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杂志是由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管,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创刊于2007,发行周期为半年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关键词: 禅宗文献 俗语词 语义考辨
禅宗文献中的不少词语未能被现行语文辞书收录和解释,索解不易。本文解释了四则疑难词语,考辨了词义与假借等问题:(1)"赤讳白誺"中,"誺"为"赖"的借字,表"耍赖"义;(2)"窦八布衫"与"窦八破布衫"的描述若合符契,"窦八"乃北宋禅师窦八郎;(3)"猜搏"之"搏"本为"摶"字,从本义"捏聚成团"引申,暗指"猜测";(4)"摴驳"亦...
关键词: 五四时期 主义 词汇多样性 用词复杂性
五四时期汉语词汇处于古今中外交汇时期,不仅受近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影响,也受外来语的冲击。本文以"主义"一词为例来窥探五四时期词语使用的特点。此期的"主义"既可以作为名词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构词成分使用,而在当代汉语中,"主义"单独使用的用法较为少见。文章以《东方杂志》为主要语料来源,从"主义"的这两种用法入手,对《东方杂志...
关键词: 红楼梦 越性 字词替换 版本考辨
语气副词"越性"仅现于《红楼梦》一书,在曹雪芹初稿中总见38例,庚辰本以最高频次33次使用该词,另有2处讹漏,故本应共见35例。甲戌本等各本以"索性""越发"等词进行不同程度的替换。该词在早期抄本与后期梓印本中的整体分布情况呈现出很大的不同,此微观线索在进一步揭示和印证相关版本间关系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思考点。
关键词: 鄂西北方言 叫莫 语法化 词汇化
鄂西北方言的"叫他/你莫"是由反问句通过省略演变来的,在鄂东北、鄂西北方言中有它的阶段演变印记:叫他/你莫VP?→叫他/你莫?→叫他/你莫(动词)→叫莫(动词)→叫莫(连词)。这一结构在历时上的演变,从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中得以反映出来。
关键词: 尉氏方言 快vp嘞 反语 回声引述 语用法 语法化
河南尉氏方言有一种"快VP嘞[·lε]"格式,如"我快给他嘞""(他)快有本事嘞""快嘞",意思是"我才不会给他呢""(他)才没有本事呢""才不会呢"等。"快VP嘞"格式一般用于对话中的回应句,表示否定意义,带有不以为然、不屑、挖苦、讽刺等意味,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快VP嘞"格式由一种"回声反语"演变而来,它以一种肯定的形式表达了回...
关键词: 采诗官 古史记载 白居易 采诗理想 纪实性
先秦两汉文献中,"采诗"主要是一种政治性的话语叙述,作为一种已失去的古圣王的理想治政模式而不断在文本中得到追忆。在这过程中,"采诗官"的废止成为中心表述,并发生与历史的偏差。至中唐,元稹、白居易认为采诗官不置导致诗道崩坏,要求重建采诗官实现以诗议政、以诗代谏,并提出新歌诗的形式要求,"采诗官"叙述遂从政治延伸至文学领域。宋元...
关键词: 吴中 文人群体 诗画互动 崇实诗风
在中国诗画史上,明代中期吴中骚人墨客结社活跃,互动频繁,多心态趋逸,以诗画为寄。在此背景下,诗歌的实用性社会文化功能凸显,特别指向畅交往,推吴画,因此诗风亦趋向崇实,呈现为重描述、多议论、尚晓畅等特征。崇实之风一方面拓展了诗歌的领域与价值,致使吴中诗在嘉靖间再度崛起;另一方面则隐含着诗人视野狭窄,诗歌抒情堕入程式化、审美流于平面...
关键词: 明刊本 成书时间
《续耳谭》是一部国内失传的志怪小说集。目前仅知日本藏有两种明刊本,其中内阁文库本早于早稻田大学本,两者均为晚出本。《续耳谭》的编者当以内阁文库本署名为准,其取材具有一定的小说史意义,其文本对此后的话本、通俗小说、戏曲等有一定的影响力。
关键词: 石头记 庚寅本 69条独有批语 版本真假之辨
自庚寅本《石头记》抄本被发现以来,围绕它的"真""伪"之争一直没有停止。由于双方都拿不出正面、直接且能排除反证的论据,所以迄今为止没有定论。庚寅本计有69条独有批语,并自注有"庚寅春日抄鹤轩先生所本"等批语,其祖本该抄录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是稀见的早期红楼抄本之一。庚寅本的发现,对研究脂批和早期抄本都有重要意义,在《红楼...
