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

杂志介绍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大学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创刊于1993,发行周期为季刊,杂志类别为文化类。

  • 曹雪芹卒于甲申享年四十重议--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

    关键词: 曹雪芹  卒年  甲申  四十  

    纪念曹公逝世200周年时,卒年未有定论。50年后,虽有结论而未得公认,即他卒于甲申春(1964。2.2以后)。敦诚的挽诗是最可靠的证据,因为他亲见遗容,参加了葬礼。张宜泉没有及时去吊丧,失去了确知死者享年的机会,故他怀念雪芹的注文“年未五旬而卒”的话,笼统含混,作不了准。以前“壬午说”、“葵未说”都有致命伤,乃因误读脂评所致。...

  • 《红楼梦》后四十回版本研究--以杨藏本为中心

    关键词: 后四十回  杨藏本  程甲本  程乙本  

    《杨藏本》和程本孰先孰后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版本研究的重点之一。多数学者主张《杨藏本》在先。由于程本极不流通,大部份研究者并不了解其中异植、贴改、挖改及配本的情况;只能用间接数据,且所作的又只是点的研究,因此结论缺乏说服力。本文将目前掌握到的四个影印程本和《杨藏本》影印本,逐行剪下黏贴,逐字比对,得出判断《程甲本》、...

  • 《红楼梦》中“借省亲事写南巡”新考

    关键词: 密妃  康熙帝  南巡  元妃省亲  

    本文尝试根据新材料辨证《红楼梦》中之元妃省亲事之素材来源,发现其历史原型乃与发生在顺懿密太妃王氏身上的两件世所罕闻之异事攸关:一是她年轻时曾随南巡之康熙帝在苏州寻得失联父母。二是她年老时尝获乾隆帝特恩允许出宫归省儿孙。文中试图还原脂批所谓小说乃“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的情怀,同时亦追索作者曹雪芹获知相...

  • 当代美国红学界右钗右黛之文化思辨

    关键词: 当代美国红学界  右钗  右黛  文化思辨  

    当代美国红学界的钗黛之争,不仅具有鲜明的接续性和对话性,且无人赞和“钗黛合一”的调和论,不但都是在大陆“右钗”“右黛”的洪流中反弹琵琶脱颖而出,而且“拥西”与“右钗”、“拥中”与“右黛”是一种正比例关系。海外和海内对照来看,当今主流的“拥钗”、“弃黛”实质上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 五言诗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以木斋近年来的五言诗研究为核心

    关键词: 木斋  古诗十九首  曹植  

    近年来,五言诗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木斋以《古诗十九首》研究为核心展开的对五言诗的起源、成立、辨伪等系列研究尤其引发了学界的关注与热烈的回应。这些反思与研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五言诗的界定;二、五言诗的辨伪;三、五言诗的作者;四、古诗十九首与曹植及植甄隐情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反思与研究,提出了五言诗的成立当在建安...

  • “中国诗歌史写作与评论”笔谈:困惑与解蔽--关于《中国诗歌通史.当代卷》写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中国诗歌史  写作过程  通史  评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  学术研讨会  当代  

    《中国诗歌通史》是由首都师范大学牵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的知名学者参加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从讨论立项到最终完成,大约经过了10年的时间,并于2012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写作过程中,曾经就不同主面、不同阶段的各类问题进行过广泛的研讨,前后共召开...

  • 文学史之困

    关键词: 文学史家  文学史研究  文学教育  文学研究  写作立场  学术个性  还原历史  

    作为文学研究和文学教育的一个科目,文学史的存在似乎是无可置疑的了: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必须修习文学史课程,一些有成就的作家希望被文学史家关注和叙述,似乎成了教育界和文坛的常情常理。因为习以为常,因为事关知识、饭碗、荣誉的大问题,目前已经很少有人会从根本上否定文学史的合理性。尽管人们对文学史研究的现状从来就不曾满意过,“重...

  • 三国时期襄阳流寓群体研究

    关键词: 襄阳  流寓  文化  

    汉末到三国时期,动乱频仍,民生凋敝,大量北方士人流寓裹阳,推动了裹阳文化的兴盛。刘表、王粲、诸葛亮等是北方流寓士人的典型代表。在流寓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交流中,部分士人表现出了与襄阳本土文化的疏离感,呈现了“信关而非吾土”的思乡意识。以诸葛亮为代表的北方流寓士人则秉承“遨游何必故乡”的观念,超越了狭隘的乡土意识,积极...

  • 文学文本与襄阳的城市文化身份

    关键词: 文学文本  襄阳  城市文化身份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而这种差异化的特质是蕴育城市文化身份的重要基因。“三国因襄阳而起,襄阳凭三国而名”,裹阳在三国时期的灿烂历史积淀了它厚重而又独具魅力的文化蕴涵,引发了后世文人对“襄阳三国文化”的丰富想象和积极建构。在关涉裹阳的诗歌、三国戏以及小说《三国演义》等文学文本中,裹阳与三国文化反复交织,彰显...

  • 习凿齿与襄阳三国文化

    关键词: 习凿齿  三国文化  襄阳  

    襄阳先贤习凿齿最早奠立了裹阳的三国文化地位。襄阳三国文化的内核主要有:智慧文化,三顾文化,登高文化,道义文化和山水文化等。襄阳三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习凿齿的笔下,襄阳三国文化的内涵得到广泛开拓、凝炼、凸显和深化,使得襄阳在全国三国文化竞争中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裹阳三国文化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并发扬先大。

  • “假设问答以寄意”——对先秦文学叙事方式的一种考察

    关键词: 先秦文学  叙事方式  问答  假设  寄意  

    “问答”作为中国非叙事文学叙事的一种基本策略和方式,源出于先秦,在中国文学三大源头的《诗经》、《庄子》和《楚辞》中各有体现。《诗经》的问答叙事以抒情为旨归,与早期诗的唱和表演传统有直接的关联;庄子以问答的方式展开其哲理思辨.源于神巫占问叙事结构的影响;楚辞问答寓哲思于发愤抒情之中,受到诗的歌唱表演性和神巫占问传统的双...

