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中国书法杂志

杂志介绍

中国书法杂志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中国书法杂志创刊于1982,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 《真赏斋帖》勾摹者再考

    关键词: 勾摹者  文徵明  章简甫  

    《真赏斋帖》被誉为明代刻帖第一,自清以降,研究者一般认为其勾摹者为文徵明父子。本文认为,《真赏斋帖》的勾摹者应为其刻工章简甫,而非文徵明父子。文章从正反两方面入手,对该帖的勾摹者进行了考辨。在论证过程中,既有结合文献考证作出的推测,又对《真赏斋帖》火前本与文氏《停云馆帖》明拓本中的共同内容——《万岁通天帖》进行了风格比对,以...

  • 多率胸怀与笔墨——《寄畅园法帖》中顾宪成四帖杂谈

    关键词: 顾宪成  手札  

    在《寄畅园法帖》中,收入了明清时期大量无锡先贤之书迹,这些人大多不以书名,故这些书迹此前一直不为书史关注。本文以刻帖卷二所收顾宪成四帖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对顾宪成的书法艺术进行了分析归纳与比较研究。顾氏书法墨迹罕见,《寄畅园法帖》所收顾宪成四帖填补了书史空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明《余清斋法帖》相关史实考订

    关键词: 余清斋法帖  吴廷  董其昌  杨明时  

    明刻私家丛帖,在书法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是对明《余清斋法帖》相关史实的考订,研究内容包括帖主、斋名、编选人、摹勒人以及帖石现状等。

  • 《晴山堂法帖》与徐氏家族“觞咏雅集”活动

    关键词: 晴山堂法帖  徐氏家族  雅集  觞咏雅集  

    《晴山堂法帖》汇集了明代九十二位作者九十四件书法作品。这些作者,声名显赫、地位非凡;从作品内容看,绝大多数是徐氏家族'觞咏雅集'的产物。徐氏'觞咏雅集'活动,是元明雅集风气盛行的结果:一方面,元明时期热衷雅集的政治家、文化人如杨维桢、倪瓒、杨士奇、杨荣、高启、徐贲、杨基、宋克等,直接参加了徐氏的雅集活动;另一方面,徐氏'觞咏雅集'...

  • 图像学视角与书法史学研究中的“文献图像化”问题——以袁安碑袁敞碑系列问题新考为例

    关键词: 图像学  物质性  界格定位法  文献图像化  

    本文借鉴图像学运思方法,从金石书法图像之物质性入手,通过界格、尺寸等物质层面的精确线索,对《袁安碑》《袁敞碑》系列悬疑问题展开逐层追问与探讨,一方面清晰展现出图像学对细节和关系的还原处理过程,一方面也意在表述'文献图像化'在当下研究中的实践价值及其方法纹理。借助图像化还原,我们对传统文献的开掘将能抵达前所未有的深度。

  • 如将不尽 与古为新——论张裕钊书法的“古”与“新”

    关键词: 张裕钊  书法  尚古  求新  

    晚清书法家张裕钊以深厚的学养、独特的视角、刻苦的训练,对书法传统的理性回归,对时风的巧妙改造和大胆创新,精心求索,辛勤实践,终成一家面目。他通过对书法'古'与'新'的选择性学习和借鉴,扬长避短,尚古求新,精心营造个性鲜明的书写风格,对后世书法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项元汴收藏印研究

    关键词: 项元汴  收藏印  千字文  

    项元汴收藏印的辨真别伪是项氏旧藏书画研究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确定'虑''历''飖''具''饭''厌'等六件项元汴手书千字文编号书画,初步确定能建立多重同印关系的项元汴收藏印有五十六方,其中二十八方为常用印,另有数十方印章形态异常,或有疑伪之嫌,难以定为项元汴生前用印。项元汴收藏印当由文彭创作,是历代书画鉴藏印中的经典。这批印章的确定,...

  • 东渡的唐代公私鉴藏印记——日本“印圣”高芙蓉复篆的《古今公私印记》与舶载

    关键词: 高芙蓉  舶载  古法帖  印谱  

    十八世纪中叶,被后世称为'印圣'的高芙蓉在他四十七岁时,根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中《叙古今公私印记》的文字记载,以复原为目的摹刻了该书记载的五十二枚唐及唐前的鉴藏印记。痴于鉴藏的高芙蓉通过所过目的古法帖及印谱中留存的相关印记,复原了部分印记。对于没有依据的印记,高芙蓉采用了个人提倡的以秦汉印为宗的风格进行了创作。在...

