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话语构建 中西翻译研究 学术定位
摘要:自胡庚申教授在世纪之交竖起生态翻译学的旗帜以来,生态翻译学在支持和质疑中孑孑前行。其中对生态翻译学的质疑主要有三方面:1)生态翻译学的命名;2)生态翻译学的体系建构;3)生态翻译学的实际运用。本文拟通过探究生态翻译学在中西翻译研究的定位,试图解答以下问题:一、生态翻译学的正名;二、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建构对中西译学传统的继承与超越;三、生态翻译学在世界翻译研究话语体系中的地位。由此作者将阐明:若言生态翻译学的种子是"适应/选择"的进化论原理,那么其根本是翻译适应选择论,其基壤是天人合一的华夏生态文明,其主干是"宏观-中观-微观"理论体系,其枝叶即是国际翻译研究交流平台,那么,其果实将是带有华夏生态智慧的'兼具中西学术会通规范的翻译研究话语体系。
中国翻译杂志要求:
{1}来稿时请附加作者简介,包括已取得的业绩和现在研究的方向以及有效联系方式。
{2}为公平、公正,本刊执行主编仅负责编辑部事务性工作,原则上不参与审稿工作。
{3}正文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以15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
{4}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外文作者名应与PubMed数据库一致。
{5}正文前要有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6条中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与中文对应的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参考文献完整。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