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沉管灌注桩 软弱土层 缩径 桩基础 桩身混凝土
摘要:沉管灌注桩基础具有施工快捷、工艺相对简单,对环境污染少,工程造价低,适应地基中、浅层存在软弱土层的建筑物基础等优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我国沿海城市中、低层众多建筑最广泛采用的桩基础之一。随着环境保护的加强和技术进步,近年来,静压(振动)式沉管灌注桩已基本取代锤击式,并向大口径(桩径≥600mm)方向发展。其单桩极限承载力有大幅度提高,可达3000~6000kN,适应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资料表明,沉管灌注桩存在质量问题主要有:桩身混凝土轻度离析;在软土层段不同程度的桩身缩径。其中又以因缩径造成的质量问题占绝大多数。
中国建设信息化杂志要求:
{1}引用、标注参考文献≥15条以上近五年文献,在正文中标注时,要按照在文章中引用的顺序排列,请选用亲自阅读过的一次文献,不能引用内部资料、待发表和二次文献。
{2}作者如欲投他刊,务请事先与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并刊登撤销该论文及该论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且2年内拒绝发表以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
{3}图、表或照片应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置于文中相应位置。图中内容清晰,图中文字建议使用小五号字。图和照片的分辨率必须在600-900dpi之间,标题在插图下居中。
{4}文章中直接征引的重要资料(观点、史实或数据等),以页下注释方式说明;参考书目列于文章末尾。
{5}来稿应在篇首页的地脚处注明基金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职称、学位、从事专业或工作)和电子邮箱、手机号码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