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杂志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杂志创刊于1979,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杂志介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杂志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杂志创刊于1979,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主管单位:中国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现代文学馆
国际刊号:1003-0263
国内刊号:11-2589/I
发行周期:月刊
全年订价:¥436.00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学科史 文学史写作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始于1959年,至今经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总结“新文学十年”;1961年到“”发生前,为当代文学研究“史”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继续革命”的意识形态理念开始日见强力地影响中国当代文化语境和文学艺术发展情势的变化与走向。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第三个阶段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一历史时...
关键词: 中央编译出版社 近现代文学 文化史 进行时
这是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的“知日文丛”第一辑四本中之一种,作者王中忱的主要研究领域即为中日近现代文学与文化史,他所理解的“知日”——“不是一种已然状态,而是‘正在进行时’,认知和理解日本的文学、文化乃至社会,在我仅仅是开始……”
关键词: 现代出版 作家群体 文学社团 文学期刊
现代出版的兴起,形成了以刊物集结与产生作家群体的现象:刊物兴则群体盛,刊物终则群体散。现代出版的特点影响和决定了现代作家的群体性特征,并对文学社团的聚散流变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在作家群体或社团流派之间时常出现的文学论争,其背后往往存在出版利益之争。现代出版格局与现代文学多元化发展之间构成了一种互动和制衡的关系。
关键词: 儿女 中国 中篇小说 出版社 编撰者 史料 书店 学者
这是一本史料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它既需花费爬梳的工夫,同样需要考稽的功夫。编撰者陈学勇是耐得住寂寞的一位学者,多年来于史料挖掘多有收获。本书收录了他所编《凌叔华文存》以外的若干重要佚作,特别是中篇小说《中国儿女》,
关键词: 立达学园 开明派 作家群体
上世纪20年代初、中期,在浙东上虞白马湖畔曾汇聚一批新文学作家,创作了数量颇为可观的“白马湖文学”,形成了被称之为“白马湖风格”的散文。本文考察这个作家群体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无可取代的独特地位及文学创作现象等,论证其在文学史上的独立存在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 言情小说 民初文学 抒情传统
本文主要以民国初年形成文坛热潮的言情小说创作为考察对象,分析其中包含的以下特征:抒情性成分的加强、哀情意象世界的塑造、心理流程的细致描写,个体世界的建构和文学日常性的增强。并结合当时小说创作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论述中国文学抒情传统在民国初年的传承与新变,同时亦勾勒出言情小说题材与写作手法的现代意蕴。
关键词: 并置阅读
《孤独者》与《伤逝》是鲁迅前期小说创作中没有公开发表而直接收入小说集的仅有的两篇,也是仅次于《阿Q正传》的对鲁迅而言算是“长篇巨制”的小说,而且这两篇的文体与表达明显不同于其他小说,写作的时间又非常之接近,考察二者之间的深层关联对鲁迅研究有着特别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这两篇小说的并置细读,从“病”、“爱”、“生计及其他”...
关键词: 五四 周作人 新理想主义 自然主义 现代人道主义
新理想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世界思潮,包括哲学思潮与文学艺术、社会思潮两部分。新理想主义是在反拨实证科学时代自然主义人生观的负面影响,并吸收这一时代积极成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在“一战”前后转变为社会改造的世界性思潮运动。作为新理想主义在中国的重要代表,五四前期周作人不仅做出了自己的理论阐释,而且在新理想主...
关键词: 周作人 国家意识 民族认同 思想革命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提出思想革命口号的作家,也是对思想启蒙最为执著的思想家之一。周作人的启蒙思想以人道主义、自由主义和科学精神为核心,以解构传统的家国意识和儒家思想的宗教性光环,确立个人主义的国家观,坚持爱国应从兴民权起,伦理革命与政治革命同等重要,紧紧咬住思想革命不放松为特色。“五四”以后,他固执地以自己的...
关键词: 颓废 鲁迅 郁达夫 远奥繁缛 显附轻靡
颓废是中国现代新文学的“现代性”特征之一。不同作家笔下的颓废面孔并非雷同,鲁迅和郁达夫就分别代表了两种颓废风格:远奥繁缛与显附轻靡。本文从作家营造的文体、人物、环境等方面比较颓废风格表现迥异的深层原因,并从中探究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丰富与复杂。
关键词: 老舍研究 满族文化 民族出版社 副会长 研究员 关纪新
此书是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老舍研究专家关纪新研究员的新著,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关键词: 鲁迅 郁达夫 回访 马华文学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文人惺惺相惜的交往佳话,鲁迅和郁达夫的友谊无疑耐人寻味。在他们200余次的交往中,鲁迅对郁达夫的回访却只有寥寥数次,而在彼此的日记中也是语焉不详。我们如何看待和分析鲁迅在有生之年对郁达夫的4次回访?更进一步,我们又如何看待鲁迅逝世两年多后,在南洋时空中发生的鲁迅与郁达夫的“冲突”?本文力图重现历史...
