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杂志是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一本部级期刊。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创刊于1994,发行周期为双周刊,杂志类别为经济类。
关键词: 传统媒体
当《中国经济周刊》迎来10岁生日的时候,正赶上传统媒体的集体“伤逝”。就像《茶馆》的末尾那样,一群老头儿排成一圈,抛撒着纸钱,为自己祭奠。
关键词: 成长 特定
2004—2014,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片段,也是《中国经济周刊》诞生成长的第一个10年。我们有幸记录这个特定年代,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
关键词: 互联网经济 财经媒体 中国经济 年轻人 行业 桑田
在历史面前,10年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瞬间,但对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来说,10年却足以发生沧海桑田的巨变。10年前,在绝大多数财经媒体中,可能还找不出所谓的“互联网记者”,因为互联网还算不得一个能够登上“中国经济舞台中央”的行业,更多的是被视作年轻人的“小玩闹”罢了;但10年后的今天,互联网经济“十年百倍”的增幅几乎令所有行业难...
关键词: 互联网 偶像 商业 王志东 张朝阳 田溯宁 马化腾 陈天桥
吴鹰、汪延、王志东、丁磊、陈彤、张朝阳、田溯宁、马云、马化腾、陈天桥、丁健、邵亦波、张树新……这是2004年某次互联网论坛的嘉宾名单,今天看来万分奢华,但也让人不免唏嘘:物是人非,有几位还留在舞台中央?
关键词: 中国银行业 英国诗人 艾略特 描绘
“我的终点,就是我的开始。”英国诗人艾略特曾用这句发人深省的格言描绘人生。过去10年间,这句话也成了中国银行业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 旁观者 乐趣 中小企业 地下钱庄 不稳定因素 财经记者 民间借贷 灰色地带
做财经记者最有趣的就是能见到很多有趣的人,听到一些有趣的事儿。 一个场景。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小组讨论会上,各位委员纷纷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归结为银行嫌贫爱富,并最终导致多数企业只能选择地下钱庄和民间借贷。更有委员直言,地下钱庄这种灰色地带现在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这不仅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更给社会造成了...
关键词: 商品 楼市 地方政府 开发商 房子 房价 买房 投机
“10年了,我还是买不上房,这是为什么?”和买了房的朋友一起谈到房子时,姜晓明常常会这么问。 有这种疑问的可不是他一个人。10年的房价飞涨,既有投资投机因买房而暴发,也有开发商和地方政府赚得盆满钵满,也有很多落寞的人始终买不起房。
关键词: 中国汽车 2001年 轿车制造业 民营企业家 李书福 整车生产 老百姓 失败
“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2001年,怀揣着成为中国轿车制造业第一位民营企业家的梦想,摩托车厂老板李书福私自造好了这个“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的家伙.并希望政府能给予自己整车生产资质。2001年12月9日,李书福终于获得了轿车“准生证”。一度被称为“汽车疯子”的李书福开始公开畅谈自己的梦想:要造中国老百姓买得起的车...
