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格物 致知 诚意 修身
摘要:《大学》是宋明工夫论的渊薮。宋明思想与先秦文本之间的紧张,导致了《大学》文本与义理的诸多争议。这些争议,应在宋明思想的内部寻求同情之了解。《大学》古义,旨在重构孔门之学的格局与次第。《大学》从“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两个方面确立了“先后之序”,最终归结为“八条目”。所谓“格物、致知”,是即物而求其至善之所在,结果是“知至”。所谓“诚意”,是在“知至”的前提下,诚实其好之之意,使意向变为志向,结果是“知止”。然后,再有“正心”“修身”的具体工夫。“身修”即“明德”之成,是一切人伦政治实践之本,故曰“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对“格物、致知”的设定,带有七十子后学的思想特征;对“诚意”的强调,源于孔门的实践关切。
中国哲学史杂志要求:
{1}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单位(大小单位都要写清)及所在省市、邮编,职称或学位。
{2}反对抄袭他人作品,凡因抄袭引起著作权纠纷,本刊不负任何连带责任。
{3}文题一般不宜超过30个字,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主要的特定内容。避免用副标题。文题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或符号。
{4}文献列表中出现的每条文献在正文中均需引用,并标注参考文献序号。正文中参考文献序号在引用内容结束后平行标记。
{5}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一般以3-8个为宜,其间均用“;”隔开,字体、字号为“楷体、五号”,“关键词”三字不加任何括号,字体、字号为“黑体、五号”。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