一称谓上承甲午战争后清朝士人的"亡国灭种"想象,下接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及朝野各方的宣传动员,随着日本侵略的逐步加深而日益深入人心,在近代民族动员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亡国则为奴"的观念形成和固化于各种相关文艺与历史叙事中。国人对"亡国奴"身份的焦虑是20世纪上半叶社会集体恐慌和耻辱的一个重要来源,对"亡国奴"...

  • 知青史研究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知青  应当  上山下乡运动  历史知识  现实因素  知识青年  学术界  

    一、科学的知青史研究离不开对历史背景的准确把握近十多年来,由于一些现实因素的影响及历史知识的欠缺,在民间或学术界出现了一种倾向或思潮,即多少肯定""或其中的一些内容,其中就包括了对""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某种过多的肯定。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要慎重,以往一些权威的分析和结论还应尊重和坚持。例如,邓小平对此说过“三个不满...

  • 知青集体编写回忆录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关键词: 知青运动  回忆录  上山下乡运动  编写  集体  历史进程  1975年  50年代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末结束,持续了20余年,影响到1955年至1975年上山下乡的几乎每一个人和他们的家庭,给这代人的人生烙上了无法磨灭的印记。从知青运动结束迄今,又是将近40年,知青一代行将从历史舞台上逐渐退出,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回过头来看这场运动,分析其成败得失,考察它在当时社会经济以及历史进程发挥的作用,...

  • 归侨知青史研究中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 知青  归侨  中华人民共和国  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学术成果  1968年  社会运动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场历时20多年、涉及1700多万青年的大规模政治和社会运动,由于有着毋庸置疑的历史深度和社会意义,近40年来,有关知青的文学作品、学术成果一直长盛不衰。然而在重新检视和反思知青史研究时,笔者却发现,归侨知青是一个"被忽略的群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批华侨学生归国求学,国家给予妥善安置照顾。1968年,侨生群体也...

  • 知青史研究应该关注和探讨城乡经济关系问题

    关键词: 关系问题  城乡经济  知青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计划经济体制  生活日用品  城市产品  上山下乡运动  

    50年前开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把上千万青年从城市送往农村。这场政治运动不仅给农村带来了大批接受"再教育"的城市知青,也通过下乡知青结成的网络渠道,给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与城市隔绝的乡村带去了生活日用品、生产设备、文娱用品、银行贷款等各种城市产品和资源,丰富了闭塞乡村与现代城市之间的经济往来,从一个侧面冲击了计划经济体制下...

  • 对以农民视角为切入点的知青史研究的思考

    关键词: 农民视角  知青  美国密歇根大学  上山下乡运动  学术研讨会  复旦大学  助理教授  知识青年  

    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召开的"新史料与新视野:上山下乡与知识青年学术研讨会"上,美国埃默里大学徐彬助理教授建议,知青史研究要走出"知青书写,关于知青,服务知青"的局面。复旦大学金光耀教授强调,知青史研究必须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涉及的其他人群,例如农民、知青家长、带队干部、城市街道干部等纳入进来。美国密歇根大学王政教授建议知...

  • “跨文化与地域”视野下知青史研究的新路径

    关键词: 文化冲突  个案研究  跨地域  地域性  乡村社会  新路径  

    一、对地域性知青史研究的反思近些年来,在当代中国史研究领域,基于地方档案的个案研究开始蓬勃发展,诸多以往不为人所知的地方史图景和地方性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与建构。学界之所以有此反思与突破,既得益于地方史料的新发现,又得益于学者们对现有研究模式不满而希望寻求一条理解当代史脉络新路径的努力。

  • “中归联”历史研究五题

    关键词: 战争罪犯  日本战犯  新中国政府  抚顺战犯管理所  战争罪行  

    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简称"中归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被关押在抚顺、太原战犯管理所的原日本侵华战犯~①于1957年成立的日本民间组织。几十年来,"中归联"以"反战和平、日中友好"为宗旨,坚持认罪和反省,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中日友好活动。1990年,笔者作为外事翻译,与"中归联"成员开始有了接触和交流。

  • 纪念李新同志

    关键词: 中国史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同志  李新  纪念  史学工作者  民国时期  新中国  

    现有的中国史学史著作,大抵只写到晚清和民国时期。对新中国的发展即便讲到,也十分粗略。此中原因是可以理解的。但再过若干年,总会有比较详备的包括新中国在内的中国史学史著作问世。拿文学界来说,不是已有不少中国当代文学史之类的著作出版了吗?以论述和剖析历史为己任的史学工作者,决不会长期对这几十年来中国史学自身的历史置之不顾,不去对...