关键词: 生活 商界 黄怒波 李书福 写诗 董事长 地产界 集团
在汽车界大佬中,李书福是一个爱写诗的人。在李书福的诗里,处处透露着“一个美丽的追求”。 地产界也有一位诗人——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从1992年开始,黄怒波陆续出版了《不要再爱我》、《拒绝忧郁》、《落英集》等多部诗集。黄怒波说:“写诗,就是一次次把伤疤揭开来给人看。
关键词: 世界制造中心 伤痕
2004年的时候,全世界都在讨论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话题。如今,10年已过,这个问题有了肯定的答案。
关键词: 数控机床 企业家 面对面
这几年,因为工作联络最多的是一个做数控机床的企业家,他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我没有写过关于他的企业的一篇稿子,他也不需要我去帮他宣传,我们只是经常面对面坐下来吃饭,交流一些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 帕斯卡尔 思想家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中国经济的10年发展中,《中国经济周刊》的10年记录中,学者的声音、思想的力量不容忽视。
关键词: 近距离 幸福 对话 大师 学生时代 经济学家 吴敬琏
从学生时代起,吴敬琏就是我非常钦佩的经济学家。当记者后,第一次听他的演讲,我挤在人群里听着台上的他缓缓道来,声音不大,以至于很多时候需要大家屏息静气地竖起耳朵努力去听。即便这样,有吴老出现的讲座总是座无虚席。
关键词: 中国官员 中国经济 同行 绿色gdp 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生态环保 转型升级
过去10年,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生态环保、转型升级、民生、创新、绿色GDP,始终是中国官员语境里较为一致的高频词汇。
关键词: 主政 中国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 投资模式 政府主导 经济发展
观察中国经济,区域经济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是以,在过去的10年里,区域经济始终是我们报道的重点。在中国,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成为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各区域的主政者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舵手,他们也因此成为我们对话的主要对象。
关键词: 中国梦 世界 国有企业重组 人民大会堂 国家领导人 股票上市 梦想 董事长
“我从来没梦想过会到人民大会堂宣布高盛北京代表处的开业,我从来没有梦想过涉足中国的国有企业重组和股票上市,我从来没有梦想过与中国的许多国家领导人相见。”2004年岁末,时任高盛银行董事长的保尔森如是说。
关键词: 伦敦市长 克鲁格曼 傲慢 约翰逊 采访 大都 履历
每次做外事采访,大都是大家西装革履侃侃而谈,反而是意外的采访会让人记忆犹新。 一次是在奥运期间采访伦敦市长约翰逊。旅居英国12年的表弟曾经告诉我,约翰逊在英国号称“大嘴市长”,经常因为口不择言成为媒体开玩笑的对象。当在会第一次见到他之后,我还是有点吃惊,因为实在难以把这个顶着一头乱莲蓬金发的人和他牛气的履历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 小人物 关键人物 普通人 企业
在历史的大舞台上,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府、企业和关键人物,还有很多普通人,以跌宕起伏的人生紧密联系甚至推动着这个国家的变革与进步。
关键词: 背面 世界 调查报道 新闻人
做调查报道应该是许多新闻人内心深处的情结——纵使不能像那些著名的前辈那样以调查为常态,似乎至少也得尝试过,心里才踏实。
关键词: 新生 报刊 新闻出版总署 传媒人 整合资源 中国传媒
“如今,默默潜行、期盼了好几年的传媒人,很可能会迎来一场始料不及的局面。”2003年,《中国经济周刊》的前身《中国经济快讯》周刊在年末第46期的封面文童《传媒大变局》中提到,“2003年,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对全国报纸杂志进行了一次力度最大的整顿。敏感的传媒人从这次整顿中,嗅出了‘清理市场、整合资源、集中资金’的味道。中国传媒大变...
关键词: 张延平 上市 苦恼 2009年 北青传媒 传媒业 包裹
随着北青传媒的上市,张延平迅速成为传媒业的翘楚。2009年的那个下午,被光环和荣誉包裹着的张延平,终于在上市5年后,向记者侃侃道出上市后那些鲜为人知的苦恼与困惑。
关键词: 传媒人 新闻人 幸运 班子成员 老员工 媒体
《中国经济周刊》成立10年,我在周刊工作9年。名副其实的老员工。 周刊10年成为国内一流的政经媒体,我9年间成长为这个中央级权威媒体的班子成员。
关键词: 唱歌 出海 2007年 鼓浪屿 游客
2007年3月,周刊年会在厦门鼓浪屿召开。3月,北方依然春寒料峭,而鼓浪屿已经有些炎热。海边游客不少,已经有人在海里游泳了。
关键词: 财经媒体 作坊 权威 办公桌 编辑部 周刊 创刊
10年,弹指一挥间。依然清晰地记得周刊创刊前的一天,季晓磊总编第一次跨入作为周刊前身的那个内刊编辑部的情景:看着几台破旧的办公桌和两台简陋的排版电脑,他脱口而说:“像个小作坊”。没人会想到,这个“小作坊”在他的领导下10年间发生了惊人蜕变:一举步入全国财经媒体十强。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一位被称为“社会活动家”的驻湘记者,居然有4天联系不上,急煞了大家。朋友猜测,“陈永洲事件”后,他一年多前写的一篇报道遭对方起诉,人或被“带走”了。几个人一合计,遂上他家寻人,没料想是寒夜笔耕感冒,来。
关键词: 牵手 艰苦创业 人生经历 年轻人 周刊
10年前,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怀揣着梦想,来到周刊这片土地,辛勤耕耘,艰苦创业。10年间,作为周刊的一员,我为一直呵护和守护着她,而骄傲、自豪。因为周刊。我的人生经历也变得丰满。
关键词: 记者采访
“哦,是《中国新闻周刊》吧,我看过。”这是2005年我刚到《中国经济周刊》做记者采访时听到的最多的话,每一次我都告诉对方,“我们是《中国经济周刊》!”
