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中国文学研究杂志

杂志介绍

中国文学研究杂志是由湖南师范大学主管,湖南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中国文学研究杂志创刊于1985,发行周期为季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中国文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003-7535

  • 国内刊号:43-1084/I

  • 发行周期:季刊

  • 全年订价:¥200.00

  • 文学研究状况的转换

    关键词: 文学研究  转换  学科  

    文学研究是随着文学的变化和人文学科研究格局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这些转换是全方位展现的,不同的研究者对此可以有不同梳理。笔者在文章中认为,文学研究的变化可以在文学的传播方式的影响、研究主轴的重新调整、研究基点的游移等多个方面得到体现。

  • 文学研究中本质主义与历史主义对立的知识学根源

    关键词: 本质主义  历史主义  知识学  

    在文学研究中一直存在着本质主义与历史主义两种理论路径。本质主义以决定论和一元论解释文学现象,而历史主义则以语境论和建构论解释文学现象。文学学术领域的这一理论路径的分歧的知识学根源有二,一是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的对立,二是知识学科化和跨学科研究的分野。这些分歧体现了现代性的知识学诉求。

  • 学科融通与文艺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 文艺学  学科融通  问题意识  学术创新  

    从本质上而言,文艺学是一门横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众多知识门类的综合性学科。由此,在文艺学研究中,要培育一种敏锐的问题意识,更好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必须打破当前学界学科界限分明的弊端,具有一种多学科融通的宏阔视野,自觉地跳出学科本身,更多地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眼光来打量当下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以及文艺理论研...

  • 追踪飘忽的“文学性”——读川合康三教授《终南山的变容》

    关键词: 文学性  中唐文学  

    文学性是文学的“活的灵魂”,如何从实际作品中捕捉和把握它始终是一个问题。在“重写文学史”呼声四起的今天,此一问题更显突出。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日本学者川合康三教授《终南山的变容》在此一方面所作的探索,颇有学习和参考价值。

  • 谈文类和它的界限

    关键词: 文类  界限  无文体写作  

    文类的界定在文学秩序的生成、演化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类及其界限不是僵化不变的,但也不能完全被取消,作家不能不戴着镣铐舞蹈,这是不能逃避的现实。

  • 魏晋六朝文体视域下的文学本质观研究

    关键词: 魏晋六朝  文体视域  文学本质  

    魏晋六朝是文学自觉时代,其自觉性的标志,主要体现在以文体意识观照文学,从而引发文学思考的内部转向。就文学本质观而论,魏晋六朝文体视域的确立,形成以“情”为本和以“文”为本的文学本质观,有效推进了文学的本位性认知。

  • 论东坡体与“通、随、拗”

    关键词: 东坡体  性情体  庄子思想  随  

    自东坡倚声以来,诤讼便应运而生,先是“句读不葺之诗”、“要非本色”、“子瞻词如诗”,继之有“曲子缚不住者”、“超然乎尘俗之外”,终至“豪放派开创者”,由非到是,由排到捧。然而是非各家评述似乎都没有道出其然之所以,只有到了元好问才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性情”,遗憾的是他又没有对此作明晰的阐释。而沿波讨源,此性情则生成于...

  • 寓奇险于古朴的语言追求——“吴均体”内涵考辨

    关键词: 吴均体  语言  奇险  古朴  

    “吴均体”指吴均诗歌的语言特征,而非题材选择。其以语言组织的新异奇险为追求目标,并常将此新异奇险寓于表面的古朴行文中,由颇具“古气”的语言组织成就其出尘“拔”俗的奇思异想。这种语言追求与当时一般的复古趣味不同,以“古气”之外观容纳内在之奇语险语;这种语言追求又与当时走向近体诗的诗歌语言主流不同,不仅在于“古气”,更在...

  • 《红楼梦》模糊叙事机制探究

    关键词: 模糊叙事  反讽  

    《红楼梦》中存在大量模糊叙事,其基本机制是:某事具有是与否、有与无等相对的两极,先分别或同时展示这两极的对立、差异,然后双方互相牵制、渗透、影响,对立和差异逐渐耗散,使原本清晰或似应清晰的界限趋于模糊。这种模糊制造了新的意义隐含空间,将读者引向更深一层的思考,并形成了含蓄、言近旨远、混整的美学效果。模糊较反讽更适合《...

  • 《论语》在宋前为何不受重视

    关键词: 儒学  作者与编者  编纂  

    作为儒家重要的经典,《论语》为何在宋以前不受重视?其原因当从其自身来找。第一,《论语》一书是何时编成的,作者和编篡者是谁,史有成说,纷争不断。第二,《论语》书名涵义。第三,编纂动机。长期以来,对于《论语》一书的书名含义的探讨过于简单,而且忽视其编纂动机。实际上,解决了《论语》书名的真正含义及其编纂用意,有可能发现这部...

  • 中国古典词情论的承传

    关键词: 古典词学  词情论  维面  线索  承传  

    我国古典词情论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大维面:一是词情表现特征与要求论的承传,二是词情表现与创作因素关系论的承传。在第一个维面,主要包括三条线索:一是词情表现合乎中和审美原则论的承传,二是词情表现含蓄蕴藉论的承传,三是词情表现真实自然论的承传。在第二个维面,其突出的体现为情景关系论的承传。上述几条线索,从主体上展开了词情...