关键词: 钱中文 文学 审美意识形态 新理性精神 文艺理论领军人物
在20~21世纪中,面对"文学已死"的解构主义思潮,钱中文展开了对文学本质问题的重新反思,继续坚守早先提出的"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本质论和对积极健康的"新理性精神"的倡导,赋予"审美意识形态"说和"新理性精神"论更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张力。
关键词: 文艺学 反本质主义 历史化 文艺境界
以"反本质主义"为其运思策略的陶东风先生主要从经验主义、历史主义、相对主义的立场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主张文艺学知识生产的"历史化"与"地方化"。就重建文艺学知识的"历史化"路径而言,他通过强调文艺学知识的语境性与生成性,将"文学艺术的自主性"问题还原成"文学艺术场域的独立"问题,进而将赢取这种独立的希望寄托于社会...
关键词: 中国文论失语症 知识生产 古代文论异质性
1996年曹顺庆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文论失语症的讨论,然而他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异质性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学界的足够关注。他指出西方的分析型的知识形态与我们的传统文论是异质的。在我们接受并习惯于西方的知识谱系之后,中国古代文论对我们而言也具有了异质性。本文从知识生产的角度指出这场失语症的讨论其实是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危机的反映,并...
关键词: 形式本体论 向内转 知识生产 先锋文学
知识生产是对所在时代文化环境与学术生态的真实映现,因而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对"形式本体论"这一在新时期文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形态进行探究,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国内"向内转"的理论风潮、西方形式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介译以及先锋文学的形式主义实践,均为形式本体论的出场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同时,"形式本...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批评理论 中国形态 中国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美学提供的知识正内化到揭示当代中国的审美资本主义幻象,呼应人民的朴素情感和平等愿望的认知结构之中:在网络空间创造的"民主"环境中,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得到更具群众基础的有效传播;在译介的基础上,基于中国问题有效调用、创构理论,建设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中国形态"已成共识;虽然总体上一种真正成...
关键词: 公兰谷 古代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研究 文学创作
公兰谷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一位先驱,他的事迹及学术成就却并不广为人知。本文从文学创作、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等方面对公兰谷先生做了评述,以期拭去历史的灰尘,还原和重现公先生杰出的文学成就。
关键词: 孙犁 劳动书写 劳动审美 革命话语
农民出身的孙犁,对体力劳动及其价值有着深切的体认,他真诚歌咏乡村体力劳动者,着意于表现时代背景中的劳动美。孙犁描画了缤纷多姿的"劳动"世界,他笔下的"劳动"带有鲜明的地域性和乡村文化色彩,而且和抗战及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他前期的小说中充盈着健美勤谨的劳动者、优美娴熟的劳动技艺、诗化的劳动环境和劳动场面,蕴含着孙犁别样的审美...
关键词: 孙犁 生存困境 人文关怀
孙犁的"芸斋"系列小说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在书中,他回顾了自己的坎坷人生,详细梳理了自己的生命历程,深入细致地对其情感生活进行了剖析,叙写着身边众多痛苦而又扭曲的人生与灵魂,表达着对人性美好的祝愿和希望。他在书写死亡的过程中,叙写着人类的生存困境。伴随着强烈的死亡体验,孙犁在生命本体的高度上理解并超越了死亡,这种对人性和生命...
关键词: 新移民小说 空间意象
"第三空间"是一个存在于书写之中的充满矛盾的、协商的、混杂空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语境下的"跨界书写"跳出同质化的民族身份/认同的现代性诉求,强调超越国族的多重位置性和文化差异性。"河流""家园""紫禁城"三个空间意象表征着新移民小说渴望在一种新生成的"第三空间"中讲述他们与异国的建构关系;站在"世界公民"的"间性...
关键词: 娱乐 文艺大众化 徐訏 无名氏
20世纪40年代抗战大后方关于文艺大众化的争论中,徐訏、无名氏对"大众化"的理解显示出独特性。通过对比分析两位作家的文学观,可以发现重视文学的"娱乐"因素是他们的共同之处。无论是从"娱乐"角度阐述"大众化",还是以"新的媚俗手法"夺取读者,他们将对生命、世界的思考熔铸在通俗的小说情节建构中。他们阐述的"大众化"理论及其创作实...
关键词: 阎连科 革命书写 作家经验
阎连科《受活》中的革命书写与作家的阅读经验、军旅生活体验等息息相关。作家的本事恰当地融入文本所体现的革命因素。《受活》以拒绝夫妻情、隐退父子情的讲述方式呈现出与"十七年"文学、""文学革命题材的同构性,以国家经历代言人和区域执行者的人物形象响应新时期以来的解构写作。两种抵牾因素交织在《受活》的革命写作中,形成异质混成的...