关键词: 新媒体 责任 骄傲 网络编辑 2010年 行业进入 摄像记者
2010年,我怀着对新媒体事业的憧憬从电视行业进入杂志社,成为新媒体一名摄像记者。 初来之时,新媒体还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只有两人,一名网络编辑和我。网络编辑的工作就是将每期《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的内容“原汁原味”地搬到官方网站——经济网上,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拍摄制作和周刊紧密相关的视频节目,由网络编辑上传到...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2013年,当一批70后导演与演员开始“怀念青春”时,我的心绪也被拨动了一下——对我而言,青春似乎是一个久远的话题,但在内心深处,青春还是温热与澎湃的。
关键词: 风雨 中国经济史 财经期刊 影响力 责任感 杂志 个人
自2003年成为《中国经济周刊》的一员,一晃已经10年。 10年,无论对个人还是杂志,都不会无足轻重。10年里,个人与杂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我们一起经历了起步时的艰难,遭遇过籍籍无名的尴尬,我们一起见证了彼此共同的成长与进步,分享着日益扩大的影响力所带来的骄傲与荣光,我们也一起铁肩担道义,以媒体人的责任感推动着这个国家的改革...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于我,北京有些地方仍有记忆。也颇值留念。金台路,便是一处。 地铁开通前,华茂也还在修建,漫步在滚滚沙尘中,曾多次目睹太阳往团结湖公园那头落下,尤其在寒冷的冬日,不暖的太阳更添些红色,染满周边高高低低、新新旧旧各色楼群,透露些苍凉之感。
关键词: 纪实 老北京 副主任 办公室 所有人
林金龙,老北京,办公室副主任,人称“林哥”。 林哥在《中国经济周刊》的时间比所有人都长。翻阅我刊历史,在周刊创刊之前的内刊时代,林哥就是其中一员,到今年已经整整13个年头了。
关键词: 人的成长 青春故事
当我站在2013年最后一天回望时,才发现,我来周刊已经整整5年了。对漫长的人生来说,5年并不算长,但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却蕴含着太多的青春故事。
关键词: 中国 镜头 互联网 房地产 零售商 首富
这些年,有做互联网的去养猪了,有卖电脑的去卖水果了,有搞房地产的去登珠峰了;有的写微博成了大V;有的首富变成了“负翁”;有的电商和实体零售商,去年还亿元豪赌,今年马上就耍合作……
关键词: 中国经济论坛 中国经济发展 事业 创新驱动 经济升级 研究机构 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论坛是由《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高端大型论坛,如今已经成功举办十三届。 刚刚成功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经济论坛以“经济升级与创新驱动”为主题,来自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各界人士汇聚一堂,智慧碰撞,为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的中国寻求新发展的动力源。
关键词: 传媒企业 现代化 新闻 人和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第一个十年,我们是一流的新闻人和新闻平台;下一个十年,我们转型做现代化的传媒人和传媒企业。
关键词: 志向 财经媒体 编辑记者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财经媒体间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其中,《中国经济周刊》能始终保持稳定发展,与周刊编辑记者的努力分不开,可喜可贺。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和着新年的脚步,新一期《中国经济周刊》如约来到您的身边。此时此刻,除了按例要向您致以诚挚的新年祝福,还要请您允许,让我们稍稍骄傲地邀您见证:本刊10年栉风沐雨,尽可能忠实地观察、记录、解读了中国当代史中璀璨的节段.而现在,我们用送览在您面前的500期纪念刊,作别前尘历历往事,追随时光再启新程。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邮编: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