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放射性废物 处置 途径 探索
摘要:我国核电发展30多年,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工作进展缓慢,至今没有建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核电废物区域处置场,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处置已成为核电发展的瓶颈之一。安全、经济和社会接受度是影响放射性废物处置的主要因素。我国的废物处置模式应当多样化、市场化。“区域处置”“就地处置”和“集中共享处置”三种模式各有其优势,应引入市场机制,让企业或地方政府根据其核电规模、地理条件、社会条件等因素综合评判不同模式带来的安全、经济和社会影响,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处置模式,以切实解决其废物的处置困境。“区域处置”“就地处置”已经在积极推进,关于“集中共享处置”还没有得到普遍的共识。文章讨论了三种模式的优缺点,结合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重点讨论了“集中共享处置”这种方式市场化、共享的可能性、可行性及其在安全、经济和社会影响三方面的优势,并就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提出了建议。探讨西北集中共享处置方案,可以充分发挥西北的地理优势,加快形成统筹有序、协调多样、绿色安全、共享共赢的区域发展新机制,是破解我国放射性废物处置的困境可选方案之一。
中国核电杂志要求:
{1}各类表、图等,均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后加空格并注明图、表名称;图编号及名称置于图下端,表编号及名称置于表上端。
{2}文中涉及到的外文人名、书名、专有名词(术语)等一律翻译成中文,可在中文后括号内标注外文。
{3}中文题名一般以20 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
{4}参考文献:只列出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新的、重要的、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数量不应少于5条。采用顺序编码制。
{5}中英文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以300字左右为宜,并标注3~8个规范化的关键词。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