  • 我记忆中的李新先生

    关键词: 李新  记忆  硕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历史系  导师  学生  本科  

    李新先生是我读硕士研究生时的导师,我是他指导的最后一名学生。那时,先生年事已高,编书的任务很繁重,因我已有十余年工作经历,他对我比较放手。尽管我与先生的接触不算很多,但他留给我的印象却是非常独特的。能够成为李新先生的弟子,对我而言既是运气,也是缘分。听闻先生的大名,是在北大历史系读本科时。

  • 中共一大闭幕日期考

    关键词: 中共一大  闭幕日期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  党史工作者  党史著作  研究成果  南湖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的日期,即嘉兴南湖会议究竟是哪一天召开的,至今没有定论,以至于现有的中共党史著作只能笼统地说,8月初,中共一大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长期以来,党史工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综合起来共有六种说法。第一种是"7月31日说"。邵维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

  •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改革史研究综述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八十年代  二十世纪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综述  中国改革  80年代  

    40年前的中国改革以农村为突破口,而农村改革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21世纪以来。其中第一阶段是农村改革的起始和展开阶段,更是整个农村改革历程的奠基阶段。学界对于该阶段农村改革史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中后期。近年来,这一题目日益成为中共党史、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热点,成果十分丰富...

  • 《杨思一日记》中的中共游击队战斗生活

    关键词: 游击队  中共  生活  战斗  游击战理论  日记  抗战时期  领导人  

    抗战时期,中共因游击战而声名显赫。目前关于中共游击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第一,阐述游击战的意义与地位①。第二,论述游击战理论的完善过程,以及革命领导人的贡献②。这两类研究视野宏阔、高屋建瓴,勾勒出基本轮廓,但其短处是细节含混,言意义多、言实践少。具体到微观层面,游击队在具体环境中如何生存?如何作战?目前研究略显不足③。...

  • 韩国外交史料馆馆藏对华关系类档案评介

    关键词: 韩国  档案  关系类  信息公开制度  评介  馆藏  史料  外交  

    冷战结束后,各国冷战时期的相关档案纷纷解密,韩国也不例外。为满足国民对公共机关保管信息的公开需求,明确公共机关的公开义务,保障国民的知情权、参政权以及国情的公开透明,韩国效法欧美等国的信息公开制度,于1996年制定《公共机关信息公开法》,并于1998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执行。

  •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口述史研究传统”视野下的历史“事件”之意涵

    关键词: 口述史研究  历史进程  传统  事件  学术研究  资料收集  农村社会  二十世纪  

    在近年来有关中共革命的学术研究中,孙立平、郭于华主持的"二十世纪下半期中国农村社会口述资料收集计划"以及由此产生的"口述史研究传统"已形成独特的学术史地位。他们通过对底层口述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呈现革命的具体历史进程,并从权力技术的运作角度对共产主义文明展开讨论,蕴含着深刻的理论意涵。

  •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精兵简政研究之省思

    关键词: 精兵简政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研究成果  中国革命  80年代  感情色彩  传统观点  

    在中国革命和军政建设史上,抗战时期中共的精兵简政是一个重要里程碑。自其出现之日尤其是80年代以来,无论是较为宏观的综合性研究,还是略显微观的某根据地或某领导人与精兵简政的相关研究,均取得了可观成绩,不乏精到之论。但总体而论,众多研究成果并未覆盖精兵简政的全部面相,既有研究尚存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很多成果充斥着浓厚...

  • 分野与统一:中共话语中“苏维埃区域”的出现——一个概念史视角的解释

    关键词: 苏维埃政权  概念史  中共  分野  话语  思想状态  思想与实践  历史语境  

    在中共革命史上,不同语词概念的选择与使用,反映了思想与实践的互动,既涉及历史语境的反映,也显示革命策略路径及内部的思想状态。从中共和共产国际确定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始,“苏维埃区域”的基本要素——苏维埃政权和地域就被确定并加以说明。在进入建立政权的初始阶段后,因现实实践状态的同一性,出现了“革命地域”与“割据局面”在表述...

  • 市民社会之延续:基于对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社会的考察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  上海社会  市民社会  市场经济  社会改造运动  经济社会基础  计划经济  个体与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逐步确立了以计划经济和单位制为主的经济社会格局,社会改造运动持续进行,但在消费品供给上依然保持着"类市场"方式,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延续,成为重塑上海市民性的经济社会基础。这种独特的市场体验以及长期的市场文化浸润,对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性格产生了极大影响,市民普遍具有较为鲜明的市场经济和契约意识,体...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69号,邮编:10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