  • 论唐宋派对韩文的接受

    关键词: 唐宋派  韩文  接受  

    明代文人对韩文的接受出现了复杂的局面,否定者有之,肯定者亦有之。唐宋派对韩文是肯定的,对韩文的地位、文道观和文法作了全方位的审视和多层次的接受。

  • 乱离·苦难·幻灭——陈子龙组诗《岁晏仿子美同谷七歌》释读

    关键词: 陈子龙  杜甫  七歌  乱离  章法  设色  

    陈子龙的《岁晏仿子美同谷七歌》是在明亡之后创作的一组反映时代乱离与身心孤绝的诗歌。该诗仿效杜甫反映战乱的名作《同谷县作歌七首》,因而在主题、章法、表现手法以及声韵上二者都有相同之处,同时也各具特色。杜诗《七歌》仿作在此时的大量出现记录了战乱给人们所造的无尽的苦难,也映射出易代诗人群体一段愤激无望乃至幻灭的乱离心史。

  • 《王周士词》的爱国情怀与湖湘文化意蕴

    关键词: 爱国情怀  湖湘文化  时代意义  

    “国家不幸诗家幸”,一个不幸的时代,往往能产生杰出的诗人。宋代王以宁就是一位不幸时代的爱国词人。他生活于北宋灭亡之际,惨遭靖康之变,空怀报国之志,终其一生,壮志难酬。故其词狂放豪宕,一如其人。作者是湖南湘潭人,其大部分作品都蕴含了湘楚文化的独特意蕴。三湘的秀丽山水,楚地的独特民俗,尤其是湖楚古老的神话传说,先贤圣哲的...

  • 诗学哲三位一体的艺术珍璧——马积高先生《风雨楼晚年诗钞》研究

    关键词: 三维精神世界  诗美  学识  哲思  三位一体  

    《风雨楼晚年诗抄》展示了作者关注民生,笃重真情和坚守个性的处事、处人、处已的三维精神世界,显现出诗美、学识、哲思高度融合三位一体的独到艺术成就,是古典诗体的当代杰作。

  • 论文学史框架设定的困境

    关键词: 文学史  框架  设定  困境  

    文学史是一门特殊的历史,其具有“文学”和“历史”双重特性,文学史编撰最重要的目的即是要试图做到文学现象的历史还原。正是在这个历史还原的过程中,文学史框架设定的合理与否,便是编撰者们面临的首要问题。然而,由于文学史自身的特殊性,使得文学史框架在设定过程中必定会遭遇到一系列困境,主要表现为如何在“文学”与“史”中构建平衡...

  • 死而复生观念与“鲧腹生禹”故事的历史根源

    关键词: 死而复生  鲧腹生禹  历史根源  

    “鲧腹生禹”故事是鲧禹治水神话的发端。鲧禹实为同一神话人物经由死而复生过程演变而成的两个人物。这一传说与上古巫教王位继承仪式相伴而生,上古先民认为世世代代王的死亡与新王的即位都是同一神明的死而复生,而“鲧腹生禹”故事实际上是这一习俗的遗存。

  • 《白鹿原》:一部值得重新论证的文学“经典”

    关键词: 杜撰历史  性欲想象  情绪记忆  拼凑故事  

    《白鹿原》是20世纪90年代十分畅销的长篇小说,作者陈忠实以他一生有关文学知识的情绪记忆,创作出了被他称之为再现“民族历史”与“民族精神”的艺术历史,而文学界也群起雀跃地称其为“史诗”,授其以“大奖”。然而,《白鹿原》绝不是作者天才运作精心独创的文学“经典”,而是一部杜撰历史与发泄情欲的“拼凑故事”。其内容的荒谬性与形式...

  • “咆哮了的桑干河”——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对《咆哮了的土地》的模仿

    关键词: 模仿行为  创作转型  红色经典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既是丁玲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模仿之作。小说与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在工农大众与知识分子的角色互换、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表现差异、阶级斗争与农民复仇的宏大叙事三方面客观存在历史承袭的模仿行为,一方面标志着丁玲文学创作的彻底转型,另一方面是十七年文学红色经典小说模式化写作的先声,在中国红色经典小说的发...

  • 传媒、现代性与中产阶层主体性——大众传媒的中产阶层叙事研究

    关键词: 传媒  现代性  中产阶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传媒的中产阶层叙事,根植于新的现代性的想象。中产阶层被形塑为现代性的主体阶层,其传媒形象主要在三个维度展开:消费主义的主体、市场经济的主体以及公民权利政治的主体。

  • 诗歌翻译与白话诗人的主体建构

    关键词: 诗歌翻译  白话诗人  主体建构  

    用文言还是用白话译诗,不是一个单纯的孰优孰劣的语言形态问题,而是从根本上关涉到现代框架中“自我”的遭遇。选择白话译诗,对于新一代的知识分子来说,不仅是平民社会运动和语言通俗化思潮力量下一种合乎历史趋势的文化形态上的抉择行为,而且是用新词句、新语法、新体式承载新的诗学理想、文化观念的必经之路。胡适、周作人等人不约而同地...

