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籽油微囊的制备与表征研究

徐玥; 张存劳; 李思萌; 陈程 西安医学院药学院; 西安710021

关键词:牡丹籽油微囊 制备 复凝聚法 表征 

摘要:采用复凝聚法研究牡丹籽油微囊的制备工艺。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牡丹籽油微囊制备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微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明胶质量2 g下,阿拉伯胶与明胶质量比1∶1、囊材与牡丹籽油质量比1∶0. 2、固化剂用量5 m L、乳化剪切速度4 000 r/min,在此条件下牡丹籽油微囊包封率为99. 5%;牡丹籽油微囊大小适当,形态规则,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2. 28μm,粒径在38μm以下的占98. 06%;Zeta电位为-19. 1 m V;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牡丹籽油微囊的吸收峰弱于牡丹籽油的,表明囊芯被很好地包裹;DSC分析表明,牡丹籽油微囊在63℃左右出现尖锐吸热峰,达到相变温度,热稳定较好。

中国油脂杂志要求:

{1}作者工作单位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省名、城市名、邮政编码。

{2}本刊刊登的学术论文应该满足:论文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研究思路清晰、方法科学;论文论证严密、资料翔实;论文结构严谨、行文规范。

{3}文题:应简明扼要,能准确反映文稿的主题,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4}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5}文稿附3~8个中英文对应的关键词,中英文题名和作者单位。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油脂

北大期刊
1-3个月下单

关注 15人评论|0人关注
相关期刊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