  • 集古字:作为叙述方式与书法实践

    关键词: 集古字  叙述方式  书法实践  

    '集古字'最初用来规劝米芾早年在学习书法过程中拘泥于范本外在形态的缺憾。作为概念被后人引用,只将书家获得成功的复杂和艰辛表面化,便于称说而实际又不尽准确。学书者从事书法实践,更需要探寻这一方式背后的秘密,逐渐通过临摹深入到古往今来所有书家都植根于此的书法传统,为书法的承传和发扬作出更大的贡献。

  • 黄庭坚在宜州的交游与书法

    关键词: 黄庭坚  宜州  交游  书法  

    黄庭坚晚年被羁管宜州,当时朝廷对'元祐党人'限制比较严厉,一开始多数士人不敢同名列其中的黄庭坚来往;翌年情况好转,黄庭坚交游渐广。这与他人格魅力的逐步显现以及其文学成就不无关系,但最主要的是其书坛地位。可以说,黄庭坚在宜州展开了'书法交游'。宜州当地以及外地的新朋旧知向黄庭坚求字者颇多,而黄庭坚则有求必应。这样既回报了大家的厚...

  • 长沙五一广场简牍隶书及其艺术风格

    关键词: 简牍书写者  汉隶  装饰性隶书  新隶体  碑刻隶书  

    从目前出土、发现的隶书书迹来看,隶书可分为:碑刻隶书和简帛隶书两大系统。二〇一〇年出土的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官文书,是隶书的典型样式。它们不仅为我们展示了隶书在东汉中期官文书领域中的'正体'地位及其艺术风格,还为我们呈现了行书、楷书在严谨、工整的官文书书写领域的衍生过程。而且,五一广场东汉简牍为我们研究同期手书体隶书与铭石...

  • 宋代的《郡斋刻帖》

    关键词: 苏轼  苏舜钦  

    宋代刻帖风行,州郡长官纷纷在郡斋刻帖。他们对朝廷《淳化阁帖》给予回应,或摹刻或增删。后来突破其局限,使丛帖推崇古代名家和发扬时人新作两者并举。本文将先举有文献明确记载但未见宋本传世的《郡斋刻帖》,再举北宋《汝帖》与南宋《姑孰帖》为例探讨这一题目。

  • 孙过庭道家哲学思想的三个层次

    关键词: 孙过庭  道家哲学  书道  自然  泯规矩于方圆  

    孙过庭的书学思想,一般都认为以'宗经征圣'为尚,但道家思想也是其重要的书学内容。书法之道乃形上之道,具有'道'的'不可名''希''微'等特点;书法之道乃是道的一种,故而须'道法自然',自然而然,不可力致;同时也要'泯规矩于方圆',在方法方,在圆法圆,得鱼忘筌,如此才能进入个人之道境。

  • 浅谈草书与舞蹈、音乐

    关键词: 节奏  韵律  情感  协调  

    草书、舞蹈与音乐同为载情艺术,其三者的共通因素是,舞蹈通过力、炫动和节奏变化表现舞者内在情感;音乐通过旋律、节奏变化和音符间转换完成其和谐韵律;而草书通过线条的提按、使转,用笔强弱和虚实等节奏变化表达书家的个人内心积郁的情感与物象、兴致与情结。艺术的本质是追求美,贵在陶冶性灵,于无拘无束中放浪形骸。草书浪漫,易于宣泄。在情感...

  • 论“心正则笔正”的缘起与背景

    关键词: 柳公权  心正则笔正  正心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提出了'心正则笔正'的思想,它是美学评价和道德评价的统一载体。'心正则笔正'的思想,和柳公权的个人修养、家风学风、儒佛'正心'思想、以及前人的书学理论有很大的关系。柳公权通过对王羲之、颜真卿等前辈的学习和继承,融合诸家笔法,最终自成一家,以'心正'练就了独具一格的'柳骨',以'心正'塑造了一位直言敢谏的良臣形象。'...

  • 赵孟頫“以书入画”的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 赵孟頫  以书入画  笔墨语言  

    赵孟頫的'以书入画''书画结合'思想,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把书法中的点画书写技法与笔法特征创造性地转化与融入到其作品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元代文人画表现形式。同样以线条之美感染人的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其笔墨特征的相通审美品格的相似,使得以书入画、书画结合在笔墨运用方面成为可能,也是最为文人艺术领域营造画面和谐统一...

  • 《碧落碑》用字考察——兼及其对唐代中后期篆书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古文  讹变  李阳冰  

    碧落碑系唐代篆书名碑,字体兼取古文、籀文及小篆,文字奇古难识,却也有据可依。本文通过梳理碑文字形的来源并分析其讹变、假借等用字现象后发现,碑文中的古文大部分来自《说文解字》和《三体石经》,还有一些古文形体直接来源于甲骨文、金文、简帛书和玺印文字等;碑文中的籀文和小篆大都直接来源于《说文解字》。碧落碑奇特的用字现象,加之此碑...

