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杂志

杂志介绍

中国美术馆杂志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主办的一本部级期刊。

中国美术馆杂志创刊于2005,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中国美术馆杂志

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 国际刊号:1673-1638

  • 国内刊号:11-5367/J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全年订价:¥328.00

  • 新闻

    关键词: 中国美术  中国画  中国当代艺术  优秀作品  美术馆  展览  中华世纪坛  新闻  画展  开幕式  

    “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经过半年的精心准备,大型艺术展览“当代视像:为收藏家办的展览──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于2006年1月9日至15日在北京

  • 卷首语

    关键词: 中国美术教育  发展态势  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心理  新形势  高等美术教育  规模扩大  教学质量  重视教育  美术院校  

    这些年社会各界对高等美术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态势颇为关注,其中包括对各美术院校办学规模扩大之后能否保持和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构建新的文化条件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的关注、议论乃至质疑。从文化心理上看,这是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教育的传统意识的体现,也是美术教育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 无尽江山:灵魂与家园的守望

    关键词: 精神生活  艺术家  中国油画  灵魂  文化工业  虚无主义  终极关怀  展览  边缘化  文学艺术  

    展览名称:无尽江山:南北油画邀请展展览时间:2006年1月24日至2月11日当代生活中的文学艺术越来越具有边缘化的倾向,它接受了虚无主义的立场,融入大众文化工业,成为日常消费

  • “我在”的方式——关于“南方的风景”

    关键词: 风景画  艺术家  新课题  概念  表现主义  阳光  生命力  诱惑力  当代  天空  

    南方的风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概念。因为这个诱惑,就有了“南方的风景”连续四年的画展,也就有了一批真诚团结在这面旗帜下的画家。

  • 吴冠中新作展

    关键词: 吴冠中  艺术创作  中国美术  新作  艺术大师  展览  艺术精品  美术馆  生命  高龄  

    展览名称:吴冠中2005新作展展览时间:2006年1月15日至1月22日梧桐秋雨,翰墨田园;生命之花,沧桑入画—吴冠中先生以出自86岁高龄的艺术创作向我们诠释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大师不间断的生命思考和艺

  • “中国画·画中国”——走进香港

    关键词: 中国画  香港  中国美术  当代中国  短袖衫  展览  卢星堂  速写  作品  活动  

    展览名称:“中国画·画中国”—走进香港作品展展览时间:2006年2月13日至2月21日2005年10月中旬,在香港总会看到一些身穿白色中式短袖衫,衫上写着“中国画·画中国—走进香港”字样的人忙碌在街头巷尾、山涧水边,有的凝神静观,有的埋头速写……原来,这是参加第二届

  • 光、色、心灵的交响——读孙新川的油画

    关键词: 油画  艺术家  心灵  艺术表现方式  思维方式  东西方  宇宙  人生  艺术展  艺术作品  

    展览名称:孙新川艺术展展览时间:2006年2月25日至3月3日宇宙的奥秘、生命的神奇及人生的苦难,总是哲人和艺术家无法释怀的遐思与心结。但是,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又决定了他们对此有着不同的感悟。在艺术表现方式上,西方注重的是

  • 和平鸽从耶路撒冷飞过——万纪元油画日记

    关键词: 耶路撒冷  以色列  纪元  日记  中国油画  生命轨迹  严格检查  展览  写生  记录  

    展览名称:和平鸽从耶路撒冷飞过——万纪元油画日记展览时间:2006年2月15日至2月21日万纪元是第一个只身前往以色列境内写生的中国油画家,画家用日记式的绘画记录和延伸着自己的生命轨迹。2004年10月16日深夜,经过超乎寻常的严格检查,万纪元登上了飞往以色列的

  • 首届“中华百姓衣锦”摄影大展

    关键词: 摄影作品  百姓  中国美术  展览  服装服饰  开幕式  服饰文化  名称  民族类  数码  

    展览名称:首届“中华百姓衣锦”摄影大展展览时间:2006年2月14日至2月21日首届“中华百姓衣锦”摄影大展于2006年2月13日在中国美术馆的5号厅和7号厅举行开幕式。

  • 院校美术教育的个性化与当代中国美术的多样化

    关键词: 中国美术教育  个性化  多样化  未来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院校  当代  编者按  多样性  扩招  

    编者按: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促进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近年来,美术教育在普遍扩招的态势下,显现出新的问题,也关系到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2005年,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在办学特色日益消解的情况下强调特色是有意义、有必要的

    关键词: 办学特色  趋同化  办学理念  美术院校  多元化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教育  消解  个性特色  大美术  

