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急性暴露对大鼠血管的损伤及其机制

杨虎; 李宁; 韩洁; 朱晨丽; 田蕾; 林本成; 袭著革; 刘晓华; 初楠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辽宁大连116001;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 天津300050;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301617

关键词:臭氧 大鼠 血管损伤 炎症因子 血流变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浓度臭氧(O3)急性暴露对雄性Wistar大鼠血管的损伤效应和可能的机制。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实验动物置于气体染毒柜中,对照组暴露于过滤后空气,处理组分别暴露于浓度为0.12ppm,0.5ppm,1.0ppm,2.0ppm和4.0ppm的臭氧,持续暴露4h。利用PC-lab医学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获得动脉血压数据;血流变指标和血生化指标由天津迪安诊断实验室检测;血清中内皮素(ET-1)、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酶联免疫(ELISA)微孔板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一氧化氮(NO)采用微孔板比色法;取胸主动脉组织制备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观察血管结构改变。结果:0.12ppm臭氧急性暴露可导致动脉收缩血压(SBP)显著升高;不同浓度臭氧暴露均可导致血浆粘度显著升高,1.0ppm臭氧暴露组血沉(ESR)方程K值显著升高,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和还原粘度均在臭氧浓度为0.5ppm和4.0ppm时显著降低,而红细胞变形指数在臭氧浓度为0.12ppm、0.5ppm、1.0ppm和2.0ppm时显著升高;急性臭氧暴露可导致总胆固醇含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0.12ppm臭氧暴露组显著降低;当臭氧浓度高于1.0ppm时还可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TNF-α升高)和氧化应激反应(MDA升高、GSH降低);臭氧急性暴露可导致血液中ET-1含量升高,在4.0ppm浓度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而HCY水平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1.0ppm浓度组达到最高值,胸主动脉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臭氧急性暴露可影响大鼠的动脉血压、血流变及胆固醇代谢,可能的机制是臭氧暴露导致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引起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并且随着臭氧暴露浓度升高血管内皮细�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要求:

{1}来稿附中/英文摘要(200字以内)和中英文对照关键词(3-5个)。

{2}内容应注意保守国家机密,文稿要求打印在A4白纸上,亦可用复印件或抄写在16开单面方格稿纸上,字迹清楚,书写规范。

{3}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3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一致。去掉"研究、分析、探讨"等词。

{4}论文中的引文参考文献采用脚注(页下注)形式,在正文中引文或注释的文字结束处,对应圆圈内加阿拉伯数字(①②③……)的序号(上标);每页独立顺序编号。

{5}摘要应简明确切,提供论文内容梗概,表达文章中有创新意义的内容,体现结论,不需评论,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应用生理学

CSCD期刊
1-3个月下单

关注 11人评论|0人关注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