  • 书法与音乐的美育比较

    关键词: 艺术  美育  书法  音乐  比较  共同  不同  交流  

    美学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美育也以艺术为核心和依托。而在艺术美育中,各种艺术形式又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为此,本文从共同点、不同点、双向交流三大理论层面,对艺术美育中书法艺术与音乐艺术进行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系统化的比较研究,力求使二者在艺术美育中互促共赢,形成更大的合力,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美育效...

  • 张之洞湖广幕府书法活动研究

    关键词: 张之洞  幕府  武昌  湖广金石书画学人圈  

    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张之洞由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总督,形成了以武昌幕府为中心的湖广金石书画学人圈,成为与京师、上海并驾甚至超出它们之上的最为活跃的区域。张之洞在总督两湖时期,他和他的幕府学人们所做的金石学研究、书画鉴藏、创作从表面上看似乎与乾嘉考据学非常接近,但有质的不同,即它是被作为'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学'一同被放在了...

  • 画从书出——秦古柳书法浅析

    关键词: 秦古柳  师承  贡献  文气  

    无锡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名人不计其数。秦古柳先生就是无锡现当代颇有代表性的一位书画名家,其不但在中国画上成就很高,在书法方面亦有卓越的造诣。本文从秦古柳的师承和生平简介、人文价值观、书法艺术特质、历史贡献四个方面来阐述秦古柳的书法艺术,让大家更加全面地认识秦古柳的隐士人生。

  • 浑穆渊雅 自然冲淡——论吴昌硕晚年印风

    关键词: 大写意  浑穆渊雅  自然冲淡  

    本文紧扣吴昌硕早年、中年、晚年印风风格链,对其晚年印风展开深入而细致地研讨。探究吴氏早期摸索印风与初成印风之区分,再找到其印风转变之因,从而明确吴氏印风分期及其主要印学观。本文就吴昌硕晚年印风的形式特征进行细考,达到诗书画印结合、浑穆渊雅、自然冲淡之新境。

  • 从“随类赋彩”到“以情运色”——探析情感在现代刻字色彩美学中的驾驭和运用

    关键词: 刻字艺术  情感  色彩  运用  借鉴  

    现代刻字艺术中色彩有表征刻字创作者的审美情感、观念的作用。在色彩运用上我们必须广收博览,借鉴边缘学科优势,汲取古今中外传统理论、先进思潮之精华,取法色彩与情感审美学科运用相结合、与语言内容表述相结合、与传统古典文化相结合的原则,以凸显刻字作品朴素大美、自然和谐的情感主题为最高境界。把'色彩'上升至一种涵盖情感思想和理念在内...

  • 《西狭颂》艺术探微

    关键词: 方整宽绰  疏宕有致  变化多端  中和美  

    《西狭颂》俗称《黄龙碑》,通篇行文晓畅、言约意丰、朴素雅丽,集图文、书画雕刻于一壁。此碑在汉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书法古朴、方劲、疏宕,用笔遒劲,集篆、楷、简书意蕴于一体,徐树钧称'疏散俊逸,如风吹仙袂,飘飘云中,非复可以寻常蹊径探者,在汉隶中别饶意趣'。

  • 河北省首届高等书法教育论坛暨京津冀高等书法教育协同发展研讨会综述

    二〇一六年三月三十日,由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和河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由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天津美术学院书法系、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协办,河北省书协教育委员会、河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河北师范大学书法艺术

  • 河北高等书法教育研究断想

    关键词: 河北  高等书法教育  发展  

    河北高等书法教育虽然起步晚,但在全国大环境和地方小气候的引领下,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大趋势下,'精''深'应是其今后发展方向。展赛在当代书法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正确处理它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同样重要。

  • 书法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建设研究

    关键词: 书法学  学科定位  学科建设  

    我国的高等书法教育开展至今已经半个世纪,目前高等书法教育体系比较完善,结构比较合理,但在学科建设方面书法学并没有较大突破,在国家学科目录中没有其地位,在年度本科招生目录中也仅是特设专业,其发展令人堪忧。本文讨论如何提升书法学的学科地位和促进其学科建设。

  • 当代高校书法教育创建及发展微探——以湖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为例

    关键词: 书法教育  传统艺术  学科建设  地域文化  

    当今高等书法教育的发展势头良好,以高校为主的书法学科建设队伍也在逐年攀升。在当今书法的教育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时代环境的变迁、地域环境的差异和学科系统中诸多因素,其复杂程度之大,想用短时间来构建一套完整的体系是十分困难的,我们的书法学科建设还有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旅途需要去跋涉。同时需要更多的高等书法教育的从业者、研究者...

  • 地方高校书法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国美模式  师范院校  书法专业  存在问题  

    新中国的书法教育事业,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以学科的形式在浙江美术学院首次创建,而今业已形成了庞大的教学规模和稳定的育人模式,在全国高校的书法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引领作用。而直面当下高校书法专业招生方兴未艾的火热局面,通过总结、分析和梳理'国美模式'的育人特点,不仅有利于促进地方院校书法专业的学科建设,而且在高校书法专业...