    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日益趋同化。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这与现代信息交流极为便利有关。这种趋同化同样反映在各美术院校办学的理念与方针中。现在各个美术院校专业的设立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区别,没有各自的特点,只有质量好坏的区别。现在“大美术”和“多元化”的概念深入人心,各美术

  • 当代艺术教育刍谈

    关键词: 艺术教育  艺术创作  信息时代  新媒体  人文关怀  艺术追求  文化研究  现代艺术  工作室  大开发  

    两道思想的护堤近几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大扩展、资源大开发,其背后的强大推助力是信息时代的世界性的改革浪潮。代表着这个信息时代的挑战,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尤其体现在以电子媒体、数字技术为表征的新媒体艺术的迅疾发展。在渐渐到来的网络化的生存

  • 困惑和期盼——从招生考试谈起

    关键词: 招生考试  美术教育  标准化  困惑  学生  未来发展  专业考试  考试内容  教学  艺术规律  

    关于美术教育未来发展的命题很大,我虽然是圈内人,但离开学院教学已有多年,既不是理论家也算不上教育家,表述的个人感言可能建设性不多,更多的是我的困惑,当然也有我的期盼。

  • 注重理念与系统的建构 回归教育的本体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回归教育  中国美术  人才结构  资源优势  本体  理论素质  教育情况  高校扩招  艺术实践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中国的美术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业人数之多、学生规模之庞大、专业学科的细化都是史无前例的,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受到当代中国美术教育情况的影响更是史无前例的。可以说,由院校培养出来的美术专业人才构成了当代中国美术人才结构的主体,而职业人才的整

  • 当代美术教育中精神价值的意义和力量

    关键词: 美术教育专业  儿童美术教育  精神价值  成年人  艾特玛托夫  密切相关  柏拉图  精神层面  力量  儿童教育  

    除了为了考美院附中或考美院,或者在学院的美术教育专业中涉及到儿童美术教育,人们恐怕很少从美术教育本身的精神层面上的意义去把儿童美术教育与学院美术教育联系起来。我认为目前学院美术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从根本上看与在精神价值层面上的缺失密切相关,而这

  • 关于“个性化”与“多样化”之我见

    关键词: 美术教育  个性化  多样化  中国美术  当今中国  理论问题  文化成绩  院校  精英教育  专业学习  

    所谓“院校美术教育的个性化与当代中国美术的多样化”这个命题,我以为最需关注的是现实问题,而并非是理论问题。那么,当今中国院校美术教育的现实情况是什么呢?最需关注的有两大问题:一是生源;二是师资。

  • 临摹乎? 素描乎?——对当代中国画教育的断想

    关键词: 中国画教育  传统中国画  素描  中国画教学  主要形式  世纪之初  中国古代  传统技法  当代  学习手段  

    六朝谢赫标举“六法”,其曰:“传移,模写是也。”在此有两层含意:一是按模而写,复制古画;二是临摹,学习传统技法。在中国古代以师徒授受为主要形式的中国画教学中,临摹曾是一种毋庸置疑、不可替代的学习手段。然而,上世纪之初,在“西学东

  • 中国美术馆2006年2月展讯

    关键词: 美术馆  民间美术  油画  中国美术  中国画  耶路撒冷  画展  馆藏  精品  香港  

  • 关于造型基础课的思考与实验

    关键词: 造型基础  抽象与具象  艺术形式  抽象形态  基础课  绘画造型  形式语言  语言要素  实验  造型能力  

    抽象形态的研究,在中国正统的学院的绘画造型基础课中始终是个空缺。“抽象”是相对“具象”的一个概念,无所谓褒贬,抽象与具象是艺术形式的不同表现,无所谓高下。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抽象与具象之间那条界限也是不清晰的,摇摆不定的。只

  • 祝贺丁聪、郁风九十华诞

    关键词: 中国美术  美术馆  祝贺  副馆长  书记处  宴会  餐厅  党委书记  成员  工作进展  

    丁聪、郁风两位都是中国美术馆的老前辈。两位老先生均为1916年生人,今年是二老的九十寿辰。中国美术馆于2005年12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餐厅隆重举行宴会,祝贺两位先生九十寿辰。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馆馆长冯

  • 我的自传

    关键词: 自传  光荣传统  反革命  辛亥革命  尽职尽责  广东  叶灵凤  出版  书法  父亲  

    1913年旧历九月初一以前,还没有我这个人。我呱呱坠地,是在广东中山(那时叫香山县)石岐的一家读书人家。那时已是民国,没有留辫子。父亲参加过辛亥革命,坐过牢,我自己尽职尽责继承过这个光荣传统—坐过牢,不过不是为了革命,而是被十年浩劫中的反革命指为“反革命”,如果按照“否

