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柴北缘 新元古代 红铁沟组 冰川沉积
摘要: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全吉山、石灰沟等野外剖面详细的勘察及实测,对新元古代全吉群红铁沟组冰川沉积事件进行研究,分析冰成岩发育特征,揭示各类冰川沉积现象的形成机制,建立冰成岩沉积模式,探讨冰川事件对柴北缘地区地层划分与板块对比的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全吉地区红铁沟组发育新元古代冰川沉积事件,冰成岩发育位置与正常潮坪沉积一致;该地层序列中保留了冰底碛、消融碛以及冰海沉积物等不同的沉积物类型;该套冰成岩厚度横向变化大,可能为与弧后扩张有关的盆地伸展阶段的斜坡相沉积;红铁沟组下伏黑土坡组顶、底各存在一个区域不整合面,柴北缘地区新元古代末期至少发育两期大规模构造运动,研究区各剖面中黑土坡组、红铁沟组及皱节山组不同程度的剥蚀是新元古代末期柴北缘洋盆向北俯冲造成的挤压-剥蚀以及弧后伸展导致的盆地再次沉降—接受沉积转换的直接体现;红铁沟组冰成岩为震旦纪全球性冰川事件——Gaskiers冰期的产物,可与华北南缘罗圈组及塔里木汉格尔乔克组冰成岩层对比,认为塔里木、柴达木等地块在晚震旦世亲华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要求:
{1}文内体例要求,一般以“一、”、“(一)”、“1.”、“(1)”作为文章层次,通过简短的小标题方式提炼主要观点。
{2}来稿应注重学术性和理论性,并且要选题新颖、内容充实、论证严谨、条理清晰、文字简练。
{3}题名:简明、具体、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可使用副标题。
{4}在正文中引用处右上角加注序号,所列文献应为原始参考文献,网络文献应给出和引用日期;除非作者人数在4人或4人以上,否则、应列出所有作者姓名,不能用“等”代替。
{5}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单位(大小单位都要写清)及所在省市、邮编,职称或学位。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