关键词: 白俄罗斯文学 文献文学 苦难审美 多声部
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是白俄罗斯当代知名作家,她是在贝科夫、阿达莫维奇、科列斯尼克及布雷利这些现代战争文学作家的影响下走进文坛的,特别是受到了阿达莫维奇的直接影响。她的战争小说的纪实风格,延续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战壕真实派"的路向。与普通的"报告文学"不同,其创作特征在于特别个性化聚焦。阿列克西耶维奇还是斯拉夫苦...
关键词: 艾特玛托夫 自然观 万物有灵 自然崇拜 生存法则
在艾特玛托夫的作品中,生态伦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体现了作家人与动物共存、人与自然和谐、人类自身发展必须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相协调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的形成深深受到吉尔吉斯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尤其是民族史诗《玛纳斯》的影响,吉尔吉斯初民和古老的萨满教世界观中的万物有灵、自然崇拜观念以及吉尔吉斯民族遵循的自然生存法则等,成...
关键词: 阿斯塔菲耶夫 西伯利亚形象 成人礼空间 乌托邦 反乌托邦
西伯利亚在俄罗斯著名当代作家阿斯塔菲耶夫的文本中呈现为在集体性创造活动中实现人的自觉社会化的成人礼空间、理性主义支配下的反乌托邦和个体意志与民族性完美统一的乌托邦。其创作中所呈现的西伯利亚形象既继承了俄罗斯文学对于西伯利亚时空做出的神话诗学阐释,同时,又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新根基主义代表和西伯利亚地方作家的创作思想。西伯利...
关键词: 明代史料笔记 语料补正
本文根据明代二十余部史料笔记,从词条失收、义项缺失、引证滞后和补充书证等四个方面对《汉语大词典》进行了补正,为《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供语料,借此引起辞书编纂者对史料笔记的重视。
关键词: 戈氏族谱 畿辅诗人群
献县戈氏乃畿辅望族,顺治至嘉庆间有四世五人蝉联进士,且著述颇丰。戈氏与同邑纪氏,任丘边氏、李氏,大兴翁氏等均有密切关系,故其家谱所载有足征者,研究发现其在补充、纠正史料记载,文学、学术史研究,文献辑佚与校勘方面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步瀛
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认为郑玄《毛诗笺》没有"慑,惧也"之文,观点有待深入讨论。因为"慑"与"慴"通假,"慴"又与"疊"通假,而《周颂·时迈》"莫不震疊"句,《毛传》即训"疊,惧"。可以认为,《毛传》有训"慑"为"惧"的文字。只是李善在标注出处时将《毛传》标成了郑玄《毛诗笺》。高先生义疏思路严密,若遇李善有误,不仅指出误处,更...
关键词: 丁帆 中国新文学 乡土小说 文化模态
丁帆对"中国新文学史"起点的重新界定,体现着他的文学史哲学。在"乡土小说"研究中,丁帆将"阅读文本"和"阅读现实"相互激活,提出了一个对当代社会认识的判断:"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三种文化模态"共时性"。丁帆以俄罗斯(苏联)知识分子为参照,反思了当下语境中的知识分子问题,加深了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身份的反思。
关键词: 陈平原 小说史 文学史 文学传统
陈平原先生在文学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从小说史研究起步,以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理论自觉,将自己的研究对象从某种文体的历史拓展到对整个"文学史"的反思,在学术史视野的观照之下,对100年来作为学科知识体系的"文学史"做了系统的梳理,并且尝试从教育、传媒等多个视角开拓文学史研究的新路径和新方法。陈平原的文学史研究...
关键词: 李春青 当代文艺理论 学思历程 文化诗学
李春青先生是当代文艺理论研究名家,数十年坚持以理论研究为学术志业,勤心穷理,深造自得,特别是多年以来一直倡导和实践"中国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在学界颇具影响力。此文反思李先生的学思历程,特别是考量其"中国文化诗学"的学术缘起、理论优长和思想资源,以期能为当下文学理论界摆脱所谓理论研究的"窘境"问题提供一种学术思考或者说为文...
关键词: 文学 唐代 制度架构 人民出版社 学生 国家社科基金 项目立项 序
刘万川博士前些时候告诉我,说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他的专著《唐代中书舍人与文学》终于脱稿,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据我所知,这部书凝结了他多年的思考和心血,分量较大,最终能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我由衷地为他高兴。万川博士的这本专著研究的是唐代中书舍人与文学的关系。
关键词: 先锋小说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历史 内部研究 文学本体 文学自主性 外部研究
韦勒克和沃伦在合著的《文学理论》里把文学研究分为"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认为立足文本的内部研究才是够格的批评家的功夫所在。在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文学自主性不断强化的情况下,关注文学本体的内部研究为批评家所热衷。但是,其中也暗伏下了内在的矛盾: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文学本身就是社会思想、政治、文化复杂建构...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华龙大厦,邮编:100029。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