  • 书画一家亲——黄苗子、郁风书画

    关键词: 中国书法  自由开放  造型艺术  抽象绘画  书法家  古今中外  新潮  造型美  中国美术  年轻  

    逢年过节,谁家的客人最多?在北京的友人中,我看苗子和郁风家当名列前茅。许多前辈和他们有久违的情谊,而年轻的新潮派也喜欢他们家那自由开放的气氛,他们家真是兼容古今中外,春满小楼。学者、作家、画家、雕刻家、书法家……朋友已够多的了,加之约文稿、画稿、求书法的……

  • 王琦先生的木刻艺术特色初探

    关键词: 艺术特色  王琦  木刻运动  木刻艺术  中国版画  中国美术  代表作品  素描  现实主义  创作  

    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美术活动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的王琦先生,在大学期间,对木刻艺术的爱好就已经达到了狂热的程度。大学毕业时,正逢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打响全面抗战

  • 论杨之光

    关键词: 杨氏  中国美术  人物画  艺术家  作品  美术学院  徐悲鸿  写实主义  中国画  感召力  

    2000年10月,已经从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任上退休5年的杨之光决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他的作品回顾展。这一事件表明:就杨之光来说,他终于获得了足够的距离感对自己走过的艺术道路进行冷静的审察:作为观众,我们通过这个展览则有可能更为直接地进

  • 静静释放的视觉能量——馆藏陈列及其雕塑作品

    关键词: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  钢雕塑  陈列  馆藏  艺术家  玻璃钢  视觉  收藏  雕塑家  

    最近,策展人这个行当炙手可热,美术界各色人等加入进来。于是,一种“主题先行”的策展方略也就流行起来。有的策展甚至连作品在哪里还不知道,就闭门造车地想出一个题目来,搞出个洋洋万言的策展方案,再想方设法弄到一笔经费,约一些自己熟识的艺术家“玩一把”。虽然这不是一种

  • 从日常中觉醒

    关键词: 日常生活  设计师  觉醒  新知识  终极目标  展览  全球化  小数点  东西  了解  

    “设计遭遇日常生活”这个展览的终极目标并非让人“了解”些什么,而是试图让人们知道对于那些平日里司空见惯的、再普通不过的东西,我们其实是多么地“不了解”,进而让人站在新知识的门口,邂逅新鲜的“日常”,让设计在“日常”中觉醒。

  • 雕镂百味人间——徐竹初和他的木偶艺术

    关键词: 布袋木偶戏  艺术馆  戏剧人物  弘一大师  表演艺术  形式演变  作偶人  制作  戏剧性  中国艺术  

    木偶古称“木禺”,起源于周,是由木俑的形式演变而成。木偶真正作为戏剧性的表演,是在汉以后。唐·杜估《通典》记载:“……作偶人以戏,善歌舞……北齐后主高纬尤所好。”三国时,马钧制作的木偶纤巧细腻,玲珑剔透,能表演多种技艺。唐

  • 自觉建构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

    关键词: 中国油画  油画艺术  新时期  中国学派  建构  中国美术  历史意义  发展历程  民族文化精神  艺术水平  

    “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开幕了,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的展览。2005年恰逢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成立20周年,中国油画学会成立10周年。值得庆贺的是,在新时期近30年的历程中,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一段比一段更活跃,一

  • “霜叶红于二月花”

    关键词: 霜叶红  写实主义  中国油画  作品  油画艺术  油画写生  理论空间  具象  写实派  当代中国  

    我借“理论空间”栏目来发表这篇短文,却用了一个诗意的标题,这是一个比喻。其直接意图也是景象比较,不过是画展景象的比较;要说理论性,则在于对发展写实性油画提出一种看法。

  • 女性主义艺术批评

    关键词: 女性主义艺术  艺术批评  艺术创作  女性艺术家  人类生命活动  人类学  艺术史  艺术评论  社会性别关系  后现代主义  

    在中国乃至世界美术领域,女性主义艺术批评都缺乏学理上的系统梳理和人类学意义上的建设性省思。女性主义艺术实践、艺术评论研究都还处在相对贫乏、边缘的状态。笔者的博士论文《女性主义艺术批评》(约15万字)企图推出新的人类学阶段分类方式,从人类生存依偎到趣味选择的社会发展的阶段定位,重新界

