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红斑狼疮 系统性 发热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活动性发热的临床特点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由各参研单位根据统一方式收集病历资料,总结江苏省1999-2009年住院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分析发热与SLE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疾病活动及治疗情况间的关系。组间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62例SLE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其中活动性发热患者729例,非发热患者1033例,通过对照研究,发热组入院年龄、是否初治、光敏感、浆膜炎、神经精神系统累及、肝脾淋巴结肿大、血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血清肌酐、补体C3、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m抗体、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既往治疗与非发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白细胞异常[比值比(OR):1.396,95%可信区间(CI)1.114~1.711,P=0.004]、CRP(OR=1.005,95%CI1.002~1.009,P=0.002)、ALT(OR=1.003,95%CI1.001~1.005,P=0.005)、血清肌酐(or=0.997,95%C10.995~0.999,P=0.007)、血红蛋白(OR=0.986,95%CI,0.981~0.992,P=0.000)、入院年龄(OR=0.984,95%C10.974。0.993,P=0.001)及环磷酰胺应用比例(OR:0.557,95%C10.382-0.813,P=-0.002)与SLE患者发热相关。结论发热是SLE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血白细胞下降、CRP升高、肝功能异常、贫血、入院年龄轻为SLE患者出现发热症状的危险因素,而肾累及、环磷酰胺应用为保护因素。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要求:
{1}来稿请用小四号字打印,同时提供打印稿和电子文本(word格式)。如有图版,须单独提供TIFF或JPG格式照片。
{2}对于优秀稿件,本刊将优先录用、择期刊发。
{3}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目一般不超过15个实词。
{4}引用他人的成果,应标注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须在正文中按出现的顺序标注。
{5}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文章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动词、连词和介词不能用作关键词。每篇论文的关键词为3~5个。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