  • 郭沫若:多维性与创造性的宗教文化情态

    关键词: 郭沫若  多维性  创造性  宗教文化  

    郭沫若不仅在本质上是一个充满浪漫激情的诗人,他还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开放性思维的创造者,这就决定了他对宗教文化的理解也是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在郭沫若的文学创作中,他对宗教文化的思考,他的宗教文化情结,呈现出复杂多姿的、富于创造性的状态。而对这一方面我们以往的关注和研究还是有欠缺的。

  • “儿童的发现”:周氏兄弟思想与文学的现代性

    关键词: 周氏兄弟  儿童  发现  现代性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期,“儿童”的发现是一件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事件。周氏兄弟能够超出他人,分别站在理论和创作的前沿,成为五四新文学的领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深刻地发现了“儿童”。五四时期的新文学是包括“儿童”的发现和儿童文学的发现在内的。“儿童”是周氏兄弟的思想与文学中的巨大存在。在思想上,对“儿童”的发现是周作入的...

  • “尚力”精神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浪漫传承

    关键词: 力  浪漫精神  

    20世纪初,“力”作为和文学、革命、社会发展相关的命题得到重新认识,改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学创作受“尚力”思潮影响,呈现出一个曲折变化的现象:“尚力文学”的沉浮,和“力”本身、文学自身以及社会历史都脱离不了关系。从“尚力”看文学,也为文学史的浪漫书写拓宽了新的视野。

  • 隐忍的阙失与痛快的宣泄——《对照记》与《小团圆》的互文性

    关键词: 张爱玲  自传体小说  传记  

    自传体小说与自传文本以及回忆录之间往往有一种显隐相间、虚实相生的互文关系。本文以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与自传文本《小团圆》为个案,透过张爱玲的创作动机,追踪其心理与个体经历,考察《小团圆》之于《对照记》及其他相关传记、短篇回忆录之间的互文关系,寻找《小团圆》以虚构的叙事路线传达出的传记意义,在虚构与纪实文体间以...

  • 道家悲剧意识与中国当代文学

    关键词: 道家悲剧意识  异化人生  悲剧命运  

    随着道家悲剧意识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复归,中国当代作家关注着极权政治下、人生困境中以及欲望中扭曲的现实人生等等,不同的书写姿态传承着同样的道家悲悯情怀和忧患意识,道家式的悲剧意识使当代文学作品中获得了文学应有的历史厚度。

  • 从小说到戏剧:叙事消解中的诗意跨越——汪曾祺戏剧创作论

    关键词: 汪曾祺戏剧  文学性  抒情转向  叙事文体  

    汪曾祺的戏剧创作属于一种小说抒情话语优势下的文学赋形,戏剧创作成为小说观念的跨文体实现,在思想内容、叙事方式、文体风格等多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小说特质。而文学诗情的渗透最终使得创作背离了戏剧性叙事的文体特性,转向抒情的艺术得失影响到戏剧创作的发展和收获。

  • “美是生活”与周扬的文艺真实观

    关键词: 周扬  车尔尼雪夫斯基  文艺真实观  

    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美是生活”、艺术应再现现实的美学思想是周扬文艺真实观的理论基础之一。1930年代,周扬强调只有树立无产阶级的立场和世界观,才是达到文学真实性的正确之路。40年代,周扬自觉接受《讲话》精神影响,强调只有深入工农兵的生活和斗争,在政策思想指导下,写新人物,新世界,才会有更高的文学真实性。新时期,周扬辩证地阐...

  • 读《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儒家文化  文化发展  主流形态  学术意义  文学发展  岳麓书社  

    儒家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传统,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一直以主流形态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产生强大的惯性影响。因而研究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李生龙先生的新著《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岳麓书社,2009午7月版),就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也是他继《道家及其对文学的影响》和《隐士...

  • 史的真切与思的严谨:——读《当代湖南作家评传丛书》

    关键词: 湖南作家  丛书  评传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  严谨  文学事业  人文传统  

    文学事业的繁荣,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它既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召唤,人文传统的滋养,天才作家的诞生,开放氛围的激励,也离不开批评家与研究者的传播与绍介,发掘与守护。湖湘热土,历来人文荟萃,文脉源远流长。但“文学湘军”的崛起与发展不仅是湖南作家的辛勤创作,不辍努力的结果,也是一批批长期从事文学研究与批评者不断总结湖南文学创作...

  • 在多元探索中凸显特色——评余三定主编的《文学概论》

    关键词: 余三定  主编  文学理论教材  教材编写者  南京大学出版社  文艺出版社  90年代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在经历了过去相当时问的引进、模仿、反思和调整之后,进入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热情的“综合探索期”(据童庆炳主编《新时期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调查报告》,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随着这个时期向前延续,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者以更加轻松、开放的心态和更广阔的学术视野,注重从语言学、接受美学及文...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邮编:41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