  • 艺术:从独创性写作到创意产业

    关键词: 艺术家  创意  文化艺术  艺术创作  艺术问题  内容产业  多侧面  精神探索  中国艺术  文化产业  

    《中国艺术报》2005年12月16日艺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巨大复合体。过去我们研究艺术问题只局限于艺术创作领域。它既有形而上的精神探索,也有更大量的操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谁的“奶酪”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权利主体  民间文学艺术  中国文化  文学作品  民族  著作权集体管理  民间艺术  民间传统文化  行使权利  

    《中国文化报》2005年12月2日对于我国千姿百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绝大多数并不像我们读到的文学作品、在影院中欣赏的影片一样有着明确的权利主体,有的是因为作者的名字往往早已湮没在漫长的历史中,有的

  • 从美术影响社会的场所和途径看30年中国社会和美术的变迁

    关键词: 美术作品  中国社会  中国美术  途径  场所  纯艺术  中国公众  美术馆  改革开放  中国市场经济  

    《美术观察》2005年11期1976年以来,中国美术又走过了30年的历程,而就美术(本文只谈纯艺术)对社会及其大众的影响力而言,我感兴趣的是这种影响的场所与途径,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把这30年分为1976年至

  • 中国当代美术的社会影响力不可高估

    关键词: 中国当代美术  社会影响力  美术家  中国文化  当代社会  现代主义美术  中国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  西化派  现代工业文明  

    《中国文化报》2005年11月29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美术事业呈现出空前繁荣活跃的局面。但是冷静地检视中国当代美术的真实成果,仔细考察它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实际作用,我们就会发现,当代美术已经越来越成为美术自身自说自话、自给自足的杯水世界,对于急剧变革的中国社会,美术家已经成为无足轻重甚至可有可无的局外看客。

  • 文艺:如何面对市场

    关键词: 市场经济条件  北京市  人民日报  论坛  守土有责  发展繁荣  面对市场  北京大学  文学  教授  

    《人民日报》2005年12月16日前不久,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2005北京文艺论坛”围绕“市场经济与文艺”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200多位文艺

  • 中国动漫:光荣与梦想的交错

    关键词: 动画片  卡通  连环画  小人书  企业  产业  艺术风格  原创  电视台  国产  

    人民网2005年11月9日可能很多人都忘记了,我国既是最早开发动画片的国家之一,也曾一度是动画大国之一。中国的动画片、小人书、连环画等让我们为之骄傲的时刻已经截止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了。

  • 清代书法变异的学术背景

    关键词: 考据之学  中国书法  清代学术  金石学  清代中叶  美学风格  碑学  谢无量  法现象  沈尹默  

    《美术报》2005年11月26日金石学之意义价值所在考察清代中叶以后至于民国的书法现象,可以发现:一般文学家、诗人,即习惯称为“文人”者流,还是以“帖学”为宗,如谢无量、沈尹默等。而严格意义上的学者,即沾涉考据之学者,则多以“碑学”浸馈书法。“碑”、“帖”分立,其间可以探辨其幽微乃至悖论处甚多,先不赘论,大约分判其美学风格之不同,“碑...

  • 艺术的盛宴谁来买单?——回望2005中国双年展筹资谋略

    关键词: 双年展  当代艺术  展览  中国文化  筹资模式  契合点  民间资本  主题  文化立场  政府  

    《中国文化报》2005年12月27日2005年的中国双年展无疑成为年度的文化看点,但这些舞台如何搭建?动辄数百万的展览资金从哪里来?艺术与商业是否在这场盛宴中找到了最佳契合点?

  • 艺术品市场泡沫隐现

    关键词: 艺术品市场  拍卖公司  市场泡沫  拍卖市场  作品  成交  买家  吴冠中  热潮  价格上升  

    《新闻晚报》2005年12月21日随着艺术品拍卖大潮的巨浪掀起,各路买家纷纷举着钱往市场里疾奔,而今年冬季却传来一股热潮中的寒意:有些热门

  • 美博物馆何以尽成“销赃窟”?

    关键词: 博物馆  意大利  古代艺术  负责人  古董  销赃  重新发现  馆藏  收藏家  美国  

    《东方早报》2005年11月30日继美国盖蒂博物馆前不久爆出有近半数馆藏系赃物的新闻之后,近期,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负责人菲利普·德·蒙特贝洛又赶赴罗马,同意大利文化大臣进行紧急磋商。此行是因为大都会博物馆里的一项丰富的意大利古董收藏,其中22件被

免责声明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100007信箱20分箱,邮编:100007。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文秘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