  • 明初文学中的乐境建构

    关键词: 理欲  后乐  同乐  清乐  和乐  

    明初的乐境建构体现出鲜明的理学、政治和伦理特征,与理学思想、国家哲学、皇权政治和社会建设有密切关系。洪武间的乐境突出表现为理欲关系的紧张,理道极尽所能地控制欲望,将欲望限制在极弱的水平。永乐以后的乐境建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伦理统摄下的乐境设计,二是等级与秩序背景下乐境建构,从而构建起一个和睦畅适的乐境。达到建立...

  • 士人“精神胜利法”与《战国策》的娱乐性质--以拟托苏秦合纵、张仪连横《策》文为中心的观照

    关键词: 士人  精神胜利法  战国策  娱乐性质  

    《战国策》历来被指斥为阴谋之书,但仔细阅读文本,便可发现许多内容实际不关策谋,更非阴谋。许多《策》文体现着“自我”的影子,有强烈的“自我情结”。作者以虚拟的胜利,圆满着人生的愿望,从而使《战国策》带有了一定的娱乐性质。

  • 谢朓山水风景诗艺术探微

    关键词: 谢脁  光色物态  层次布置  永明诗风  梁陈诗歌  

    谢脁是永明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与元嘉诗人比,谢脁山水风景诗的技艺更为细密化:他的光色物态描摹更细微,且能以精微的句法涵容丰富的景物关系;景物层次更精密,且明显体现出与传统山水画相通的空间透视意识。谢脁山水风景诗艺术的深化与永明年间频繁的诗歌集会活动相关,直接影响了梁陈诗歌,推动了南朝山水风景诗艺的进步。

  • 论话本小说对早期传统相声之影响

    关键词: 话本小说  相声  影响  

    话本小说与相声艺术同为源于民间的讲述类文学。话本小说对相声艺术的发生演变影响较大,在清末相声艺术初步形成之际表现得尤为明显。话本小说与相声的生成背景较为相似,都是在市民文化滋养下同具故事性、通俗性和娱乐性,并混杂于众多伎艺之中。在形态上相声承袭了话本小说的结构体制,以定场、垫话(瓢把儿)、正文和底儿四部分对应话本的入...

  • 《续修四库全书提要》集部前言

    关键词: 四库全书提要  集部  上海古籍出版社  前言  古典文献研究  

    《续修四库全书》16开精装1800册,200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收清乾隆以前《四库全书》未收重要著述及乾隆之后至民国元年(1911)代表性典籍共5213种,相当于《四库全书》的1.5倍,是收录中国古代典籍规模最大的丛书,与《四库全书》一道,成为;12聚中国古代重要文献的基本文库。《四库全书》在编纂的同时即开始撰写提要,《四库全书总目...

  • 集部提要五篇

    关键词: 提要  集部  李商隐  翰林院  

    樊南文集补编十二卷附录一卷(唐)李商隐撰(清)钱振伦笺(清)钱振常注 钱振伦(1816—1879),字楞仙;弟振常,字笆仙,浙江湖州人。振伦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历翰林院编修、国子司业。曾应吴棠之请主讲清河崇实书院。

  • “蒙恬造筝”说辩证

    关键词: 筝  蒙恬  贡献  辩证  

    提要古筝“古”到何时?又是怎样产生的?历代纷纭,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蒙恬造筝”说。最早透露此说的是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但从其所谓的“或曰:秦蒙恬所造”,衍生出数种歧见和主张,而且异议也不绝于耳。笔者窃以为,古筝的创制和形制的变革,既不能完全归功于蒙恬,也不应一概否认蒙恬的贡献。具体说:一、“五弦筑身”或“鼓弦竹身...

  • 《三国志》“轻诗赋重子论”考论

    关键词: 陈寿  三国志  诗赋  子论  

    《三国志》极少摭录诗赋而颇遭后世非议,其原因是后人对陈寿“切世大事”的取材原则认识不足所致。由于诗赋所言多非“切世大事”,故为陈氏有意忽略。与之相反,子论在三国政治中发挥着建言献策的重要作用,《三国志》对之亦青睐有加。此外,魏晋时期曹植、陆机、葛洪等皆有重子论轻诗赋的论调。汉晋士人钟爱子论,不仅因其成一家之言,还在于...

  • 中国传统“假传体”文学对朝鲜高丽朝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 高丽  假传  流变  文化品格  

    受中土文明中拟人传记体文学的哺育,以林椿、李奎报等人的文学创作为标志,朝鲜高丽朝中后期“假传体”文学逐渐兴盛,成为流行文学风尚并一直延续到朝鲜朝末期。与中国文学相比较,高丽“假传体”文学体式在思想内容、塑造人物艺术手法、情节布局安排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其题材、主题等体现出朝鲜文人的独特审美旨趣。高丽“假传体”文学因之而...

  • 从文学史到文论史——英美国家中国文论研究形成路径考察

    关键词: 文学史  文论史  汉学  

    英语世界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作为一个特殊的话域,不仅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被提升为汉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而且也引起了国内学者对之的积极关注与引介。然考之于整个英美汉学发展的历史,并以19世纪初为起端,这一话域的确立实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形构过程。大致而言,这一过程又是由两大进阶组成的,从外部看,表现为从大汉学研究至文学史研究,...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学院路15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