  • 论汉代简牍书法对隶书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 汉代简牍书法  隶书教学  书写感  生动性  

    汉代的简牍书法是隶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隶的过程中,如何将简牍与石刻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每一位习隶者都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隶书教学的角度出发,从书写感与生动性两个角度出发,专论了汉代简牍书法对隶书教学的意义。

  • 当代书法学科体系建设的新视野

    关键词: 书法学科建设  新视野  跨文化研究  跨学科研究  

    本文通过对当代书法学科发展现状以及书法在当代所面临历史境遇的梳理,提出当代书法学科体系建设应具有跨文化研究和跨学科研究这两方面的新视野。进而,以书法心理学研究为例,探讨书法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应有更多积极的探索;又以书法文化的海外传播为例,讨论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 沙孟海书法批评新探——以《近三百年的书学》为中心

    关键词: 沙孟海  书法批评  书学  方法论  

    沙孟海先生的书法批评,从态度、认知、特征到批评标准、学术背景都带有明显的时代文化烙印。通过比较发现,其批评方法与笛卡尔《方法论》所倡导的解决各门学问难题的『四步骤方法』存在高度相似,它的科学性与形而上的意味也由此而得到保障。对尚未建立、完善的当今书法批评,应是很好的启示与借鉴,或许具有一定的普遍指导意义。

  • 论点画

    关键词: 书法  点画  

    '点画'包括'点'和'画',而'画'是'点'延伸的结果。写好'点'是写好所有点画的关键之一,书法中的'笔法'以写好'点画'为目的。因此,在起点、终点和转折点上的笔法解决好了,写书法就变得比较容易。

  • 故宫博物院“中国书法研究所”在京揭牌成立

    二〇一六年五月五日下午,故宫博物院"中国书法研究所"成立仪式在故宫建福宫花园敬胜斋举行新闻会,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李铁映副委员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央党史研究会会长、原中共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协主席苏士

  • 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

    陶渊明生前及逝世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到了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为他编集作序写传,陶渊明才开始引起社会更大的关注。到宋代经苏轼、朱熹的大力推崇,陶渊明的地位才崇高起来,

  • 中国审美形态的生成和流变规律

    中和既是中国古代儒家诗歌品评的标准,既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的"温柔敦厚"诗风的美学概括,又是中国方城建筑、皇家园林、帝王宫殿和四合民宅的审美标准,同时还是中国古代戏剧的大团圆结局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国人的审美心态、

  • 张择端生平考略

    张择端大约出生于诸城的诗书之家。北宋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注重蒙童教育,朝廷开设了童子科,向地方吸纳十五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者。宋真宗、王安石分别著有《劝学文》,司马光作有《劝学歌》等,北宋

  • 审美精神:中国文化的生命本质

    在中国哲人看来,提炼"智慧"的过程完全没有必要将其中原生态的"诗性"美隐去,将人们获得"智慧"之前的生命感悟隐去,进而虚构出一个远离生活,远离形象,纯粹抽象的理性世界。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研究的当代美学家宗白华,在谈到自己由哲学研究转向

  • 张丑书画著录的特点

    张丑关于书画鉴藏的著述内容丰富,对中国书画鉴藏史有很大的贡献。明代有很多鉴藏家,如朱存理、文徵明、丰坊、文嘉、何良俊、项元汴、王世贞、王穉登、詹景凤、茅维、陈继儒、董其昌、赵琦美、李日华、汪柯玉、张泰阶、莫是龙、高濂、韩世能父子、严

  • 清宫旧藏《汝帖》相关问题

    关键词: 汝帖  清宫  石渠宝笈  王澍  考鉴  

    本文根据清代宫廷所藏《汝帖》中的题签、钤印、跋语,并结合相关文献,梳理出这部《汝帖》递藏、流传的过程。经过比较《石渠宝笈三编》的结论与今人对这部《汝帖》鉴定、研究的成果,来探讨清宫考订、鉴别《汝帖》的方法及产生误定的原因。通过厘清、分析清宫对于《汝帖》的收藏、著录、品鉴情况,笔者认为清人对《汝帖》的价值存在一个再认识过程...

  • 糟姜银杏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该帖有"项元汴印""墨林秘玩""项子京家珍藏"等项元汴印章十六方,右下角有千字文"厌"字编号,另有"子毗氏""项禹揆印""项子毗秘赏印"等项禹揆藏印六方,项禹揆是项元汴四子项德明的长子。崇祯八年(一六三五),项禹揆请董其昌重书《项墨林墓志铭》,后装帙成卷,现藏东京国立博物馆。内有项禹揆近二十方印章,其中本幅前段接缝有一枚"子毗氏"白文方印,与...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4层,邮编: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