关键词: 鲁迅 周作人 民间信仰 民俗 启蒙 审美
本文透过鲁迅和周作人对“民间信仰”的不同文化心态和文学写作,用一种独特的文化视角去“重读”鲁迅和周作人在他们分别借“民间信仰”的描写达到启蒙的、民俗的、审美的目标,不过,鲁迅表现出多维塑造“民族魂”的顽强姿态;而周作人逐渐退守到“自己的园地”,孜孜于“生活之艺术”的追求。
关键词: 周作人 生活启蒙 五四
在多元启蒙话语并置的五四时代,周作人从生活启蒙的角度,提出了“全生活”的概念,将文学的审美情致引入了日常生活,还原了它的人间性。他认为,文学本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健全的生活应能够坦然地拥有人生的兴味,心安理得地为了生活而生活,而艺术,为自己的生存方式做主,这是周作人式启蒙的独特思路。
关键词: 戏剧家 齐如山 戏剧观 兄弟 中国传统戏剧 启蒙者 新文学 调和
针对清末以来不断有人提出的“保存国粹”言论,五四启蒙者表现出“大恐惧”,明确提出反对盲从和调和,认为回头讲调和是懒人懦夫的行为,强调“模仿别人”,本意却在“摆脱历史的因袭思想”。^①基于摆脱历史因袭的思想,新文学闯将们将西方写实戏剧看作是先进的,把中国传统戏剧看作是落后的。
关键词: 工农兵方向 工农兵丛书 当代文学出版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的“工农兵方向”,自此出版界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工农兵丛书”的出版热潮,其中,1947-1952年是“工农兵丛书”出版的第一波热潮,本文的目的是就这一时期“工农兵”丛书的出版实绩及其在世界格局中的意义做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 文艺 社团 历史 西南联大 中国现代文学 回忆文章 大公报 刘兆吉
如果说西南联大高原文艺社因刘兆吉、赵瑞蕻、林蒲等社员的回忆文章提及,还为文学界人士有所知晓的话,西南联大南荒文艺社则更不为人知晓了,以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大公报)百年史》等史书和《萧乾传》、《(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等专著都未提及。
关键词: 文化生活出版社 初版本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遗忘 李健吾 文字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李健吾或以笔名刘西渭或以本名写下了一批灵动飞扬的文字,结集成《咀华集》、《咀华二集》,交付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这两部集子早已因其新颖的架构、精到的结论、别致的文字名动文坛,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 诗歌创作 诗文集 穆旦 译作 爱情 法律 出版 诗人
新近出版的《穆旦诗文集》^①较之以前出版的穆旦相关诗文集增加了不少内容。比如诗人1959年至1977年断续写下的日记,以及在此期间写作但直到穆旦身后才被整理发表(包括部分一直未发表)的若干作品,对于研究评价晚年穆旦的诗歌创作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工业文明 文学史研究 现代文学史 开拓性 启发性 论述
新近修订出版的栾梅健教授的《前工业文明与中国文学》是具有新意的开拓性论著,不仅视域开阔,论证严密,从特定的论述视角,为我们呈现了现代文学史一个新的视野,提供了一种富有启发性的论述。
关键词: 林语堂 中国文化 王兆胜 中国现代文学史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众所周知,林语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个“另类”人物。过去,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不仅对他的贡献视而不见,而且还把他作为“批判”对象。新时期以来,人们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研究他,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关键词: 中国沦陷区 沦陷区文学 研究资料 主编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文学研究 大型资料 抗战时期
由彭放主编的大型资料工具书《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资料总汇》(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对于迷雾重重、歧见纷争颇多的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不仅提供了一份翔实的资料入门,而且汇集梳理了近30年来关于抗战时期中国日占区文学研究的状况,
关键词: 中青年骨干教师 中国现当代文学 高级研修班 教育部 综述 高校 福建师大 苏州大学
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2008年高等学校“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由苏州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师大、山东师大和福建师大联合举办,福建师大文学院承办,于2008年7月27日至8月3日在福建省武夷山举办。
关键词: 文学研究会 河北大学 中国现代 理事会 人文学院 党委书记 大学校长 白洋淀
2008年10月13日至16日,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主办、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河北大学及白洋淀隆重举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温儒敏,河北大学党委书记左晓光,河北大学校长王洪瑞,
关键词: 编后记 十七年文学 文学史观 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
最近学界关于文学史观的讨论比较热烈,包括当代文学如何成“史”的问题,也有各种意见。现、当代其实很难分开,“”前十七年文学已经相对沉淀,虽然一般把它看作是当代范围,但并不妨碍我们把它纳入“现代文学”的研究视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文学馆路45号,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